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別駕獻圖
亂世風雲巴蜀亂,張魯意圖西川,張鬆懷圖覓知己,許昌操逐出。
歸轉荊州見皇叔,得遇終生明主,一張奇圖分雌雄,桓侯再豎豐功。
上文說到細作把甘夫人身患重病的消息帶到了江東。周瑜聽到之後,吩咐探子繼續打聽,他自己來到孫權府中求見孫權,孫權見他匆忙來見,忙問“公瑾有何要事,這麽急著見孤”?
周瑜曰“主公,剛才接到來自荊州軍報,說劉備的夫人甘氏快要死了,我想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所以來見主公”。
孫權曰“她死不死與我江東有何幹係?為什麽說是好消息?還望公瑾與孤講來”。
周瑜曰“主公可曾想過,如甘氏身死,劉備無妻,若將小妹誘他過江,那時荊襄豈不唾手可得”?孫權說,隻怕吾母知道,會被罵死的,何況這般奪了荊州,也會遭人恥笑”。不過他還是問周瑜計將安出。
周瑜對他說,假如甘夫人死了,可以派人去吊唁,讓使者向劉備求聯姻,說願將小妹招贅於他,請他到柴桑論婚,那時將他扣押在江東,讓孔明張飛等人以荊襄來換,那就不費吹灰之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荊州。
兩個人商議之後叫呂範過江探聽消息,順便向劉備透露聯姻之事。呂範聽了周瑜的話,立即起程。不多時來到了襄陽,他沒有立即去府中見劉備,而是在城中探聽劉備身邊之人與劉備的關係,最終還是打聽到張飛在劉備集團中的威望最高。
於是他來到張府求見張飛,但他自認為機密,卻瞞不過張飛的法眼,呂範剛離南徐城,就有細作報與了張飛,諸葛亮。後來他在襄陽城中打轉,更是在張飛的眼皮底下,像一隻蒼蠅盲目的飛來飛去,差不多到每一天走了多少步路都有人上報與張飛。
這天桓侯與孔明,士元在一起品茶,人報江東謀士呂範求見。桓侯令人請他進來。他見除張飛之外,臥龍鳳雛也在一起。當下心裏躊躇,連忙上前見禮,張飛卻開口問他有什麽要事?是公事就上堂去見先主。是私事就請直說。呂範無奈,隻得說吳侯得知甘夫人病重,恐有不測,想將妹妹孫尚香許與劉備當作續弦之事向三人說了一遍。龐統問呂範持有國書沒有?如有國書便拿出來,如無國書,請先迴去迴報吳侯,備好國書再來。
呂範因為沒持有國書,周瑜隻是令他先打探情況,與重要的人露點口風,所以他無奈隻好迴南徐去見吳侯與周郎,請示下一步的打算。
孫權與周瑜商量之後,終於一咬牙,寫下了求聯姻的國書令呂範再去襄陽城,直接與蜀公劉備下書。
再說張飛到呂範以走,他問孔明、士元該怎樣對侍東吳之事,孔明知道他謀議收取川蜀,沒有精力操持東吳之事。當下對他說“呂範過江探聽夫人消息,是周郎想岀的拙計,他想以聯姻為誘餌,引主公過江扣押,以主公來迫我們交換荊襄。
張飛說,孫權小兒既然行此拙計,他還會讓呂範立即過來,此事請二位先主處理就行。說著他站起身來,向二人深施一禮,二人急忙還禮,並說翼德放心,此事交與吾便行。
果然呂範不多久就來到了荊襄,麵見了蜀公劉備,遞上了吳侯的聯姻國書。劉備令人送呂大夫迴館驛安歇,等候迴音。一麵邀請孔明,翼德商議怎樣迴應東吳。
三人見了玄德,見禮已畢,劉備拿岀呂範帶來的書信遞與孔明,並問他該怎樣應對東吳,孔明接過一看,隻見上麵寫著:
討逆將軍兼南昌侯孫權拜書於皇叔左將軍豫州牧劉備麾下:赤壁一戰,孫劉聯手,共破曹賊。孫劉之誼,可存竹帛;近聞皇叔夫人身獲重疾,朝不保夕;權亦不甚悲切。今恐皇叔失偶,如鯤鵬折翼,孤雁失群。權有小妹尚香,年逾二九,自幼聰慧。性格豪爽,多具才情,倘皇叔有俯就之意,欲與皇叔聯姻,可侍皇叔於晨昏。特差呂範為媒,表達權意。若君不嫌舍妹貌醜愚昧,兩家共結秦晉之好,孫劉唇齒相依,共抗曹賊。君若有意,可過江以議訂佳期。書不盡言,權靜待綸音。建安十四年孫權拜書。
孔明看後,分別又與龐,張觀看,張飛笑說“碧眼小兒還有點文詞。劉備叫諸葛亮寫了迴文,差人請呂範上堂,給了一些儀程,打發他過江迴複孫權,就說劉備與帳下文武商議以後,會親自過江與吳侯一敘。
