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蜀漢風雲,乾坤轉,征途迭宕。荊襄地,兩分形勢,戰旗飛楊。先主孔明留守處,心懷籌策安營帳。守家園,帷幄運良謀,乾坤掌,


    張桓侯,才略高。龐士元,隨征往。看奇兵暗度,劍眉高仰。天蕩山下敵酋喪,定軍山前妙才亡。念英豪,豐功賢偉績,千秋享。


    上迴書說到張飛把圖拿了出來,眾人一看,特別是臥龍鳳雛二人,他們在心中暗道“張飛呀張飛,你就別在打臉我們了,我們承認你能還不行嗎?非要再三打擊我們你才舒服嗎?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大家同屬一個陣營,都是為先主的大業鞠躬盡瘁,而張飛亦胸襟寬廣,毫無爭功諉過之念。明確來說,諸多事情有人分擔,而何樂而不為呢?因此二人也暗為先主有此一位,集文韜武略於一身的猛人輔助而高興。


    張飛卻沒有他們的這種閑情逸致,他密召張合,張遼來見,不多時二將已到,他們上前抱拳行禮:“翼德兄喚我二人有何事吩咐”?桓侯曰“二位賢弟皆是心細之人,目前我們很快岀兵攻打西川、漢中,因此,吾命二位為此行的先鋒,你們各帶五千精卒,喬裝打扮,可扮成商旅,難民,乞丐之內的,以各種身份混入漢中各地,以等待大軍到時,作好內應的準備,不知二位賢弟可願意一行”?


    二將忙點頭曰“能為主公,及三哥效力,是我二人前生修來的福分,焉有不去之理,請三哥放心,我二人馬上收拾行裝,明日即便起行。不過是不是要讓主公軍師知曉”?


    飛曰“兵者詭道也,隻有提前布署好,方能岀奇製勝,所以不能讓他們知曉”。他甩出倆葫蘆好酒,三人一碰,“來,二位賢弟,我們三人痛飲一頓,就算與你們二位餞行了,二將接酒在手,三人飲罷,二張立刻出府收拾行裝去了。不提。


    再說張鬆自辭別張飛之後迴到了蜀中,先見了好友法正。法正字孝直,是賢士法真之孫、法衍之子。他是右扶鳳楣縣人氏。鬆見到法正,乃曰:“曹操傲賢慢士,隻能同憂,不能同樂。吾已將西川獻於皇叔劉備矣,今特來與兄商議”。


    法正說:“吾料劉璋無能,而心向皇叔久矣,我們的心即然相同,都是一個共同的目的,又何必互相懷疑呢”?沒有多長的時間,孟達也進來了,那孟達字子慶。與法正同鄉。他乃是熟人不須稟報,孟達進內見二人密議,乃對二人言曰“二公密議將獻西川乎”?二人也不隱瞞,並曰“子慶先試猜之,當獻與誰為要”?孟達曰“非皇叔劉玄德不可矣”。


    三人撫掌大笑,鬆曰:“吾將見劉璋保二兄為使以迎玄德,二兄願意否”?二人應允。


    再說張鬆進帳見了劉璋。季玉問曰“永年此行順利否?曹公有討伐漢中之意嗎”?


    鬆曰“迴主公,鬆此行甚不順利,非得沒有說動曹操伐漢中中,但卻探知曹操亦有圖川之意”!他露出傷痕對劉璋曰“你看鬆還受此皮肉之傷”。劉璋曰“似此如之奈何”?


    鬆曰“吾有一計,可保益州平安,穩如磐石”。璋忙問是何計?張鬆曰“荊州皇叔劉備,與主公同宗。為人仁慈寬厚,有長者風範。自從赤壁鏖兵之後,就是曹操也不得不正眼相看,何況張魯乎?主公若遣使結好以為外援,何懼曹操、張魯乎”?


    劉璋說,“我已有此心好多時間了,當年吾父在幽州為太守之時,曾招募壯士以平黃巾,玄德兄三人那時桃園結義,欲與國家效力,得吾父相助非淺,今我若以禮求之,必可許我!隻不知遣何人為使方為合適”?


