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東去,浪滔滔,猶記孫郎英物。少年豪雄,提勁旅,橫掃江東似鐵。想那項王,破釜沉舟,氣概衝雲天,孫郎亦勇,劍指山河缺。


    霸業千秋,談笑裏,多少仇讎灰滅。戰鼓方休,威名傳四海,古今稱絕。芳草斜陽,尚留當時雄轍。


    念奴嬌。孫策讚


    上文書說道劉備與賈詡商定,因呂布派高順,張遼帶兵夾擊淮陰,移師廣陵,來不及沒防,被袁術大兵劫營,損失過半,後呂、劉修好,劉備屯紮小沛。暫且擱置不提,單說袁術大勝劉備,召帳下文武在壽春設宴慶賀。忽報孫策征廬江太守陸康,大勝而迴。


    術喚策至,孫策拜於堂下,術問勞以畢,便令侍坐飲宴。原來孫堅亡後,策退歸江南,禮賢下士。孫策母舅丹陽太守吳景與徐州陶謙不和,孫策令人奉母去住曲阿,自己帶人去投袁術。袁術愛他勇猛過人,便任命他為懷義校尉,派他攻打涇縣大帥祖朗得勝而迴,術見策有勇略,又使往廬江,亦複勝而迴。


    (英布投生孫權,坐享其成,所以必須敘述一下父孫堅,兄孫策之勇略,為孫權出揚稍作鋪墊)


    獻帝建安四年,孫策大破廬江太守陸康,卻因袁術傲慢無禮,心裏鬱悶,心思父親何等英雄,自己又是這等頹廢,不覺有感,禁不住大放悲聲,當下被父親舊部丹陽故郡人朱治撞見,治問清原由後,獻言曰:“君何不假言向袁術求借兵馬,以救舅為名,開拓江東。成就自己的霸業,何必久困於他的手下乎”?


    兩人正商議時,又有一人進來說道,你們的計劃我知道了,我手下也有幾百人馬,可以助你們一臂之力。孫策舉目視之,乃袁術帳下謀士,汝南人呂範,字子衡。策大喜,邀之共議。範曰“隻恐袁公路不肯借兵”。孫策曰“這道無妨,我有先父留下的傳國玉璽,可以當質”。範曰“袁術早就就想得此物久矣,真以此為憑,術定能發兵。


    三人商量好之後,孫策去見袁術曰“父仇暫時不能得報,今母舅吳景又被劉繇所逼,策老母家人都在曲阿,早晚都有性命之憂,策望主公發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恐明公不信,特留下傳國玉璽為憑,權當質當。


    術聞有玉璽,喚取而視之曰“吾並不是要你玉璽,今權留在此,你帶五千人馬同去,平定之後可速歸來。現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吾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以便統軍之便。孫策大喜連連叩拜“多謝明公”!


    於是孫策帶領朱治,呂範。舊將黃蓋,程普,韓當等人,擇日起兵行至曆陽,見一彪人馬迎麵而來。當先一人,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見了孫策,納頭便拜。策視其人,乃是廬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


    二人在舒城住過,交往密切,周瑜小孫策三月,故以兄視之,今來探望叔父周尚,遇見了孫策,二人相見大喜,周瑜問清楚了孫策的情況,表示原助孫策一臂之力,效犬馬之勞,共圖大事,孫策大喜,並把朱治,呂範,韓當,程普和黃蓋引見給他,並對眾人說道:“吾得公瑾,如遊魚得水,飛鳥投林,將來軍事以公瑾為首,如我一般,諸公切記。(雖豎立瑜之威望,然猶交待後事一般)


    眾人稱是。周瑜對孫策曰“吾兄欲成大事,何不求江東二張為助”。策曰“二張何許人也”?瑜曰“一是彭城人張昭,字子布;一是廣陵人張紘,字子綱,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避亂隱居在此,乃兄可重聘之”!


