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戰火如風不息吹,驚散同林鳥自飛。先主無奈袁營去,恰似孤鳥投寒林。


    雲長掛印又封金,千裏單騎意氣巍。隻有翼德多英武,據城精甲待兄歸。


    古城重聚肝腸斷,相擁而泣淚濕衣。從此征程共患難,同創勳業載芳菲。


    上迴直接寫道關羽自歎於路殺人,有失曹操恩義。他正往前行走,忽見一騎由北而來。來人高叫“雲長少住”。關公勒馬視之,看到來人乃是孫乾,他住馬問道“公佑何來?自從汝南別後,一向消息如何”?


    孫乾說道“自從上次將軍收兵迴去之後,劉辟、龔都奉三將軍命令重新舉奪下汝南,滿寵滿伯寧棄城而逃。遣吾前往河北結好袁紹,請主公同商破曹之計。不想河北將士謀臣互相爭權,互相猜忌。袁紹多疑,主持不定。


    孫某與皇叔商議,借口求劉表相助,先求脫身之計,今主公已往汝南去會劉辟,龔都去了,恐將軍不知,再去河北袁紹處,那時反而不美。因此我來沿途尋找將軍,幸好在此相見,將軍可速往汝南與主公會合。


    關公叫孫乾拜會夫人,夫人問其動靜,孫乾說因為關公連斬二將,主公被袁紹兩次斬殺,令幸脫身往汝南去了,夫人與雲長可去此相會。二位夫人皆掩麵垂淚,關公依言不去河北,反向汝南而行。正行之間,忽然背後灰塵大起,一彪人馬急馳而來。為首的是獨眼將軍夏侯惇,隻聽他高喊一聲,“關羽休走”。


    真是六將把關身先死,獨眼攔路再相爭。


    關公保二位嫂夫人往汝南前行,不料身後獨眼將軍夏侯惇又親率五百餘騎追來,他趕上了關公,大叫叫“關某休走”。關公讓孫乾帶上夫人先走,自己橫刀立馬站在原處,不過關公知道獨眼將軍是曹操的心腹之人,如動了夏獨眼,就觸發了曹操的底線。他眼望著夏侯惇曰“汝來趕吾,有失丞相大度”。


    夏侯惇手指關羽說道:“丞相沒有行文沿途關隘,爾實屬私自逃投敵;不念丞相對你的厚恩,反而一路斬關殺人。你殺別人也就算了,可知秦琪是我的心腹。一點薄麵也不留給我,我自然不會與你幹休”!


    當下言訖,挺槍望關公劈麵刺來,雲長舉刀擋住,交馬兩個照麵,忽聽一聲大喊“夏侯將軍不可與雲長交戰”!夏侯惇帶住長槍,關羽則按轡不動。來使掏出文書遞與夏侯惇。丞相念關公忠義,特令吾傳令沿途,不可阻攔關將軍。


    原來曹操自從讓關公走了以後,率眾人迴城。他也沒有想到什麽,隻不過有些鬱悶。這時程昱來見到了他,二人提起關公之事,曹操長歎一聲。程昱曰“丞相既念關長忠義,做了一個人情。任他離去,但應該再做一事,越發讓雲長感懷在心才行”。曹操曰“仲德說還應該做哪一事”?


    程昱曰“雲長一路北行,沿途關隘必定要問他有無通關文書,而他拿不岀來,定然有阻;丞相可傳諭行文沿途,皆給關羽放行,雲長自會感念丞相大恩,他欠丞相的人情會更重”。


    操曰“多感仲德良言,操幾忘懷”。方才派人手持行文曉諭沿途必須與關公放行,不得有誤!所以才有行者叫住夏侯惇之事。當下獨眼將軍夏侯惇問來使,“丞相知關某沿途殺人否”?來使曰“未知”,惇曰“丞相即然不知關羽闖關殺人,不可輕放。吾當擒住關羽,交與丞相發落”。


    關公怒說道“我難道會怕你嗎”?當下拍馬舞馬,殺向夏侯惇,惇挺槍來迎,二人又戰十個迴合。又有一騎馬飛奔而來,那馬上之人叫曰“二位將軍快快停手,不要再鬥了”。夏侯惇按住了長槍。問來使曰“丞相是下令生擒關羽嗎”?那使者說:“非也,丞相恐守關諸將阻擋關將軍,特命令我通傳各處關防,“沿途不允許與關將軍交戰”。叫我通傳過關文書,讓各關隘與雲長放行。


