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則是走了一條更為“高大上”的路線。他閉目凝神,以自身龍氣為引,與幻境中的天地靈氣溝通。經過一番艱難的溝通,他終於感知到了出口所在的方向。於是,他緩緩睜開眼,嘴角掛著一抹自信的笑容,朝著那個方向緩緩走去。


    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終,乾隆憑借著與天地靈氣的溝通,率先找到了出口。當他走出幻境的那一刻,隻見朱祁鎮和王莽也先後跟了出來,三人皆是氣喘籲籲,但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哈哈,朕贏了!”乾隆大笑道。


    朱祁鎮則是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笑道:“雖未奪魁,但也算不虛此行。”


    王莽則是冷哼一聲:“哼,若非這幻境中的時空法則太過強大,我王莽豈會輸給你們?”


    說罷,三人相視一笑,彼此間的恩怨糾葛似乎在這一刻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化解。他們知道,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時代,但在這時空幻境的奇妙經曆中,他們已經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存在——跨越時空的盟友。


    “好了,咱們也該各迴各家,各找各媽了。”乾隆說道。


    朱祁鎮點了點頭:“是啊,朕的明朝還等著朕去治理呢。”


    王莽則是歎了口氣:“我王莽雖已身敗名裂,但新朝的記憶卻永遠銘刻在我心中。”


    說罷,三人各自施展神通,準備返迴各自的時代。然而,就在這時,時空幻境中突然傳來一陣悠揚的琴聲。三人心中一驚,知道這恐怕是時空幻境的“最終考驗”。


    隻見一道光芒閃過,三人眼前出現了一個身著古裝的女子,她手持古琴,麵帶微笑,仿佛是時空幻境的守護者。


    “三位帝王,恭喜你們通過了前麵的考驗。但在此之前,請允許我給你們最後一個問題。”女子說道。


    三人聞言,皆是神色凝重,知道這個問題非同小可。


    “請問,何為真正的帝王之道?”女子緩緩問道。


    朱祁鎮聞言,沉思片刻後說道:“真正的帝王之道,在於以民為本,治國安邦。”


    王莽則是冷哼一聲:“哼,帝王之道,在於掌控一切,權傾天下。”


    乾隆則是微微一笑:“朕以為,帝王之道,在於平衡各方,以和為貴。”


    女子聽完三人的迴答,微微點頭:“三位所言皆有其理,但真正的帝王之道,卻在於內心的修煉與成長。隻有不斷反思自我,才能真正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王。”


    說罷,女子輕撫古琴,琴聲悠揚,仿佛能洗滌人心中的雜念。三人在這琴聲中,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生的軌跡,心中皆是感慨萬千。


    乾隆、朱祁鎮與王莽三人正凝神傾聽那女子的琴聲與教誨,心中各有觸動。然而,當琴聲漸漸消散,乾隆與王莽之間的氣氛卻微妙地發生了變化。


    乾隆自視甚高,一生功績無數,對帝王之道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見王莽一副不甘示弱的模樣,心中不禁生出幾分較勁之意。


    “哼,王莽,你雖也曾稱帝,但你的新朝不過是個短命王朝,有何資格在此妄談帝王之道?”乾隆冷笑道。


    王莽聞言,臉色一沉,他雖已身敗名裂,但心中那份對權力的渴望與執著卻從未消散。他瞪了乾隆一眼,反駁道:“乾隆,你雖享盡榮華富貴,但你的清朝到了你孫子手裏,還不是一樣走向了衰敗?你又有何臉麵在此炫耀?”


    乾隆一聽,怒火中燒,他正要發作,卻見朱祁鎮在一旁搖頭苦笑。


    “二位,咱們都是已故之人,何必再為這些陳年舊事爭執不休?帝王之道,各有千秋,何必非得分個高下?”朱祁鎮勸道。


    然而,乾隆與王莽卻像是被點燃了火藥桶,誰也不肯讓步。


    就在這時,時空幻境中突然傳來一陣波動,隻見李世民與朱棣的身影憑空而出,二人皆是身著龍袍,氣勢不凡。


    “哈哈,朕聽聞此處有帝王之爭,特來湊個熱鬧。”李世民大笑道。


    朱棣也是微微一笑:“朕亦是如此,這等盛事,怎能少了朕?”