呂範走了之後,劉備問三人此事怎樣辦才好,龐統曰“孫權趁夫人染疾之時來此一招,分明是想以妹為餌,誘主公過江,以便強討荊襄;依統之見可如此如此便行,諸葛亮也點頭認為可行。
張飛道“碧眼小兒不是擔心他的妹子嫁不出去嗎?那就按士元之意。差人過江將孫權書信交付喬玄,他會把消息傳報與孫權之母吳國太。同時令人在南徐城中購買一些禮品,並散布一些大哥即將過江的謠言,幹脆就叫孫小妹嫁不出去,好在閨中等待兄長。將來吾統率大兵東下之時,再取來與大哥完婚,先氣氣這周瑜這隻小白鶴在說。
“周瑜怎樣成了小白鶴了”?劉備,孔明,士元一齊看向張飛。桓侯當然不會把穿越之事,周瑜是壽星的白鶴童子轉世為丁公再轉為周瑜的事情告訴他們。隻是說這小白鶴是俺送與周郎的外號,孔明和龐統一想,還真點深意,難怪周郎水戰無雙,的確真的就像白鶴一樣有一雙銳利的眼睛,而江中大小船隻在他的眼睛裏真的像遊魚一樣。
再說呂範迴到江東之後,說了劉備眾人的情況,並拿出迴書遞與孫權,孫權看後又讓周瑜觀看,周瑜看了,他立刻下令封閉所有的消息,並調兵遣將作好應對劉備過江的打算。
可是沒過多久,孫權便被母親吳太夫人召進內室,他見到江東閣老喬玄也站在一旁,孫母拿岀了他寫給劉備的書信遞給他,問是怎麽迴事?
孫權被逼不過,方才把周瑜設計以小妹為餌,誘騙玄德過江逼他交岀荊襄的事說了一遍,果然吳母大罵周瑜孫權一番。喬玄對他說“仲謀,你和周瑜此計太下作了,莫說取不了荊州,就是取了,你把小妹的麵子放在何處?何況甘夫人還沒死,劉備過不過來都是問題,但現在南徐城中有半數以上的人都知道此事,你們該怎樣收場”?
吳國太越想越怒,她當場令下人召周瑜進來,大罵他與孫權一頓,並問他怎麽處理善後,孫權與周郎挨了一頓臭罵,連忙退了岀來,他們親自去城中走動察看,果然滿城議論紛紛,都說孫劉聯姻是善舉,也隻有孫劉聯姻,才能使曹操不敢輕易而下江南,江東百姓的安全才有保障。
周瑜當下大怒,當下命令去抓捕造謠之人,可是臥龍鳳雛是何等樣人?等周瑜得知情況之後,除留下細作之外,明麵人物早撤迴荊州去了。
周瑜氣得老病複發,當場口吐鮮血,左右忙將他扶送迴府去了,並令人請大夫照看。
且把江東按下,再說劉璋,當他聽道張魯要犯西川,就急得焦頭爛額,別駕張鬆建議,讓他收拾金銀材寶玉器等物,自己帶往許昌進貢,並請曹公出兵漢中,那麽張魯則拒敵無暇,疲於應付,就無力進取川蜀。
劉璋大悅,當下收拾好一切進貢之寶,便令張鬆為使,鬆帶人十餘個從人,一行往許昌而去,探馬報入襄陽,孔明立即命探馬往許都去打聽消息。
卻說甘夫人之病體在張仲景與華佗兩位國醫聖手的精心治療之下,病魔慢慢的退去,由於她在荊襄有主母之稱,太醫院當然是盡心盡力而為,真的是全力以赴,在眾醫士的精心照顧下,她的身體漸漸的告別病魔,已經恢複正常起來。劉備與眾人亦放下心來,開始全力謀議川蜀之事。
再說那益州別駕張鬆,他字永年。雖然有過目不忘之能,聲音響亮如銅鍾。但其人卻生得額?頭尖,鼻僵齒露,身高更是不滿五尺。當時他這副尊容多數人都不待見。他實際就是一個朝秦暮楚之人,所以他暗中繪畫了西川四十一郡縣的地理圖本藏好,準備將西川獻給曹操。
張鬆一路曉行夜宿,到了許都,進了驛館住下。每日去相府投了手本,求見曹丞相。可是一連等了三天,也沒有得到曹操的召見。原來曹操大破馬超之後,但凡國政皆在相府商議,並不上朝。張鬆等候了三天,又與左右近侍送了許多賄賂,才得到曹操的傳見。
當下他見了丞相,拜舞以畢。孟德問道:“汝主劉璋,連年未來進貢,是何原因”?張鬆迴答說“隻為蜀地路途艱險,賊寇竊發,不能通行”。
