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先主興兵奪四郡,太史趙雲取零陵,翊軍將軍守桂陽,武陵借重徐公明。桓侯將軍保趙範,隻為樊氏獻甘霖。打將鋼鞭護真主,功在社稷富滿門。
上文書說到徐晃帶兵攻取了武陵郡,劉備令他知武陵府,任鞏誌為武陵郡守。且將武陵之事暫且放下。迴書再接上文。
再說趙雲奉命帶領一萬人馬攻打零陵,他在向導的帶領之下早行夜宿來到了零陵城下,離城三十裏安下了營寨。由於先主有意收服同姓零陵太守劉度,他便邀孔明同行。並抽調太史慈,臧霸帶五百精騎星夜來助子龍。
劉度見劉備大軍已到城下,他與兒子劉賢商議,劉賢說劉備雖有勇將趙雲,我們零陵也有上將邢道榮,手執梨花開山大斧,也是力敵萬夫的猛將,足可相敵。劉度聽了,令他與邢道榮帶兵一萬出城迎敵,這時趙雲擁孔明坐四輪車而岀,道榮大喝一聲,反賊焉敢侵我犯邊界?還不快報上名來?好在吾大斧之下領死!
孔明說道“吾乃是劉皇叔新拜的軍師,南陽諸葛孔明是也,曹軍百萬俱被吾略施小計,殺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爾是何等之人,也能如此大唿小叫,真是世風日下,爾等竟然敢與吾相對?一介匹夫也有這諾大嗓門了?還不下馬歸降,我可以饒汝等一命”?
那邢道榮在嘴上卻不輸人,他把孔明一陣搶白“村夫你在吹牛!赤壁鏖兵,世人皆知是周瑜之謀,火攻破曹,關汝何事?敢來陣前誇口?當下拍馬舉斧,衝殺過來,孔明迴到陣中,將羽扇一揮,頃刻變成一字長蛇之陣,隻見蛇尾疾纏過來,將邢道榮所帶人馬盡皆纏於陣中,動彈不得。他正在拚命衝突,忽遇太史慈,兩人戰了十餘合,道榮體力不支,急忙逃走。不多又被趙雲截住,邢道榮隻得硬著頭皮上前曰“趙雲休攔著吾,快來與吾大戰三百迴合”。
趙雲輕蔑地對他說“與吾能鬥二三百合的人雖有,卻不是你這莽夫,你若接住吾五槍,算爾有些本事”。邢道榮好像發現了一條生路他連忙上前說“我接下了你五槍,是否放吾岀陣”?趙雲說:“行,你就來接吧,當下拍馬向前,來了個一馬五槍,第一槍叫“天邊擒日”猛紮邢道榮咽喉,那邢道榮忙將斧橫舉來了一個“舉火燒天之勢將趙雲的槍往上盡力一磕。趙雲馬上用槍尾當棍橫掃。來了一招“拔草尋蛇”,槍杆橫掃而出,邢道榮立斧一封,往外一別,但他力氣不嘉,隻是緩解多半力量,所以被一槍打在腰上,當即跌下馬來,痛得是呲牙咧嘴,叫聲不絕。
趙雲用槍指著他說,“匹夫,這就是你與吾大戰三百合的底氣嗎”?那邢道榮也真他娘的是個天才,他馬上換上一副獻媚的嘴臉,“啊趙大將軍,我的趙爺爺,你老就別跟我一樣見識,你就把小的當成一個屁放了吧”!趙雲令士兵將他綁了,押進中軍,交與劉備,孔明。
邢道榮見了先主和軍師孔明,連忙拜伏於地,叩頭如搗蒜。劉備大喝一聲,這種無恥之徒留之何用?快快與我推出斬首示眾!那邢道榮連忙哀求,“皇叔饒命,國公爺爺饒命,隻要饒了小人,我有辦法讓劉度父子投降,皇叔可不費一兵一卒,刀不血刃的占領零陵”。他說著又向諸葛亮叩頭,“請先生保命則個,還有趙,趙將軍呐,幫小,小人求個情吧”!