    夏侯惇問來使,丞相知道關羽一路殺人嗎,來人說曹操應該不知道。惇對來使說,即然丞相不知,應該將關某拿了交與丞相,是殺是剮由丞相定奪。他當即指揮手下人向前,圍住了關羽。


    關公愈是憤怒,舉刀又與他戰了起來。隻見後麵一騎馬飛馳而來。馬上之人大叫“雲長,元讓休要交鋒”,關羽,夏侯惇舉目一望,原來是於禁於文則親自來到。二人各自勒作了馬。


    原來曹操派出第二信使之後,於禁又去見了他。他問於禁,假若把關公換成是他於禁,沿途有將阻擋,會怎樣辦?於禁不加思索,直接迴答他“一刀斬之”。曹操聽言,如夢初醒,他大叫一聲“文則速去與我通傳沿途關隘,不管關羽沿途有無殺人,皆不可阻擋,讓他們直接放人過關。畢竟該死已經死了,不該死了不能在死了。盡量的把損失減少到最小”,所以才有於禁叫住二人之事。


    當下於禁對夏侯惇說到,“元讓將軍,吾傳丞相鈞旨,因聞雲長一路被逼殺將,因此傳諭各關守將,盡該與關公放行,不得有誤,違者按軍法論處”!


    夏獨眼說道,“文則,關羽殺別人吾不管,可是秦琪是我好友蔡陽的外甥,蔡陽將他托付於我,現在我怎麽與蔡陽交待”。


    於禁曰“吾見了蔡將軍必有分解,即是丞相大度,我等也不能拂他的好意。夏侯惇隻得把人馬撤退,他對關公一拱手曰“你自可過去了,但願他日你我不要戰場相逢,不然我定不與你幹休”。關羽也是一抱拳曰“恭喜將軍因此保住了性命,若是以後疆場相遇,我倆再敘今日之情”。


    且不說二人互相言語譏諷。隻見於禁上前對關羽說道“雲長今欲往何處去”?關羽曰“聞兄長已不在袁本初處,吾隻得遍天涯海角尋之”。於禁曰:“既然沒有去處,何不暫且去見丞相,如何”?


    公曰“安有此理?請文則迴見丞相,為吾表達謝意”。於是夏侯惇與於禁收兵而迴,關公亦上馬追上孫乾等眾人,緩緩向前而行。


    有孫乾參加了保護二位嫂夫人之列,關公輕鬆了不少。二人護著車仗來到了前麵的一座莊園,關公引著車仗到那裏借宿,門開處有一老者出迎,關公上前說明來意,老人說自己姓郭,姓常,這裏叫郭家莊。住在這裏有幾代人了,他聽清楚來人是名動四海的關羽關雲長後,當即吩咐左右宰羊招待,並將二位夫人安置在後堂休息。


    郭常陪孫乾,關公在草堂飲酒,一邊收拾行李,一邊喂養馬匹。這時已到黃昏,有一少年進來,郭常見是自己的兒子郭渾,他叫郭渾上前來拜見關公,郭渾勉強施了一禮。便下堂而去。


    都說老的會為人,但小的卻跟不上腳步。郭常對關公一行雖好,但他的兒子郭渾卻打起了關公赤兔馬的主意,可是那赤兔馬是罕見的千裏良駒,也不是這等宵小能染指的!郭渾去盜馬,卻被寶馬踢翻在地。一陣長嘶驚動了眾人,關公出來輕輕的拿住了這個盜馬賊,隻他是莊主郭常的兒子,看在郭常殷勤招待的份上,也隻能歎息著放走了他。


    關公吩咐左右好好的看馬,並喝退了莊客護院,他與孫乾迴草堂休息。


    次日郭家夫妻向關公致謝曰:“犬子冒瀆虎威,深感謝關將軍恩恕”。公曰“叫他上來吾有幾句話要囑咐於他”。郭常說昨晚四更劣子便與幾個人出去了,現在不知道在何方?關公謝過郭常夫好,整備好車輛,與孫乾護送前行。


    走了三十餘裏,卻被二人引百餘人攔住去路,關公微睜丹鳳眼,看見一個人乃是郭常之子郭渾;另外一個人頭裹黃巾,身穿團花戰袍。他高聲叫道“呔,來人聽了,吾乃是黃巾天公將軍張角麾下部將也。爾等快將馬匹留下,吾可以放汝等過去”。


    關公大喝一聲“無知毛賊,即是張角部下,你聽說過劉關張嗎”?