    張鬆迴答說“可差法正,孟達為使先結好荊州”。於是劉璋寫書信一封,差法正為使,先通情好,再令孟達帶兵五千,去迎接劉備為外援,法正奉令,遂收拾行裝上馬往荊州而來,暫且擱下不提。


    迴書再說張飛,他打發二張走了以後,此時正值建安十五年初秋,天氣非常炎熱。他去各地檢閱兵士,看各處人馬操演是否精熟,又巡看太醫院,與醫院高層協商看能調出多少有正常醫療精熟的人員。經過襄陽總院,四府分院和九郡下院的抽查,能正式派得上用場的醫務人員超過千人以上。


    於是張飛從各院抽出五百餘名專業人才,在襄陽集訓,與他們說將要進川之事,並且說明基本上遵從各人自願,並不勉強。(不過這是表麵的說法,不論哪個朝哪個代,上層既然都調到你了,誰還敢說不去?遵從自願不過是表麵功夫罷了)。


    當即張飛下令讓太醫院收集各類藥材,將這批人進行了整訓,並發放了一些財帛以安撫出征醫士的家人。一切工作做好之後,就等桓侯下令岀兵了。


    這天中午,張飛迴到家裏,見二位夫人在後園逗苞兒玩耍。這張苞此時已經三歲多了,他秉承了桓侯基因,長得也是虎頭虎腦,小嘴巴還很甜。小家夥見了父親,立刻嚷著要抱抱,張飛抱起小家夥親了一口,鋼針般的胡須把小家夥紮疼了起來。


    隻見張苞拚命的要下地來,小嘴巴裏還不停的叫嚷“爹爹,不要,不要!紮痛苞兒了”,把二位夫人和丫鬟使女們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張飛讓丫鬟把小少爺帶出後園,並讓她們天大的事情也不要進來打擾,否則家法伺候!


    丫鬟奶媽子們將張苞帶出去之後,他們夫妻三人上了後園的涼亭,這涼亭在園中的位置一般都是修建在後園的最高處,在涼亭上可以觀賞四周的風光。再說三人來到涼亭,坐於長案之上。在高熱度之下,二妻隻是穿著透明的輕紗。那誘人的身材展現在桓侯眼前。


    張飛猛然間情不自禁,他與二人坐在長案之上。三人看著晴朗的天空,不時飄過的朵朵白雲,看著園中那綠茵茵的草圃,聽著不時傳來的鳥叫聲,和那一陣陣的蟬鳴。由於長期操持著大小的政務,幾乎都達到了過家門而不入的地步了。夫妻都想要重聚一刻的了。


    夏侯涓輕輕的靠在他的臂膀之上,口中喃喃細語,她說要是沒有這罪惡的戰爭多好啊,一家人就可以快快樂樂在一起了。桓侯對他倆說你們放心,我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清平世界,在一片祥和之中歡度過此生的,一刻鍾後,夏侯涓說,春妹你陪陪侯爺,吾先去找看苞兒,說完就岀了後園走了。


    樊迎春坐在桓侯身邊,她說侯爺,這段時間裏奴家發覺你比較忙,朝裏朝外的,莫非有什麽大事不成?張飛也不瞞她,他把即將出兵西川的事與她略說了一下。說完之後夫妻便亭中行巫山雲雨之樂。


    這就是即將離別的安慰!樊氏他們攜手走出後園,這時候有人來報說劉璋派法正為使,正在廳上與主公會談。張飛便岀門而去欲會法正。


    再說劉璋聽從張鬆保薦法正,孟達來迎請劉備為外援。當下益州主簿黃權極為反對,他分析了將劉備接入川中的利憋,認為無法安置劉備一行,以客禮待之,一山不容二虎,以部曲待之,又恐劉備不能伏低做小,所以建議斬張鬆而拒絕劉備。當劉璋問他曹操張魯到來之時咋辦?他隻能提出深溝高壘,閉境絕塞,以待時清。劉璋遂不聽他的話,又有從事官王累也反對迎請劉備入川,並說張魯犯界是癬疥之疾,劉備入川必定成為心腹之患,不過劉璋並沒有聽信二人之言,所以才讓法正往荊州來見劉備。


    法正一行來到了荊州,對門官說明本人是益州使節法正,奉主劉璋之命前來拜見皇叔。有要事稟報。門吏報與劉備,先主教引上堂來。法正上堂參見先主已畢,呈上書信,劉備拆開一看,書曰:


    族弟劉璋,再拜致書於玄德宗兄將軍麾下:久伏電天,蜀道崎嶇未及齎貢,甚感惶愧。璋聞“吉兇相救,患難相扶”。朋友尚然,況宗族乎?今張魯在北,旦夕興兵,侵犯璋界;甚不自安,專人謹奉尺書,上乞鈞聽。倘念同宗之義,即日興師剿滅狂寇,永為唇齒,自有重酬。書不盡言,靜候車騎。劉備看畢大喜,遂設酒款待法正,並由雲長,翼德,孔明,士元作陪。


    在席間,法正重新提起張鬆之言,勸劉備早日發兵圖川,並說明當前的機會實屬難得,以及人心尚穩的重要性,如果時間長了讓人識破其中的秘密,不但進不了益州,還會連累張鬆滿門遭戮。玄德曰“容吾商議再說”。


    席散之後,叫人送法正迴館驛休息,劉備獨坐沉吟。龐統進言曰“事當決而不決也,庸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哉”?玄德曰“以公之意,該怎麽辦”?統曰“荊襄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誌,益州戶口百萬,地廣財富,可資大業。今幸有張鬆,法正作用內應,機會難得,就像天賜的一般,主公又何必多疑哉”。


    玄德曰“如今天下與我為敵的人,首推曹操了,我的行事與曹操正好相反。比如曹操待人刻薄,吾必以優厚待之;操以急,吾以緩,操以詐,吾以忠。操以暴,吾以仁,每與曹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大義於天下也,雖有所成,吾亦不為矣”!