孔明問他你有什麽計劃可讓皇叔占領零陵?邢道榮連連叩頭說“皇叔若肯放小人迴去,某自有巧言,今晚請皇叔派人劫營,小人願作內應,活捉劉賢獻給皇叔,隻要捉了劉賢,其父劉度自降矣”!劉備不大相信,孔明笑著說“既然這樣,請主公放了邢將軍吧”。於是劉備也就勉強的放了他。
邢道榮得了性命,迴到了寨中見了劉度、劉賢父子。他先編了一套瞎話,又說他故意邀請劉備來劫營,劉賢問他那怎麽辦?道榮說可以將計就計,把人馬調出營外埋伏,在營中虛立旗幡,等孔明帶眾人來劫營時,就地擒之,劉度父子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相信於他。
當夜二更果有一隊人馬殺入寨中,每人還帶有火把,在營中放起火來。邢道榮與劉賢從兩邊殺岀,劫殺來兵,原來劫寨的是太史慈,他帶三千人馬殺入營中,放起火來;並與劉賢,邢道榮大戰,正在拚殺之時,趙雲又帶兵殺進營中,零陵兵馬被前後夾擊,士兵們頓時心慌意亂,邢道榮被趙雲一槍刺死,劉賢被太史慈一照麵走馬活擒,立刻將他押見玄德,劉賢見了玄德立刻跪下口稱伯父,並說是邢道榮教我們如此。
孔明令人與他解去繩索,賜酒壓驚,並對他說公子若能勸父歸降,可保一家人性命。若等打破城池,必將雞犬不留。劉賢連連答應,還當眾發下誓言,決心勸父親歸順。他迴城對父親說明了玄德的恩德及諸葛亮的仁義胸襟,劉度從之,當即傳令四門插上降旗,大開城門,齎捧印綬岀城,徑直往劉備寨中獻降。劉備大喜,孔明建議由劉度繼續擔任零陵郡守,並令他具本到武陵府徐晃處報備。又令他子劉賢隨軍聽用。零陵即定,一郡居民盡皆歡喜。暫且按下不題,
這是張飛派使者前來稟報劉備,說已經取下桂陽,並請他到桂陽一行,以便安置太守趙範。
原來飛領兵來到桂陽,早有探馬報入城中,太守趙範聽了,他召集部下商議應對之策,本地獵戶出身的管軍校尉陳應,鮑隆願意領兵岀戰。他倆對趙範說,劉備若是親來,吾二人願為前部。不捉劉備,決不迴城。
趙範說,我早聽說玄德為天子親封大漢皇叔,最近又聞天子賜封了公爵,並領荊州牧,我們應該是在他的麾下,不能以下犯上,何況他的部下全是一些謀略過人;勇冠三軍的傑岀人才,抵抗是自討苦吃。桂陽偏辟小郡怎能抵抗劉備的仁義之師。
二人對趙範說“太守大人,我二人隻知有曹丞相,不認得什麽劉玄德!更不怕什麽關羽,張飛和趙雲,如我們戰不過他時,任由太守投降也還不遲”。
原來陳應會甩一手飛叉,鮑隆曾經射殺過兩隻老虎,因此自信力極強,他們見張飛以經安好營寨,便主動岀城挑戰,張飛正要岀營,隻見二十燕將中的老大燕雲兒和燕十三飛馬而出,激戰二人,四人打了近百迴合,各自收兵迴營。
張飛見這二人竟然能與二十燕將激鬥一日,知道他倆有點手段,次日二將又出來討戰,張飛催開寶馬烏雲蓋雪,搶岀陣來。他用蛇矛一指對二人曰,爾等乃劉荊州部下,不得已歸降曹操,今吾兄輔佐公子劉琦前來安民,爾等何敢抗之?
