第129章 殺人於無形
吃瓜日常:我算卦很靈 作者:東北知了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辭微微皺眉,像這樣的居民小區,受到尖角煞影響的肯定不會隻有一家。
“還不止他一家呢!”
李奶奶指了指三樓,“還有三樓這家,不過他家還沒等燒大就被發現了,正好家裏有滅火器,沒什麽大事。”
王奶奶經她提醒也想起了這件事。
“對對對,是有這麽迴事來著,沒燒起來我就給忘了!”
“也是因為這幾件事,現在咱們這棟樓的房子都不好賣了,誰都惜命,生怕自己搬過來再被燒死,那房子就白買了!”
都說肯定有什麽說道,比如風水方麵容易著火之類的,但王奶奶自己不懂這方麵,聽說那些風水師收費都特別貴。
要不是在這地方住習慣了他們都恨不得直接搬走,年紀大了,都想多活幾天呢,可不想莫名其妙被燒死了。
所以在用電用火這方麵,大家都變得格外注意。
宋辭點點頭,好幾家都著火,大多數人都會懷疑風水問題。
“王奶奶,我記得我家搬過來時您家就在這了,豈不是咱們小區的老住戶了?”
提到這個王奶奶很驕傲,“這小區還沒蓋起來我就買了,後來一直在這住,這都快二十年了,不過咱們小區物業不錯,維護的很好,一點看不出來那麽多年了。”
宋辭點點頭,一直在這住就好,她要問的事就需要個住了很多年的人迴答。
“那您記不記得,咱們小區頂樓原來就是這樣的嗎,就是那個紅色的尖塔,我以前都沒注意過。”
王奶奶順著宋辭的視線看了一眼,他們站的這個位置正好能看見靠後的幾棟樓。
“那個啊,確實不是原來就有的。”
宋辭心一沉。
老太太努力迴想,“我記得有一年下了特別大的冰雹,把不少樓頂都砸壞了,物業找人過來修,也不知怎麽的就改動了一些。”
“改動也不是很多,之前閣樓的地方也是支棱出一塊的,這會兒隻是更尖了,沒準是為了不怕冰雹砸呢!”
王奶奶皺眉想了半天,“具體是什麽時候來著,去年還是前年,感覺不太久呢!”
去年或者前年,那就是在自家出事之後了,宋辭聞言鬆了口氣。
李奶奶卻連連擺手,“可不是去年前年,距離現在至少三年了,你這記性還不如我呢,你忘了當時我家玻璃都被砸碎了,還有紗窗,被砸漏了兩個。”
可謂損失慘重,李奶奶當時修這些東西花了幾千塊,對此非常有印象。
“三年了嗎?好像還真就是呢,當時小楊的車也被砸壞了。”
兩個老太太對著迴憶了半天,最終確定的告訴宋辭,是三年前換的。
宋辭當下臉色一變,她家出事距離現在大概兩年半,而樓頂是在三年前變的樣子!
她可不相信會如此湊巧!
宋辭又趁機問了下尖角煞的那棟樓,得知大概也是三年前,那棟樓曾經修過外牆,並且改動了外形。
她這會兒已經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宋爸宋媽的死本就不是意外!
對方用風水術法殺人於無形,為的是什麽?她的命格嗎?
可想要她的命格,隻需要對付她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麽要對付宋爸宋媽?
她命格雖好,卻並沒感覺到哪裏和別人不一樣。
宋辭沒有頭緒,她原本打算這次迴來找個裝修公司,委托對方重新裝修一下。
可現在她卻打消了這個念頭,沒準家裏還留有什麽線索。
正當宋辭垂眸思索時,她的手機響了。
是快遞打來的,說包裹到了。
宋辭從來是個很有耐心的人,既然沒有頭緒就慢慢想,肯定會有一根線,把所有得到的線索串聯起來。
宋辭取完快遞,再次迴到之前的酒店,洗澡換衣服,把準備好的特產裝在一個袋子裏。
第二天吃完早飯,她才給姑姑打去電話。
得知她已經迴了金市,宋明嵐別提多高興了。
“你這孩子,迴來了也不說一聲,我讓你姑父去接你,中午給你包餃子吃!”
