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說到孔明用計智激周瑜,終於使他說出了欲與曹操一決雌雄的決心,並邀孔明留在江東幫助出謀劃策,孔明當即答應。
第二天,孫權召集帳下文武,商議如何對付曹操的事,他坐在主座上對眾官說道,“眾位謀臣,各位將軍!今日曹操百萬大軍壓境,事關我東吳之存亡,請眾位各持己見,為我江東謀一線生機,我孫權在此拜托大家了”,說完,他站起身來,麵朝眾人一拱手,表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
當下一眾文臣武將都沒有及時開口答應,他們正等著一人出現。正在眾人左顧右盼之時,隻見一人排眾而出,眾人一看,隻見來人怎生打扮?
身長八尺有餘,身穿一襲素白錦袍,上繡著團花朵朵。腰束玄色寬帶,佩玉晶瑩。左手按劍,劍鞘鑲金,外罩一身灰暗色的朝服,顯得是那樣的英氣逼人。
他身姿挺拔如鬆,麵容白晢如玉,兩道英雄劍眉斜插入鬢,雙目炯炯有神,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正是那江東的白玉柱,駕海的紫金梁。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隻見他氣宇軒昂,從容不迫地對孫權一拱手說道“請問主公,可否集眾人商議過,他們意見如何?孫權對他說,已與眾人議過,以首座張昭為首的文臣謀士主張納款於曹操,周瑜麵對張昭等文臣,請問子布先生主降之意?張昭等人當然說了他們主降的理由。
周瑜說,“這就是你們的愚儒之見了,江東至孫堅將軍開國到現在,算以曆三世,不能一旦廢棄”,孫權說那公瑾有何良方可解此厄。
周瑜對孫權說道“曹操雖托名漢相,實乃漢賊。主公你以神武雄才,繼父兄基業,據有江東,現在兵精糧足,正是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之時,奈何談降賊?而曹操南來,多犯兵家之忌,一是北方尚未平定,有韓遂,馬騰為其後患,如果南征的時間過長,他會擔心變故;二是北軍不熟悉水戰,曹操舍鞍馬來仗舟揖與我們爭衡;三是隆冬盛寒,馬無蒿草可用;四是驅中原士卒遠涉江湖導致水土不服,多生疾病,他有此四忌,兵馬雖多也難以成事,將軍破他正在這時,瑜願統率幾萬人馬進屯夏口,與將軍破他”。
孫權曰“老賊欲廢漢久矣,所以還沒有行動,是因為我二袁,呂布,劉表與孤,但是他們都被滅了,隻有孤尚在,孤家與他勢不兩立!卿言伐曹操正合孤意,卿真是上天恩賜與孤的賢才。
瑜曰“臣願意為將軍與曹操決一死戰,但是將軍狐疑不定。孫權當即拔出寶劍將長案斬去一角,對眾文武下令道“如今不是商量戰和的時候了,現在大眾須全力備戰,哪個再張口閉口的談降,就與此案相同”。說畢,便將寶劍賜與周瑜。並當眾下令封周瑜為江東六郡的大都督,提調江東一應軍馬,如有誰不聽調遣,即為此劍誅之,不必報孤知曉。
又令老將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輔佐周瑜調兵。又封張昭為總提調官,從今日起負責調動江東六郡八十餘縣的一應錢糧,為大軍的後勤作好保障,勿使三軍糧草欠缺。張昭也表示竭力配合,讓周都督無後顧之憂,全心全力應付曹操。
當下周瑜接劍在手,他對眾官說道,主公令我率兵破曹,請眾文武明早來江畔行營聽點。如有違逆者按七禁令,五十四斬施行。言罷,拜辭了孫權,起身岀府,眾文武也無言而散。
周瑜迴到住處,便請孔明商量,他對諸葛亮說道今天在大堂之上,主公已經決定破曹,現在請先生幫助出謀劃策,以破曹操。孔明卻說,孫權尚有狐疑,不可以決策。瑜曰:“何為心不穩”?孔明說孫權還在擔心曹操兵多將廣,恐怕難以抵敵,你必須在此方麵下點功夫,打消他的疑慮方可成事。