二人答曰“吾隻知曹丞相,從沒聽說過有什麽劉玄德,又怎能歸順於他?張飛說道,不知道劉皇叔也可以嘛,隻要知道我張翼德便行。
於是把馬一拍,一矛向鮑隆紮來,那鮑隆自恃有射虎之能,不慌不忙雙手舉五股朝天叉一擋,隻聽“鐺”的一聲,馬倒退了幾步,自己雙膀震開,虎口流血。張飛右手舉起打將鋼鞭,一招“泰山壓頂”打在鮑隆頭上,頓時把頭打成肉泥。死屍被馬馱入陣中才落下馬來。
陳應見了,立刻對張飛說:“翼德將軍,你隻要接住我的飛叉,我就隨趙太守投降,為皇叔鎮守一方,永不言叛”。說著時他又指天立誓,“一旦張飛能接住他的飛叉,立刻投降,永不背叛,若有異心,死於刀劍之下”。
張飛見他如此自信,也就答應了他的條件,於是見他手執長槍刺來,張飛讓過,兩馬錯蹬,他拔岀一把飛叉,大喊一聲,“將軍小心些,吾飛叉來也”,當下一叉擲來,其時他就是不開言提醒,翼德也不會讓他得逞,畢竟他的力量,勁道,速度遠遠趕不上馬超的速度。張飛見他飛叉擲來,用矛一擋就擋落在地。
這時陳應圈馬迴來,雙手發叉,一擲麵門,一擲前心,張飛伸手將擲向麵門的小叉接住並往下一打,便把射向前心的飛叉打落地上。這謝兩馬又錯開了,陳應反手又擲出雙叉,一取後腦,一取後心。飛手按馬鞍驕旋轉一百八十度,伸出雙手一抄,一手接住了一支飛叉。兩軍將士都驚得目瞪口呆,好久都沒有迴過神來,戰場響起了熱烈的歡唿聲。
陳應勒轉馬頭,來到張飛跟前,他跳下馬來,單膝下跪,口稱“陳應心服口服,情願歸順在張將軍麾下做一名小卒,還望將軍收留”。桓侯也下馬來,伸手扶起了他,說“你既願意歸順我,那就在吾身邊做一親隨吧,時間長點我會向主公保薦,給你一官半職的”。陳應說“若將軍願收為一親卒於身邊,餘願已足,焉敢多望乎?張飛說好,你看我的二十八燕將,個個都是身手不凡之人,你就加入他們吧!
陳應大喜過望,他連忙向張飛大拜了四拜,一眾燕將也拍手歡迎他加入了燕將行業。
桂陽郡的兩大支柱一死一降!陳應迴到城中勸太守趙範歸順桓侯,趙範曰“吾早就願歸皇叔旗下,是爾等堅決要戰。即是如此,爾在前引路,吾收拾印綬符冊,歸獻三將軍。當下他帶了十餘人,捧著桂陽郡印綬符冊,到張飛營中納降。
桓侯接了郡印,趙範請他入城安民。於是張飛令十餘騎燕將點騎兵二百名進入桂陽城中,餘下的在城外營中駐防。並令燕十八快馬往零陵報知玄德。
張飛來到城中,趙範邀他進入了內衙,吩咐左右擺酒招待,二人飲宴多日,趙範叫一美女出來敬酒,張飛見此女身穿素縞,長得花容月貌,有傾國傾城之容。那女人對張飛道了個萬福,便與桓侯把盞。張飛說趙大人你不至於叫家眷來吧?趙範說“迴將軍話,此女不是內子,乃是家兄寡嫂樊氏,名叫迎春,今請她來奉酒,其實是有一個故事,想請將軍釋惑。
桓侯問曰“汝有何故事?即使現編吾也聽著,看爾到底想說什麽”?
範曰“屬下是真定常山人氏,有兄弟二人,兄名趙祥。父母早已故去,父親在世時與樊福為通家之好,吾稱樊福為叔。樊叔有女名叫迎春,曾許家兄為妻,吾兄三年前病入膏肓,樊氏過門照料,吾兄弟因她未曾過門,不忍耽誤於她,她因守於禮法,一直照料家兄,可惜沒幾時家兄便一命身亡,安排喪事已畢,吾勸家嫂改嫁他人,以免耽誤自生。
張飛插言道“還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女人”,嘴上是這麽說,但他本有穿越意識,知道這是原著中趙範為保住桂陽太守之位,想用樊氏來勾搭趙雲,好穩固地位。所以桓侯以眼斜視趙範,看他最後怎樣說法。
趙範接著說“在吾的再三相勸之下,家嫂終於歎了口氣,對吾言道“叔叔,要奴家改嫁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三個條件,缺一不行。
桓侯心道“對呀,原先對趙雲的三個條件,改為對俺說了,且聽他怎樣接說下文”。
趙範接著說“家嫂說,雖然不找什麽皇室貴胄,但第一必定要是天下聞名的英雄,第二,她的祖上為先朝功臣舞陽侯樊噲,與留侯張良熟識,更佩服先秦張儀的才識,所以想嫁二張的後人。第三是才貌雙全,文武過人的人方才改嫁。
今天將軍你身到小郡,吾猛然想起此事,真到是“姻緣相遇,棒打不退”。將軍您英雄蓋世,先前為皇叔智囊,為文武雙全,並傳聞說你是張良後人,符合家嫂的三個條件,方請家嫂岀來一見,今範願意願備嫁資,將嫂配與將軍,不知意下如何”?
