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歎於吉


    江東雲暮,鶴氅仙蹤處。咒術仁心皆作古,醫道觸犯雄主。


    符水能濟蒼生,衢間聚散歡聲,怎奈權鋒難測,空餘史話哀情


    這首詞牌名清平樂,說的醫道聲望與權力的對決,有仙人尊稱的醫士於吉,因名望觸犯了江東的統治者孫策,為了江東的長久治安,孫策不惜母命和眾官的人情,冒望生命之危,也要把於吉處死,說明人心在霸權麵前也是不值一提。


    上迴書說到關羽與孫乾去河北尋找玄德,張飛鎮守古城。張飛知道大哥劉備的事業現趨勢開始上升,他令人去南陽召迴賈詡,張繡,趙雲等人來古城。大家商議今後的戰略規劃。又令人往汝南召迴劉辟龔都等人。


    各位老鐵們看到此處不免會有些納悶,根據本書的創作的發展,劉備已經提前截胡的原著中曹孟德駕下的幾大名將,現在直接可以跟曹操掰手腕了,為何還一事無成,從黃巾起義到現在十多年了,還成天東奔西走,豪無建樹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在前麵司馬貌斷三國案時提到的因果循環。


    其中韓信建了十大功勞,卻被劉邦猜忌,呂雉把他處死於長樂宮,因此斷他來報夙世冤仇,他當有漢家大半天下。所以他轉世投胎曹操之後,必須統一整個北方,欺淩劉邦轉世的漢獻帝劉協。處死呂後投胎的伏皇後,以報前仇。


    而孫權是英布轉世,當享有天子之福,就必須安排能人扶保。八爪金龍投胎的大梁王彭越轉世為劉備,因為彭越的軍功比英布還要低些,但他為人正直,不反漢家,不思淫欲。因此司馬重湘判他轉世為劉備,坐擁西蜀之地,在曹操之子曹丕廢掉漢帝之後,由他承襲漢統,重興漢室。所以注定是大器晚成。


    項羽轉世為關羽,樊噲轉世為張飛與他初時桃園結義,同心扶保於他。由於是樊噲與司馬貌討價還價,才允樊噲截取一隙之機,重興漢室。要重興漢室必然要有能臣武將扶保,因此司馬貌以代閻王的身份同意張飛能恩收部下。


    所以才讓張飛最先從韓馥手下先挖岀張合,從救徐州時截胡太史慈,收管亥。在西都救駕之時在曹操之前招收了賈詡和徐公明,並找到羅貫中棄用的名士戲誌才,在白門樓向曹操討人情,救出了張遼,高順,以及事後換來臧霸的投奔。


    但是沒有安排他們及時出場,發揮作用的原因,是出於時間的考慮,和大局尚未規劃出來。故而猛將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再說關公與孫乾離了古城,奔往河北。他也令周倉去召迴臥牛山裴元紹,叫他速帶部下來古城聽用。這天他與孫乾來到界首,孫乾因他斬顏良誅文醜,怕袁紹責怪,讓他暫留此間,由孫乾去見劉備,商量脫身之策。


    關公依言讓他去河北,自己在附近的一個莊上暫歇,這莊主恰也姓關,叫做關定,他聽說起關公大名,當下留雲長與二十騎在莊紮住,並把二子叫岀來拜見關公。


    孫乾來到冀州找到了玄德,他把情況與劉備說了一遍,劉備聽後,又找簡雍一齊商量,三人決定讓玄德去找劉表結盟,共同討伐曹操為借口脫離河北,先讓孫乾去通知雲長在路上接應。


    當下按計劃施行。劉表見了袁紹,問他有沒有招請劉表同伐曹操,袁紹說遣人送過書信,但劉表沒有迴複,玄德說劉表亦是皇室宗親,由他岀麵劉表必允。袁紹答應讓他去說服劉表動兵,並問起關羽之事。劉備說,聽說關羽已經脫離了曹操,正往河北趕來。這和陳震迴報袁紹的一致。


    為了徹底打消袁紹的疑心,劉備當著袁紹的麵又寫了書信讓孫乾在找關公,讓他趕快來河北。孫乾接書立刻向袁紹行了一禮,忽匆匆的去了。


    劉備也告辭了袁紹向荊州進發,袁紹讓簡雍同行,以便監視於他,郭圖指出劉備是乘機逃跑,但袁紹不信。


    玄德、簡雍離開冀州,到了界首會合孫乾來到關定莊上,見到了久別的關羽,兄弟倆人抱頭痛哭一場,莊主關定有倆個兒子大的一個學文,小的一個習武。關定對劉備說到次子關平久慕關將軍的為人,想跟從關公,讓劉皇叔講個人情,於是在劉備的撮合下,年已經十八歲的關平拜關公為義父,從此跟在關羽的身邊。


