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附庸風雅沈公子
裝傻三年:從狀元郎到異姓王 作者:浴火新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太子也是無心之過。”李清瑤見狀趕緊開口求情。
“你閉嘴,讓他說!”
宣德帝是真怒了。
平時太子頑劣就罷了。
現在眼睜睜看著你妹妹被大臣為難,居然連一句話都說不上。
還要在朝堂上分心想什麽詩詞。
無論作為哥哥,還是太子,他都不稱職!
太子可不管這些。
他當即將四首詩詞念出來。
或許是太過驚豔了。
整個朝堂都鴉雀無聲。
就連想要救場的李清瑤都沒忍住眼眸微微瞪大。
是誰!
竟然能將梅與雪,寫出這般境界。
原本生氣的宣德帝也沉默片刻。
他好幾個唿吸才從四首詩詞的美妙中走出來。
楊國公趕忙開口:“恭喜陛下,有如此四首詩詞,作詞作詩之人,稱之為詩聖也不為過。”
“而陛下登基以來,卻頻出文壇巨子,說明大京在陛下帶領下,國泰民安,蒸蒸日上。”
“太子殿下麵對如此詩詞,沉迷其中,也屬人之常情。”
“哪怕老臣,初聽這四首詩詞,也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宣德帝臉色好了很多,這才問:“太子,這四首詩詞,是哪位大學士所寫。”
太子連忙開口:“稟父皇,具體何人兒臣不知,據說很多才子稱他為沈公子。”
“附庸風雅沈公子。”
“兒臣就是想著能結交一番我大京才子,才導致剛才分心,還請父皇原諒。”
宣德帝盯著太子看了好久。
太子冷汗都出來了。
其它文臣也不敢說話。
很顯然,陛下還在生氣,此時開口,那就是找罪受。
“如此才子,你認識了也無壞處。”
太子表情一鬆,臉上剛有一些喜色,就聽到宣德帝又開口:“既然你這麽喜歡詩詞,剛才的四首詩詞,給我抄一千遍。”
“抄不完,今晚不許吃飯。”
“清瑤留下。”
“退朝!”
太子苦著臉,愣在原地。
他原以為父皇不生氣了。
沒想到還是受罰了。
其它大臣眼看宣德帝如此生氣,也都不敢再生事端,趕緊離開。
一些朝中重臣,看了眼太子,也很是無奈。
後宮。
鳳儀殿。
宣德帝問:“清瑤,那個附庸風雅沈公子,可是給出賑災方案的沈浩?”
李清瑤搖頭:“父皇,女兒不確定,已經讓人去查了。”
“同時出現兩位姓沈的大才,不太可能,多半是沈浩所寫。”
“好好好,沒想到他還有如此詩才。”
宣德帝也是這麽想的,所以才留下李清瑤。
目前知道沈浩名字的,隻有他們父女兩人。
孝元皇後反複誦讀四首詩詞,很是滿意。
能將梅花和雪寫到這個地步,也稱得上詩聖二字。
很快,調查情況的下人迴來了。
李清瑤在知道的確是沈浩所寫後,臉上露出喜色。
她果然沒看錯人,沈浩身懷大才。
然而。
當聽到秦浩這四首詩詞是送給青樓女子的時候,臉色當即難看起來,氣唿唿地迴到鳳儀殿坐下。
“怎麽了清瑤。”孝元皇後見狀問。
李清瑤將剛才知道的信息全都說出來。
好消息,確定了,人就是沈浩。
壞消息,確定了,沈浩將去青樓當做附庸風雅。
才有了附庸風雅沈公子的稱號。
孝元皇後表情怪怪的。
原本四首詩詞,在她心中高潔典雅,突然就沾染了紅塵俗氣,落差太大了。
“倒是個有意思的小子。”宣德帝笑出聲:“隻可惜了這麽四首好的詩詞,便宜了青樓。”
“父皇,我這就迴去好好教訓他,這麽好的才華,居然浪費在那種女人身上!”
李清瑤是一點都笑不出來,恨得牙癢癢。
才華是讓你這麽用的麽!