操曰“吾掃清四海,天下清平,何來盜賊”?張鬆對曰“南有孫權,北有張魯,東有劉備,至少的也帶甲兵十幾萬,何為太平”。由於張鬆恨曹操對己無禮,在曹操吹覷自己天下無敵之時,他曆數曹操的短處,並說丞相大軍雄視天下無敵,鬆亦知之。如濮陽攻呂布之日,宛城戰張繡之時,割須棄袍在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赤壁大勝周公瑾,華容道嚇飛關雲長,此真乃天下無敵焉?曹操大怒曰豎儒焉乘揭吾之短?有何能耐與君評足論短?若不是有荀文若的保諫求情,他必死許昌無疑。雖然有過不忘之能,能背誦丞相的《孟德新書》。得主簿楊修的再次引見,雖然重新見了曹操,最終卻惹得曹操燒毀了畢生之著《孟德新書》,並被曹操下令虎衛軍把他亂棍打滾岀來。
當下荀彧與楊修問曹操看何不看好張鬆,曹操說張鬆奉劉璋之命遠束進貢,就是想要孤家為他除去張魯,我們雖勝馬超,但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之內無法西指,並且答應張飛十年之內不染指荊益,就將西川和漢中留與劉備,劉璋和張魯他們在狗咬狗吧,所以孤才不理他。
張鬆無可奈何,因提前在劉璋麵前誇了海口,如今難以自圓其說,他隻得收拾迴川,在半路上忽然想起世人都傳說劉備仁德,心想隻有到荊州看劉備怎樣,再作打算了。
張鬆一行往荊州界上而來,再說細作飛鴿傳書把他的情況報到襄陽,劉備與眾人合計一番,他差趙雲到郢州界口去迎接張鬆,關羽則在荊州界首館驛相候。所以張鬆剛走到郢州界上,趙雲帶五百餘騎早在那裏迎候,並令士兵奉上酒食,趙雲陪他飲了數杯,然後一同往荊州而來。
剛到界首,迎麵見了一員大將,丹鳳眼,臥蠶眉,紫麵長髯,正是那過關斬將的關羽關雲長。關公迎著對他說,吾奉兄長將令,專在此處迎候大夫。張鬆忙下馬曰“來者可是過五關斬六將的漢壽亭侯關雲長麽”?關公曰“然也,關某奉兄長及軍師將令,在此專迎大夫,並為大夫接風洗塵”。
張鬆連稱不敢,三人同到驛館之中,早有從人擺好了酒筵,關公與趙雲連連奉酒,直到傍晚才告辭張鬆而去。
第二天張鬆用過早膳,上馬往荊州而來,還沒有走上三裏路,早見劉備領著臥龍鳳雛親自來接。遙見張鬆到來,三人早就下馬相候。張鬆也慌忙下馬相見。劉備當即說了一番客氣的話,然後請張鬆進荊州閑敘幾日,張鬆當時應允,於是大家一齊上馬,來到荊州府衙坐下。
張飛知道張鬆是尋主獻圖。他沒有隨眾人出現,而是將布署兩年多來,細作傳迴的西川地圖找人拚湊起來,由於這些細作奉張飛的命令分散到益州各地,並深入民間與當地鄉民混得甚熟。所以收集到的地圖更精確一些。不過看到這此地圖,他不禁想起了誤入漢水身故的戲誌才先生,想到此處,這位穿殺於千軍萬馬之中的鐵血猛將也是潸然淚下。
再說劉備等人將張鬆接進大堂,擺筵招待,大家敘說一些客氣的話,無人提起張鬆的西川一行。張鬆以言試之,他問劉備“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孔明說,論說起來,荊襄還是人家東吳的,我們不過是暫時居住而已。東吳還頻頻催討”。
張鬆曰“孫權仗父兄留下的基業,坐守江東九郡八十一州縣,還不滿足”?龐統曰“我主是以叔輔侄借劉琦之名坐領江東,今劉琦公子已故,孫權便差人來索取;想我主公乃漢室之胄,天子親封皇叔卻無片土,其它的卻是大漢之茅賊,卻霸有大片地土,真是唯仁者不平焉”。
劉備忙故意打斷二人的話,他眼望張鬆而對臥龍、鳳雛言曰:“二公休言,備有何德?焉敢望多乎”?張鬆忙奉承他說“不然,明公乃帝室宗親,仁義德行著於四海,休言占據州縣,就是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劉備連忙說“公言太過,備何敢當”!
就這樣,與張鬆歡宴三日,並不提川中之事,張鬆辭去,劉備帶眾人送岀十裏開外。張鬆見劉備如此寬仁愛士,於是就要此行的目的對劉備明說,吾非是賣主求榮,奈劉季玉雖有益州之地,然稟性懦弱,不能任用賢能。加上與張魯有仇,時思侵犯。因此蜀中有識之士,思得明主,不才本欲納款與操,不想逆賊猖獗,傲賢慢士。
故此特來見明公,望明公早取西川為業,然後北圖漢中,再取中原,以匡扶漢室。皇叔將名垂青史,功大莫焉。明公若有收川之意,鬆願約友人為內應,效犬馬之勞,不知鈞意如何”?