周瑜去見了孫權,提說此事,果然孫權還是擔心曹操勢大,怕自己寡不敵眾,連累江東父老遭殃,周瑜微笑對他說,我是擔心主公有疑慮,才來將打聽到曹年多寡的情況告訴於你。
曹操詐稱百萬乃是大話欺人。其時他的中原之兵不過十五六萬,且早已疲憊不堪,所收袁紹的殘兵敗將不過七八萬,也並不是真的歸附於他,隻是大勢所趨而已,得荊襄之兵也才三四萬人,都還沒有整合在一起,還算是烏合之眾,多而無用,我隻要五六萬人,就能擋住於他,請主公不要以此為慮。
孫權也真是好糊弄的人,一聽周瑜這樣說,他自然信以為真,當場表示再無疑意,並讓周瑜帶兵先行,自己征調兵馬以作後隊,誓與曹操一決生死。不過周瑜經事一事,他知道孔明遠勝於自己,心下很是妒忌,在魯肅的勸說下,他先令諸葛瑾去勸說孔明歸順東吳。一麵點韓當,黃蓋為先鋒,領本部五千人馬,率戰船即日進行,先到三江口紮營,等待將令。又令蔣欽,周泰帶五千人馬為第二隊。
淩統,潘璋為第三隊,呂蒙,董襲為第四隊,陸遜,陳武為第五隊,呂範,朱治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兵水陸並進,限期取齊。他調拔以後,諸將遵令各自收拾船隻兵馬軍器陸續起行
但諸葛瑾見了孔明,還未正式開口,便被孔明出言阻止,孔明邀他共同扶保劉備,以免兄弟分離,隻一句話便把諸葛瑾擋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隻得告辭而退去迴複周瑜的命令。
周瑜知道諸葛瑾沒有說動孔明,他想借曹操之手除掉這個江東的心腹大患。次日他進內辭別孫權,與程普,魯肅統軍向夏口進發,並邀孔明同行,孔明欣然從之,一同乘船來到離三江口三四十裏的地方紮下了行營,周瑜在中央下了大寨,岸上依西山安下了營寨。孔明卻是在一葉小舟中安身。
周瑜安營紮寨已畢,他派人請孔明入帳議事。當孔明來到中軍大帳,周瑜便對他說,當時袁曹爭戰於官渡,曹操兵少,袁紹多他的人馬將近十倍,而曹操最終還是戰勝了袁紹,主要的原因是采用了許攸之謀,先斷了烏巢袁紹的屯糧之地,才扭轉戰局的。
今天曹兵八十多萬,我東吳出兵不過八萬人,當然抵抗不了曹軍,所以也想用此計,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我打聽到曹操的糧食所在地在聚鐵山。先生你久居漢上,自然熟悉地理。我想請你與關,張,趙雲帶兵去斷曹操的糧道,我這裏也派兵千人協助。不知先生意為如何?
孔明當時答應,連忙出了大帳,魯肅密諭周瑜說,你真的讓孔明帶人去劫糧道,是什麽用意?周瑜說,“此人若存,是我江東的心腹大患,與曹操相比也不遑多讓,所以我就是要借曹操的手除去他。以絕後患罷了”。
魯肅深知他說不動周瑜。於是便來探望諸葛亮,看他知不知道周瑜的用意,他看到孔明興高采烈整點軍馬要行。魯肅以言挑之曰“先生此去能成功嗎”?孔明笑著說“我水戰,步戰,車戰,馬戰都得其妙,何愁功勞不成,我又不是跟你和周都督一樣,隻有一種能力罷了”。魯肅詫異說,吾與公瑾何畏隻此一能?
孔明笑著說,“你難道沒有聽江南小兒的歌謠唱的嗎?“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就是說你隻能打點埋伏仗,把守關隘而已,而周公瑾呢,也隻能在水上交兵罷了”!魯肅將他的言語說與周瑜,周瑜當下大怒,叫魯肅,你叫他先別去了。
我自己帶一萬馬軍去聚鐵山斷曹操的糧草,讓他知道我到底是不是隻會水戰?魯肅就是一個傳話筒,他又把周瑜的話帶給孔明,孔明對他說,公瑾叫我去斷曹操的糧道,分明就是想借曹操的手除去我,所以我以言語激之,他便上當了。但我們都不能意氣用事,如果吳侯與劉使君同心抗曹操,才有一些勝算,但是如果互相謀害,就大事休矣!