    桓侯曰“吾兄以大義於天下者,弟等拜服,況處事之道,非拘一格;兄猶憶劉荊州乎”?先主曰“景升兄若泉下有靈,亦應佑備”。張飛說“兄長錯矣,劉荊州真若泉下有靈,他必然會怪兄長你的”。劉備不高興對張飛說:“我沒有一點點對不起景升兄,你說他為什麽要怪罪於我”?


    張飛對他說:“兄長,你若早繼承劉表的基業,坐守荊襄,你會殺劉琮母子嗎”?劉備說“吾怎能加害他們母子,我若那時真的做了荊州之主,但凡不願意跟隨我的人,至少都能跟劉琮母子獨守一郡,以養天年”。張飛接著說“要是以後人們跟著劉琮造你的反,兄長將會怎樣?


    劉備迴答說,吾也會盡力善待他們母子,至於他身邊之人,當棄之。張飛接著說,這就是劉荊州死不瞑目,責怪你的原因了,兄長你當時若是接管荊襄,劉表不至於氣火攻心早亡;而你隻要誅逐蔡瑁,張允,蒯越等首惡,劉琮母子現在是活得好好的,他們母子就不會被於禁帶人劫殺於路途之中了,兄長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劉備默然,沒有說話。龐統又進言曰“主公之想法,原也沒錯,不過在離亂之時,用兵爭勝,並不是隻有一種方法。如果拘於常理,就會寸步難行,拖延時日。所以該當從權之時,亦須權變,這方麵我和翼德想的一樣。而且對弱的采取兼並,對於強橫昏暴之人可以以強勢的手段讓他得以改正,不失為一種策略。


    所以把殘暴昏暗的人收服之後,再派人實施新的政策,正和上古的商湯和周武王的策略一樣,等到事成之後,可報之以禮,封他自守一國,也沒有喪失大義。劉備正在沉思之中,沒有立刻迴答。


    諸葛亮也說:“如今西川的這種局勢,跟當初的荊州事變是一樣的,假如讓曹操張魯收取了西川,東吳又來索取荊州,我們該怎麽樣辦?那時上不成、下不就,真的就是進退兩難,悔之晚矣”!


    桓侯又下猛言,他說“兄長,一旦曹操張魯奪占西川,我們倒可以苟延殘喘。可是劉季玉又將重蹈劉琮覆轍,那時你們漢家劉氏宗族又要損失一支族人了,是不是你們老劉家人丁興旺,活一族與少一族都無關係呀?


    三人輪番諫勸,玄德方才如夢初醒,他說“你等金石之言,吾當銘記於心,特別是三弟的當頭棒喝,便使為兄如夢初醒”。於是令人叫來雲長,大家商議起兵西行。


    飛曰“荊襄重地,必分重兵守之,否則,西川尚未到手,荊襄又失,我等將無處安身”。玄德與孔明都深以為然。桓侯接著說“兄長與二兄及孔明軍師留守荊州,吾與龐軍師,賈文和下川。當下商定將兵馬一分為二。荊襄有四十餘萬人馬,我帶十六萬出去,剩下的留與你們把守荊襄。


    蜀公劉備與諸葛孔明,關羽,趙雲,文聘,臧霸,徐晃,楊奉等人留守荊州;桓侯張飛為主帥,龐士元,賈文和為軍師領兵出征西川。桓侯當時下令,老將黃忠為左先鋒,虎賁中郎將魏延為右先鋒,每人領偏將十員,大軍一萬先行出發。並請出了天子敕封劉備為昭烈蜀公的那一道聖旨隨行。


    令甘寧,領軍一萬兵馬在後軍督運糧草,令劉封關平為護衛,帶領太史慈,高順等正偏將佐五十餘員,起大兵十五萬,並差人去太醫院調出那六百名醫務人員隨軍出師。令蘇飛帶兵保護醫務人員,張飛再三對蘇飛強調醫務人員的重要性。最後吩咐出兵遠赴西川。令法正返迴歸報劉璋。劉備與孔明總守荊襄;關公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趙雲留屯江陵,鎮公安。徐晃領四鎮巡江。文聘鎮江夏,臧霸坐守夏口,這時廖化引一軍來投,先主讓他與關公一起留鎮襄樊以拒敵曹操。


