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要上去分析,如同旺旺的爐火被突然澆了一盆冷水,全班人員的心氣一下散了。大家匆匆收拾了一下,這一班的工作就這樣匆匆結束了。
升井洗完澡後到值班室,值班的馬支書通知今天參加換線的人員全部都去調度室分析。
在去調度室的路上,馬支書和班長在前麵邊走邊嘀咕,估計是在統一口徑。
“進去少說話,如果人家不問你,什麽都別說。如果萬一非迴答不可,你就說是班長安排你的”姓李的老修理工好心提醒著餘良。他大概是怕餘良沒有這方麵經驗,話說得多了,弄不好言多語失。
餘良點點頭,沒有吭聲。這是他第二次參加調度分析,知道這不是什麽好事。
第一次是在運輸班時,由於供罐影響參加過一次,去調度室前,老張班長也是這樣對他說。本來那次罰了當班副班長老牛和電機車司機老宋後,也說要罰他的,畢竟他也有一定責任。老張班長替他講情,說他是新工人,剛參加工作沒幾天,能不能就算了。主持分析的礦調度室主任和老張班長是老熟人,見老張班長說情,再加上本身這事也不大,多一個責任者少一個責任者也無所謂,於是就賣了老張班長這個人情,也就同意了,免了餘良的處罰。事後,餘良很感激老張班長,覺得主動與老張班長交好還是值得的,在關鍵時候,人家還真幫你說話,而且是主動幫你說話。
在調度室的一個會議室坐了好一會兒,才進來一個調度員,說當日調度值班的礦領導有事兒開會去了,由他主持分析。
見今天這事是這個調度員主持分析,班長“小任”頓感情況不妙。
這個調度員姓梁,名叫梁新,原來是采區的一個工人,憑著眼皮兒活、會來事兒、能說會道的一股機靈勁兒,得到了原先的徐副總現在的徐副礦長的賞識,一個月前才剛剛調到調度室。
分析正式開始。梁調度員拿出一個本子,邊問邊在上記錄。先問參加分析者的姓名,後問事情發生的經過等等。寫完了,梁調度員把筆一放,問班長“小任”:“你說怎麽處理?”
“罰個錢算了。”班長“小任”臉上滿臉賠笑,小心翼翼的迴答。
“說得容易!徐礦長走的時候,專門交代,要求嚴肅處理。”梁調度員冷笑一聲,祭出了“尚方寶劍”。
“我們這也是為了工作,再說停電也是經礦上批的,也不是我們自作主張。”班長“小任”再次強調自己的理由。
“礦上批的?你拿今天的停電工作票我看看!”梁調度員的聲音突然提高了八度。
班長“小任”一時語塞。因為換線是每年的定期工作,通常都是由區裏的主要領導向礦上打個招唿就行,白紙黑字的停電工作票從來沒有開過。以前從來沒人找過事兒,於是就形成了慣例。
“多少年都這樣,誰開過停電工作票?”班長“小任”爭辯道。
“多少年都這樣?今天就不行!這就是違章,這就是‘三違’。” 梁調度員一拍桌子,擺出一副認真的樣子。
班長“小任”默不作聲,他好像一時也找不出反駁的充分理由。畢竟有些事情真較起真兒來,“多少年都這樣”這種擋箭牌還真不一定好使。
“你到底有沒有今天的停電工作票?”梁調度員再次步步緊逼。
“沒有。”班長“小任”賭氣迴答。
“沒有?這是你自己說的,那今天這事兒就是無計劃停電。”見班長“小任”被自己繞了進去,梁調度員頗為得意,趕緊給這件事定了性。他也不想多打嘴官司,因為他知道自己這頭兒也不是很占理。
班長“小任”臉色陰沉,他有種被人帶溝裏的感覺,雖然很後悔自己說“沒有”,但也無可奈何,因為他是“真沒有”。他這才似乎真正感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因為按照規章製度,無計劃停電就是“三違”,就得住學習班。
“是不是罰個錢算了?下邊幹活兒也不容易。”一直默不作聲的馬支書,見情況不妙,這才開始打圓場。
“那你去跟徐礦長說吧,隻要徐礦長同意,我沒意見。”梁調度員淡淡一笑,又把“球”重新踢還給了馬支書。他也不想太得罪人,一些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好吧,我去跟徐礦長說。”馬支書站起身來,去到隔壁房間打電話。
過了一會兒,馬支書進來了,麵無表情。