曹操性格多疑,極會用兵。他平生就喜歡斷人的糧道,自己的屯糧之地自然有重兵防守,都督一去,必然會被曹操所擒,曹操隻要擒獲公瑾,那江東真的隻能走投降的這一條路了,目下隻能在水戰之上讓曹操吃一點苦頭,挫敗北軍士氣,再想辦法破之,方為上策。
魯傳話筒又把孔明的話傳與周瑜,周瑜搖首頓足的說,這村夫見識勝我十倍,今不除之,必定成為江東之禍,魯肅說目下正是用人之際,望公瑾以國家為重,等破曹之後,圖之未晚!周瑜暫時應允。
在說張飛自從孔明東下江東之後,他與賈詡,徐庶等人商議,將江夏的人馬重新整合,淘汰了老弱殘兵,剩下的精銳有近八萬人,他又根據後世穿越者的記憶,默寫出《黃帝內經》、《千金方》,《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溫病調變》等醫書的大致內容,並開始派出多方細作,搜尋張仲景,和華佗的下落,他開始籌建一支醫療大軍,戰時可以救死扶傷,平時可以造福人類,並請徐庶,賈詡,陳群等人先成立教育司,讓一些人也能識一些字,慢慢的推廣到基層去,讓小童就開始學懂如何忠君愛國,把儒家的教育思想在小孩裏麵傳播開來,他也抽時間帶上兵士幫助村民修建道路,引水灌概農田,在他的關照之下,江夏各地開始有了一些起色。
他建議讓陳群輔佐劉琦坐鎮江夏,請大哥劉備帶著徐庶,賈詡與眾將進駐夏口,與關羽合兵一處,跟周瑜的軍隊成為犄角之勢,以便對應曹兵。劉備聽從他的建議,乃移江夏之兵往樊口屯紮,為了探聽孔明的下落,劉備派遣糜竺帶著牛羊酒水等物,去江東打探情況。
糜竺當下領命,當下帶了禮物來到周瑜的大寨,周瑜聽人報說之後,吩咐左右帶糜竺進來,收了禮物,他推說還須要孔明協助破曹,不可便迴,又說早就想見玄德一麵,但又有重任在肩,無法分身,隻得讓糜竺帶話,邀劉備過江一見,想誘劉備過江而殺之。雖然魯肅再三相勸,但周瑜不聽,並埋伏了五十名刀斧手,隻等劉備過來,他以擲杯為號,砍殺玄德。
糜竺迴去把周瑜的話帶給了劉備,劉備急不可耐教收拾快船就行,後來在雲長的建議下,才帶上關公與甘寧同行,拜見周瑜,周瑜聽下人來報說劉豫州已經到了,他問士兵來了多少人?士兵們迴答說隻有一隻小船,船坐了二十多人。
周瑜暗叫此人真是活該死於此地,他令人將玄德一行接入中軍坐下,安排酒筵相待,兩個人客套了一些,當下也就交談起來。周瑜幾次想要下手,卻見劉備身後站著一人,表麵看去是威風凜凜,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隻見他手按劍柄,鳳目微閉,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不過那悠閑中透出一股強烈的殺氣。
在說諸葛亮偶然來到江邊,他聽說玄德已經過江來見周郎,當下真是驚慌失措,連忙跑進大營來觀究竟,他悄悄的潛入中軍,隻見周郎而有殺氣,兩邊密藏著刀斧手,孔明不覺大驚曰“似此如之奈何”?不過他又看到了劉備神色自若。再往劉備身後一看,才看見站著的關羽和甘寧,他才開始放下心來。
於是他又悄悄的出帳,依舊在江邊等候。周瑜也看見了關羽正防著他,心知他若下手,必然會討不了好,周瑜便問劉備,“玄德公身後站立者是何人”?