宣德帝阻攔道:“不必,風流才子,也是才子,隻要不是酸腐儒生,這樣的人,無需束縛。”
“你隻需要想想,如何將人留下,不被那群文臣搶走。”
說到這裏,李清瑤更來氣。
這群文臣太不要臉了,公然搶人。
不行,絕不能讓他們知道出賑災策略的人就是沈浩。
否則。
沈浩又有才華,又有實幹能力。
文官集團一定會不擇手段搶沈浩。
一旦沈浩變成酸腐儒生,那絕對是武將最難纏的大敵人之一。
“父皇母後,我先迴去了。”
李清瑤起身告辭。
皇宮外。
李清瑤剛出皇宮,便被一人攔下。
那是今天上朝後一直沒走的翼國公。
翼國公身為改朝換代的元老之一,身份是頂尖的高。
此刻卻在皇宮外等了李清瑤足有半個時辰。
“翼國公,您老怎麽不讓人知會我一聲。”
李清瑤趕忙下馬車,快步過去。
“見過公主殿下。”翼國公笑著開口。
李清瑤連忙道:“老國公折煞我了,您是我爺爺的生死兄弟,是你們開創了大京皇朝。”
“而且您平常都叫我清瑤,今天這麽一稱唿,叫的我也不習慣了。”
“還是叫我清瑤吧。”
翼國公爽朗,道:“清瑤,你時時刻刻為邊關將士著想,受得起我這個老家夥的禮。”
“至於我等你,是想見一見幫你出謀劃策的大才。”
“一來,有了他的賑災法,才能省出銀兩用於軍費,我要當麵謝謝他。”
“二來,我想看看這個年輕人對文臣武將的看法。”
“若是這樣的大才也重文輕武,那武將真就沒出頭日了,哎。”
李清瑤聞言若有所思。
的確,她也想知道秦浩是怎麽看待文臣武將。
若是對方重文輕武,短時間內還不能重用。
……
***府。
“屬下見過***。”秦浩麵對李清瑤和坐在李清瑤旁邊的老人,微微躬身行禮。
翼國公有些詫異秦浩沒有行大禮。
但看到***沒說什麽,他便也沒在意那麽多。
“這位是翼國公。”
李清瑤開口道。
“見過翼國公。”
秦浩又是一個書生禮。
“嗯,一表人才,就是瘦了點。”
翼國公打量秦浩後,滿意道。
“今天主要是翼國公要見你,也是要謝你想出那麽好的賑災策略,給北方戰士省出幾十萬兩銀子的軍費。”
李清瑤淡淡開口,講明翼國公來曆和目的。
啊?
秦浩心裏有些懵圈。
賑災策略,他是寫過,那不是***給他走個過場麽?
這能省出來幾十萬兩銀子?
如此基礎的賑災法,就能省出幾十萬兩銀子來,那以前大京皇朝的賑災之法,是要多麽落後?
但驚訝歸驚訝,秦浩臉上沒表現出來。
反而從容道:“翼國公謬讚了,***殿下於我有恩,她的吩咐,我自當盡心盡力。”
“而且,沒有***殿下將賑災之法上達天聽,我再有法子也無處使力。”
“至於結果,更多是意外收獲。”
李清瑤被秦浩這個溫和的馬屁拍得十分舒服,看秦浩的眼神都順眼許多。
翼國公是直性子,又閑聊兩句,便直奔目的問:“沈浩,你對文臣和武將怎麽看?”
“你覺得是文臣重要,還是武將重要。”
“你閉嘴,讓他說!”
宣德帝是真怒了。
平時太子頑劣就罷了。
現在眼睜睜看著你妹妹被大臣為難,居然連一句話都說不上。
還要在朝堂上分心想什麽詩詞。
無論作為哥哥,還是太子,他都不稱職!
太子可不管這些。
他當即將四首詩詞念出來。
或許是太過驚豔了。
整個朝堂都鴉雀無聲。
就連想要救場的李清瑤都沒忍住眼眸微微瞪大。
是誰!
竟然能將梅與雪,寫出這般境界。
原本生氣的宣德帝也沉默片刻。
他好幾個唿吸才從四首詩詞的美妙中走出來。
楊國公趕忙開口:“恭喜陛下,有如此四首詩詞,作詞作詩之人,稱之為詩聖也不為過。”
“而陛下登基以來,卻頻出文壇巨子,說明大京在陛下帶領下,國泰民安,蒸蒸日上。”
“太子殿下麵對如此詩詞,沉迷其中,也屬人之常情。”
“哪怕老臣,初聽這四首詩詞,也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宣德帝臉色好了很多,這才問:“太子,這四首詩詞,是哪位大學士所寫。”
太子連忙開口:“稟父皇,具體何人兒臣不知,據說很多才子稱他為沈公子。”
“附庸風雅沈公子。”
“兒臣就是想著能結交一番我大京才子,才導致剛才分心,還請父皇原諒。”
宣德帝盯著太子看了好久。
太子冷汗都出來了。
其它文臣也不敢說話。
很顯然,陛下還在生氣,此時開口,那就是找罪受。
“如此才子,你認識了也無壞處。”
太子表情一鬆,臉上剛有一些喜色,就聽到宣德帝又開口:“既然你這麽喜歡詩詞,剛才的四首詩詞,給我抄一千遍。”
“抄不完,今晚不許吃飯。”
“清瑤留下。”
“退朝!”
太子苦著臉,愣在原地。
他原以為父皇不生氣了。
沒想到還是受罰了。
其它大臣眼看宣德帝如此生氣,也都不敢再生事端,趕緊離開。
一些朝中重臣,看了眼太子,也很是無奈。
後宮。
鳳儀殿。
宣德帝問:“清瑤,那個附庸風雅沈公子,可是給出賑災方案的沈浩?”