玄德曰“備深感君之厚誼。奈劉季玉與吾同宗,亦為皇室之裔,若攻之,恐天下人唾罵”。張鬆迴答說,“大丈夫處事,當努力建立功業,著鞭在先,今日不取,日後必被他人所取,那時悔之晚矣”!備曰“吾聞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不能方軌,馬不能聯轡,就是真的想取,卻沒有什麽好辦法。有何良策呢?
張鬆取出一張地圖來說,鬆深感明公盛得,敢獻此圖。請明公但看此圖,便知蜀中道路矣。玄德略展視之,隻見圖上麵盡寫著蜀中各地理山川,遠近闊狹,以及府庫錢糧都一一記載分明。鬆曰“望明公速圖之。鬆有心腹摯友二人,一名法正,一名孟達,此二人必定會相助明公,若二人到荊州時,可以心事共議。鬆先告別皇叔,迴川迴複劉季玉,再聯絡有誌之士,以待助明公收取益州”。
劉備拱手謝曰“青山不老,綠水常存,他日事成,必當厚報”!鬆曰“鬆遇明主,不得不盡情相告,豈敢望報乎”?於是拱手作別。玄德命雲長等人率領兵卒,將張鬆一行直送出郢州界後數十裏方才返迴城來。正是:
先主仁德貫西蜀,別駕鑒別送地圖。從此西川各州郡,早遲皆屬劉皇叔。
這說張鬆與雲長等人告別後走不上數裏。忽聽一個渾厚聲音傳來“別駕慢行”。他連忙勒住了馬,隻見前麵一匹烏騅寶馬上坐著一人。四十歲上下,豹頭環眼,雙目有神,身長八尺有餘。他上前問道“尊駕何人?為何攔吾去路?今日相見,有何指教”?
來人曰“身乃燕人張翼德也,聞公強聞博記,飛今偶得一圖,還望宗兄指教。鬆曰“原來是翼德將軍,不知將軍有何圖須鬆鑒別”?飛曰“請別駕一觀便知,”乃取一圖遞與張鬆,鬆展開一看,卻也是西川地理位置圖。但圖上除了遠近澗狹,山川險要,地理行程以及府庫錢糧之外,而路線更加精確,每個郡除了官道之外,哪裏有一條小路都詳細注明敘述。鬆大驚曰“宗兄此圖從何而來”?
張飛對他說,“不瞞你說吾早有取川之意,所以在數年前便開始讓人各處收集。但時機尚未成熟,今遇別駕,大事定矣!還望別駕鼎力相助,他日收取西川,宗兄居功至偉”!鬆曰“吾已對皇叔說明一切,鬆願盡力而為,以助皇叔收川,並將西川地理圖獻與皇叔了,不過現在看來,我那圖對翼德來說,真可謂是班門弄斧矣!慚愧慚愧”。
飛曰“圖是死物,費點力氣就可以弄到;而別駕之心才為珍貴。他繼續接著說“別駕可迴蜀中去見劉璋,言曹操非但不圖張魯,更有取川之心。再建議劉季玉派人來荊州請吾兄以為外援,吾會親自帶兵來蜀中,還望別駕盡力聯絡誌同道合之人協助,早日完成收川大業!別駕將名垂青史”。
張鬆連連點頭答應。倆人互道珍重,拱手而別。不表張鬆迴川,單說翼德迴城。他進了州府大堂,隻見劉備,關羽,臥龍鳳雛,毒士,徐庶正在圍著地圖觀看,並議論些什麽。見他進來,劉備也看見了他,忙說三弟你去哪裏了?這幾天不見你在城中,不知你又忙些啥?你快上來看看,為兄今日得一寶貝,正與諸君共賞呢!
張飛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他說“吾知道西川別駕張鬆平時遊曆蜀中,耗費了多少心血,作成了兩幅西川地理圖,一雌一雄,雄的要粗糙一點,要小一點;雌的要大一點,要詳細一點,吾估計他把雄的獻與你們了。所以俺等著了他,他被我誠心感動,所以又將雌圖送我了。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見他一語驚人,忙問他此話當真?張飛見眾人不信,他也把自己早已製作好的地圖拿與眾人觀看,隻見兩圖對比,張飛的圖要比張鬆獻的還大四分之一。在對比之下眾人發現張飛的圖比張鬆的要詳細得多。眾人大吃一驚,連忙問他圖從何而來?飛曰“夫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未雨綢繆,焉能正眼而視天下乎”?