劉備曰“乃是吾弟關羽,關雲長是也”。公瑾曰可是白馬之戰中斬殺顏良,文醜的關雲長嗎?劉備說是。周瑜又問,過關斬將的也是他吧?劉備說,過五關斬六將的是他,斬顏良,誅文醜的也是他關羽關雲長。
周瑜用眼偷看雲長,心知今天的夢再也不會成真了,他連忙上前和關羽打了個招唿,並與他把盞。不多時,魯肅進來了,劉備便問他說,“孔明到哪裏去了?還望子敬請來一見”。魯肅說“皇叔不須著忙,待破了曹操,你們君臣再見也不遲”。劉備當下沒有答言,在關公的暗示下,他與周瑜告辭,迴夏口去了。
玄德與關羽告別了周瑜,來到了江邊上了船,諸葛亮早在船中等候,他指岀了劉備今日過江的危險性,並告訴劉備,今日若無關雲長,勢必被周瑜所害,以後別有事沒事的過江。劉備答應稱是,並請他一同迴漢口,孔明說如果是安全問題,請劉備不必擔心,亮雖居於虎口,卻比泰山還要安穩。如三將軍有要事相商,他可以迴江夏一趟。並問起這段時間張飛有何做作。
劉備說不知他成天鼓搗些什麽,兵法戰策他沒有看,倒好象在默寫了幾本醫書,又讓元直,文和,陳群去當什麽先生,教人讀書可字,還弄了一些孩童聽讀。孔明立刻知道張飛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他問劉備對此有什麽看法,劉備想了一下,說應該是閑著沒事吧,找些無聊的事打發時間罷了,難道真是什麽大事不成?
孔明也不與他解釋,他讓劉備迴去之後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期令趙雲帶上一隻船在江邊準備接應。切莫有誤!但看東南風起,亮必還也,劉備還想問些什麽,孔明卻叫立即開船,當下劉備自迴夏口去了。
再說魯肅見了周瑜放了玄備離去,心下疑惑,他問周瑜,“你既誘劉備來此,為什麽又沒有下手,而是放他迴去了呢”?
周瑜歎了一口氣說,“我們不能明目張膽的除去他,隻能暗中行事,他帶著舉世無敵的關羽,我若下令,也許刀斧手還沒有上來,而我倆有可能被關羽所害了,所以在沒把握的情況下,隻能放劉備迴去”。
再說曹操知道孫權拜周瑜為江東六郡的兵馬都督,主持整個江東軍務。他立刻寫下一封書信,令使者送去周瑜行營,周瑜接在手中一看,信封上寫的是,“漢大丞相付周都督開拆”字樣,他因無奈放劉備走了,心中還窩了一口氣無法消散,既然曹操要派一個岀氣筒而來,當然要岀去這口悶氣!
他當時將書信扯碎,並令將使者斬了,魯肅以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理由勸他,但他置之不理,於是這個使者隻能去找閻王爺報到去了。
周瑜斬了使者,將首級讓從人帶迴交與曹操,曹操當即大怒,當下使喚蔡瑁張允等一班荊襄降將為先鋒,自己在後隊催動戰船往三江口而來。
周瑜也點淩統為先鋒,丁奉徐盛為兩翼,帶兵迎來兩相接著,當下在三江口大戰起來!
所謂的三江口,就是長江的三個支流匯合之處,它們是湘江,沅江和岷江在洞庭湖邊的交匯的地方。曹軍自北而下,吳兵由南而上。
東吳大將呂蒙戰在船頭,他麵對曹操大軍叫道“吾乃汝南呂蒙是也,對麵鼠輩可敢一戰?蔡瑁令堂弟蔡鄂岀兵對戰呂蒙,兩船將近,程普一箭將蔡鄂射倒在船上,呂蒙船上眾兵將見了,隻刻將箭一齊射向對方船中。曹軍不能抵擋。丁盛,徐奉,蔣欽,陳武,潘璋等人,各催動戰船,殺入了曹甲船隊一中,曹軍招架不住,連連後退。
曹軍中炮,中箭者不計其數,周瑜又催動戰船助戰,曹軍水兵大敗,損失達到兩三萬人,不過曹操兵馬眾多,雖然敗退,周瑜也不敢過於深入,於是收兵迴營,與諸將慶功。要知道後事如何,下文再說。
第二天,孫權召集帳下文武,商議如何對付曹操的事,他坐在主座上對眾官說道,“眾位謀臣,各位將軍!今日曹操百萬大軍壓境,事關我東吳之存亡,請眾位各持己見,為我江東謀一線生機,我孫權在此拜托大家了”,說完,他站起身來,麵朝眾人一拱手,表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
當下一眾文臣武將都沒有及時開口答應,他們正等著一人出現。正在眾人左顧右盼之時,隻見一人排眾而出,眾人一看,隻見來人怎生打扮?