    乾隆與王莽見狀,皆是心中一驚。他們知道,李世民與朱棣都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其功績與威望皆在他們之上。


    “二位前輩,你們來得正好,請為我們評評理。”乾隆率先開口,將之前的爭執簡單說了一遍。


    李世民聽完,搖了搖頭:“乾隆,你身為一代明君,本應胸懷寬廣,何必與這王莽一般見識?”


    朱棣也是冷哼一聲:“王莽,你雖曾稱帝,但你的所作所為,又有哪一點值得稱道?你不過是個野心勃勃的篡位者罷了。”


    王莽被朱棣一番話氣得臉色鐵青,他正要反駁,卻見朱祁鎮在一旁笑得前仰後合。


    “哈哈,你們看,連李世民和朱棣前輩都看不起你,王莽,你還有何話說?”朱祁鎮嘲諷道。


    王莽聞言,怒不可遏,他正要發作,卻見時空幻境中突然又傳來一陣波動。原來,是那些曾經與他們一同經曆考驗的帝王們也被吸引而來,紛紛現身。


    “哈哈,這等熱鬧,怎能少了朕?”趙匡胤大笑道。


    “朕也來湊個熱鬧。”成吉思汗也是一臉笑意。


    一時間,時空幻境中匯聚了眾多曆史上的帝王,他們或站或坐,或笑或怒,場麵好不熱鬧。


    乾隆見狀,心中一動,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與王莽爭執下去了,否則隻會讓這些前輩們看笑話。於是,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諸位前輩,咱們都是曆史上的帝王,今日能在此相聚,實乃難得。不如咱們就借此機會,好好交流一下各自的治國心得如何?”


    李世民聞言,微微點頭:“乾隆此言有理,咱們都是帝王,理應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朱棣也是微微一笑:“好,那朕就先來談談朕的治國之道。”


    於是,一場關於帝王之道的討論就此展開。各位帝王紛紛發言,各抒己見,場麵好不熱鬧。


    然而,就在討論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乾隆與王莽卻又因為一個小小的分歧而爭執了起來。


    “哼,乾隆,你所謂的平衡各方,不過是個中庸之道罷了,有何可取之處?”王莽冷笑道。


    乾隆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王莽,你休要在此胡言亂語!朕的治國之道,乃是經過實踐檢驗的,豈容你如此詆毀?”


    二人越吵越烈,甚至開始口出惡言,場麵一度失控。


    就在這時,李世民突然站起身來,他目光如炬,掃視全場,聲音洪亮地說道:“夠了!你們二人都是曆史上的帝王,本應有著非凡的氣度與智慧,為何卻在此爭風吃醋,如同市井小人一般?”


    李世民的一番話,如同當頭棒喝,讓乾隆與王莽頓時清醒過來。他們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言行舉止,確實太過失態了。


    “李世民前輩教訓得是,朕知錯了。”乾隆率先低頭認錯。


    王莽也是一臉尷尬,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我……我也知錯了。”


    見二人認錯態度誠懇,李世民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轉身看向在場的各位帝王,繼續說道:“諸位,咱們都是曆史上的帝王,今日能在此相聚,實屬難得。咱們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好好交流學習,而不是在此爭風吃醋,浪費時光。”


    李世民的一番話,贏得了在場各位帝王的紛紛點頭。他們意識到,自己確實應該放下成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於是,一場原本可能演變為激烈衝突的爭執,最終在李世民的調解下得以平息。各位帝王重新坐迴原位,繼續討論著各自的治國心得。


    然而,這場爭執雖然平息了,但乾隆與王莽之間的恩怨卻並未就此消散。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時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執不休,甚至有時還會在帝王聊天群裏吵得不可開交。


    “哼,乾隆,你所謂的盛世,不過是個虛假的繁榮罷了。你可知民間疾苦?你可知百姓的怨聲載道?”王莽在聊天群裏冷嘲熱諷道。


    乾隆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王莽,你休要在此胡說八道!朕的清朝,乃是真正的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你若是不信,大可親自去看看!”


    二人越吵越烈,甚至開始互相揭短。


    “哼,乾隆,你不過是個養尊處優的皇帝罷了。你可知民間有多少貪官汙吏?你可知百姓有多少冤屈無處申訴?”王莽繼續挑釁道。


    乾隆一聽,更是怒不可遏:“王莽,你休要血口噴人!朕的清朝,乃是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的時代。你若是再敢胡說,朕定要讓你好看!”


