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原先老礦長劉正義坐的那把寬大舒適的椅子上,看著這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和裏麵的擺設,王東升第一次有了那種當家做主人的感覺。
雖然這間辦公室他來過無數次,但都是以下屬的身份來請示匯報的。從今天開始,以後他就要坐在這裏,聽別人來向他請示匯報了,他就可以堂堂正正坐在這裏發號施令了。
雖然他以前也有過這種夢想,但也隻是夢想而已。今天忽然這夢想實現了,在萬分喜悅之餘,他內心深處也有一絲憂慮和忐忑。他第一次有了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個位置太重要了,自己屁股下的這把椅子,不知有多少人覬覦著,不僅在礦內,還包括礦務局裏的那些頭頭腦腦。作為全礦務局最年輕的礦長,如果自己幹不好,出了問題,或者沒有幹出成績,時刻都會有被別人拉下去或被撤換掉的可能。
老礦長劉正義臨走前,並沒有和他說太多,還是送給了他那熟悉的十二個字:“抓大放小,求新務實,張弛有度”,並把一本厚厚的《管理學》交給他,讓他如果有時間好好看。
對於“抓大放小”和“求新務實”,憑借著自己多年的摸爬滾打和實踐探索,已經基本上都領悟了,但最後這“張弛有度”四個字,自己始終還沒有弄明白。他知道,有些東西,如果你還沒有達到那個位置,估計是很難領悟到的。因為你如果不是局中人的話,那些東西根本涉及不到你,一旦涉及到了,你已經是局中人了。
一想到這裏,王東升無奈的搖搖頭,看來人生中的許多東西,還是自己無法參透的。與其現在絞盡腦汁去冥思苦想,還不如靜下心來,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我如何去燒呢?”王東升陷入了沉思,畢竟山南礦該幹的事情太多了。
想了半天,王東升也沒有一個頭緒,索性也就不想了。
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按了幾個號碼,電話接通後,說道:“心遠,你過來一下。”
心遠名叫張心遠,是礦行辦室的副主任兼秘書,年紀和王東升相仿,是原先老礦長劉正義的“智囊”。不僅負責給老礦長劉正義寫稿子,還經常擔任參謀的角色,給老礦長劉正義出主意、想辦法、製定方案。老礦長劉正義遇到什麽難題時,總愛先征求他的意見。
以前王東升做采煤副總、采煤副礦長的時候,由於工作關係,和張心遠打過一些交道。
在王東升印象中,張心遠白白胖胖,戴個眼鏡,說話慢聲細語,一看就是個很有學問的人。而且為人謙和穩重,口風很嚴,喜怒不形於色,從不介入機關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是是非非之中,和許多人都能夠說得來、合得來,屬於那種標準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人,怪不得人家叫“心遠”呢。
老礦長劉正義臨走時,還專門把張心遠推薦給王東升,請王東升對張心遠適當照顧照顧。
對於老礦長劉正義的心思,王東升是知道的。老礦長劉正義是擔心“一朝君子一朝臣”,自己一上任,就進行人員大調整,所以專門欠張心遠這個人情給自己,足以說明對張心遠的器重。
王東升對張心遠的印象,始終不錯。別說老礦長劉正義臨走前有交代,自己沒啥說的,就憑張心遠的能力水平,在礦上也屬於那種稀缺人物,自己不但要用,而且還要重用。
不一會兒,辦公室門外傳來兩聲輕輕的敲門聲。“請進。”王東升說道。
門一開,張心遠走了進來。“領導好!”張心遠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向王東升點頭致意。
對於張心遠稱自己為“領導”,而不稱職務,王東升早就習慣了。因為這是張心遠的習慣叫法,隻要是級別比他大的,他一律稱唿對方為“領導”, 而不稱具體職務,可能是他覺得這樣更穩妥吧,既不會叫錯,也不用費心去記那麽多的職務。
“請坐。”王東升指了指自己辦公桌旁邊的那把椅子。以前是自己經常坐,現在終於是別人坐了。
張心遠依言坐下,然後靜靜的看著王東升。領導不先說話,他是絕對不說話的,這是規矩。
王東升從抽屜裏拿出一盒煙,從裏麵抽出兩支,一支扔給張心遠,另一支放在自己嘴裏。張心遠趕緊把煙接住,站起身來,拿起桌上的打火機,先給王東升點上,隨後給自己點上,再把打火機重新放在桌子上,這才又重新迴到座位上。這也是規矩。
王東升抽了兩口煙,這才把自己想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又不知從何燒起的事情說了出來,看看張心遠有沒有好的意見建議。
張心遠抽著煙,並沒有馬上迴答,還是一臉古井無波的樣子。
王東升靜靜地等著,他知道這個問題不是一般小問題,要留給張心遠充分的思考時間。假如張心遠待他說完後張口就來,這才是他最擔心的。
等一支煙抽完,張心遠把煙頭在煙灰缸裏按滅後,這才緩緩說道:“領導,這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我看不急。”
“為什麽?”王東升有些詫異地問道。張心遠的這個迴答很是出乎他的意料。
“領導,人都有表現自我的一種本能的衝動,這種衝動體現在事業上,就是建功立業的願望。誠如人們常說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領導的下屬不是好下屬’,推而及之,不想建功立業的領導恐怕也不是好領導。進入領導崗位,一般來說,具有更多的組織和社會資源可供支配,實現建功立業的願望就有了更好的條件和機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有了一個做事的平台。衝動出於內,平台現於外,新官急於‘燒火’的願望當然會十分強烈。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因之一。