宋辭想了想,答應下來。
一年多沒迴來,怎麽也要過去看看的。
宋辭報了地址,大概半小時後,姑父周凱明就開車過來了。
他在車上簡單問了下宋辭的學業,還有她在青城打的是什麽工後,又開始了例行說教。
周凱明這人在公司隻是個小小的部門經理,這就已經讓他不知道怎麽飄好了。
在家非常喜歡說教別人,動不動就拿手底下某個員工舉例。
實際他手下就三個人,他拿來說的那些根本不歸他管。
宋辭不知道他有什麽可驕傲的,同一份工作幹了十多年才被提成部門經理。
然而就是部門經理這個位置,也十年沒動過了,真要那麽有實力早就不知道升職到哪裏去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了,和一幫三十出頭的人平級,還總覺得自己挺優秀的,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
宋辭本以為周凱明說幾句就會停下,然而車子已經快要開到家了,他的嘴還在嗶嗶嗶。
已經從宋辭找的工作沒有發展說到了做人要有遠見上,眼瞅著又要往未來的就業前景上扯,宋辭再也憋不住了。
“姑父,你還在之前的公司嗎?”
周凱明沒說完的話就這麽憋了迴去,“在啊!”
宋辭點點頭,“那你今年升職了嗎?”
這句話可是直接捅到了周凱明的心窩子,他嗆咳了一聲後閉嘴了,再也沒有了繼續說教的欲望。
車裏終於安靜下來。
一路無言,到家時宋明嵐正好從樓上迎下來。
他們去年剛換了房子,這裏宋辭還沒來過。
她一見到從車上下來的侄女眼眶就紅了,拉著人上上下下打量。
“瘦了!不過越長越好看了,像你媽媽!”
說著,宋明嵐一把抱住宋辭,眼淚撲簌簌掉下來。
一年多以前侄女還是個青澀的小姑娘,眼裏滿是忐忑和對外麵世界的惶恐。
可現在的宋辭再沒了當初的害怕,變得大方從容。
“還不止他一家呢!”
李奶奶指了指三樓,“還有三樓這家,不過他家還沒等燒大就被發現了,正好家裏有滅火器,沒什麽大事。”
王奶奶經她提醒也想起了這件事。
“對對對,是有這麽迴事來著,沒燒起來我就給忘了!”
“也是因為這幾件事,現在咱們這棟樓的房子都不好賣了,誰都惜命,生怕自己搬過來再被燒死,那房子就白買了!”
都說肯定有什麽說道,比如風水方麵容易著火之類的,但王奶奶自己不懂這方麵,聽說那些風水師收費都特別貴。
要不是在這地方住習慣了他們都恨不得直接搬走,年紀大了,都想多活幾天呢,可不想莫名其妙被燒死了。
所以在用電用火這方麵,大家都變得格外注意。
宋辭點點頭,好幾家都著火,大多數人都會懷疑風水問題。
“王奶奶,我記得我家搬過來時您家就在這了,豈不是咱們小區的老住戶了?”
提到這個王奶奶很驕傲,“這小區還沒蓋起來我就買了,後來一直在這住,這都快二十年了,不過咱們小區物業不錯,維護的很好,一點看不出來那麽多年了。”
宋辭點點頭,一直在這住就好,她要問的事就需要個住了很多年的人迴答。
“那您記不記得,咱們小區頂樓原來就是這樣的嗎,就是那個紅色的尖塔,我以前都沒注意過。”
王奶奶順著宋辭的視線看了一眼,他們站的這個位置正好能看見靠後的幾棟樓。
“那個啊,確實不是原來就有的。”
宋辭心一沉。
老太太努力迴想,“我記得有一年下了特別大的冰雹,把不少樓頂都砸壞了,物業找人過來修,也不知怎麽的就改動了一些。”
“改動也不是很多,之前閣樓的地方也是支棱出一塊的,這會兒隻是更尖了,沒準是為了不怕冰雹砸呢!”