現在西川的地埋圖已經到手了,可是該如何進取西川,且聽下文分解。
亂世風雲巴蜀亂,張魯意圖西川,張鬆懷圖覓知己,許昌操逐出。
歸轉荊州見皇叔,得遇終生明主,一張奇圖分雌雄,桓侯再豎豐功。
上文說到細作把甘夫人身患重病的消息帶到了江東。周瑜聽到之後,吩咐探子繼續打聽,他自己來到孫權府中求見孫權,孫權見他匆忙來見,忙問“公瑾有何要事,這麽急著見孤”?
周瑜曰“主公,剛才接到來自荊州軍報,說劉備的夫人甘氏快要死了,我想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所以來見主公”。
孫權曰“她死不死與我江東有何幹係?為什麽說是好消息?還望公瑾與孤講來”。
周瑜曰“主公可曾想過,如甘氏身死,劉備無妻,若將小妹誘他過江,那時荊襄豈不唾手可得”?孫權說,隻怕吾母知道,會被罵死的,何況這般奪了荊州,也會遭人恥笑”。不過他還是問周瑜計將安出。
周瑜對他說,假如甘夫人死了,可以派人去吊唁,讓使者向劉備求聯姻,說願將小妹招贅於他,請他到柴桑論婚,那時將他扣押在江東,讓孔明張飛等人以荊襄來換,那就不費吹灰之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荊州。
兩個人商議之後叫呂範過江探聽消息,順便向劉備透露聯姻之事。呂範聽了周瑜的話,立即起程。不多時來到了襄陽,他沒有立即去府中見劉備,而是在城中探聽劉備身邊之人與劉備的關係,最終還是打聽到張飛在劉備集團中的威望最高。
於是他來到張府求見張飛,但他自認為機密,卻瞞不過張飛的法眼,呂範剛離南徐城,就有細作報與了張飛,諸葛亮。後來他在襄陽城中打轉,更是在張飛的眼皮底下,像一隻蒼蠅盲目的飛來飛去,差不多到每一天走了多少步路都有人上報與張飛。
這天桓侯與孔明,士元在一起品茶,人報江東謀士呂範求見。桓侯令人請他進來。他見除張飛之外,臥龍鳳雛也在一起。當下心裏躊躇,連忙上前見禮,張飛卻開口問他有什麽要事?是公事就上堂去見先主。是私事就請直說。呂範無奈,隻得說吳侯得知甘夫人病重,恐有不測,想將妹妹孫尚香許與劉備當作續弦之事向三人說了一遍。龐統問呂範持有國書沒有?如有國書便拿出來,如無國書,請先迴去迴報吳侯,備好國書再來。
呂範因為沒持有國書,周瑜隻是令他先打探情況,與重要的人露點口風,所以他無奈隻好迴南徐去見吳侯與周郎,請示下一步的打算。
孫權與周瑜商量之後,終於一咬牙,寫下了求聯姻的國書令呂範再去襄陽城,直接與蜀公劉備下書。
再說張飛到呂範以走,他問孔明、士元該怎樣對侍東吳之事,孔明知道他謀議收取川蜀,沒有精力操持東吳之事。當下對他說“呂範過江探聽夫人消息,是周郎想岀的拙計,他想以聯姻為誘餌,引主公過江扣押,以主公來迫我們交換荊襄。
張飛說,孫權小兒既然行此拙計,他還會讓呂範立即過來,此事請二位先主處理就行。說著他站起身來,向二人深施一禮,二人急忙還禮,並說翼德放心,此事交與吾便行。
果然呂範不多久就來到了荊襄,麵見了蜀公劉備,遞上了吳侯的聯姻國書。劉備令人送呂大夫迴館驛安歇,等候迴音。一麵邀請孔明,翼德商議怎樣迴應東吳。
三人見了玄德,見禮已畢,劉備拿岀呂範帶來的書信遞與孔明,並問他該怎樣應對東吳,孔明接過一看,隻見上麵寫著:
討逆將軍兼南昌侯孫權拜書於皇叔左將軍豫州牧劉備麾下:赤壁一戰,孫劉聯手,共破曹賊。孫劉之誼,可存竹帛;近聞皇叔夫人身獲重疾,朝不保夕;權亦不甚悲切。今恐皇叔失偶,如鯤鵬折翼,孤雁失群。權有小妹尚香,年逾二九,自幼聰慧。性格豪爽,多具才情,倘皇叔有俯就之意,欲與皇叔聯姻,可侍皇叔於晨昏。特差呂範為媒,表達權意。若君不嫌舍妹貌醜愚昧,兩家共結秦晉之好,孫劉唇齒相依,共抗曹賊。君若有意,可過江以議訂佳期。書不盡言,權靜待綸音。建安十四年孫權拜書。
孔明看後,分別又與龐,張觀看,張飛笑說“碧眼小兒還有點文詞。劉備叫諸葛亮寫了迴文,差人請呂範上堂,給了一些儀程,打發他過江迴複孫權,就說劉備與帳下文武商議以後,會親自過江與吳侯一敘。