身長八尺有餘,身穿一襲素白錦袍,上繡著團花朵朵。腰束玄色寬帶,佩玉晶瑩。左手按劍,劍鞘鑲金,外罩一身灰暗色的朝服,顯得是那樣的英氣逼人。
他身姿挺拔如鬆,麵容白晢如玉,兩道英雄劍眉斜插入鬢,雙目炯炯有神,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正是那江東的白玉柱,駕海的紫金梁。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隻見他氣宇軒昂,從容不迫地對孫權一拱手說道“請問主公,可否集眾人商議過,他們意見如何?孫權對他說,已與眾人議過,以首座張昭為首的文臣謀士主張納款於曹操,周瑜麵對張昭等文臣,請問子布先生主降之意?張昭等人當然說了他們主降的理由。
周瑜說,“這就是你們的愚儒之見了,江東至孫堅將軍開國到現在,算以曆三世,不能一旦廢棄”,孫權說那公瑾有何良方可解此厄。
周瑜對孫權說道“曹操雖托名漢相,實乃漢賊。主公你以神武雄才,繼父兄基業,據有江東,現在兵精糧足,正是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之時,奈何談降賊?而曹操南來,多犯兵家之忌,一是北方尚未平定,有韓遂,馬騰為其後患,如果南征的時間過長,他會擔心變故;二是北軍不熟悉水戰,曹操舍鞍馬來仗舟揖與我們爭衡;三是隆冬盛寒,馬無蒿草可用;四是驅中原士卒遠涉江湖導致水土不服,多生疾病,他有此四忌,兵馬雖多也難以成事,將軍破他正在這時,瑜願統率幾萬人馬進屯夏口,與將軍破他”。
孫權曰“老賊欲廢漢久矣,所以還沒有行動,是因為我二袁,呂布,劉表與孤,但是他們都被滅了,隻有孤尚在,孤家與他勢不兩立!卿言伐曹操正合孤意,卿真是上天恩賜與孤的賢才。
瑜曰“臣願意為將軍與曹操決一死戰,但是將軍狐疑不定。孫權當即拔出寶劍將長案斬去一角,對眾文武下令道“如今不是商量戰和的時候了,現在大眾須全力備戰,哪個再張口閉口的談降,就與此案相同”。說畢,便將寶劍賜與周瑜。並當眾下令封周瑜為江東六郡的大都督,提調江東一應軍馬,如有誰不聽調遣,即為此劍誅之,不必報孤知曉。
又令老將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輔佐周瑜調兵。又封張昭為總提調官,從今日起負責調動江東六郡八十餘縣的一應錢糧,為大軍的後勤作好保障,勿使三軍糧草欠缺。張昭也表示竭力配合,讓周都督無後顧之憂,全心全力應付曹操。
當下周瑜接劍在手,他對眾官說道,主公令我率兵破曹,請眾文武明早來江畔行營聽點。如有違逆者按七禁令,五十四斬施行。言罷,拜辭了孫權,起身岀府,眾文武也無言而散。
周瑜迴到住處,便請孔明商量,他對諸葛亮說道今天在大堂之上,主公已經決定破曹,現在請先生幫助出謀劃策,以破曹操。孔明卻說,孫權尚有狐疑,不可以決策。瑜曰:“何為心不穩”?孔明說孫權還在擔心曹操兵多將廣,恐怕難以抵敵,你必須在此方麵下點功夫,打消他的疑慮方可成事。
周瑜去見了孫權,提說此事,果然孫權還是擔心曹操勢大,怕自己寡不敵眾,連累江東父老遭殃,周瑜微笑對他說,我是擔心主公有疑慮,才來將打聽到曹年多寡的情況告訴於你。
曹操詐稱百萬乃是大話欺人。其時他的中原之兵不過十五六萬,且早已疲憊不堪,所收袁紹的殘兵敗將不過七八萬,也並不是真的歸附於他,隻是大勢所趨而已,得荊襄之兵也才三四萬人,都還沒有整合在一起,還算是烏合之眾,多而無用,我隻要五六萬人,就能擋住於他,請主公不要以此為慮。