“你明天住學習班。”馬支書一落座,就對班長“小任”說。明擺著,情沒有求下來,徐副礦長不鬆口。
班長“小任”一聲沒吭,臉色更陰沉了。
“好了,就這樣吧,都迴去吧。”見任務終於完成,梁調度員趕緊宣布分析結束。有些事情,他也不想追根溯源,隻要有一個分析結果,領導能滿意就行。
“哎,幹個公家活兒真不容易啊。”班長“小任”起身向外走,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像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說給別人聽。
聽到班長“小任”發牢騷,梁調度員冷冷一笑,收拾收拾東西,轉身走了。他要抓緊去向徐副礦長匯報這件事的分析結果,他覺得徐副礦長會滿意的。
“為什麽非要定個‘三違’呢?”走在迴去的路上,餘良邊走邊想。
其實所謂“三違”,就是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有人說“三違”是煤礦的“特產”,有人說“三違”是煤礦事故的禍根,但不管怎樣說,“三違”都是各個煤礦防範的重點。當然,違章指揮是領導幹部的事,而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自然就是工人的事。不知是領導幹部安全意識強,還是自身素質高,或是什麽別的原因,在餘良的印象中,好像煤礦的違章指揮是少之又少,多之又多的是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餘良熟悉的一個安監員曾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隻要在井下幹活兒,我肯定能找到你的“三違”。
餘良不知道他這話有多大可信度,但通過今天的分析,從梁調度員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有些事情你隻要用心去“找”,也能把本不是“三違”的定為“三違”。
想到這裏,餘良覺得這煤礦工作也是挺複雜的,至於複雜到何種地步,餘良還不是很清楚。
正走著,一輛礦醫院的救護車拉著警笛、亮著警燈,由遠及近,從餘良身邊飛馳而過。
“礦上又出什麽事了?”餘良似乎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升井洗完澡後到值班室,值班的馬支書通知今天參加換線的人員全部都去調度室分析。
在去調度室的路上,馬支書和班長在前麵邊走邊嘀咕,估計是在統一口徑。
“進去少說話,如果人家不問你,什麽都別說。如果萬一非迴答不可,你就說是班長安排你的”姓李的老修理工好心提醒著餘良。他大概是怕餘良沒有這方麵經驗,話說得多了,弄不好言多語失。
餘良點點頭,沒有吭聲。這是他第二次參加調度分析,知道這不是什麽好事。
第一次是在運輸班時,由於供罐影響參加過一次,去調度室前,老張班長也是這樣對他說。本來那次罰了當班副班長老牛和電機車司機老宋後,也說要罰他的,畢竟他也有一定責任。老張班長替他講情,說他是新工人,剛參加工作沒幾天,能不能就算了。主持分析的礦調度室主任和老張班長是老熟人,見老張班長說情,再加上本身這事也不大,多一個責任者少一個責任者也無所謂,於是就賣了老張班長這個人情,也就同意了,免了餘良的處罰。事後,餘良很感激老張班長,覺得主動與老張班長交好還是值得的,在關鍵時候,人家還真幫你說話,而且是主動幫你說話。
在調度室的一個會議室坐了好一會兒,才進來一個調度員,說當日調度值班的礦領導有事兒開會去了,由他主持分析。
見今天這事是這個調度員主持分析,班長“小任”頓感情況不妙。
這個調度員姓梁,名叫梁新,原來是采區的一個工人,憑著眼皮兒活、會來事兒、能說會道的一股機靈勁兒,得到了原先的徐副總現在的徐副礦長的賞識,一個月前才剛剛調到調度室。
分析正式開始。梁調度員拿出一個本子,邊問邊在上記錄。先問參加分析者的姓名,後問事情發生的經過等等。寫完了,梁調度員把筆一放,問班長“小任”:“你說怎麽處理?”