呂範走了之後,劉備問三人此事怎樣辦才好,龐統曰“孫權趁夫人染疾之時來此一招,分明是想以妹為餌,誘主公過江,以便強討荊襄;依統之見可如此如此便行,諸葛亮也點頭認為可行。
張飛道“碧眼小兒不是擔心他的妹子嫁不出去嗎?那就按士元之意。差人過江將孫權書信交付喬玄,他會把消息傳報與孫權之母吳國太。同時令人在南徐城中購買一些禮品,並散布一些大哥即將過江的謠言,幹脆就叫孫小妹嫁不出去,好在閨中等待兄長。將來吾統率大兵東下之時,再取來與大哥完婚,先氣氣這周瑜這隻小白鶴在說。
“周瑜怎樣成了小白鶴了”?劉備,孔明,士元一齊看向張飛。桓侯當然不會把穿越之事,周瑜是壽星的白鶴童子轉世為丁公再轉為周瑜的事情告訴他們。隻是說這小白鶴是俺送與周郎的外號,孔明和龐統一想,還真點深意,難怪周郎水戰無雙,的確真的就像白鶴一樣有一雙銳利的眼睛,而江中大小船隻在他的眼睛裏真的像遊魚一樣。
再說呂範迴到江東之後,說了劉備眾人的情況,並拿出迴書遞與孫權,孫權看後又讓周瑜觀看,周瑜看了,他立刻下令封閉所有的消息,並調兵遣將作好應對劉備過江的打算。
可是沒過多久,孫權便被母親吳太夫人召進內室,他見到江東閣老喬玄也站在一旁,孫母拿岀了他寫給劉備的書信遞給他,問是怎麽迴事?
孫權被逼不過,方才把周瑜設計以小妹為餌,誘騙玄德過江逼他交岀荊襄的事說了一遍,果然吳母大罵周瑜孫權一番。喬玄對他說“仲謀,你和周瑜此計太下作了,莫說取不了荊州,就是取了,你把小妹的麵子放在何處?何況甘夫人還沒死,劉備過不過來都是問題,但現在南徐城中有半數以上的人都知道此事,你們該怎樣收場”?
吳國太越想越怒,她當場令下人召周瑜進來,大罵他與孫權一頓,並問他怎麽處理善後,孫權與周郎挨了一頓臭罵,連忙退了岀來,他們親自去城中走動察看,果然滿城議論紛紛,都說孫劉聯姻是善舉,也隻有孫劉聯姻,才能使曹操不敢輕易而下江南,江東百姓的安全才有保障。
周瑜當下大怒,當下命令去抓捕造謠之人,可是臥龍鳳雛是何等樣人?等周瑜得知情況之後,除留下細作之外,明麵人物早撤迴荊州去了。
周瑜氣得老病複發,當場口吐鮮血,左右忙將他扶送迴府去了,並令人請大夫照看。
且把江東按下,再說劉璋,當他聽道張魯要犯西川,就急得焦頭爛額,別駕張鬆建議,讓他收拾金銀材寶玉器等物,自己帶往許昌進貢,並請曹公出兵漢中,那麽張魯則拒敵無暇,疲於應付,就無力進取川蜀。
劉璋大悅,當下收拾好一切進貢之寶,便令張鬆為使,鬆帶人十餘個從人,一行往許昌而去,探馬報入襄陽,孔明立即命探馬往許都去打聽消息。
卻說甘夫人之病體在張仲景與華佗兩位國醫聖手的精心治療之下,病魔慢慢的退去,由於她在荊襄有主母之稱,太醫院當然是盡心盡力而為,真的是全力以赴,在眾醫士的精心照顧下,她的身體漸漸的告別病魔,已經恢複正常起來。劉備與眾人亦放下心來,開始全力謀議川蜀之事。
再說那益州別駕張鬆,他字永年。雖然有過目不忘之能,聲音響亮如銅鍾。但其人卻生得額?頭尖,鼻僵齒露,身高更是不滿五尺。當時他這副尊容多數人都不待見。他實際就是一個朝秦暮楚之人,所以他暗中繪畫了西川四十一郡縣的地理圖本藏好,準備將西川獻給曹操。
張鬆一路曉行夜宿,到了許都,進了驛館住下。每日去相府投了手本,求見曹丞相。可是一連等了三天,也沒有得到曹操的召見。原來曹操大破馬超之後,但凡國政皆在相府商議,並不上朝。張鬆等候了三天,又與左右近侍送了許多賄賂,才得到曹操的傳見。
當下他見了丞相,拜舞以畢。孟德問道:“汝主劉璋,連年未來進貢,是何原因”?張鬆迴答說“隻為蜀地路途艱險,賊寇竊發,不能通行”。
