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冥鍾一座座被撞響,整個鬼都從死寂沉悶開始變化,一尊尊鬼神走出陰宅,向著冥宮匯集。


    很快,一則森羅天子的命令傳遍鬼都,並向著整個大乾鬼朝擴散:應天啟運永命玄冥森羅天子有令,大乾鬼朝南下,夷平虞朝社稷,一統幽冥,證天地功果香火。


    隨著森羅天子下詔,整個幽冥北境都被調動起來,一尊尊鬼神在各自主君的帶領之下離開鬼城,向南方進發。


    同時大量乾朝鬼神開始祭祀黃泉,讓這條原本就渾濁的幽冥之河變得愈發汙濁,愈發躁動。


    鬼神之行,必然要有大量枉魂冥甲相隨,更要有鬼氣陰氣為勢。


    隨著乾朝鬼神大量越過森羅冥山,跨越黃泉衝入虞朝境內,幽冥之中的混亂已經難以避免。


    這一場劫數,以應天啟運永命玄冥森羅天子發起的舉國之戰為始,天地之間原本淤積的汙濁一下子開始沸騰,淵墟之中那茫茫無垠的汙濁淤積中不斷湧出劫氣,開始向幽冥蔓延。


    一開始還隻是少數劫氣湧入幽冥,讓小部份地區的鬥法變得激烈,導致幾尊鬼神隕落。


    可隨著有鬼神隕落,劫氣得到祭品之後開始不斷湧入幽冥,幽冥之中劫氣越來越多,大量鬼神逐漸被劫氣籠罩,開始失去往日的理智。


    原本無論是乾朝還是虞朝的鬼神,對這一場森羅天子強行發動的鬼神戰爭心中都抱著抵觸的心態,誰也不願意拿自己辛苦積累的修行和性命去拚一個看不到的未來。


    可隨著劫氣侵蝕,鬼神們之間的衝突愈發激烈,鬼神們所動用的手段愈發危險。


    這些被劫氣侵蝕了神智,已經陷在劫數之中的鬼神們開始強行催動黃泉之力,開始舉行大規模的血祭,各種法陣神通開始頻繁施展,以其他鬼神為祭換取自身晉升。


    一時間幽冥大亂,黃泉躁動,無數枉死的鬼神化作惡鬼邪祟在茫茫幽冥之中肆無忌憚的殺戮,而幽冥之中靈氣被大量汲取也讓黃泉的躁動愈發頻發。


    人間鬼門一次次洞開,萬千邪祟惡鬼湧入人間,金華山的修士們開始頻繁下山處理這些邪祟之亂。


    而乾朝和虞朝的鬼神世家們的忍耐性,也在幽冥之中的列祖列祖愈發龐大的胃口,愈發頻繁的血祭之下不斷消耗著。


    這一場幽冥之中的鬼神之戰,從一開始,消耗的就不僅僅幽冥鬼神們的力量,還有人間那些世家們的積蓄。


    隨著黃泉淤積愈發嚴重,開始將大量天地汙濁噴湧至幽冥大地,在天地汙濁侵蝕和劫氣煞氣消磨之下,幽冥與人間的那一層壁障變得愈發稀薄。


    終於,在乾朝鬼神和虞朝鬼神們不斷擴大化的激鬥中,在那劫氣煞氣不斷地侵蝕下,幽冥與人間的壁障破碎開來。


    山海紀年十萬零八年,在幽冥之中的亂戰持續近三年後,隨著一批鬼神在劫氣侵蝕之下毫無理智得衝入人間,並在人間大地之上肆無忌憚的展露自己的鬼神之軀,催動著森然鬼氣和陰煞冥氣互相征伐,幽冥之禍終於是禍及到了人間。


    幽冥的鬼神們實力本就遠勝人間這些鬼神,在人間子嗣們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之後,他們開始主動進入人間,自行血祭,以天地眾生之性命換取自身的位格晉升。


    而幽冥之中鬼神大量湧入人間,也導致原本隻在幽冥之中彌漫的劫氣開始在人間擴散。


    一時間無論是乾朝還是虞朝之中,都出現了大量騷亂。


    先有散修們意識到天地動蕩,不滿朝廷和世家占據了全部資源,開始自發組織起來襲擊朝廷的府衙,襲擊鬼神世家去掠取資源,殺戮修士。


    再到一些鬼神世家對朝廷在這種變局之下的遲緩不滿,開始結盟自保,自發處置當地之事,開始血腥鎮壓所有散修和一切可疑之人,不再理會朝廷。


    人間原本的秩序在這種動亂之下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大量鬼神世家占據州郡開始自保,各地愈發動蕩,劫修魔修層出不窮,各類邪祟惡鬼之事也愈演愈烈。


