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屋不大,但很幹淨。屋子中間放著一張方桌,兩邊各有一把椅子,方桌上麵放著一個古香古色的象棋棋盤,上麵的棋子已經擺好。


    “小友會下象棋嗎?如果會的話,請和老夫對弈幾局如何?”一進門,“劉半仙”就邀請餘良陪他下象棋。


    “在下棋藝拙劣,還請叔叔多多手下留情。”餘良謙恭的說道。餘良從小就酷愛象棋、圍棋,雖然不是那種絕頂高手,但一般人還真不是他的對手。


    兩人落座之後,開始對弈起來。


    第一局,餘良輸了。第二局,餘良又輸了。第三局,餘良還是輸了。


    這時,餘良才發現,“劉半仙”是真正的象棋高手,不僅行棋縝密,手段眾多,而且總能料敵於先,冷靜的令人可怕。


    “叔叔,我下不過您,我服了。”餘良說道。在連輸三局之後,他徹底認輸了。


    “劉半仙”看著餘良,微微一笑,說道:“你棋藝雖然不錯,但你知道你輸在哪裏了嗎?”


    餘良想了半天,搖了搖頭,他真不知道自己究竟輸在了哪裏。無論自己是進攻,還是防守,還是攻守兼備,卻都能被“劉半仙”不動聲色,輕輕化解於無形。


    “第一局,你過於衝動,在形勢判斷還不清晰之時,就盲目進攻,過分用強,導致敗局;第二局,你心態不穩,覺得遇到了高手,又開始畏手畏腳,導致發力不足,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實力;第三局,你瞻前顧後,既想攻又想守,始終舉棋不定,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再加上計算不精確,招法不緊密, 輸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劉半仙”說道。


    “象棋16子,無一多餘,衝鋒陷陣、退卻保全,道是無情卻有情。車馬炮屬於全能型選手,攻守兼備;卒屬於進攻型選手,能夠以血肉之軀阻斷對方路徑;相士屬於防守型,從不深入敵後;帥乃王者本色,我自巋然不動乃真正的王道。博弈之道貴在用子入神,可以小博大,劍走偏鋒棋逢怪招。點將出擊,千軍萬馬突擊,配合乏力可各個擊破而功敗垂成;固我城防,全麵防守是最好的進攻,伺機反撲未嚐不能肢解對方。長短之處規則天成,智者後看三步開外可形成連環絕殺,庸者觀棋一步舉棋不定潰不成軍。博弈之道貴在棋逢對手、博弈之趣妙在變幻莫測,棋道即人道,小小方格彰顯人生大智慧。”“劉半仙”接著說道。


    餘良靜靜的聽著,雖然這些道理他也知道一些,但像“劉半仙”這樣講的全麵係統,還是第一次。


    “劉半仙”看著餘良,又進一步說道:“象棋十二道,懂其一而立於天地之間 。


    1孔子——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人要本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做人要誠實,誠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嚴以律己寬於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樂也!此上就是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就象棋而言,帥將不出九宮,做人亦不能出格,車橫衝直闖,馬走日,象走田等等固定路線,這叫做人要守份。如果自身看成將帥,那麽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好將帥呢?象棋棋子的走法以告訴我們如何去為人?欲先做事,必先做人。


    2老子——處事之道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 ‘道者,萬物之奧。’‘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寬容是處事第一法;寡欲是養心第一法;勿言無益身心之語;勿為無益身心之事;勿近無益身心之人;勿入無益身心之境;勿展無益身心之書。棋枰之中,雙方不出錯,絕對是和棋,走棋就是處事。首先要看明白對手的棋路,此處要參照棋藝來看。


    3莊子——養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義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


    人生要學會平和心,喜樂心,慈悲心。開局時,為什麽士相靠帥將近一些?理論上講車馬炮戰力強更靠近將帥。為什麽士相反而更靠近將帥?此問題留給棋手自己考慮。


    4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屬於強勢,臣屬於弱勢,其關係由強勢君主導。君講禮,臣講忠,故君臣之道在於禮。君禮於臣,臣必忠;臣忠於君而君不禮,其忠必退。棋枰之中,帥為君,其餘六子為臣。可以看成軍事遊戲,也可看成一個國家。家庭,企業,國家上下團結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不怕外敵,就怕內亂。