    黃巾者曰“吾隻知紫麵長髯者叫關雲長,爾是何人”?公曰“吾即汝口中之關羽關雲長也”。當下解開須囊,讓他觀看。黃巾者一看,連忙下馬伏拜於地曰“小人乃在張角部下,充當偏將。姓裴,名元紹。大賢良師歿後,吾無處可歸,召聚了三五百人在此嘯聚山林,權且藏伏。昨天這郭渾小兒來報說有一行人投宿在他莊上,其中有一匹千裏寶馬。特邀我來奪馬,不想陰錯陽差,竟遇上了二將軍”。


    郭渾也拜伏於地,叩首乞命,關公曰“吾看在郭老的麵上,饒你性命。但你也過來。吾好吩咐於你”。郭渾走了過來,關公一陣鴛鴦腳踢在他屁股上,痛得他呲牙咧嘴,哇哇亂叫。公曰“看在你父麵上,你須從此悔過自新,好好侍俸雙親,你這點能力,在這亂世之中難以生存,別枉送了性命,休讓爾二親老年無依”。


    郭家小子連連答應,爬起來向郭家莊而去了。


    關公才謂元紹曰:“汝不識吾麵,卻在吾名,何也”?紹曰“離此二十裏有一臥牛山,山上有一關西人,周姓倉名,兩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虯髯,形容其偉;原在黃巾張寶麾下,他與吾提到過將軍大名,以及容貌,故而知曉將軍。


    都說“說曹操,曹操必到”,但此時曹操未到,周倉卻來到了,隻有一人跨馬持槍而來,正與裴元紹描述的一樣。他帶領眾人來到跟前,注目視之,乃下馬拜伏於地。“周倉參見關將軍”!他高聲喊道。公曰“壯士何以認識關某”?倉曰“昔日在黃巾張寶麾下時,識得尊顏,恨失身賊黨,不得相隨,今幸相遇,倉願牽馬墜蹬,侍奉左右,望將軍收錄”。


    關公見他很有誠意,才對他說道你薦跟隨了我,你部下的人怎麽樣辦?周倉說,挺簡單,願意的和我一起跟隨將軍左右,不願意的可以各自歸去,互不相擾。眾人聽說都齊聲高喊,願意跟隨關將軍。


    關公道車前告知二位嫂夫人,二夫人言道:“二叔自離許昌,一路獨行到此。經過多少磨難,都沒有應軍馬相隨,以前都沒有讓廖化相從,今番為何要留周倉?我輩女流見識淺短,二叔自己斟酌就行”。


    關公對周倉、裴元紹說道“二位暫迴山中,我等大哥相會後,一定來請二位相助,當下向二人一抱拳,周,裴二人忙下拜答禮,暫迴臥牛山去了。在路上他二人商量,讓裴元紹迴山暫時統領好人馬,自己先跟隨關公。


    當下關公帶領眾人往汝南而來,在路上走了好幾天。遙見一座山城,公問土人曰“這城叫什麽名字”?土人答曰“叫作古城,五個月前有一大將名叫張飛,帶數百騎來此,逐去縣令,自領城主之位。他在此招兵買馬,聽說已有三五千人,遠近四麵八方無人能敵,俱投靠在張將軍的部下,關公大喜,連忙跑到二嫂車前。


    他開口叫道“二位嫂嫂,又有好消息了,三弟翼德就在前麵古城。我們可以相見了”。二位夫人聽了,也高興得相對一笑,唉,終於又遇上三叔那個黑廝了,還真想夏侯妹妹。隻是不知幾時才能見到皇叔”。


    關公令孫乾先去稟報張飛來迎接二位嫂嫂,自己帶隊緩緩而行。


    迴文再說主角張飛,他自從在小沛突圍後,帶著妻子,與徐公明和近三百騎緩緩的來到了芒碭山,當時有張遼等人出來迎接到山上大營坐下。


    張飛坐了主位,旁邊坐著戲誌才,張遼,徐晃,高順,臧霸,管亥,劉辟,龔都等人列坐兩旁,飛曰“劉辟,龔都暫返汝南,收集周邊糧食輜重,並招收一切可以整編的人馬。以備調用。管亥你經常往販於南陽之間,掌握張繡的一切情況,如有異動,可速報吾知曉,張遼,高順訓練軍隊,須好好調教陷陣營兵士,打造岀一支鐵的軍隊,必須招之能戰,伏之能守。戲軍師整頓軍風紀律,製定調令管項。