張飛曰“多承趙大人美意,但你豈不知道達到這樣條件的人不會隻守著一個女人吧?何況吾早已娶妻夏侯氏,並有了苞兒。此事不談也罷”。
幸福是要靠人爭取的,樊氏聽張飛並未一口迴絕,連趙範也連稱有戲!他對張飛言道“迴將軍,古人說得好:“寧給英雄作妾,不與懦人為妻”!當今的英雄豪傑,達官顯貴哪個不是妻妾成群?有幾人能獨守一妻”。張飛轉眼一看樊氏,隻見她頻頻點頭。這時飲酒已酣,張飛帶著醉意對趙範說“趙大人有事先去吧,待主公過來,吾會向他保薦你繼續留任桂陽,吾要令嫂再侍飲幾杯”。
趙範聞言大喜,他連忙借故走出。張飛叫樊氏坐於自己的身邊,叫她把趙範的謊話說明,樊氏當既說她許配趙祥是的,並且還是女兒之身,因為在這種亂世之中,趙範需要用她保住桂陽太守之官位,所以倒沒有沾辱於她。至於三個條件,見鬼去吧,世上哪有這麽的巧合!
桓侯乘著酒興問她,自己已經說明了有妻子,她為什麽還願意做自己的女人?樊氏說像你這樣身居高位的英雄不可能隻有一個女人,妾身不但願意做你的第二女人,算且不會管你以後還有沒有女人,隻要有我一席之位便心滿意足了,她看出張飛有要她的心思,當下便把他扶進自己的閨房,然後主動寬衣解帶,頃刻之間,一個仕女出現在自己的麵前。男人到了這種地步,有誰還會把持得住?
桓侯將她推倒在床,然後也脫掉了衣褲,壓在了她的身上,再次享受了人生風光。不過為了不讓曹操宛城的故事再現在自己的身上,他把打將鋼鞭倚在床邊。當然大家都是彼此兩廂情願,所以也沒有發生宛城的故事。
第二天早晨張飛起來,在床上看見了落紅,才知樊氏果然是清白之身,他也不禁欣賞起樊氏起來。果然:“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兩天後,劉備與孔明來到桂陽,他依張飛的舉薦任命趙範為桂陽郡守。並封趙雲為翊軍將軍,權知江夏府。趙範當即參見了上司趙雲,由於同是姓趙,又是真定常山人,有同鄉關係,他因雲長四歲,便拜趙雲為兄。桂陽即定,張飛令兩員燕將領一百兵卒將樊迎春送往襄陽,並將他畫好的一幅圖與一封信交與他們拿去交與夏侯涓,路上非至一日,二將護送樊迎春進了襄陽城,找到了張府,門役見了二將,知是將軍的親信,連忙擊動雲板請夫人升座。二燕將上前拱手見禮,並拿出了張飛的手書以畫圖,呈與夫人。
夏侯涓接在手裏,她知二將與夫君的感情不比一般,她平常也是以異姓兄弟之禮對待二十八燕將,所以叫丫環賞了二將,讓他們自去休息。才拆開書信觀看,信中寫得了與樊氏交往的經過,並讓她安排好樊氏。夏侯涓又展開畫圖,畫中畫的是夫君含情脈脈的看著自已,自己也對夫君是一種欲迎還羞的表現,身後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而流,河邊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垂柳。遠處的河麵有一老翁垂釣。
她懂得丈夫的意思,況且當時結婚時自己也曾說過,不會幹涉丈夫娶多少女人,她把樊氏叫了進來,樊氏也出自名門閨秀,當然也知道大戶人家的禮儀,她上前謙恭地給夏侯涓行禮,夏侯氏給她安排了住處。
丟下桓侯家事不談,再說劉備接到關公文書,說長沙未下。他當即與孔明,張飛帶上隨從,星夜往長沙而來,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先主興兵奪四郡,太史趙雲取零陵,翊軍將軍守桂陽,武陵借重徐公明。桓侯將軍保趙範,隻為樊氏獻甘霖。打將鋼鞭護真主,功在社稷富滿門。
上文書說到徐晃帶兵攻取了武陵郡,劉備令他知武陵府,任鞏誌為武陵郡守。且將武陵之事暫且放下。迴書再接上文。
再說趙雲奉命帶領一萬人馬攻打零陵,他在向導的帶領之下早行夜宿來到了零陵城下,離城三十裏安下了營寨。由於先主有意收服同姓零陵太守劉度,他便邀孔明同行。並抽調太史慈,臧霸帶五百精騎星夜來助子龍。
劉度見劉備大軍已到城下,他與兒子劉賢商議,劉賢說劉備雖有勇將趙雲,我們零陵也有上將邢道榮,手執梨花開山大斧,也是力敵萬夫的猛將,足可相敵。劉度聽了,令他與邢道榮帶兵一萬出城迎敵,這時趙雲擁孔明坐四輪車而岀,道榮大喝一聲,反賊焉敢侵我犯邊界?還不快報上名來?好在吾大斧之下領死!