“罰個錢算了。”班長“小任”臉上滿臉賠笑,小心翼翼的迴答。
“說得容易!徐礦長走的時候,專門交代,要求嚴肅處理。”梁調度員冷笑一聲,祭出了“尚方寶劍”。
“我們這也是為了工作,再說停電也是經礦上批的,也不是我們自作主張。”班長“小任”再次強調自己的理由。
“礦上批的?你拿今天的停電工作票我看看!”梁調度員的聲音突然提高了八度。
班長“小任”一時語塞。因為換線是每年的定期工作,通常都是由區裏的主要領導向礦上打個招唿就行,白紙黑字的停電工作票從來沒有開過。以前從來沒人找過事兒,於是就形成了慣例。
“多少年都這樣,誰開過停電工作票?”班長“小任”爭辯道。
“多少年都這樣?今天就不行!這就是違章,這就是‘三違’。” 梁調度員一拍桌子,擺出一副認真的樣子。
班長“小任”默不作聲,他好像一時也找不出反駁的充分理由。畢竟有些事情真較起真兒來,“多少年都這樣”這種擋箭牌還真不一定好使。
“你到底有沒有今天的停電工作票?”梁調度員再次步步緊逼。
“沒有。”班長“小任”賭氣迴答。
“沒有?這是你自己說的,那今天這事兒就是無計劃停電。”見班長“小任”被自己繞了進去,梁調度員頗為得意,趕緊給這件事定了性。他也不想多打嘴官司,因為他知道自己這頭兒也不是很占理。
班長“小任”臉色陰沉,他有種被人帶溝裏的感覺,雖然很後悔自己說“沒有”,但也無可奈何,因為他是“真沒有”。他這才似乎真正感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因為按照規章製度,無計劃停電就是“三違”,就得住學習班。
“是不是罰個錢算了?下邊幹活兒也不容易。”一直默不作聲的馬支書,見情況不妙,這才開始打圓場。
“那你去跟徐礦長說吧,隻要徐礦長同意,我沒意見。”梁調度員淡淡一笑,又把“球”重新踢還給了馬支書。他也不想太得罪人,一些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好吧,我去跟徐礦長說。”馬支書站起身來,去到隔壁房間打電話。
過了一會兒,馬支書進來了,麵無表情。
“你明天住學習班。”馬支書一落座,就對班長“小任”說。明擺著,情沒有求下來,徐副礦長不鬆口。
班長“小任”一聲沒吭,臉色更陰沉了。
“好了,就這樣吧,都迴去吧。”見任務終於完成,梁調度員趕緊宣布分析結束。有些事情,他也不想追根溯源,隻要有一個分析結果,領導能滿意就行。
“哎,幹個公家活兒真不容易啊。”班長“小任”起身向外走,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像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說給別人聽。
聽到班長“小任”發牢騷,梁調度員冷冷一笑,收拾收拾東西,轉身走了。他要抓緊去向徐副礦長匯報這件事的分析結果,他覺得徐副礦長會滿意的。
“為什麽非要定個‘三違’呢?”走在迴去的路上,餘良邊走邊想。
其實所謂“三違”,就是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有人說“三違”是煤礦的“特產”,有人說“三違”是煤礦事故的禍根,但不管怎樣說,“三違”都是各個煤礦防範的重點。當然,違章指揮是領導幹部的事,而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自然就是工人的事。不知是領導幹部安全意識強,還是自身素質高,或是什麽別的原因,在餘良的印象中,好像煤礦的違章指揮是少之又少,多之又多的是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餘良熟悉的一個安監員曾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隻要在井下幹活兒,我肯定能找到你的“三違”。
餘良不知道他這話有多大可信度,但通過今天的分析,從梁調度員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有些事情你隻要用心去“找”,也能把本不是“三違”的定為“三違”。
想到這裏,餘良覺得這煤礦工作也是挺複雜的,至於複雜到何種地步,餘良還不是很清楚。
正走著,一輛礦醫院的救護車拉著警笛、亮著警燈,由遠及近,從餘良身邊飛馳而過。
“礦上又出什麽事了?”餘良似乎有一種不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