    公明,臧霸隨吾下山攻取古城,以待主公和我二哥歸來。


    安排好一切以後,張飛在山上歇了十多天,終於等到了黃道吉日,天象傳星,二十八宿尾火虎值日,十二元辰為甲寅,四象為青龍。定日。


    張飛帶上千騎,與徐晃,臧霸下山直奔古城而去;那古城縣姓肖,叫肖無德,他坐理古城三年,名雖然無德,但基本上對百姓還算可以,但是他為人圓滑,在眾諸侯中如遊魚一般。


    這日正坐在大堂處理公事,衙役忽然進來報告說張飛將軍已經帶人進了縣城,他對張飛也不陌生,也知道飛的威名。當即迎下堂來將張飛請上大廳坐下。


    他命衙役端上茶來,然後小心翼翼的問張將軍來此有仨貴幹?張飛說道“俺自從沛城突圍後,在芒碭山住了一段時間,目下我大哥劉皇叔很快從河北歸來,二哥關雲長將軍也很快會護送我二位大嫂來此,由於沒有住的地方,因此想在縣尊大人治下討一落腳之地”。


    肖縣令本是聰明的人,怎麽會聽不出張飛的來意,他更知道張飛這個殺人魔星的厲害,文武雙全,謀略過人。天下諸侯誰都不怕,難首會怕自己這個小縣令嗎?他立刻吩咐縣裏的大印和冊子呈交與他。


    但是張飛並沒有收下,他拍拍縣令的肩膀,輕輕的說“本將軍就知道你的聰明能幹,縣令你繼續當,你隻要知道自己是劉皇叔轄區內的一個縣令都行了,我大哥劉皇叔現賜蜀侯,升任車騎將軍。不久就要到來,貴縣可做好你應該做的事情便行了。


    當下令燕三,燕十六,十七,二十八迴芒碭山傳自己的將令,除留一司馬帶一千人馬守山之外,所有人馬全部調來古城。


    於是戲軍師等人全部來到了古城飛清點人馬共有一萬五千多人,他與戲誌才商議,立刻吩咐升帳,令張合帶兵兩千,收取東邊的上蔡;張遼帶兵二千,收取取泌陽,徐晃帶人收取?陽,高順帶人收取西平,臧霸帶兵收取確山,自己與戲誌才坐鎮古城。


    這些將領都是獨當一麵的幹才,搶州奪郡都不成問題,何況這些許小縣?自然是旗開即勝,馬到功成!於是以古城為中興的周圍二十餘縣先後都歸附在皇叔劉備的大旗之下。


    張飛分出燕雲十八騎由老大燕雲兒帶領隨戲誌才考巡新附的官員,貧髒枉法者一律裁退,惡霸盜匪和山賊一概誅逐,還當地百姓一個清平的世界,正直清正廉明的繼續留任,並在所屬之地疏通河道,修整道路,所以這此地區開始好了起來。


    這天張飛清晨起來,忽然聽見喜鵲的叫聲,他出院壩一看,見到二三十隻喜鵲在周圍的樹上歡叫。都說喜鵲叫,有喜事到,他不由得推算,知道二哥保護甘、糜二夫人已來到城外了,當時下令整隊出城迎接。


    正在這時,有孫乾來見,說關公與二位嫂夫人已來城外,請他出城迎接,飛帶上幾十騎,手執丈八蛇矛,飛身上馬出城而去,孫乾不知道他去做什麽,也隻得上馬出城,小兵報與眾將,於是,張合,張遼、高順,臧霸,徐晃,管亥,都衣甲鮮明,跟著岀城去看熱鬧來了。


    張飛知道眾將會跟隨在後,他是穿越的人,自然不會像原著那樣莽闖。但表麵工作還是要做的,他的性格同樣嫉惡如仇,眼裏容不得半粒沙子。


    再說關公見張飛衝出城來,忙對二位嫂夫人說道“嫂嫂,翼德出城來接我們了”!二位夫人聽後也是大喜過望。


    他把刀扔與周倉,拍馬迎上,高唿三弟,但飛並不答言,虎目圓睜,一矛搠來,關公伸手接住,卻感覺到刺來的矛上力量比平常切搓時還要輕不少,心下也很納悶,明明的這矛威猛無比,可是自己接住時卻如遞筷過來一般。


    他大唿叫道“翼德,三弟,吾是雲長也,汝這般莫是忘了桃園之盟嗎”?“哼,吾知汝是關羽,汝何敢再提桃園之盟!當即抽迴蛇矛,以矛當棍,一個泰山壓頂之勢,往關公頭上砸,關公也不敢大意,運足臂力托住,那矛柄依舊是輕飄飄的,他知道張飛武藝更加精進。已經達到了收發自如的地步了。


    這時孫乾與眾將都已來到,看見這種情景,也都大驚失色,其時這就是張飛要讓大家都看到的效果。他故作高聲嚷道“爾即無義,有何麵目與我相見”?羽曰“吾如何無義”?“汝背兄降曹,封侯賜爵,今又來賺吾,當與汝拚個死活”。公曰“你原來不知!我一時也難分說,今有二位嫂夫人在此,三弟可去問來”!