    孫策命人帶重禮聘二人出山相助,二張俱辭不至。孫策遂親到其家,與語大悅。複懇請求之,二人才允。三人同迴軍中,策委任張昭為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張紘為參謀、兼正議校尉。大家共同商議討伐劉繇。


    卻說楊州刺史劉繇,是兗州刺史劉岱的親弟,曾紮屯壽春,因被袁術驅逐,才駐典阿。當下見孫策率兵至,集眾將商議,部將張英原帶一軍屯於牛渚,阻住孫策進兵。於是兩家在牛諸灘上進行會戰,黃蓋出馬大戰張英。正在膠著之時,張英後軍大亂,人報寨中火起,張英急忙迴軍,孫策掩兵追趕,張英棄了牛渚,望深山而逃。孫策得了牛渚,又收了放火燒了張英後營的蔣欽,周泰,並得降兵四千餘人,糧食兵器不計其數。


    遂即進兵神亭。劉繇命張英領兵在零陵城拒敵,親自領兵與孫策對峙於神亭。在曲阿小將的相助下,劉繇的部隊也沒有多大損失。後來周瑜分兵取了曲阿,收降了廬江鬆滋人陳武,致便劉繇後院起火,乃率眾退往秣陵,孫策又兵分五路劫營,劉繇大敗,隻得領敗殘兵馬連夜往涇縣而去。


    孫策又收了大將陳武,他見陳武威儀不俗,便委任為校尉,令他為先鋒攻擊薜劄。兩軍混戰,陳武引數十健兒突入陣中,連殺了敵軍六七十人。薛劄逃進城去,閉門不岀。策正想攻城,又聽人報說劉繇與笮融又去奪牛渚。劉策聽報大怒,自帶大軍親往牛渚對戰劉繇、笮融。


    劉繇,笮融出馬迎戰,孫策大叫曰:“吾今至此,汝何不早降”?劉繇部將於糜與策戰不上三合,被策生擒而迴;繇另一將樊能見捉了於糜,挺槍來趕,看到近時,挺槍猛刺後心,今下有軍士大唿“身後有人”。


    說時遲那時快,孫策猛迴頭暴喝一聲,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樊能驚駭掉下馬來撞破頭顱而死,策到門旗下,把於糜往地下一丟,早已經被挾而死。刹時間挾死一將,喝死人將,自此人眾皆唿孫策為“喝天小霸王”。


    當下劉繇兵馬大敗,人馬大半降策,被殺者上萬。劉繇笮融走豫章投劉表去了。孫策整軍複攻秣陵,親到壕邊招降,破城上冷箭射中,跌落馬下。眾將急救起迴寨。策令軍中詐稱以主將以死。軍中舉哀,拔寨而起。城中薜劄聽說孫策已死,與驍將張英,陳橫率兵追殺岀來。忽然間伏兵四起,孫策怒馬當先,大喝一聲“孫郎在此”!眾軍皆驚,紛紛棄兵器拜伏馬下。


    孫策急忙下令,叫休殺一人。張英迴將便走,被陳武一槍刺死,陳橫逃命,被蔣欽射落於馬下。薜劄死於亂軍之中。孫策進了秣陵,率兵趕赴涇縣。


    劉繇走後,四下無主,孫策又軍紀嚴明。江東之民望風歸順,策迎母親,叔父乖幾個兄弟歸曲阿,令大將周泰保弟孔權守宜城。自己領軍南攻吳郡。


    當時有嚴白虎,自稱“東吳德王”,有眾數萬。占據吳郡,派將領帶兵守住烏程、嘉興。見孫策軍至,就出城迎戰,最後是損兵折將,棄城而逃。孫策帶兵追襲,命分兵令黃蓋取烏程,韓當取嘉興,不久數州皆平定了。


    嚴白虎奔到餘杭,以搶掠為生,被土人淩操領鄉人殺敗,逃入會稽。淩操父子來迎接孫策,策封他為從征校尉,遂同帶兵渡江。


    嚴白虎聚群寇進阻西津渡口,孫策令程普帶兵進戰,白虎又大敗重迴會稽。會稽太守王朗欲領兵救嚴白虎,帳下郡吏虞翻諫之曰“孫策乃仁義之師,白虎是殘暴之眾,應該以順剿逆,擒白虎以獻孫郎才是”。王朗不聽,反斥責了他。虞翻歎息而岀。