另外,人都有為社會為他人認可的心理需求。當人們麵對新的環境,或多或少有一種擔心不被人接納的焦慮,這構成人們總想“露兩手”的心理動因。領導崗位的這種心理焦慮比普通崗位更加強烈,被下屬接納、承認、認同本身就是領導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當然,有時領導也要麵對暫時的不理解,甚至誤解,但是一般來說,下屬的認同將大大有利於領導力的提升。所以,急於取得下屬的心理認同,減緩自身心理焦慮,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因之二。
再者,領導的變更,是組織環境的重大變化,組織成員一般都會對這種變化有良好的預期,希望新任的領導者能夠帶領組織往好的方麵發展,或者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人具有社會性,社會心理對人的行為有重要的影響。組織是個小社會,希望有所變化的社會心理對新任領導者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而且在外部環境對組織構成挑戰的情況下會更為強烈。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因之三。
綜合以上分析,‘新官上任三把火’具有相當大的可能性,但更多是從新任領導者自身的角度而言的,並沒有涉及‘火該不該燒’的問題。組織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該不該燒’的理由得從組織自身規律當中來尋找。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問題實質,就是要區分清楚是自己要‘燒’還是組織需要‘燒’。如果組織需要‘燒’,當然‘燒’之。如果純屬自己要‘燒’,理當克製,必須先進行充分調查研究,三思而後行,尤其不可明明是自己想‘燒火’,非要說成組織要‘燒’,還要全體組織成員陪著一起‘燒’,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張心遠看著王東升,緩緩說道。
王東升靜靜地聽著,邊聽邊思考著,越聽越覺得有道理。自己連最基本的調查研究都還沒有做,連想達到什麽最終目的都不太清楚,就急著想搞什麽“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來自己還是太心急了。
看來,這個張心遠不僅學識豐富,思維敏捷,還有很強的獨立性。他不完全依附於某個特定的領導或組織,?能夠在諮詢研究過程中保持自主性,?根據客觀事實和邏輯進行“論證”,不順風扯旗,不人雲亦雲,不光撿領導愛聽的說,始終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從而保證其建議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哎,看來這張心遠還真是個人才啊。”王東升心中感歎。
雖然這間辦公室他來過無數次,但都是以下屬的身份來請示匯報的。從今天開始,以後他就要坐在這裏,聽別人來向他請示匯報了,他就可以堂堂正正坐在這裏發號施令了。
雖然他以前也有過這種夢想,但也隻是夢想而已。今天忽然這夢想實現了,在萬分喜悅之餘,他內心深處也有一絲憂慮和忐忑。他第一次有了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個位置太重要了,自己屁股下的這把椅子,不知有多少人覬覦著,不僅在礦內,還包括礦務局裏的那些頭頭腦腦。作為全礦務局最年輕的礦長,如果自己幹不好,出了問題,或者沒有幹出成績,時刻都會有被別人拉下去或被撤換掉的可能。
老礦長劉正義臨走前,並沒有和他說太多,還是送給了他那熟悉的十二個字:“抓大放小,求新務實,張弛有度”,並把一本厚厚的《管理學》交給他,讓他如果有時間好好看。
對於“抓大放小”和“求新務實”,憑借著自己多年的摸爬滾打和實踐探索,已經基本上都領悟了,但最後這“張弛有度”四個字,自己始終還沒有弄明白。他知道,有些東西,如果你還沒有達到那個位置,估計是很難領悟到的。因為你如果不是局中人的話,那些東西根本涉及不到你,一旦涉及到了,你已經是局中人了。
一想到這裏,王東升無奈的搖搖頭,看來人生中的許多東西,還是自己無法參透的。與其現在絞盡腦汁去冥思苦想,還不如靜下心來,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我如何去燒呢?”王東升陷入了沉思,畢竟山南礦該幹的事情太多了。
想了半天,王東升也沒有一個頭緒,索性也就不想了。
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按了幾個號碼,電話接通後,說道:“心遠,你過來一下。”
心遠名叫張心遠,是礦行辦室的副主任兼秘書,年紀和王東升相仿,是原先老礦長劉正義的“智囊”。不僅負責給老礦長劉正義寫稿子,還經常擔任參謀的角色,給老礦長劉正義出主意、想辦法、製定方案。老礦長劉正義遇到什麽難題時,總愛先征求他的意見。
以前王東升做采煤副總、采煤副礦長的時候,由於工作關係,和張心遠打過一些交道。
在王東升印象中,張心遠白白胖胖,戴個眼鏡,說話慢聲細語,一看就是個很有學問的人。而且為人謙和穩重,口風很嚴,喜怒不形於色,從不介入機關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是是非非之中,和許多人都能夠說得來、合得來,屬於那種標準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人,怪不得人家叫“心遠”呢。
老礦長劉正義臨走時,還專門把張心遠推薦給王東升,請王東升對張心遠適當照顧照顧。
對於老礦長劉正義的心思,王東升是知道的。老礦長劉正義是擔心“一朝君子一朝臣”,自己一上任,就進行人員大調整,所以專門欠張心遠這個人情給自己,足以說明對張心遠的器重。