孔明說道“吾乃是劉皇叔新拜的軍師,南陽諸葛孔明是也,曹軍百萬俱被吾略施小計,殺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爾是何等之人,也能如此大唿小叫,真是世風日下,爾等竟然敢與吾相對?一介匹夫也有這諾大嗓門了?還不下馬歸降,我可以饒汝等一命”?
那邢道榮在嘴上卻不輸人,他把孔明一陣搶白“村夫你在吹牛!赤壁鏖兵,世人皆知是周瑜之謀,火攻破曹,關汝何事?敢來陣前誇口?當下拍馬舉斧,衝殺過來,孔明迴到陣中,將羽扇一揮,頃刻變成一字長蛇之陣,隻見蛇尾疾纏過來,將邢道榮所帶人馬盡皆纏於陣中,動彈不得。他正在拚命衝突,忽遇太史慈,兩人戰了十餘合,道榮體力不支,急忙逃走。不多又被趙雲截住,邢道榮隻得硬著頭皮上前曰“趙雲休攔著吾,快來與吾大戰三百迴合”。
趙雲輕蔑地對他說“與吾能鬥二三百合的人雖有,卻不是你這莽夫,你若接住吾五槍,算爾有些本事”。邢道榮好像發現了一條生路他連忙上前說“我接下了你五槍,是否放吾岀陣”?趙雲說:“行,你就來接吧,當下拍馬向前,來了個一馬五槍,第一槍叫“天邊擒日”猛紮邢道榮咽喉,那邢道榮忙將斧橫舉來了一個“舉火燒天之勢將趙雲的槍往上盡力一磕。趙雲馬上用槍尾當棍橫掃。來了一招“拔草尋蛇”,槍杆橫掃而出,邢道榮立斧一封,往外一別,但他力氣不嘉,隻是緩解多半力量,所以被一槍打在腰上,當即跌下馬來,痛得是呲牙咧嘴,叫聲不絕。
趙雲用槍指著他說,“匹夫,這就是你與吾大戰三百合的底氣嗎”?那邢道榮也真他娘的是個天才,他馬上換上一副獻媚的嘴臉,“啊趙大將軍,我的趙爺爺,你老就別跟我一樣見識,你就把小的當成一個屁放了吧”!趙雲令士兵將他綁了,押進中軍,交與劉備,孔明。
邢道榮見了先主和軍師孔明,連忙拜伏於地,叩頭如搗蒜。劉備大喝一聲,這種無恥之徒留之何用?快快與我推出斬首示眾!那邢道榮連忙哀求,“皇叔饒命,國公爺爺饒命,隻要饒了小人,我有辦法讓劉度父子投降,皇叔可不費一兵一卒,刀不血刃的占領零陵”。他說著又向諸葛亮叩頭,“請先生保命則個,還有趙,趙將軍呐,幫小,小人求個情吧”!
