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同孝文,霸類世宗,這樣的評價對於一位太子而言不可謂不高。


    但對於士人來說,這樣一位皇帝也是最令他們畏懼的。


    孝文帝在史書上似乎是一位寬仁的皇帝,輕徭薄賦,是賢君明主的典範,可在史書的隻言片語中也不難看出這位寬仁的孝文帝的腹黑與城府。


    在孝文還是代王剛入長安還未登基之時,代王後所生的四個具有呂氏血統的兒子究竟是怎麽死的?


    惠帝劉盈的兒子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不疑及後少帝劉弘的死又是因為什麽?


    那位淮南王劉長的死又何嚐不是另類的“鄭伯克段於鄢”呢?


    至於霸類世宗,世宗指的是孝武帝,自從親政掌權以來,行事不可謂不獨斷專權,文武百官盡數變成了鷹犬和爪牙,不從者死,如何會坐視士族如此跳臉和皇帝奪權?


    楊賜覺得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若是再來一位如同孝武皇帝那般獨斷專權的皇帝,他們這些士人又將會是何等境況?


    但旋即,坐在迴府的馬車上的楊賜又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


    難不成還能廢了太子嗎?


    且不說太子如今已掌權,還手握萬餘兵馬,就算太子昏庸無能無權,誰又敢提廢黜太子的事?


    雖然還未公開,但那位“董侯”的死已經在劉辯的默許下開始小範圍傳播出去了。


    大漢怕是從來沒有一位如此正統的太子了,集嫡子、長子、獨子三個身份於一身的皇子,怕是千秋萬世之後都找不出這樣一位正統的太子了。


    而楊賜心中所思,劉辯自然是不知曉的,他如今要辦的事情太多了,可手頭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士族……士族……


    劉辯心中默默感慨,這個文化傳承被壟斷的時代,想要人才幾乎不可能繞開士族。


    “孤還是欠缺人手,諸位可能為孤解煩?”


    看著身旁一眾太子府屬官,劉辯終於還是放棄了獨自思考,向家臣們問策。


    一眾太子府屬官聞言都不禁身軀一顫,坐直了身子。


    這是太子第一次麵向所有人的問策,若是誰的策論被太子采納了,定然會被太子重用,就連賈詡撫摸著長髯的手都停了下來。


    但太子對那些士族門閥的態度,自接受征辟以來眾人都是看在眼裏的,因此一時半會兒眾人都沒有什麽好主意。


    見眾人都沒有什麽好主意,劉辯也隻能用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過渡一下了。


    “眾卿若是有相熟的士人才子,也可為孤舉薦一二,就如玄德舉薦憲和這般,隻要有才,孤定用之。”


    然而劉辯的話卻如同石沉大海,說白了大家夥基本上都是些缺少關係網並不是那麽廣泛,才會導致這把年紀不是白身就是小官。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沒有幾個能舉薦的有才之人,可都擔心會有結黨之嫌。


    “殿下,琳願為太子舉賢!”


    就在眾人沉默之時,太子洗馬陳琳站了出來。


    “哦?孔璋乃飽學之士,孤倒是好奇孔璋口中的‘賢’是何人。”


    “一人名為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另一人名為張紘,字子綱,與琳同鄉,曾入太學事博士韓宗,治《京氏易》、《歐陽尚書》,又於外黃從濮陽闓受《韓詩》及《禮記》、《左氏春秋》,博覽眾書。”


    陳琳洋洋灑灑地介紹起了二人,說著說著眼睛都亮了起來,語氣也愈發激動,甚至在見到劉辯臉上流露出的驚訝時沾沾自喜,而這不免讓劉辯看向陳琳的目光愈發怪異了起來。


    二張嘛,他也是知道這兩人的,隻是來到這個世界多年了,一時也沒想起這兩位。


    但讓他如此的並不是二人的身份,隻是對陳琳的態度覺得有些怪異。


    有一種粉絲介紹崇拜的偶像的感覺,當其他人說你的偶像可真棒的時候還會與有榮焉般露出喜悅的表情。


    陳琳的性子,向來樸實本分,妥妥的老實人,驟然見到陳琳這副樣子,劉辯倒是起了幾分玩鬧的心思,指著陳琳正色道:“卿舉薦同鄉,是欲結黨乎?”


    卻不料陳琳也正襟危坐,甚至對自己被太子質疑用心有些憤怒,向劉辯行了一禮道,聲音洪亮道:“君問賢,非問臣之鄉黨也!”


    劉辯一怔,見陳琳神情嚴肅全然不似看穿了自己的玩笑話那般,也不禁起身向陳琳迴了一禮,而後上前緊握陳琳之手笑道:“君言正合我心,適才相戲爾。”


    “文和,賜孔璋襄邑錦二十匹。”


    劉辯很高興,不說陳琳舉薦了張昭、張紘二人,單單是這份忠直,便讓他歡喜。


    如果是賈詡這麽說,董昭這麽說,他都不會那麽高興,但陳琳這種老實人不去演這樣一出戲。


    而提到二十匹襄邑錦的時候,堂下眾人也都有些動容。


    在這個時代,蜀錦在襄邑錦麵前算什麽東西?


    從春秋戰國至兩漢三國時期,襄邑錦才是為世家豪門集體認可的最頂級的織錦。


    權貴豪門皆以著襄邑錦為榮,漢廷甚至在襄邑設置了“服官”,專門負責織造宮廷服飾,以襄邑錦為皇室後宮華服和公卿百官朝服的原材料。


    若非漢末魏晉時期進入小冰河期,加之戰亂頻發破壞了襄邑錦的生產體係,安穩的蜀中以及蜀錦為蜀地曆代割據軍閥提供的軍資使得蜀錦的生產被官方扶持,才最終讓蜀錦異軍突起,但地位卻遠不及襄邑錦。


    直至五胡亂華,在異族的鐵蹄下才將襄邑錦徹底淹沒在曆史的潮流之中。


    如今的襄邑錦,下品一匹五千錢,中品一匹萬錢,上品一匹兩萬錢,而這隻是市麵上的價格。


    進貢皇室的襄邑錦做工比之公開的上品還要高上一個品級,但品級不是關鍵,而是你根本沒有購買的渠道。


    即便是三公九卿都無處購買,隻能依靠天子賞賜獲得。


    有市無價,這才能讓獲賜襄邑錦成為一種殊榮。


    獲得太子賞賜的陳琳還有些沒從被太子質疑的狀態下轉變過來,還是在太子率更令程昱的提醒下才趕忙行禮謝恩。


    看著陳琳依舊有些木訥的模樣,劉辯指向陳琳笑謂眾人道:“此孤之祁黃羊是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不是劉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覺睡到下午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覺睡到下午醒並收藏三國:我不是劉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