    在這樣的動亂之下,靈右州及周圍州郡的安定就顯得愈發可貴。


    在江生的調度之下,金華山中的修士們大量下山,穩定了周邊州郡的情況,同時玄青觀的鬼神們也開始出力,壓製各地愈發洶湧的怨氣煞氣。


    這讓金華山周遭數百萬裏之內,成為了在這場人間幽冥動蕩之中少有的清淨之地。


    而虞朝的鹹帝意識到這並非是一場幽冥的動亂,而是一場天地劫數之後,這位禦極虞朝五百餘年的帝王做出了個震驚朝野的決定:他要去巡遊天下,他要去祭祀金華山。


    鹹帝說做就做。


    兵甲儀仗,車馬資糧以最快的速度籌備完畢,隨後帶著大量臣屬修士,妃嬪侍者的鹹帝就在大軍的保護之下浩浩蕩蕩開始了東巡。


    是的,說是巡視天下,但鹹帝的目標很明確,從都城一路向東,直奔金華山。


    當江生得到這個消息時,鹹帝已經在來金華山的路上了。


    “這位鹹帝,倒是果斷。”


    江生輕笑著翻看著送到自己桌案之上的國書。


    其上赫然寫著,鹹帝敕封江生為大虞朝的秉陽太上妙法玄機天師,封道家玄門為虞朝國教,金華山為玄門聖地,位同虞都,並表示自己要親自來金華山,祭祀仙山,祭拜天地。


    相宇仙君輕哼一聲:“是果決,這眼看我們要舉行羅天大醮了,這位就不請自來了。”


    江生說道:“這位陛下昔日曾說,等我金華山舉行道家法祭時,要親自到場觀看。”


    “眼下他能趕過來,對我們來說,倒還真不是壞事。”


    “無論如何,這位都是這山海人間東南之地的帝王,占了天下一份氣運。”


    “若是有他相助,在羅天大醮之上,親自祭祀天地,奉迎天尊,我等也許能輕鬆不少。”


    相宇仙君點點頭:“不錯,他畢竟是人間帝王,虞朝也是在人間存在了近九萬年的古老王朝,這份人道之力運用起來,對我們來說的確是助力。”


    “小友,此番羅天大醮舉行之前,玄青觀也應當合入金華山的體係之中了。”


    關於金華山與玄青觀合並,是江生與相宇仙君早就討論過的一件事。


    原本江生立下玄青觀就是為了容納鬼神,如今隨著江生在金華山開道家山門,為了保持雙方的獨特性,金華山與玄青觀一向是互不幹擾。


    可羅天大醮一旦舉行,鬼神變成天神,那麽金華山與玄青觀就該合流了。


    按照江生的意思,原本仙神就可看做是一家,如今山海界的局勢,無論單純依靠道家修士還是依靠鬼神們都不可能。


    唯有把道家修行體係和香火神道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讓金華山和玄青觀那龐大的香火氣運相融,還可以讓金華山的修士在外多一份保障。


    隨著金華山與玄青觀合並,日後金華山中就會供奉位業鬼神圖中的萬千鬼神,不僅僅金華山治下各州郡要供奉,金華山中的修士也要供奉。


    而每一個進入內院的弟子,都可以從位業鬼神圖中挑選一位鬼神作為自己的守護天神。


    日後道家弟子除去自身修行還要負責供養守護天神,而守護天神則與道家弟子休戚與共,護持道家弟子,必要時刻神降以助道家弟子.


    在江生這一計劃之中,道家的修士與鬼神們不再是涇渭分明的兩個團體,而是榮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


    雙方一同修行,一同作戰,並且還能借助對方的修行理念,借助對方的眼界經驗,這無論對道家修士來說,還是對剛剛轉生成天地正神的鬼神們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計劃。


    如果這個計劃放在三界之中,自然沒有實現的可能性,無論是道家還是神道,都不允許寄人籬下,更別提哪怕東天道家和天庭能夠消除隔閡,西天佛門也會跳腳.


    但在如今山海界這複雜的局勢之下,這卻是一個好辦法,也是最契合眼下局勢的方法。


    相宇仙君對江生這個計劃非常欣賞,甚至相宇仙君隱隱有個想法:日後離開了山海界,他完全可以和江生緊密聯係在一起,去充當江生的守護天神,借助蓬萊道宗那龐大的氣運修行(本章完)


    記住暖酒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君,從蓬萊築基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淵今天一定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淵今天一定更並收藏道君,從蓬萊築基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