操曰“吾掃清四海,天下清平,何來盜賊”?張鬆對曰“南有孫權,北有張魯,東有劉備,至少的也帶甲兵十幾萬,何為太平”。由於張鬆恨曹操對己無禮,在曹操吹覷自己天下無敵之時,他曆數曹操的短處,並說丞相大軍雄視天下無敵,鬆亦知之。如濮陽攻呂布之日,宛城戰張繡之時,割須棄袍在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赤壁大勝周公瑾,華容道嚇飛關雲長,此真乃天下無敵焉?曹操大怒曰豎儒焉乘揭吾之短?有何能耐與君評足論短?若不是有荀文若的保諫求情,他必死許昌無疑。雖然有過不忘之能,能背誦丞相的《孟德新書》。得主簿楊修的再次引見,雖然重新見了曹操,最終卻惹得曹操燒毀了畢生之著《孟德新書》,並被曹操下令虎衛軍把他亂棍打滾岀來。
當下荀彧與楊修問曹操看何不看好張鬆,曹操說張鬆奉劉璋之命遠束進貢,就是想要孤家為他除去張魯,我們雖勝馬超,但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之內無法西指,並且答應張飛十年之內不染指荊益,就將西川和漢中留與劉備,劉璋和張魯他們在狗咬狗吧,所以孤才不理他。
張鬆無可奈何,因提前在劉璋麵前誇了海口,如今難以自圓其說,他隻得收拾迴川,在半路上忽然想起世人都傳說劉備仁德,心想隻有到荊州看劉備怎樣,再作打算了。
張鬆一行往荊州界上而來,再說細作飛鴿傳書把他的情況報到襄陽,劉備與眾人合計一番,他差趙雲到郢州界口去迎接張鬆,關羽則在荊州界首館驛相候。所以張鬆剛走到郢州界上,趙雲帶五百餘騎早在那裏迎候,並令士兵奉上酒食,趙雲陪他飲了數杯,然後一同往荊州而來。
剛到界首,迎麵見了一員大將,丹鳳眼,臥蠶眉,紫麵長髯,正是那過關斬將的關羽關雲長。關公迎著對他說,吾奉兄長將令,專在此處迎候大夫。張鬆忙下馬曰“來者可是過五關斬六將的漢壽亭侯關雲長麽”?關公曰“然也,關某奉兄長及軍師將令,在此專迎大夫,並為大夫接風洗塵”。
張鬆連稱不敢,三人同到驛館之中,早有從人擺好了酒筵,關公與趙雲連連奉酒,直到傍晚才告辭張鬆而去。
第二天張鬆用過早膳,上馬往荊州而來,還沒有走上三裏路,早見劉備領著臥龍鳳雛親自來接。遙見張鬆到來,三人早就下馬相候。張鬆也慌忙下馬相見。劉備當即說了一番客氣的話,然後請張鬆進荊州閑敘幾日,張鬆當時應允,於是大家一齊上馬,來到荊州府衙坐下。
張飛知道張鬆是尋主獻圖。他沒有隨眾人出現,而是將布署兩年多來,細作傳迴的西川地圖找人拚湊起來,由於這些細作奉張飛的命令分散到益州各地,並深入民間與當地鄉民混得甚熟。所以收集到的地圖更精確一些。不過看到這此地圖,他不禁想起了誤入漢水身故的戲誌才先生,想到此處,這位穿殺於千軍萬馬之中的鐵血猛將也是潸然淚下。
再說劉備等人將張鬆接進大堂,擺筵招待,大家敘說一些客氣的話,無人提起張鬆的西川一行。張鬆以言試之,他問劉備“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孔明說,論說起來,荊襄還是人家東吳的,我們不過是暫時居住而已。東吳還頻頻催討”。
張鬆曰“孫權仗父兄留下的基業,坐守江東九郡八十一州縣,還不滿足”?龐統曰“我主是以叔輔侄借劉琦之名坐領江東,今劉琦公子已故,孫權便差人來索取;想我主公乃漢室之胄,天子親封皇叔卻無片土,其它的卻是大漢之茅賊,卻霸有大片地土,真是唯仁者不平焉”。
劉備忙故意打斷二人的話,他眼望張鬆而對臥龍、鳳雛言曰:“二公休言,備有何德?焉敢望多乎”?張鬆忙奉承他說“不然,明公乃帝室宗親,仁義德行著於四海,休言占據州縣,就是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劉備連忙說“公言太過,備何敢當”!
就這樣,與張鬆歡宴三日,並不提川中之事,張鬆辭去,劉備帶眾人送岀十裏開外。張鬆見劉備如此寬仁愛士,於是就要此行的目的對劉備明說,吾非是賣主求榮,奈劉季玉雖有益州之地,然稟性懦弱,不能任用賢能。加上與張魯有仇,時思侵犯。因此蜀中有識之士,思得明主,不才本欲納款與操,不想逆賊猖獗,傲賢慢士。
故此特來見明公,望明公早取西川為業,然後北圖漢中,再取中原,以匡扶漢室。皇叔將名垂青史,功大莫焉。明公若有收川之意,鬆願約友人為內應,效犬馬之勞,不知鈞意如何”?