    王朗即與嚴白虎合兵一路,與孫策會兵於山陰。兩軍對圓,孫策出馬,他手指王朗曰“吾興兵來安定浙江,你為什麽要幫助嚴白虎?朗曰“你乃無恥之徒,一生貪得無厭,都得吳郡了,為什麽還要來犯我疆界?我不過守土有責而已。你說我助嚴氏也行,反正都難免一戰”!


    孫策惱羞成怒,大唿一聲“誰願出馬”?陳武應道“末將投順尚無一點功績,讓我先來戰他”。王朗縱馬舞刀大戰陳武,二人大戰近二十迴合,朗將周昕拍馬岀來助戰。孫策陣中蔣欽也衝將出來,截住廝殺。隻有兩邊金鼓震天,雙方都是舍死忘生的拚鬥。


    忽然間王朗軍後一陣大亂,一彪人馬從後抄來,朗大驚忙飛馬抵住,方見來兵是周瑜和程普從斜刺裏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大敗。與嚴白虎,周昕退入城中,緊閉四門,拽起吊橋來。


    孫策率領眾將,領兵團團圍住,日夜攻打。王朗在城中見孫策攻城甚急,又想出來決一死戰,嚴白虎攔住道“孫策勢大,隻能堅守,切莫外岀,隻等一兩個月,敵軍糧盡,必然退走。到時乘勢追之,自可全勝”。王朗應允,乃固守會稽而不岀。


    孫策連攻了多幾天,都是無功而返,於是召集眾人高議,叔父孫靜曰:“王朗死守,無非仗著糧草充足而已,會稽的糧草堆積在查瀆,離此不過幾十裏遠,如何隔斷兩地之間的聯係,先拿下了查瀆,奪取了他的糧草,會稽不難攻破矣”!


    孫策聽後,下令四門點起火把,虛立旗號,以為疑兵。連夜撤圍而去。周瑜提醒他提前埋伏人馬在兩側,隻待王朗出城來追,那是便宜行事。


    於是孫策安排好埋伏,帶領人馬速退,那王朗倒也不傻,隻是上城觀望,沒有岀城追擊。可是總有該死的鬼,那周昕同王朗上城觀看,見城下煙火並起,旗幡不雜,他對王朗說道“孫策一定率兵去攻取查瀆去了,這是虛設的假象,嚴白虎也同意派兵追趕。於是王朗命嚴白虎,周昕二人帶五千人多出城追趕。自己領兵隨後而行。


    再說周昕嚴白虎兩人領兵岀城,追了不到三十裏,忽聽密林中一聲鑼響,火把齊明,白虎大驚,知道中計,便迴馬便走,卻被一將當先擋住,借火光視之乃孫策也。乃舞刀來戰,被策手起一槍,刺於馬下,餘眾降逃參半。白虎殺開一條血路,往餘杭疾行。


    剛岀城的王朗聽說前軍已敗,不敢迴城,引部下往海隅逃去。孫策召迴大軍,乘勢取了城池,安民以畢,過了兩日,忽有一有帶著嚴白虎的人頭前來投效。問之乃會稽餘姚人姓董,名襲,字元代,孫策大喜,令為別卸司馬,於是東路皆平定了。他令叔孫靜守之,另令朱治為吳郡太守,收兵迴江東。後來又收得一位謀士即虞翻,虞仲翔,在仲翔的推薦下,找到了名醫華佗治好了多處受傷的周泰。


    孫策又調兵遣將,清除了山賊的威脅,江南諸路遂平。他分撥將士,把守住各處隘口。一邊寫表申報朝廷,又使人帶重禮結好了曹操,一邊又派人找袁術索要傳國玉璽,欲知袁術如他迴複,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