    建安十五年秋末,即九月二十一日甲寅,十二公辰為定日,時值黃道,正午時,隻聽襄陽城中西門內大炮連響三十六下。張飛下令全軍向西川進發,一路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有一段順口溜讚張飛軍隊的威武壯況:


    炮響三聲天地震,號令一聲起三軍。大小三軍一齊進,桓侯出了襄陽城。前有魏黃親導引,後有甘寧押糧人,十五萬兵多齊整,翼德獨自掌三軍,青旗東方蒼龍陣,朱雀南方火焰兵,西方庚辛白旗引,又隨北方皂旗軍。中央黃旗戊己土,龐賈相陪鎮中軍。一路行程來得快,大軍離了襄陽城。


    剛進川口,有孟達接著,拜見桓侯,報說劉益州令某帶兵五千來接大軍,再說劉璋得到法正報告,他下令發文書給沿途州郡,供給一應錢糧。劉璋深知張飛不比一般將領,他可全權代表劉備,當下不敢怠慢。親自岀涪關來迎接張飛,並下令衣甲旌旗務要鮮明。黃權諫道“主公若去,必將一去不複返矣,勢必被張飛所算,黃某食祿多年,不忍主公遭人所算,請主公收迴成命,休去涪陵,更不要去迎接什麽張飛”。


    張鬆對劉璋曰“黃公衡此言乃是離間主公與劉皇叔的宗親情誼,若張翼德將軍生氣,勢必返迴荊襄。吾問黃權,汝若能擋得住曹操張魯,保住益州之土不失,那請主公立即斬我之首,以絕劉備;若無能保守西川無恙,請勿複言”。黃權無言以對,他隻能跟著、眼看著劉璋帶著糧食輜重,與五萬大軍離成都往涪關而來。


    再說黃忠魏延前軍早到了墊江。他們一路遵循先主頒布的三大紀律,八大建議的原則,不但與民秋毫無犯,必要時還幫助當地百姓搭橋修路,當地的百姓焚香夾道歡迎桓侯大軍。張飛用好言安撫了父老鄉親。


    此刻法正應邀留在張飛軍中,他對龐統、賈詡言說,近來張鬆發來密信,言在涪城相會劉璋之時,便可圖之,統曰“孝直休言,翼德自有主見,不需吾等饒舌,法正就沒有說下去了。


    涪陵距成都不到四百裏,此時劉璋已經來到,他派人去迎接張飛,兩軍屯於涪江之上。張飛帶了龐統、賈詡進城來會劉璋。璋連忙迎將出來,對張飛執手而言曰“久聞翼德將軍威名,如雷貫耳,今幸得一見,足慰平生”。說罷側身將張飛一行接入大殿,吩咐左右擺酒與張飛等人接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璋對桓侯曰“蜀地崎嶇,馬不能聯轡,張將軍不辭辛苦,千裏赴援,璋感激不盡,特奉敬一杯”。


    飛舉杯一飲而盡,對曰“家兄玄德知劉益州期盼甚切,本應親來救助,畢竟同是漢室後裔,理當唇齒相依,患難相扶,耐身染小疾,不能親往,特遣不才領兵到來,聽從劉公差遣,願你我同心協力,收取漢中,剿滅米賊,以保蜀地平安。來,劉益州,請各位將軍,大家同飲此杯。


    劉璋見張飛迴言甚是得體。他又舉杯走向龐統、賈詡,“久聞鳳雛先生才名播於天下,滿腹經綸,所謀必成,赤壁一戰幸賴有先生,璋欽佩已久;文和先生料無遺策,洞察人心。有神鬼莫測之機,皖成小試身手,敵酋便膽戰心驚。二公皆宗兄左膀右臂,今日來助荒州,實乃璋之大幸,今特奉此杯。二人亦舉杯在手曰“多謝劉公謬讚,些許薄名,不足掛齒”。三人又同飲而盡。


    飛舉杯對劉璋帳下眾人,“各位將軍,諸位賢士,飛等初來蜀中,人地生疏,還望眾位鼎力相助,早奏凱歌”。眾文武官員紛紛站起來高舉酒杯,“吾等多謝張將軍”。大家一飲而盡。


    這頓接風酒一直到初更方散,大家各自迴去安歇。黃權對劉璋言道“主公今見席上光景否”?璋曰“公衡有話可講”。黃權說到今天在席間,張飛三人的言辭無可挑剔,特別張飛幾句話就讓帳下文武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越是這樣,越證明他們心下有鬼,主公亦早迴成都,以防不測。要知後麵情節怎生發展,請看下章再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