    當然關公也叫他拜見了伯父玄德。劉備生怕袁紹查知後追來,急忙收拾起行,關平拜別了父親關定,跟著新認的義父雲長一起離開了關定莊,大家向古城前行,關定送了他們一程才轉迴莊去了。


    張飛聽孫乾報說大哥已來到古城城門外,急忙帶了糜竺,糜芳出城迎接,劉關張兄弟在城門外久別重逢,相抱在一起,熱淚盈眶,進城之後,來到城中張飛設的帥府坐下。飛叫殺豬宰牛宰馬,祭拜了天地,並犒賞了諸軍。


    然後飲宴數日,當然劉備也進私衙會了久別的甘糜夫人,交納了貢精,這時夏侯涓也與甘糜二人結成了最好的姐妹。


    去南陽的使者已招迴了眾人,除留胡車兒暫守南陽之外,所有文臣武將齊聚古城。


    劉備陣容此時也非常強大。他文有賈詡,戲誌才,陳群,簡雍,糜竺,孫乾;武以關羽、張飛為首。以先後順序排列,部下有張合,趙雲,太史慈,管亥,徐晃,陳到,楊奉,張遼,高順,臧霸,張繡,劉辟,龔都,周倉,裴元紹,關平等人。兵丁有六七萬。


    大家經過商量決定,張繡返迴鎮守南陽,令聞達,李成,周通為部將,共守南陽;張繡領命自迴南陽去了。


    劉備與關張,賈戲五人,巡查古城周邊各縣,看到所到人處一片祥和,眾百姓也夾道歡迎劉皇叔一行,他心中也是一片感慨,心想普天之下若是如此就好了,看到眾人對他的歡唿,他心中也升起一股莫名的責任感來,他把匡扶漢室,在心中改成重整漢室為己任。


    他們迴到古城,決定是先迴汝南發展,畢竟汝南是一大郡,有三十餘縣,各方麵的資源都很豐富。由於張飛顯露出了超人的謀略,劉備也暗暗當起了甩手掌櫃,大事小事都扔給了他。


    張飛迴到家裏,夫人岀來迎接,夫妻攜手共同用膳也畢,迴臥房休息,倆人也溫存了一番。次日張飛叫劉辟,龔都引路,張合徐晃帶兵五幹護送三軍家眷前往汝南,派兩名燕將去召迴芒碭山的人馬,並收拾好一切財物遷移汝南。自己與劉備關公和戲誌才賈詡居中,太史慈,趙雲為後衛,撤往汝南,並讓肖縣令繼續管領古城,三軍大小人等願意的同行,不願走的分與了一定財物,但是告誡他們隻能返農,不得為盜,切不可打家劫舍,騷擾黎民百姓。


    且不說劉備搬家汝南,再說袁紹見劉備久久不迴河北心下大怒,想出兵討伐汝南,但郭圖勸阻讓他置劉備不管,聯合江東孫策共謀曹操。


    袁紹立刻修書,令陳震為使,來會孫策。那小霸王孫策坐領江東,也是兵精糧足。他在建安四年攻取了廬江,敗劉勳。叫虞翻馳檄豫章,華歆投降。自此聲勢浩大,令張?往許昌獻捷。曹操見他強盛,心想不可輕易和他交兵,便把曹仁之女許配給他的幼弟孫匡。兩家結成了婚姻,他留張弘在許昌。


    孫策自求為大司馬。曹操沒有答應,孫策記恨,常有偷襲許昌之心。於是吳郡太守許貢,上書曹操,被江防軍土拿獲解赴到孫策住處,策觀書大怒,於是殺了許貢,許貢有門客三人欲殺策給他報仇,在一次孫策行獵的時候他,趁他身邊無人護衛,一箭射中孫策的麵頰。


    雖然後來程普帶人上來殺了這三人,卻也受傷過重,派人尋找名醫華佗醫治,不過華佗不在江東,已北上中原去了。隻有徒弟吳普在吳郡。


    當下叫吳普來給他醫治,普說他身中之箭箭頭有毒,需要休養百日,而且不可動怒,才是根治。但孫策性急。才休養了二十多天,他聽說張?派人迴來了,急忙召見,使者說曹操與眾人都很敬服他,隻有郭嘉不服。


    並說孫策秉性過剛,易衝動,徒有匹夫之勇,早晚必死於小人之手。策怒極欲發兵攻曹,被張昭勸阻下來,他這時收到陳震帶來的袁紹手書,心中大喜,答應從袁紹之請,共攻曹操。當下設宴招待了陳震,飲酒之間,左右忽然間互相耳語,紛紛下樓。


    孫策當時問其原因,左右繩樓下有於神仙經過,眾將都受過於神仙符水之德,要去拜謝他。


    孫策倚欄往下一看,見一鶴發童顏的道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坐了滑杆而來,一眾百姓夾道焚香,伏道而拜,且高唿神仙,


    孫策大怒命左右,“此是何方妖人,快快與吾擒來”!從人道:“這是寓居東方的仙人,名叫於吉,往來吳會之間,以玄咒符水醫救了萬民,無不應驗。當世稱為神仙,不可輕瀆”。孫策聞之愈怒,大叫士兵快去拿來,違令者死!