孫權也真是好糊弄的人,一聽周瑜這樣說,他自然信以為真,當場表示再無疑意,並讓周瑜帶兵先行,自己征調兵馬以作後隊,誓與曹操一決生死。不過周瑜經事一事,他知道孔明遠勝於自己,心下很是妒忌,在魯肅的勸說下,他先令諸葛瑾去勸說孔明歸順東吳。一麵點韓當,黃蓋為先鋒,領本部五千人馬,率戰船即日進行,先到三江口紮營,等待將令。又令蔣欽,周泰帶五千人馬為第二隊。
淩統,潘璋為第三隊,呂蒙,董襲為第四隊,陸遜,陳武為第五隊,呂範,朱治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兵水陸並進,限期取齊。他調拔以後,諸將遵令各自收拾船隻兵馬軍器陸續起行
但諸葛瑾見了孔明,還未正式開口,便被孔明出言阻止,孔明邀他共同扶保劉備,以免兄弟分離,隻一句話便把諸葛瑾擋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隻得告辭而退去迴複周瑜的命令。
周瑜知道諸葛瑾沒有說動孔明,他想借曹操之手除掉這個江東的心腹大患。次日他進內辭別孫權,與程普,魯肅統軍向夏口進發,並邀孔明同行,孔明欣然從之,一同乘船來到離三江口三四十裏的地方紮下了行營,周瑜在中央下了大寨,岸上依西山安下了營寨。孔明卻是在一葉小舟中安身。
周瑜安營紮寨已畢,他派人請孔明入帳議事。當孔明來到中軍大帳,周瑜便對他說,當時袁曹爭戰於官渡,曹操兵少,袁紹多他的人馬將近十倍,而曹操最終還是戰勝了袁紹,主要的原因是采用了許攸之謀,先斷了烏巢袁紹的屯糧之地,才扭轉戰局的。
今天曹兵八十多萬,我東吳出兵不過八萬人,當然抵抗不了曹軍,所以也想用此計,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我打聽到曹操的糧食所在地在聚鐵山。先生你久居漢上,自然熟悉地理。我想請你與關,張,趙雲帶兵去斷曹操的糧道,我這裏也派兵千人協助。不知先生意為如何?
孔明當時答應,連忙出了大帳,魯肅密諭周瑜說,你真的讓孔明帶人去劫糧道,是什麽用意?周瑜說,“此人若存,是我江東的心腹大患,與曹操相比也不遑多讓,所以我就是要借曹操的手除去他。以絕後患罷了”。
魯肅深知他說不動周瑜。於是便來探望諸葛亮,看他知不知道周瑜的用意,他看到孔明興高采烈整點軍馬要行。魯肅以言挑之曰“先生此去能成功嗎”?孔明笑著說“我水戰,步戰,車戰,馬戰都得其妙,何愁功勞不成,我又不是跟你和周都督一樣,隻有一種能力罷了”。魯肅詫異說,吾與公瑾何畏隻此一能?
孔明笑著說,“你難道沒有聽江南小兒的歌謠唱的嗎?“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就是說你隻能打點埋伏仗,把守關隘而已,而周公瑾呢,也隻能在水上交兵罷了”!魯肅將他的言語說與周瑜,周瑜當下大怒,叫魯肅,你叫他先別去了。
我自己帶一萬馬軍去聚鐵山斷曹操的糧草,讓他知道我到底是不是隻會水戰?魯肅就是一個傳話筒,他又把周瑜的話帶給孔明,孔明對他說,公瑾叫我去斷曹操的糧道,分明就是想借曹操的手除去我,所以我以言語激之,他便上當了。但我們都不能意氣用事,如果吳侯與劉使君同心抗曹操,才有一些勝算,但是如果互相謀害,就大事休矣!