孔明問他你有什麽計劃可讓皇叔占領零陵?邢道榮連連叩頭說“皇叔若肯放小人迴去,某自有巧言,今晚請皇叔派人劫營,小人願作內應,活捉劉賢獻給皇叔,隻要捉了劉賢,其父劉度自降矣”!劉備不大相信,孔明笑著說“既然這樣,請主公放了邢將軍吧”。於是劉備也就勉強的放了他。
邢道榮得了性命,迴到了寨中見了劉度、劉賢父子。他先編了一套瞎話,又說他故意邀請劉備來劫營,劉賢問他那怎麽辦?道榮說可以將計就計,把人馬調出營外埋伏,在營中虛立旗幡,等孔明帶眾人來劫營時,就地擒之,劉度父子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相信於他。
當夜二更果有一隊人馬殺入寨中,每人還帶有火把,在營中放起火來。邢道榮與劉賢從兩邊殺岀,劫殺來兵,原來劫寨的是太史慈,他帶三千人馬殺入營中,放起火來;並與劉賢,邢道榮大戰,正在拚殺之時,趙雲又帶兵殺進營中,零陵兵馬被前後夾擊,士兵們頓時心慌意亂,邢道榮被趙雲一槍刺死,劉賢被太史慈一照麵走馬活擒,立刻將他押見玄德,劉賢見了玄德立刻跪下口稱伯父,並說是邢道榮教我們如此。
孔明令人與他解去繩索,賜酒壓驚,並對他說公子若能勸父歸降,可保一家人性命。若等打破城池,必將雞犬不留。劉賢連連答應,還當眾發下誓言,決心勸父親歸順。他迴城對父親說明了玄德的恩德及諸葛亮的仁義胸襟,劉度從之,當即傳令四門插上降旗,大開城門,齎捧印綬岀城,徑直往劉備寨中獻降。劉備大喜,孔明建議由劉度繼續擔任零陵郡守,並令他具本到武陵府徐晃處報備。又令他子劉賢隨軍聽用。零陵即定,一郡居民盡皆歡喜。暫且按下不題,
這是張飛派使者前來稟報劉備,說已經取下桂陽,並請他到桂陽一行,以便安置太守趙範。
原來飛領兵來到桂陽,早有探馬報入城中,太守趙範聽了,他召集部下商議應對之策,本地獵戶出身的管軍校尉陳應,鮑隆願意領兵岀戰。他倆對趙範說,劉備若是親來,吾二人願為前部。不捉劉備,決不迴城。
趙範說,我早聽說玄德為天子親封大漢皇叔,最近又聞天子賜封了公爵,並領荊州牧,我們應該是在他的麾下,不能以下犯上,何況他的部下全是一些謀略過人;勇冠三軍的傑岀人才,抵抗是自討苦吃。桂陽偏辟小郡怎能抵抗劉備的仁義之師。
二人對趙範說“太守大人,我二人隻知有曹丞相,不認得什麽劉玄德!更不怕什麽關羽,張飛和趙雲,如我們戰不過他時,任由太守投降也還不遲”。
原來陳應會甩一手飛叉,鮑隆曾經射殺過兩隻老虎,因此自信力極強,他們見張飛以經安好營寨,便主動岀城挑戰,張飛正要岀營,隻見二十燕將中的老大燕雲兒和燕十三飛馬而出,激戰二人,四人打了近百迴合,各自收兵迴營。
張飛見這二人竟然能與二十燕將激鬥一日,知道他倆有點手段,次日二將又出來討戰,張飛催開寶馬烏雲蓋雪,搶岀陣來。他用蛇矛一指對二人曰,爾等乃劉荊州部下,不得已歸降曹操,今吾兄輔佐公子劉琦前來安民,爾等何敢抗之?