玄德曰“備深感君之厚誼。奈劉季玉與吾同宗,亦為皇室之裔,若攻之,恐天下人唾罵”。張鬆迴答說,“大丈夫處事,當努力建立功業,著鞭在先,今日不取,日後必被他人所取,那時悔之晚矣”!備曰“吾聞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不能方軌,馬不能聯轡,就是真的想取,卻沒有什麽好辦法。有何良策呢?
張鬆取出一張地圖來說,鬆深感明公盛得,敢獻此圖。請明公但看此圖,便知蜀中道路矣。玄德略展視之,隻見圖上麵盡寫著蜀中各地理山川,遠近闊狹,以及府庫錢糧都一一記載分明。鬆曰“望明公速圖之。鬆有心腹摯友二人,一名法正,一名孟達,此二人必定會相助明公,若二人到荊州時,可以心事共議。鬆先告別皇叔,迴川迴複劉季玉,再聯絡有誌之士,以待助明公收取益州”。
劉備拱手謝曰“青山不老,綠水常存,他日事成,必當厚報”!鬆曰“鬆遇明主,不得不盡情相告,豈敢望報乎”?於是拱手作別。玄德命雲長等人率領兵卒,將張鬆一行直送出郢州界後數十裏方才返迴城來。正是:
先主仁德貫西蜀,別駕鑒別送地圖。從此西川各州郡,早遲皆屬劉皇叔。
這說張鬆與雲長等人告別後走不上數裏。忽聽一個渾厚聲音傳來“別駕慢行”。他連忙勒住了馬,隻見前麵一匹烏騅寶馬上坐著一人。四十歲上下,豹頭環眼,雙目有神,身長八尺有餘。他上前問道“尊駕何人?為何攔吾去路?今日相見,有何指教”?
來人曰“身乃燕人張翼德也,聞公強聞博記,飛今偶得一圖,還望宗兄指教。鬆曰“原來是翼德將軍,不知將軍有何圖須鬆鑒別”?飛曰“請別駕一觀便知,”乃取一圖遞與張鬆,鬆展開一看,卻也是西川地理位置圖。但圖上除了遠近澗狹,山川險要,地理行程以及府庫錢糧之外,而路線更加精確,每個郡除了官道之外,哪裏有一條小路都詳細注明敘述。鬆大驚曰“宗兄此圖從何而來”?
張飛對他說,“不瞞你說吾早有取川之意,所以在數年前便開始讓人各處收集。但時機尚未成熟,今遇別駕,大事定矣!還望別駕鼎力相助,他日收取西川,宗兄居功至偉”!鬆曰“吾已對皇叔說明一切,鬆願盡力而為,以助皇叔收川,並將西川地理圖獻與皇叔了,不過現在看來,我那圖對翼德來說,真可謂是班門弄斧矣!慚愧慚愧”。
飛曰“圖是死物,費點力氣就可以弄到;而別駕之心才為珍貴。他繼續接著說“別駕可迴蜀中去見劉璋,言曹操非但不圖張魯,更有取川之心。再建議劉季玉派人來荊州請吾兄以為外援,吾會親自帶兵來蜀中,還望別駕盡力聯絡誌同道合之人協助,早日完成收川大業!別駕將名垂青史”。
張鬆連連點頭答應。倆人互道珍重,拱手而別。不表張鬆迴川,單說翼德迴城。他進了州府大堂,隻見劉備,關羽,臥龍鳳雛,毒士,徐庶正在圍著地圖觀看,並議論些什麽。見他進來,劉備也看見了他,忙說三弟你去哪裏了?這幾天不見你在城中,不知你又忙些啥?你快上來看看,為兄今日得一寶貝,正與諸君共賞呢!
張飛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他說“吾知道西川別駕張鬆平時遊曆蜀中,耗費了多少心血,作成了兩幅西川地理圖,一雌一雄,雄的要粗糙一點,要小一點;雌的要大一點,要詳細一點,吾估計他把雄的獻與你們了。所以俺等著了他,他被我誠心感動,所以又將雌圖送我了。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見他一語驚人,忙問他此話當真?張飛見眾人不信,他也把自己早已製作好的地圖拿與眾人觀看,隻見兩圖對比,張飛的圖要比張鬆獻的還大四分之一。在對比之下眾人發現張飛的圖比張鬆的要詳細得多。眾人大吃一驚,連忙問他圖從何而來?飛曰“夫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未雨綢繆,焉能正眼而視天下乎”?
現在西川的地埋圖已經到手了,可是該如何進取西川,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