曹操性格多疑,極會用兵。他平生就喜歡斷人的糧道,自己的屯糧之地自然有重兵防守,都督一去,必然會被曹操所擒,曹操隻要擒獲公瑾,那江東真的隻能走投降的這一條路了,目下隻能在水戰之上讓曹操吃一點苦頭,挫敗北軍士氣,再想辦法破之,方為上策。
魯傳話筒又把孔明的話傳與周瑜,周瑜搖首頓足的說,這村夫見識勝我十倍,今不除之,必定成為江東之禍,魯肅說目下正是用人之際,望公瑾以國家為重,等破曹之後,圖之未晚!周瑜暫時應允。
在說張飛自從孔明東下江東之後,他與賈詡,徐庶等人商議,將江夏的人馬重新整合,淘汰了老弱殘兵,剩下的精銳有近八萬人,他又根據後世穿越者的記憶,默寫出《黃帝內經》、《千金方》,《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溫病調變》等醫書的大致內容,並開始派出多方細作,搜尋張仲景,和華佗的下落,他開始籌建一支醫療大軍,戰時可以救死扶傷,平時可以造福人類,並請徐庶,賈詡,陳群等人先成立教育司,讓一些人也能識一些字,慢慢的推廣到基層去,讓小童就開始學懂如何忠君愛國,把儒家的教育思想在小孩裏麵傳播開來,他也抽時間帶上兵士幫助村民修建道路,引水灌概農田,在他的關照之下,江夏各地開始有了一些起色。
他建議讓陳群輔佐劉琦坐鎮江夏,請大哥劉備帶著徐庶,賈詡與眾將進駐夏口,與關羽合兵一處,跟周瑜的軍隊成為犄角之勢,以便對應曹兵。劉備聽從他的建議,乃移江夏之兵往樊口屯紮,為了探聽孔明的下落,劉備派遣糜竺帶著牛羊酒水等物,去江東打探情況。
糜竺當下領命,當下帶了禮物來到周瑜的大寨,周瑜聽人報說之後,吩咐左右帶糜竺進來,收了禮物,他推說還須要孔明協助破曹,不可便迴,又說早就想見玄德一麵,但又有重任在肩,無法分身,隻得讓糜竺帶話,邀劉備過江一見,想誘劉備過江而殺之。雖然魯肅再三相勸,但周瑜不聽,並埋伏了五十名刀斧手,隻等劉備過來,他以擲杯為號,砍殺玄德。
糜竺迴去把周瑜的話帶給了劉備,劉備急不可耐教收拾快船就行,後來在雲長的建議下,才帶上關公與甘寧同行,拜見周瑜,周瑜聽下人來報說劉豫州已經到了,他問士兵來了多少人?士兵們迴答說隻有一隻小船,船坐了二十多人。
周瑜暗叫此人真是活該死於此地,他令人將玄德一行接入中軍坐下,安排酒筵相待,兩個人客套了一些,當下也就交談起來。周瑜幾次想要下手,卻見劉備身後站著一人,表麵看去是威風凜凜,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隻見他手按劍柄,鳳目微閉,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不過那悠閑中透出一股強烈的殺氣。
在說諸葛亮偶然來到江邊,他聽說玄德已經過江來見周郎,當下真是驚慌失措,連忙跑進大營來觀究竟,他悄悄的潛入中軍,隻見周郎而有殺氣,兩邊密藏著刀斧手,孔明不覺大驚曰“似此如之奈何”?不過他又看到了劉備神色自若。再往劉備身後一看,才看見站著的關羽和甘寧,他才開始放下心來。
於是他又悄悄的出帳,依舊在江邊等候。周瑜也看見了關羽正防著他,心知他若下手,必然會討不了好,周瑜便問劉備,“玄德公身後站立者是何人”?