王東升對張心遠的印象,始終不錯。別說老礦長劉正義臨走前有交代,自己沒啥說的,就憑張心遠的能力水平,在礦上也屬於那種稀缺人物,自己不但要用,而且還要重用。
不一會兒,辦公室門外傳來兩聲輕輕的敲門聲。“請進。”王東升說道。
門一開,張心遠走了進來。“領導好!”張心遠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向王東升點頭致意。
對於張心遠稱自己為“領導”,而不稱職務,王東升早就習慣了。因為這是張心遠的習慣叫法,隻要是級別比他大的,他一律稱唿對方為“領導”, 而不稱具體職務,可能是他覺得這樣更穩妥吧,既不會叫錯,也不用費心去記那麽多的職務。
“請坐。”王東升指了指自己辦公桌旁邊的那把椅子。以前是自己經常坐,現在終於是別人坐了。
張心遠依言坐下,然後靜靜的看著王東升。領導不先說話,他是絕對不說話的,這是規矩。
王東升從抽屜裏拿出一盒煙,從裏麵抽出兩支,一支扔給張心遠,另一支放在自己嘴裏。張心遠趕緊把煙接住,站起身來,拿起桌上的打火機,先給王東升點上,隨後給自己點上,再把打火機重新放在桌子上,這才又重新迴到座位上。這也是規矩。
王東升抽了兩口煙,這才把自己想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又不知從何燒起的事情說了出來,看看張心遠有沒有好的意見建議。
張心遠抽著煙,並沒有馬上迴答,還是一臉古井無波的樣子。
王東升靜靜地等著,他知道這個問題不是一般小問題,要留給張心遠充分的思考時間。假如張心遠待他說完後張口就來,這才是他最擔心的。
等一支煙抽完,張心遠把煙頭在煙灰缸裏按滅後,這才緩緩說道:“領導,這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我看不急。”
“為什麽?”王東升有些詫異地問道。張心遠的這個迴答很是出乎他的意料。
“領導,人都有表現自我的一種本能的衝動,這種衝動體現在事業上,就是建功立業的願望。誠如人們常說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領導的下屬不是好下屬’,推而及之,不想建功立業的領導恐怕也不是好領導。進入領導崗位,一般來說,具有更多的組織和社會資源可供支配,實現建功立業的願望就有了更好的條件和機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有了一個做事的平台。衝動出於內,平台現於外,新官急於‘燒火’的願望當然會十分強烈。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因之一。
另外,人都有為社會為他人認可的心理需求。當人們麵對新的環境,或多或少有一種擔心不被人接納的焦慮,這構成人們總想“露兩手”的心理動因。領導崗位的這種心理焦慮比普通崗位更加強烈,被下屬接納、承認、認同本身就是領導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當然,有時領導也要麵對暫時的不理解,甚至誤解,但是一般來說,下屬的認同將大大有利於領導力的提升。所以,急於取得下屬的心理認同,減緩自身心理焦慮,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因之二。
再者,領導的變更,是組織環境的重大變化,組織成員一般都會對這種變化有良好的預期,希望新任的領導者能夠帶領組織往好的方麵發展,或者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人具有社會性,社會心理對人的行為有重要的影響。組織是個小社會,希望有所變化的社會心理對新任領導者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而且在外部環境對組織構成挑戰的情況下會更為強烈。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因之三。
綜合以上分析,‘新官上任三把火’具有相當大的可能性,但更多是從新任領導者自身的角度而言的,並沒有涉及‘火該不該燒’的問題。組織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該不該燒’的理由得從組織自身規律當中來尋找。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問題實質,就是要區分清楚是自己要‘燒’還是組織需要‘燒’。如果組織需要‘燒’,當然‘燒’之。如果純屬自己要‘燒’,理當克製,必須先進行充分調查研究,三思而後行,尤其不可明明是自己想‘燒火’,非要說成組織要‘燒’,還要全體組織成員陪著一起‘燒’,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張心遠看著王東升,緩緩說道。
王東升靜靜地聽著,邊聽邊思考著,越聽越覺得有道理。自己連最基本的調查研究都還沒有做,連想達到什麽最終目的都不太清楚,就急著想搞什麽“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來自己還是太心急了。
看來,這個張心遠不僅學識豐富,思維敏捷,還有很強的獨立性。他不完全依附於某個特定的領導或組織,?能夠在諮詢研究過程中保持自主性,?根據客觀事實和邏輯進行“論證”,不順風扯旗,不人雲亦雲,不光撿領導愛聽的說,始終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從而保證其建議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哎,看來這張心遠還真是個人才啊。”王東升心中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