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臣彈劾開陽伯賑災不利
裝傻三年:從狀元郎到異姓王 作者:浴火新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愛卿不必如此激動。”宣德帝淡然道。
“趙愛卿你繼續說,即便是說錯了,朕恕你無罪。”趙如風點頭:“陛下,那臣就說了。”
“臣覺得,為了天下百姓,應當成立一個專門監管天下商人的部門。”
“主要是針對災年商人惡意抬價一事,阻攔商人破壞我大京皇朝根基。”
“而且新成立的部門,也可以精準掌控各個地區資源出產量。”
“萬一遇到災年,也能以產量來判定,此地區是否有足夠資源應對災年危機。”
說完,趙如風靜默了。
他在等。
等四大門閥世家的官員開口。
然而……
所有人都沉默了。
宣德帝見狀淡淡道:“諸位愛卿,覺得此提議如何?”
沉默。
還是沉默。
因為哄抬物價這件事已經和百姓暴動,鎮壓暴亂一事掛上關係,這導致誰都不敢輕易開口。
誰隻要敢說一個不字,那就是此人不希望大京皇朝好,就是此人希望民眾暴動,民不聊生。
誰敢啊!
別的不說。
就是朝堂上那群躍躍欲試的武將。
誰要開口,這群殺胚,絕對能給他活剝了。
片刻後。
還是楊國公先開口:“趙侍中,即便非災年期間,物資都有相應的價格波動,試問,抬價多少,才是亂抬價。”
趙如風早就想好如何迴答,道:“隻要波動上漲不超過各省當地相同物品均價的五成,便不算亂抬價。”
楊國公目光眯了眯,歎了口氣道:“趙侍中,這件事情波及很廣,如此嚴苛,商人很難接受。”
“當糧食短缺時候,糧價翻倍,甚至數倍,都屬正常。”
“若是此新法一出,相當於斷了商人財路。”
“如果商人都不賺錢,以後哪裏還有商人願意奔波運糧,將糧食運送到全國各地售賣。”
“難不成要出資朝廷運糧?”
趙如風問:“那楊國公覺得呢?”
楊國公建議道:“波動不能超過十五成,商人應該能接受,否則,怕是民眾沒有先暴亂,商人就該先暴亂了。”
趙如風搖頭:“不妥,十五成,對災民來說,還是太高了。”
“並且新法並非不讓商人賺錢,隻是不允許賺國難錢。”
“……”
接下來。
在一番激烈商討後。
最終以災年物價上浮不得超過均價十成,而定案。
隨後,又推行出新部門。
而如此為天下百姓著想的新法案。
一經推出,不用想,絕對深受百姓愛戴。
眾多世家官員無奈啊。
麵對民族大義壓頭,他們也不得不低頭。
但是……
等到此事剛結束,眾人覺得沒啥事兒了,還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時候。
趙如風又第一個開口。
“陛下,臣彈劾開陽伯秦子謙,賑災不利,致使百姓暴亂,險些傷我大京皇朝根基,還請陛下重罰開陽伯!”
開陽伯本來因為瑣事纏身,今天本不打算發言。
沒想到,這都能波及他身上!
嚴世蕃緊跟著開口:“臣附議,開陽伯等戶部官員不作為,才有百姓暴動,望陛下嚴懲。”
“也請陛下盡快實施南人北遷決策,以緩解南方壓力。”
說到這裏,開陽伯也明白了。
原來他成了今天南人北遷議題的突破口。
別看趙如風和嚴世蕃兩人是在說他賑災不利。
其實是在說所有世家官員。
楊國公再次感覺到迎麵而來的壓力。
最近的一係列事情,太密集了,壓得他喘不過氣。
哪怕他是國公,也頂不住這麽大的壓力。
讓他一個人麵對嚴世蕃,已經很累了。
更何況還要加上趙如風這個從不按常理出牌的瘋胚。
一旦趙如風發起瘋來,大概率又是朝會撞柱,這誰受得了。
在四大世家官員都沒有頭緒時候,楊國公絞盡腦汁給出一個議題方向,他道:“南人北遷,傷財勞民,即便百姓同意北遷。”
“但無論是遷移所用的載具,還是糧食的消耗,哪怕路上夜晚取暖,都存在巨大問題。”
“輕壯漢子還頂得住夜晚寒風,老人和孩子,肯定頂不住……”
楊國公也頂不住壓力了,直接將問題拋迴去。
這些都是實際問題,如果沒有他們四大世家全力支持,僅僅靠著朝廷,不可能進行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立刻,朝堂上又一次展開激烈討論。
但探討到最後,都是各種扯皮。
趙如風也看出來了。
南人北遷商議到最後,確實還要迴歸到這些實際問題上。
但這已經足夠了。
隻要世家鬆口願意南人北遷,接下來,就有應對之策。
秦浩也和他說過,前麵不要逼得太急,就是要讓世家鬆口,要讓南方百姓心甘情願北遷,剩下的才能施展。
況且。
現在南方關於南人北遷計劃的傳播還不夠廣,必須要讓所有人都聽說蛛絲馬跡,再進行下一步。
此時趙如風也明白秦浩為什麽讓人先散播謠言了。
哪怕提前散播南人北遷一事,到現在還沒有在南方完全擴散開來。
若是等確定議案,如此突兀的決定,恐怕會受到南方百姓的抵製。
所以。
眼下重要的,還是壓榨世家救災和北方物資收集運輸。
當即趙如風開口道:“楊國公說的也有理,還是賑災優先。”
至此。
諸多世家官員鬆了口氣。
朝會結束。
……
另一邊。
風月樓。
秦浩一晚上差點沒氣死。
他這些天養身體,好不容易身體幾乎恢複,準備昨晚策馬揚鞭。
誰能想到。
梅兒和雪兒同時來月事了。
秦浩腦瓜子都是嗡嗡的。
酒喝了,奶喝了,臨陣衝殺了,你告訴我白喝了?