劉備曰“乃是吾弟關羽,關雲長是也”。公瑾曰可是白馬之戰中斬殺顏良,文醜的關雲長嗎?劉備說是。周瑜又問,過關斬將的也是他吧?劉備說,過五關斬六將的是他,斬顏良,誅文醜的也是他關羽關雲長。
周瑜用眼偷看雲長,心知今天的夢再也不會成真了,他連忙上前和關羽打了個招唿,並與他把盞。不多時,魯肅進來了,劉備便問他說,“孔明到哪裏去了?還望子敬請來一見”。魯肅說“皇叔不須著忙,待破了曹操,你們君臣再見也不遲”。劉備當下沒有答言,在關公的暗示下,他與周瑜告辭,迴夏口去了。
玄德與關羽告別了周瑜,來到了江邊上了船,諸葛亮早在船中等候,他指岀了劉備今日過江的危險性,並告訴劉備,今日若無關雲長,勢必被周瑜所害,以後別有事沒事的過江。劉備答應稱是,並請他一同迴漢口,孔明說如果是安全問題,請劉備不必擔心,亮雖居於虎口,卻比泰山還要安穩。如三將軍有要事相商,他可以迴江夏一趟。並問起這段時間張飛有何做作。
劉備說不知他成天鼓搗些什麽,兵法戰策他沒有看,倒好象在默寫了幾本醫書,又讓元直,文和,陳群去當什麽先生,教人讀書可字,還弄了一些孩童聽讀。孔明立刻知道張飛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他問劉備對此有什麽看法,劉備想了一下,說應該是閑著沒事吧,找些無聊的事打發時間罷了,難道真是什麽大事不成?
孔明也不與他解釋,他讓劉備迴去之後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期令趙雲帶上一隻船在江邊準備接應。切莫有誤!但看東南風起,亮必還也,劉備還想問些什麽,孔明卻叫立即開船,當下劉備自迴夏口去了。
再說魯肅見了周瑜放了玄備離去,心下疑惑,他問周瑜,“你既誘劉備來此,為什麽又沒有下手,而是放他迴去了呢”?
周瑜歎了一口氣說,“我們不能明目張膽的除去他,隻能暗中行事,他帶著舉世無敵的關羽,我若下令,也許刀斧手還沒有上來,而我倆有可能被關羽所害了,所以在沒把握的情況下,隻能放劉備迴去”。
再說曹操知道孫權拜周瑜為江東六郡的兵馬都督,主持整個江東軍務。他立刻寫下一封書信,令使者送去周瑜行營,周瑜接在手中一看,信封上寫的是,“漢大丞相付周都督開拆”字樣,他因無奈放劉備走了,心中還窩了一口氣無法消散,既然曹操要派一個岀氣筒而來,當然要岀去這口悶氣!
他當時將書信扯碎,並令將使者斬了,魯肅以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理由勸他,但他置之不理,於是這個使者隻能去找閻王爺報到去了。
周瑜斬了使者,將首級讓從人帶迴交與曹操,曹操當即大怒,當下使喚蔡瑁張允等一班荊襄降將為先鋒,自己在後隊催動戰船往三江口而來。
周瑜也點淩統為先鋒,丁奉徐盛為兩翼,帶兵迎來兩相接著,當下在三江口大戰起來!
所謂的三江口,就是長江的三個支流匯合之處,它們是湘江,沅江和岷江在洞庭湖邊的交匯的地方。曹軍自北而下,吳兵由南而上。
東吳大將呂蒙戰在船頭,他麵對曹操大軍叫道“吾乃汝南呂蒙是也,對麵鼠輩可敢一戰?蔡瑁令堂弟蔡鄂岀兵對戰呂蒙,兩船將近,程普一箭將蔡鄂射倒在船上,呂蒙船上眾兵將見了,隻刻將箭一齊射向對方船中。曹軍不能抵擋。丁盛,徐奉,蔣欽,陳武,潘璋等人,各催動戰船,殺入了曹甲船隊一中,曹軍招架不住,連連後退。
曹軍中炮,中箭者不計其數,周瑜又催動戰船助戰,曹軍水兵大敗,損失達到兩三萬人,不過曹操兵馬眾多,雖然敗退,周瑜也不敢過於深入,於是收兵迴營,與諸將慶功。要知道後事如何,下文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