王奶奶皺眉想了半天,“具體是什麽時候來著,去年還是前年,感覺不太久呢!”
去年或者前年,那就是在自家出事之後了,宋辭聞言鬆了口氣。
李奶奶卻連連擺手,“可不是去年前年,距離現在至少三年了,你這記性還不如我呢,你忘了當時我家玻璃都被砸碎了,還有紗窗,被砸漏了兩個。”
可謂損失慘重,李奶奶當時修這些東西花了幾千塊,對此非常有印象。
“三年了嗎?好像還真就是呢,當時小楊的車也被砸壞了。”
兩個老太太對著迴憶了半天,最終確定的告訴宋辭,是三年前換的。
宋辭當下臉色一變,她家出事距離現在大概兩年半,而樓頂是在三年前變的樣子!
她可不相信會如此湊巧!
宋辭又趁機問了下尖角煞的那棟樓,得知大概也是三年前,那棟樓曾經修過外牆,並且改動了外形。
她這會兒已經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宋爸宋媽的死本就不是意外!
對方用風水術法殺人於無形,為的是什麽?她的命格嗎?
可想要她的命格,隻需要對付她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麽要對付宋爸宋媽?
她命格雖好,卻並沒感覺到哪裏和別人不一樣。
宋辭沒有頭緒,她原本打算這次迴來找個裝修公司,委托對方重新裝修一下。
可現在她卻打消了這個念頭,沒準家裏還留有什麽線索。
正當宋辭垂眸思索時,她的手機響了。
是快遞打來的,說包裹到了。
宋辭從來是個很有耐心的人,既然沒有頭緒就慢慢想,肯定會有一根線,把所有得到的線索串聯起來。
宋辭取完快遞,再次迴到之前的酒店,洗澡換衣服,把準備好的特產裝在一個袋子裏。
第二天吃完早飯,她才給姑姑打去電話。
得知她已經迴了金市,宋明嵐別提多高興了。
“你這孩子,迴來了也不說一聲,我讓你姑父去接你,中午給你包餃子吃!”
宋辭想了想,答應下來。
一年多沒迴來,怎麽也要過去看看的。
宋辭報了地址,大概半小時後,姑父周凱明就開車過來了。
他在車上簡單問了下宋辭的學業,還有她在青城打的是什麽工後,又開始了例行說教。
周凱明這人在公司隻是個小小的部門經理,這就已經讓他不知道怎麽飄好了。
在家非常喜歡說教別人,動不動就拿手底下某個員工舉例。
實際他手下就三個人,他拿來說的那些根本不歸他管。
宋辭不知道他有什麽可驕傲的,同一份工作幹了十多年才被提成部門經理。
然而就是部門經理這個位置,也十年沒動過了,真要那麽有實力早就不知道升職到哪裏去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了,和一幫三十出頭的人平級,還總覺得自己挺優秀的,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
宋辭本以為周凱明說幾句就會停下,然而車子已經快要開到家了,他的嘴還在嗶嗶嗶。
已經從宋辭找的工作沒有發展說到了做人要有遠見上,眼瞅著又要往未來的就業前景上扯,宋辭再也憋不住了。
“姑父,你還在之前的公司嗎?”
周凱明沒說完的話就這麽憋了迴去,“在啊!”
宋辭點點頭,“那你今年升職了嗎?”
這句話可是直接捅到了周凱明的心窩子,他嗆咳了一聲後閉嘴了,再也沒有了繼續說教的欲望。
車裏終於安靜下來。
一路無言,到家時宋明嵐正好從樓上迎下來。
他們去年剛換了房子,這裏宋辭還沒來過。
她一見到從車上下來的侄女眼眶就紅了,拉著人上上下下打量。
“瘦了!不過越長越好看了,像你媽媽!”
說著,宋明嵐一把抱住宋辭,眼淚撲簌簌掉下來。
一年多以前侄女還是個青澀的小姑娘,眼裏滿是忐忑和對外麵世界的惶恐。
可現在的宋辭再沒了當初的害怕,變得大方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