二人答曰“吾隻知曹丞相,從沒聽說過有什麽劉玄德,又怎能歸順於他?張飛說道,不知道劉皇叔也可以嘛,隻要知道我張翼德便行。
於是把馬一拍,一矛向鮑隆紮來,那鮑隆自恃有射虎之能,不慌不忙雙手舉五股朝天叉一擋,隻聽“鐺”的一聲,馬倒退了幾步,自己雙膀震開,虎口流血。張飛右手舉起打將鋼鞭,一招“泰山壓頂”打在鮑隆頭上,頓時把頭打成肉泥。死屍被馬馱入陣中才落下馬來。
陳應見了,立刻對張飛說:“翼德將軍,你隻要接住我的飛叉,我就隨趙太守投降,為皇叔鎮守一方,永不言叛”。說著時他又指天立誓,“一旦張飛能接住他的飛叉,立刻投降,永不背叛,若有異心,死於刀劍之下”。
張飛見他如此自信,也就答應了他的條件,於是見他手執長槍刺來,張飛讓過,兩馬錯蹬,他拔岀一把飛叉,大喊一聲,“將軍小心些,吾飛叉來也”,當下一叉擲來,其時他就是不開言提醒,翼德也不會讓他得逞,畢竟他的力量,勁道,速度遠遠趕不上馬超的速度。張飛見他飛叉擲來,用矛一擋就擋落在地。
這時陳應圈馬迴來,雙手發叉,一擲麵門,一擲前心,張飛伸手將擲向麵門的小叉接住並往下一打,便把射向前心的飛叉打落地上。這謝兩馬又錯開了,陳應反手又擲出雙叉,一取後腦,一取後心。飛手按馬鞍驕旋轉一百八十度,伸出雙手一抄,一手接住了一支飛叉。兩軍將士都驚得目瞪口呆,好久都沒有迴過神來,戰場響起了熱烈的歡唿聲。
陳應勒轉馬頭,來到張飛跟前,他跳下馬來,單膝下跪,口稱“陳應心服口服,情願歸順在張將軍麾下做一名小卒,還望將軍收留”。桓侯也下馬來,伸手扶起了他,說“你既願意歸順我,那就在吾身邊做一親隨吧,時間長點我會向主公保薦,給你一官半職的”。陳應說“若將軍願收為一親卒於身邊,餘願已足,焉敢多望乎?張飛說好,你看我的二十八燕將,個個都是身手不凡之人,你就加入他們吧!
陳應大喜過望,他連忙向張飛大拜了四拜,一眾燕將也拍手歡迎他加入了燕將行業。
桂陽郡的兩大支柱一死一降!陳應迴到城中勸太守趙範歸順桓侯,趙範曰“吾早就願歸皇叔旗下,是爾等堅決要戰。即是如此,爾在前引路,吾收拾印綬符冊,歸獻三將軍。當下他帶了十餘人,捧著桂陽郡印綬符冊,到張飛營中納降。
桓侯接了郡印,趙範請他入城安民。於是張飛令十餘騎燕將點騎兵二百名進入桂陽城中,餘下的在城外營中駐防。並令燕十八快馬往零陵報知玄德。
張飛來到城中,趙範邀他進入了內衙,吩咐左右擺酒招待,二人飲宴多日,趙範叫一美女出來敬酒,張飛見此女身穿素縞,長得花容月貌,有傾國傾城之容。那女人對張飛道了個萬福,便與桓侯把盞。張飛說趙大人你不至於叫家眷來吧?趙範說“迴將軍話,此女不是內子,乃是家兄寡嫂樊氏,名叫迎春,今請她來奉酒,其實是有一個故事,想請將軍釋惑。
桓侯問曰“汝有何故事?即使現編吾也聽著,看爾到底想說什麽”?
範曰“屬下是真定常山人氏,有兄弟二人,兄名趙祥。父母早已故去,父親在世時與樊福為通家之好,吾稱樊福為叔。樊叔有女名叫迎春,曾許家兄為妻,吾兄三年前病入膏肓,樊氏過門照料,吾兄弟因她未曾過門,不忍耽誤於她,她因守於禮法,一直照料家兄,可惜沒幾時家兄便一命身亡,安排喪事已畢,吾勸家嫂改嫁他人,以免耽誤自生。
張飛插言道“還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女人”,嘴上是這麽說,但他本有穿越意識,知道這是原著中趙範為保住桂陽太守之位,想用樊氏來勾搭趙雲,好穩固地位。所以桓侯以眼斜視趙範,看他最後怎樣說法。
趙範接著說“在吾的再三相勸之下,家嫂終於歎了口氣,對吾言道“叔叔,要奴家改嫁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三個條件,缺一不行。
桓侯心道“對呀,原先對趙雲的三個條件,改為對俺說了,且聽他怎樣接說下文”。
趙範接著說“家嫂說,雖然不找什麽皇室貴胄,但第一必定要是天下聞名的英雄,第二,她的祖上為先朝功臣舞陽侯樊噲,與留侯張良熟識,更佩服先秦張儀的才識,所以想嫁二張的後人。第三是才貌雙全,文武過人的人方才改嫁。
今天將軍你身到小郡,吾猛然想起此事,真到是“姻緣相遇,棒打不退”。將軍您英雄蓋世,先前為皇叔智囊,為文武雙全,並傳聞說你是張良後人,符合家嫂的三個條件,方請家嫂岀來一見,今範願意願備嫁資,將嫂配與將軍,不知意下如何”?