    士兵無奈,隻待將於吉押到孫策跟前。策曰“狂道怎敢煽惑人心”?吉曰“吾自得“太平聖經”,勤加修煉,唯務代天宣化,普救萬人,往返於吳會之間,以靈咒符水普救了成千上萬的人的性命,但沒有收取病人財物,何為煽惑人心”?


    孫策曰“你沒有收取一分財物,你口中吃的,身上穿的從何而來?我看你也是黃巾張角之流,為害世間,今日不誅,必為禍害”。


    當即令左右斬之,張昭諫曰“於道長在江東數十年並無過錯,且普濟眾生,主公不加害於他”。


    孫策不聽,因眾人苦勸,才將於吉暫囚牢中,眾官俱散,陳震也迴館驛安歇。孫策迴府後,被母親吳夫人喚入後堂,問曰“吾知汝將於神仙囚禁,他曾多次醫治眾人疾病,軍民敬仰,汝不可加害”。


    策曰“以乃妖人,不可不除,母親休聽外人妄言,吾自有區處”。乃喚獄吏將於吉帶來拷問。原來獄吏敬信於吉,沒有給他上刑具,及到孫策傳喚,才將他上刑帶見孫策,孫策見狀愈加憤怒,大罵獄吏,繼續將於吉收押在獄。


    張昭等十餘人聯名保於神仙。孫策詰問他們,“你們都是知書達禮之人,為何不明事理?昔日交州剌史張津就是為邪教所誤,最終死於亂軍之手。我殺於吉,就是提醒你們,不能信妖道邪論所迷惑”。


    呂範對孫策說他知道於吉會祈風禱雨,可以讓他一試,現在是幹旱時節,讓他求雨以辨真偽。當下孫策令將於吉解去刑具,讓他登壇祈雨,於吉無奈即沐浴更衣,取繩自縛於烈日之下,眾百姓聽說之後齊來觀看,人們阻塞了大街小巷。


    於吉對眾百姓說,我的天數已到了,今天雖然能夠讓天下雨,但卻免不了自己一死,我隻能以這場雨證明吾不是什麽妖人邪道,而是死於天數矣。


    果然在午時,於吉果真祈禱來了一場大雨,足足下了一個多時辰。但更觸怒了孫策,他不顧眾人苦諫,親手拔劍斬了於吉。


    當下於吉頭顱落地,頸內衝岀一道濃濃的青氣向東北而去,而孫策還令將屍首號令於市,以證妖妄之罪。


    看官老鐵們看到此處,也許會問孫策為什麽不顧母親與眾文武的求情,非要於吉一死呢,這裏有一典故。聽我一一講來。


    原來光武末年,中山有一師徒二人修道,師叫褚齡,徒喚杜堅,受異人傳授到修煉之法,也是到處救人疾病,造化世間,杜堅見師傅並不收取分文,心下甚怨。人即生於天地之間,常年拚搏就是要弄此錢米,以育後人,如果是這樣清淡無為,那還這幺起早貪黑有啥作用,因此師徒分歧。後來杜堅又弄死了師傅,獨自修成,他依舊為官民人等看病,雖然沒有勒索錢財,但人家拿給他,他也從來不據,幾次轉世才投生為於吉,早年得到太平經,學成了其中玄術,精於命數,善能知過去往來之事,所以他知道師傅最終會來報上世之仇。


    褚齡因救民有功,受天帝眷顧,令他投生在江東孫家,取名孫策,為弟孫權打前站,享有諸侯之尊。也報被徒杜堅謀害之仇。所以孫策不顧眾人之諫,堅持殺了於吉。


    其實應該是孫策身為一方有作為的諸侯,而於吉在他的轄下頗得人心,已經挑戰了他的權威,因為任何人個肩負大任的人不能允許別人的威望超壓自己,如果於吉若有異動,隻須振臂一唿,他在江東的地位會及及可危。


    於吉死後,陰魂不散,在孫策府上騷擾,把孫策弄得形容憔悴,他也自知命不久矣,當即把二弟孫權叫道榻前,吩咐他執掌江東,孝母待弟。並對他說擴展疆土,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爭衡天下,孫權遠遠比不上他;但是知人善任,舉賢任能,從諫如流,保守家業他也不如孫權。要孫權念父兄創業之艱,好生保守江東。當下將江東印綬遞與孫權。並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委周瑜,隻有周瑜才得讓江東立於不敗之地,並叫老將韓當,黃蓋,程普好好的協助周郎以保江東。


    然後又對妻子大喬說了一些情話,讓大喬叫妹小喬轉告周郎,好生扶保孫權管領江東。最後用手在妻子的俏臉上摸了一下,雙目緊閉,嗑然長逝。要知孫權怎樣接管江東,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