哪裏有這個道理。
幸好。
梅兒和雪兒的一套舌燦蓮花,玉手弄簫,才讓秦浩勉強度過一晚。
但沒有上陣殺敵,秦浩總覺得心裏缺點什麽。
臨走時候,雪兒和梅兒那勾人的眼神,也使得秦浩越發希望兩人月事快些結束。
隨後,馬迎澤和趙光年兩人神清氣爽地與秦浩匯合後,疑惑詢問秦浩為什麽這麽鬱悶。
兩人很奇怪掃了眼秦浩。
“老秦,你這麽專一麽?”
“梅姑娘和雪姑娘不行,你就不能找其他姑娘?”
“如果還想找花魁,你隻要張口來首詩,現在風雨樓的花魁巴不得自己送上門,什麽風姑娘,花姑娘,還不是手打擒拿?”
秦浩愕然張開嘴,然後一拍腦門,怎麽忘了這一茬!
不行,明天還要來。
但是眼下,要先做正事兒。
秦浩當即道:“老馬,老趙,走了,咱們去要賬!”
馬迎澤和趙光年在好奇要什麽賬。
秦浩瞥了瞥嘴:“咱們的酒難道白砸了?”
“一百多缸啊。”
“這錢,你們不要麽?”
馬迎澤怔怔出神:“老秦,咱們哪裏來的一百多缸名酒,不是說弄五十缸就不弄了,你說的物以稀為貴呢。”
“嗚嗚嗚嗚……”
趙光年一把捂住馬迎澤的嘴巴。
他別提多興奮了,道:“老秦,所以,你讓我砸酒缸,就是為了這個時候?”
秦浩麵露笑意撇撇嘴:“不然呢?”
“趙愛卿你繼續說,即便是說錯了,朕恕你無罪。”趙如風點頭:“陛下,那臣就說了。”
“臣覺得,為了天下百姓,應當成立一個專門監管天下商人的部門。”
“主要是針對災年商人惡意抬價一事,阻攔商人破壞我大京皇朝根基。”
“而且新成立的部門,也可以精準掌控各個地區資源出產量。”
“萬一遇到災年,也能以產量來判定,此地區是否有足夠資源應對災年危機。”
說完,趙如風靜默了。
他在等。
等四大門閥世家的官員開口。
然而……
所有人都沉默了。
宣德帝見狀淡淡道:“諸位愛卿,覺得此提議如何?”
沉默。
還是沉默。
因為哄抬物價這件事已經和百姓暴動,鎮壓暴亂一事掛上關係,這導致誰都不敢輕易開口。
誰隻要敢說一個不字,那就是此人不希望大京皇朝好,就是此人希望民眾暴動,民不聊生。
誰敢啊!
別的不說。
就是朝堂上那群躍躍欲試的武將。
誰要開口,這群殺胚,絕對能給他活剝了。
片刻後。
還是楊國公先開口:“趙侍中,即便非災年期間,物資都有相應的價格波動,試問,抬價多少,才是亂抬價。”
趙如風早就想好如何迴答,道:“隻要波動上漲不超過各省當地相同物品均價的五成,便不算亂抬價。”
楊國公目光眯了眯,歎了口氣道:“趙侍中,這件事情波及很廣,如此嚴苛,商人很難接受。”
“當糧食短缺時候,糧價翻倍,甚至數倍,都屬正常。”
“若是此新法一出,相當於斷了商人財路。”
“如果商人都不賺錢,以後哪裏還有商人願意奔波運糧,將糧食運送到全國各地售賣。”
“難不成要出資朝廷運糧?”
趙如風問:“那楊國公覺得呢?”
楊國公建議道:“波動不能超過十五成,商人應該能接受,否則,怕是民眾沒有先暴亂,商人就該先暴亂了。”
趙如風搖頭:“不妥,十五成,對災民來說,還是太高了。”
“並且新法並非不讓商人賺錢,隻是不允許賺國難錢。”
“……”
接下來。
在一番激烈商討後。
最終以災年物價上浮不得超過均價十成,而定案。
隨後,又推行出新部門。
而如此為天下百姓著想的新法案。
一經推出,不用想,絕對深受百姓愛戴。
眾多世家官員無奈啊。
麵對民族大義壓頭,他們也不得不低頭。
但是……
等到此事剛結束,眾人覺得沒啥事兒了,還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時候。
趙如風又第一個開口。
“陛下,臣彈劾開陽伯秦子謙,賑災不利,致使百姓暴亂,險些傷我大京皇朝根基,還請陛下重罰開陽伯!”