    這時二位夫人聽得,忙揭簾叫曰“三叔何故如此”?飛曰“二位嫂嫂看著,待俺殺了這無義之人,再來接你進城”,甘夫人說二叔是不知你的下落,所以暫投曹營。今得知你哥在汝南,才不避艱險,護送我們來此,三叔休要錯怪了。糜夫人也說二叔在曹營,也是無奈而已。


    張飛說,你們不要被他瞞過,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關公曰“賢弟休屈殺關某也”!孫乾上前說道“雲長是特來尋找三將軍”。飛故意對他喝道“連你也幫忙胡說!他哪有這麽好心?必是以二嫂為掩飾來捉我”。


    雲長曰“我若要捉你,風須帶兵馬來”,飛用手往後一指,“那不是你帶的兵馬嗎”?關公迴頭一看,果見一彪人馬來到,風吹起旗號,正是曹軍旗幟。張飛佯裝大怒曰“現在還敢支吾嗎?公曰“待君斬此來將,以表明真心”。飛應諾曰你如有真心,我這裏隻三通鼓響後,來將必死”!關公應允。


    張飛命抬過大鼓來,戲演到此時,正恰到好處,再演就會穿幫了。他向眾人一使眼色,眾將上前與孫乾一起將甘、糜二夫人簇擁進城去了。


    再說曹兵來到跟前,為首的大將正是蔡陽,自從外甥秦琪被關公斬後,他多次請求去河北找關公報仇,但曹操不允,派他帶兵來汝南征討劉辟龔都,所以他來偏偏遇上了從河北轉道的關公一行。


    為什麽會這麽巧呢?這叫後來的一句俗話說得好,“黃巢殺人八百萬,在劫之人命難逃”。前因夏廣,呂勝,楊喜,王翳,楊武和司馬童分項羽之屍;今世關公才殺了孔秀,韓福,卞喜,王植,秦琪五人,尚有司馬童轉世的蔡陽未曾伏法。


    所以陰差陽錯的蔡陽最終要來湊數。當下關羽更不答話,揮刀劈向蔡陽,蔡陽也舞刀來迎。隻見張飛連連擊鼓,鼓聲勝比雷鳴,關公全力爆發,一通鼓過,揮刀將蔡陽砍成兩段。他又抓一名兵卒令他向張飛說明一切情況。


    張飛握住關羽的雙手,下跪而信曰“二哥,俺錯怪你了”。關公亦扶著張飛,兄弟倆麵對而跪下,緊緊的抱在一起,熱淚盈眶,大唿三弟。兩人相對抱著,互拜了四拜。都流下了久別的淚水,忽然倆兄弟猛地推開對方,哈哈大笑著站立起來。


    正笑之間,城中守兵來報,說南門外有一二十騎疾馳而來,不知何人。張飛與關公心下疑懷,便轉向南門看之,願來是劉備的舅子糜竺,糜芳二人帶十餘騎找來。


    當下大家相見之畢,糜竺開口說明了來由。原來自從徐州失散之後,他們兄弟二人逃難迴鄉,派人到處打聽,知道雲長與二妹去了許都,妹丈劉備去了河北,後來簡雍也到河北找劉備去了,隻是不知張飛在此。昨天遇上一夥客官,說有一姓張的將軍占住了古城,二人問清楚姓張的將軍模樣,懷疑是三將軍,故來尋訪,幸得相見。


    張飛說“我二哥與孫乾護送二位嫂夫人剛到,已說知了兄長的下落,二糜大喜,連忙見了關公,又進城參見了二位夫人。當下張飛令人擺下酒宴,慶視大家久別重逢。一直飲用到初更時分方才散了筵席。


    次日關公與張飛商議決定,關羽與孫乾去河北尋兄,張飛保二位夫人留守古城。要知兄弟三人如何相會請看22章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