張飛曰“多承趙大人美意,但你豈不知道達到這樣條件的人不會隻守著一個女人吧?何況吾早已娶妻夏侯氏,並有了苞兒。此事不談也罷”。
幸福是要靠人爭取的,樊氏聽張飛並未一口迴絕,連趙範也連稱有戲!他對張飛言道“迴將軍,古人說得好:“寧給英雄作妾,不與懦人為妻”!當今的英雄豪傑,達官顯貴哪個不是妻妾成群?有幾人能獨守一妻”。張飛轉眼一看樊氏,隻見她頻頻點頭。這時飲酒已酣,張飛帶著醉意對趙範說“趙大人有事先去吧,待主公過來,吾會向他保薦你繼續留任桂陽,吾要令嫂再侍飲幾杯”。
趙範聞言大喜,他連忙借故走出。張飛叫樊氏坐於自己的身邊,叫她把趙範的謊話說明,樊氏當既說她許配趙祥是的,並且還是女兒之身,因為在這種亂世之中,趙範需要用她保住桂陽太守之官位,所以倒沒有沾辱於她。至於三個條件,見鬼去吧,世上哪有這麽的巧合!
桓侯乘著酒興問她,自己已經說明了有妻子,她為什麽還願意做自己的女人?樊氏說像你這樣身居高位的英雄不可能隻有一個女人,妾身不但願意做你的第二女人,算且不會管你以後還有沒有女人,隻要有我一席之位便心滿意足了,她看出張飛有要她的心思,當下便把他扶進自己的閨房,然後主動寬衣解帶,頃刻之間,一個仕女出現在自己的麵前。男人到了這種地步,有誰還會把持得住?
桓侯將她推倒在床,然後也脫掉了衣褲,壓在了她的身上,再次享受了人生風光。不過為了不讓曹操宛城的故事再現在自己的身上,他把打將鋼鞭倚在床邊。當然大家都是彼此兩廂情願,所以也沒有發生宛城的故事。
第二天早晨張飛起來,在床上看見了落紅,才知樊氏果然是清白之身,他也不禁欣賞起樊氏起來。果然:“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兩天後,劉備與孔明來到桂陽,他依張飛的舉薦任命趙範為桂陽郡守。並封趙雲為翊軍將軍,權知江夏府。趙範當即參見了上司趙雲,由於同是姓趙,又是真定常山人,有同鄉關係,他因雲長四歲,便拜趙雲為兄。桂陽即定,張飛令兩員燕將領一百兵卒將樊迎春送往襄陽,並將他畫好的一幅圖與一封信交與他們拿去交與夏侯涓,路上非至一日,二將護送樊迎春進了襄陽城,找到了張府,門役見了二將,知是將軍的親信,連忙擊動雲板請夫人升座。二燕將上前拱手見禮,並拿出了張飛的手書以畫圖,呈與夫人。
夏侯涓接在手裏,她知二將與夫君的感情不比一般,她平常也是以異姓兄弟之禮對待二十八燕將,所以叫丫環賞了二將,讓他們自去休息。才拆開書信觀看,信中寫得了與樊氏交往的經過,並讓她安排好樊氏。夏侯涓又展開畫圖,畫中畫的是夫君含情脈脈的看著自已,自己也對夫君是一種欲迎還羞的表現,身後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而流,河邊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垂柳。遠處的河麵有一老翁垂釣。
她懂得丈夫的意思,況且當時結婚時自己也曾說過,不會幹涉丈夫娶多少女人,她把樊氏叫了進來,樊氏也出自名門閨秀,當然也知道大戶人家的禮儀,她上前謙恭地給夏侯涓行禮,夏侯氏給她安排了住處。
丟下桓侯家事不談,再說劉備接到關公文書,說長沙未下。他當即與孔明,張飛帶上隨從,星夜往長沙而來,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