李清瑤搖頭:“父皇,女兒不確定,已經讓人去查了。”
“同時出現兩位姓沈的大才,不太可能,多半是沈浩所寫。”
“好好好,沒想到他還有如此詩才。”
宣德帝也是這麽想的,所以才留下李清瑤。
目前知道沈浩名字的,隻有他們父女兩人。
孝元皇後反複誦讀四首詩詞,很是滿意。
能將梅花和雪寫到這個地步,也稱得上詩聖二字。
很快,調查情況的下人迴來了。
李清瑤在知道的確是沈浩所寫後,臉上露出喜色。
她果然沒看錯人,沈浩身懷大才。
然而。
當聽到秦浩這四首詩詞是送給青樓女子的時候,臉色當即難看起來,氣唿唿地迴到鳳儀殿坐下。
“怎麽了清瑤。”孝元皇後見狀問。
李清瑤將剛才知道的信息全都說出來。
好消息,確定了,人就是沈浩。
壞消息,確定了,沈浩將去青樓當做附庸風雅。
才有了附庸風雅沈公子的稱號。
孝元皇後表情怪怪的。
原本四首詩詞,在她心中高潔典雅,突然就沾染了紅塵俗氣,落差太大了。
“倒是個有意思的小子。”宣德帝笑出聲:“隻可惜了這麽四首好的詩詞,便宜了青樓。”
“父皇,我這就迴去好好教訓他,這麽好的才華,居然浪費在那種女人身上!”
李清瑤是一點都笑不出來,恨得牙癢癢。
才華是讓你這麽用的麽!
宣德帝阻攔道:“不必,風流才子,也是才子,隻要不是酸腐儒生,這樣的人,無需束縛。”
“你隻需要想想,如何將人留下,不被那群文臣搶走。”
說到這裏,李清瑤更來氣。
這群文臣太不要臉了,公然搶人。
不行,絕不能讓他們知道出賑災策略的人就是沈浩。
否則。
沈浩又有才華,又有實幹能力。
文官集團一定會不擇手段搶沈浩。
一旦沈浩變成酸腐儒生,那絕對是武將最難纏的大敵人之一。
“父皇母後,我先迴去了。”
李清瑤起身告辭。
皇宮外。
李清瑤剛出皇宮,便被一人攔下。
那是今天上朝後一直沒走的翼國公。
翼國公身為改朝換代的元老之一,身份是頂尖的高。
此刻卻在皇宮外等了李清瑤足有半個時辰。
“翼國公,您老怎麽不讓人知會我一聲。”
李清瑤趕忙下馬車,快步過去。
“見過公主殿下。”翼國公笑著開口。
李清瑤連忙道:“老國公折煞我了,您是我爺爺的生死兄弟,是你們開創了大京皇朝。”
“而且您平常都叫我清瑤,今天這麽一稱唿,叫的我也不習慣了。”
“還是叫我清瑤吧。”
翼國公爽朗,道:“清瑤,你時時刻刻為邊關將士著想,受得起我這個老家夥的禮。”
“至於我等你,是想見一見幫你出謀劃策的大才。”
“一來,有了他的賑災法,才能省出銀兩用於軍費,我要當麵謝謝他。”
“二來,我想看看這個年輕人對文臣武將的看法。”
“若是這樣的大才也重文輕武,那武將真就沒出頭日了,哎。”
李清瑤聞言若有所思。
的確,她也想知道秦浩是怎麽看待文臣武將。
若是對方重文輕武,短時間內還不能重用。
……
***府。
“屬下見過***。”秦浩麵對李清瑤和坐在李清瑤旁邊的老人,微微躬身行禮。
翼國公有些詫異秦浩沒有行大禮。
但看到***沒說什麽,他便也沒在意那麽多。
“這位是翼國公。”
李清瑤開口道。
“見過翼國公。”
秦浩又是一個書生禮。
“嗯,一表人才,就是瘦了點。”
翼國公打量秦浩後,滿意道。
“今天主要是翼國公要見你,也是要謝你想出那麽好的賑災策略,給北方戰士省出幾十萬兩銀子的軍費。”
李清瑤淡淡開口,講明翼國公來曆和目的。
啊?
秦浩心裏有些懵圈。
賑災策略,他是寫過,那不是***給他走個過場麽?
這能省出來幾十萬兩銀子?
如此基礎的賑災法,就能省出幾十萬兩銀子來,那以前大京皇朝的賑災之法,是要多麽落後?
但驚訝歸驚訝,秦浩臉上沒表現出來。
反而從容道:“翼國公謬讚了,***殿下於我有恩,她的吩咐,我自當盡心盡力。”
“而且,沒有***殿下將賑災之法上達天聽,我再有法子也無處使力。”
“至於結果,更多是意外收獲。”
李清瑤被秦浩這個溫和的馬屁拍得十分舒服,看秦浩的眼神都順眼許多。
翼國公是直性子,又閑聊兩句,便直奔目的問:“沈浩,你對文臣和武將怎麽看?”
“你覺得是文臣重要,還是武將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