開陽伯本來因為瑣事纏身,今天本不打算發言。
沒想到,這都能波及他身上!
嚴世蕃緊跟著開口:“臣附議,開陽伯等戶部官員不作為,才有百姓暴動,望陛下嚴懲。”
“也請陛下盡快實施南人北遷決策,以緩解南方壓力。”
說到這裏,開陽伯也明白了。
原來他成了今天南人北遷議題的突破口。
別看趙如風和嚴世蕃兩人是在說他賑災不利。
其實是在說所有世家官員。
楊國公再次感覺到迎麵而來的壓力。
最近的一係列事情,太密集了,壓得他喘不過氣。
哪怕他是國公,也頂不住這麽大的壓力。
讓他一個人麵對嚴世蕃,已經很累了。
更何況還要加上趙如風這個從不按常理出牌的瘋胚。
一旦趙如風發起瘋來,大概率又是朝會撞柱,這誰受得了。
在四大世家官員都沒有頭緒時候,楊國公絞盡腦汁給出一個議題方向,他道:“南人北遷,傷財勞民,即便百姓同意北遷。”
“但無論是遷移所用的載具,還是糧食的消耗,哪怕路上夜晚取暖,都存在巨大問題。”
“輕壯漢子還頂得住夜晚寒風,老人和孩子,肯定頂不住……”
楊國公也頂不住壓力了,直接將問題拋迴去。
這些都是實際問題,如果沒有他們四大世家全力支持,僅僅靠著朝廷,不可能進行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立刻,朝堂上又一次展開激烈討論。
但探討到最後,都是各種扯皮。
趙如風也看出來了。
南人北遷商議到最後,確實還要迴歸到這些實際問題上。
但這已經足夠了。
隻要世家鬆口願意南人北遷,接下來,就有應對之策。
秦浩也和他說過,前麵不要逼得太急,就是要讓世家鬆口,要讓南方百姓心甘情願北遷,剩下的才能施展。
況且。
現在南方關於南人北遷計劃的傳播還不夠廣,必須要讓所有人都聽說蛛絲馬跡,再進行下一步。
此時趙如風也明白秦浩為什麽讓人先散播謠言了。
哪怕提前散播南人北遷一事,到現在還沒有在南方完全擴散開來。
若是等確定議案,如此突兀的決定,恐怕會受到南方百姓的抵製。
所以。
眼下重要的,還是壓榨世家救災和北方物資收集運輸。
當即趙如風開口道:“楊國公說的也有理,還是賑災優先。”
至此。
諸多世家官員鬆了口氣。
朝會結束。
……
另一邊。
風月樓。
秦浩一晚上差點沒氣死。
他這些天養身體,好不容易身體幾乎恢複,準備昨晚策馬揚鞭。
誰能想到。
梅兒和雪兒同時來月事了。
秦浩腦瓜子都是嗡嗡的。
酒喝了,奶喝了,臨陣衝殺了,你告訴我白喝了?
哪裏有這個道理。
幸好。
梅兒和雪兒的一套舌燦蓮花,玉手弄簫,才讓秦浩勉強度過一晚。
但沒有上陣殺敵,秦浩總覺得心裏缺點什麽。
臨走時候,雪兒和梅兒那勾人的眼神,也使得秦浩越發希望兩人月事快些結束。
隨後,馬迎澤和趙光年兩人神清氣爽地與秦浩匯合後,疑惑詢問秦浩為什麽這麽鬱悶。
兩人很奇怪掃了眼秦浩。
“老秦,你這麽專一麽?”
“梅姑娘和雪姑娘不行,你就不能找其他姑娘?”
“如果還想找花魁,你隻要張口來首詩,現在風雨樓的花魁巴不得自己送上門,什麽風姑娘,花姑娘,還不是手打擒拿?”
秦浩愕然張開嘴,然後一拍腦門,怎麽忘了這一茬!
不行,明天還要來。
但是眼下,要先做正事兒。
秦浩當即道:“老馬,老趙,走了,咱們去要賬!”
馬迎澤和趙光年在好奇要什麽賬。
秦浩瞥了瞥嘴:“咱們的酒難道白砸了?”
“一百多缸啊。”
“這錢,你們不要麽?”
馬迎澤怔怔出神:“老秦,咱們哪裏來的一百多缸名酒,不是說弄五十缸就不弄了,你說的物以稀為貴呢。”
“嗚嗚嗚嗚……”
趙光年一把捂住馬迎澤的嘴巴。
他別提多興奮了,道:“老秦,所以,你讓我砸酒缸,就是為了這個時候?”
秦浩麵露笑意撇撇嘴:“不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