    二人的爭吵,引起了聊天群裏其他帝王的紛紛圍觀。他們有的看熱鬧不嫌事大,有的則試圖勸解二人。


    “哎呀,二位都是曆史上的帝王,何必為了這些小事而爭執不休呢?”趙匡胤勸道。


    “哼,乾隆與王莽,都是心胸狹窄之人罷了。他們若是能放下成見,相互學習,或許還能有些長進。”成吉思汗在一旁冷笑道。


    然而,乾隆與王莽卻像是被點燃了火藥桶,誰也不肯讓步。他們的爭吵,甚至驚動了時空幻境的守護者——那位身著古裝的女子。


    女子現身而出,她目光如炬,掃視全場,聲音清冷地說道:“諸位帝王,你們都是曆史上的傑出人物,本應有著非凡的智慧與氣度。然而,你們卻在此爭風吃醋、互相詆毀,這豈不是有違帝王之道?”


    女子的一番話,讓乾隆與王莽頓時清醒過來。他們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言行舉止,確實太過失態了。他們紛紛低頭認錯,表示願意放下成見,相互學習。


    女子見狀,微微點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們二人都是曆史上的帝王,應該有著非凡的氣度與智慧。希望你們能夠珍惜這次相聚的機會,好好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在女子的調解下,乾隆與王莽終於握手言和。他們意識到,自己確實應該放下成見,相互學習。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開始嚐試著與對方交流心得、分享經驗。雖然他們之間的恩怨並未完全消散,但他們的關係卻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而這場爭執與和解,也成為了帝王聊天群裏的一段佳話。各位帝王紛紛表示,他們要從這次事件中汲取教訓,學會相互尊重、相互學習。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成為真正的偉大帝王。


    正當乾隆與王莽握手言和,帝王聊天群裏的氣氛逐漸緩和之時,時空幻境再次泛起漣漪,一道身影緩緩浮現,那人身著華麗秦服,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氣,正是秦二世胡亥。


    胡亥一出現,便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掃視著在場的眾人,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哼,一群亡國之君,也配在此高談闊論帝王之道?”


    此言一出,群內頓時一片嘩然,幾位帝王的臉色都變得不太好看。


    乾隆首先按捺不住,他眉頭緊鎖,反駁道:“胡亥,你不過是個暴虐無道的昏君,有何資格在此大放厥詞?”


    胡亥聞言,非但不怒,反而笑得更加張狂:“哈哈,乾隆,你自詡為明君,卻不知你的清朝後期腐敗不堪,百姓苦不堪言。比起我秦朝的短暫而亡,你的清朝又能好到哪裏去?”


    朱祁鎮見狀,也忍不住開口:“胡亥,你殘害忠良,搞得朝綱不振,民不聊生,最終導致了秦朝的覆滅。你有什麽臉麵在這裏嘲笑我們?”


    胡亥冷笑一聲,目光轉向朱祁鎮:“朱祁鎮,你土木堡之變,被俘虜又放迴,還殺了於謙這等忠臣,你的明朝後來也是內憂外患不斷,有何資格指責我?”


    這時,李世民站了出來,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胡亥,曆史自有公論,你的暴政早已被世人唾棄。我們雖各有不足,但都在努力治理國家,而你,隻留下了千古罵名。”


    胡亥不屑地撇嘴:“李世民,你雖開創了貞觀之治,但你的後代呢?還不是一樣把大唐的江山敗光了。還有你,朱棣,你篡位奪權,殘害手足,你的皇位坐得可安穩?”


    朱棣麵色陰沉,卻仍保持著冷靜:“胡亥,我朱棣一生征戰,開創永樂盛世,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但你,隻配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見胡亥如此挑釁,成吉思汗也按捺不住,他粗獷的聲音響起:“胡亥小兒,你可知我蒙古鐵騎踏遍歐亞,建立何等輝煌帝國?你區區秦朝,不過彈丸之地,也敢在此大放厥詞?”


    胡亥被成吉思汗一番話氣得臉色鐵青,但他仍強詞奪理:“成吉思汗,你雖勇猛無雙,但你的帝國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如今蒙古人何在?還不是散落各地,成了他人的臣民。”


    正當胡亥與眾人爭執不下時,那位時空幻境的守護者女子再次現身,她輕撫古琴,琴聲悠揚,瞬間平息了群內的喧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刷原子彈炸倭島,華夏帝王沸騰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觸金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觸金魚並收藏刷原子彈炸倭島,華夏帝王沸騰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