    5荀子——學習之道


    可概括為七個方麵。一是蛻:學習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應該不斷地有所發明,有所進展,日漸而月進,並且使之產生質變。二是虛:虛指的是學習態度。虛者,虛心、謙虛也。三是一:‘一’是專一、專心致誌的學習,‘學之道,貴以專’。四是靜:‘靜’,指的是心要靜,而摒棄一切雜念。五是積: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六是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有了好的老師,便可以好學,‘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七是友:荀子提出,‘學者應親友’,以求得在治學上的‘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即不斷地得到批評和指正,而日有所成。帥將從何而來?從兵卒而來,五兵卒為什麽最後隻有一位能坐?算起來就隻有百分之二十的概率。己方其他兵卒過河作何解釋?其他兵卒已升級為車馬炮士相。這就好比一起創業的團隊,公司擴大後,隻能有一個總經理,其他人為副總。蛇無頭不行,但多頭則敗。人都是兵卒從過河後,一步步進化成車馬炮士相,再成為帥將,過程很重要。這就是為什麽很多企業家培養子女先把他們放到基層去鍛煉的原因。


    6孫子——韜略之道


    意指文韜武略。中國的韜略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實為傳統文化之瑰寶,曆史遺產之精華。韜略猶如雙刃古劍。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若藏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願學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發揚古道,利國利民。象棋本屬於智力遊戲。調動棋子互相攻伐。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7管子——教練之道


    教練猶如一麵鏡子,反映當事人的真實現狀和局限,同時引發對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給對方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教練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棋枰之上,戰勝對方,士相有沒有功勞?並不是進攻棋子作用大,而是士相成全了車馬炮。工作中,有些事讓給更合適的人去做,成全也是種美德。


    8韓非子——統馭之道


    統馭理論:‘精誠為道,運籌為術,組織為器,人才為本,製度為體,文化為魂’,帶你修煉六個方麵的能量,幫你完成從攻城略地到運籌帷幄、從創業有成到基業長青的驚險一躍,成長為新經濟時代的新型領袖。棋枰中,帥將可以直接調譴,但現實並非如此。尤其是空降人才,就要考驗將帥的情商、智商、逆商。在企業中叫管理藝術。


    9鬼穀子——權謀之道


    權謀,是指在爭奪、鞏固、發展權力的過程中使用的一切靈活應變的手段。權力,是指能夠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誌行動的力量。權力帶來財富、地位、榮耀。權謀天然地不受一切仁義道德、公平正義的約束;它甚至沒有任何原則可言,唯壹的原則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權謀的合理性取決於權謀的結果,即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也。棋枰中,高手過招,經常看到給對方設陷阱。這不是陰謀詭計,兵者詭道也,時勢隨時在變化,我們要因時因地因人而改變。我們經常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很多人理解為虛偽。正確的解釋是,見到什麽樣的人說什麽妥當的話。比如,見到農民,我們就說農民的話,見到企業家,就說企業家的話,說合理的話。遇到車屬性的人,馬屬性的人,炮屬性的人。我們該怎麽辦?棋盤中的藝可以借鑒。


    10大學——修身之道


    修身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過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發展之道;致知就是獲取知識,誠意就是赤誠、真誠、忠誠之心對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修為高深的人,因此,修身的過程,就是探究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就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真誠地對待一切的過程,就是嚴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的過程。為什麽我們大多說要像紅帥學習?因為大多人認為紅帥的原型是劉邦。漢高祖劉邦從混混,亭長,沛公,漢王,皇帝,他自身是個修的過程,階段性的合理調整。在兵卒位置做好兵卒之事,在仕相位置就做好仕相的事。


    11易經——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謂天地之道,也不過是自然法則。你若遵從了——便能遺世獨立,飄飄欲仙:返之則——萬劫不複,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輪迴之苦,卻非人力所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實屬難違。仔細想想,可也不就是這樣的麽?故,天地之道在於人心。紅帥為乾,黑將為坤,象棋可以看成多種形態。


    12禪宗——死生之道


    死生間觀節,細微處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個生的開始,生亦是另一個死的結束。故,生則生、死則死,豈能賴著不死或就是不生?故來之則應,去留無意,隨緣而行,不糾結、不著相。象棋以和為貴,並不單指下棋雙方握手言和,盡人事聽天命,努力之後,問心無愧,敗又有何妨?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麵對高於自己的棋手,盡力而為。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餘良聽了,撓了撓頭。對於“劉半仙”這番高論,他很是佩服,但一時之間,也很難做到完全領會和吸收。


    “劉半仙”一看餘良這種神情,於是微微一笑,說道:“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貪多嚼不爛’,這些東西,小友以後慢慢去領會就行了,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老夫這個年紀,也隻領會了其中的七七八八,裏麵的一些精妙之處,也還始終無法參透。所以人生中有許多事情,觀其大略即可,不必去鑽牛角尖。大道至簡的道理,不知小友聽說沒有?”“劉半仙”向餘良問道。


    “大道至簡?”餘良搖搖頭,他還真沒有聽說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愛一生隻有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山人並收藏我的愛一生隻有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