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城區之後,道路上的積雪基本上沒人清理。


    經過這幾天的人走車壓,路麵已經變成了一個堅硬的冰殼子。


    車子走在上麵非常的滑溜。


    自行車也不敢騎得太快。


    速度一起來,車子根本就刹不住。


    陳衛國看到道路兩旁的積雪還沒什麽人走過。


    他找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將自行車收進了空間,把雪橇拿來了出來。


    順著道路,滑著雪橇趕路。


    這時候他非常想擁有一台雪地摩托,或者來個狗拉雪橇板也行。


    靠人力出溜著往前走,著實有點費胳膊。


    就這樣,碰到好走的路段,他就騎會車,碰到難走的就滑雪橇。


    一路磕磕絆絆的,在路上還摔了好幾跤。


    到了下午五點的時候才堪堪趕到了陳家溝。


    和黃木村一樣,進村的土路也是去年才修的。


    應該是這些年,京城市府實行的村村通,幫助修好的道路。


    路不寬,剛剛能夠過一輛卡車。


    要不以陳家溝現在的經濟實力,隻能是以前石板路鋪就的羊腸小道。


    進村的土路有一個長下坡。


    站在坡頂上,整個陳家溝都一收眼底。


    陳家溝村坐落在一個大山穀裏。


    整個山穀,東西走向,村裏的房子,大多坐南朝北的點綴在山穀間。


    這時候整個山穀白茫茫的一片,零星的幾棵樹,孤零零的樹立在雪地裏,顯得尤為的紮眼。


    這個時候的密雲縣,可不像後世,植被茂密。


    這時,這裏缺吃少燒,村子附近的林子基本被砍的差不多了。


    村民們想砍點柴,最少得走個五六裏地,進到大山深處,才能弄到足夠的柴火。


    所以想從山裏弄點野菜,獵物啥的也不容易。


    這個時候正是開始準備晚飯的時間了。


    嫋嫋青煙,從被白雪覆蓋的平房上冒了出來。


    定睛一瞧。


    這個點,不少的房子都冒起了炊煙,陳衛國大略數了一下,有三四十家的樣子。


    也有一些埋在白雪之中的房子,都沒有什麽動靜。


    站在坡頂上陳衛國大致估算了一下陳家溝的房子數量,也就五六十來個屋子


    不知道是他們吃完了,還是沒有什麽東西可吃的。


    按照陳衛國前世的記憶,60年的上半年,開始進入最困難時期。


    青黃不接,不少地方吃了上頓沒下頓。


    不少村子裏傳出餓死人的事情,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不過那都是在中原地區,京城周邊農村倒是沒有聽說過。


    陳衛國從空間裏拿出了兩三百斤的棒子麵,放在了自行車的後座上。


    不是陳衛國舍不得給白麵。


    這個時候全國都是缺衣少食的時候,白麵是多金貴的東西,這個時候怎麽適合拿出來。


    就這兩三百斤的棒子麵,還是陳衛國剛剛在空間裏臨時混合的。


    帶上糧食作為禮物,在眼下,應該是最有排麵的了。


    他來到陳家溝,是來調查自己父親身世的。


    帶上這些東西,到時候也方便問話。


    陳衛國進了村,找到老村長陳棟梁的時候,他剛剛背著旱煙鍋從村支部出來。


    他做了自我介紹,道明了來意。


    老村長死死的盯著陳衛國自行車後麵的三個麵袋子,足足有五分鍾,眼睛都不帶眨的。


    “小衛國,你說這些東西都是送給我們陳家溝的?”


    沒挨過餓的人,不知道糧食的可貴。


    就陳偉國帶來的這三袋麵,再讓村民們去山裏找點野菜什麽的,就能夠讓現在的陳家溝多撐上十天半月的。


    “陳爺爺,這次我來的匆忙,也不知道陳家溝的日子過的這麽艱難,下次我過來的時候,一定多帶點東西過來。”


    “小衛國,就這三袋麵,就已經幫了我們大忙了!真是太感謝你了!我代表整個陳家溝,謝謝你的大恩大德!”


    老村長布滿溝壑的老臉上,老淚縱橫。


    他太慶幸自己當年的決定,當年幫了陳洪那娃子一把,才有今天他兒子小衛國的來報恩的一天。


    陳棟梁叫來村裏的會計,將陳衛國的三袋棒子麵收好,然後,安排人今天就發下去。


    他今天在村支部愁了一天,看到村裏能夠飄起炊煙的人家又少了三五戶。


    本來挺拔的腰板,深深彎了下來。


    他今天也打算讓村裏的獵戶,帶隊去大山裏找點吃的。


    如果能打到一頭兩頭的獵物,拿到鎮上去換糧食,陳家溝的日子也會好過點。


    有了這次陳衛國的接濟,正好能接上上麵發的救濟糧。


    “小衛國,關於你爸的事情,我們到村部去說吧?”


    說著,就領著陳衛國往村部的辦公室走。


    說是辦公室,其實也是由三間土坯平房改成的。


    還好這裏有一個不小的院子。


    院子中間的平地都被硬化了,應該是用來晾曬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用的。


    雙方落座。


    由於天色已晚,老村長親自點上了煤油燈。


    昏暗的房間裏,頓時被屋子中間黃豆粒大小的燈光照亮了。


    “你爸當兵那年也和你現在的年齡差不多。


    我記得那年他來找我的時候,跪在地上央求我借他一個大洋做路費,他要去投奔八路軍。”


    “他說自己在村裏的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


    “他說他娘現在完全不把他當人看,每天跟狗搶食,還要負擔沉重的勞動,如果不借他錢,他隻能吊死在這裏。”


    “當時陳洪在他家的日子,村裏人都看在眼裏。”


    “當時也有人勸過林桂花要善待你父親。”


    “可林桂花那人的性子,你知道的,十裏八村的人誰不知道她潑辣,蠻不講理。”


    “去勸導的人被罵了好幾波,漸漸的也就沒人去管這件事了。”


    “村裏人都想幫一把,可是大家日子都窮,也隻能徒唿奈何。”


    “其實在頭幾年還好,林桂花還算一個稱職的母親。”


    “可是等她家老二出生後,林桂花的態度就發生了巨變。”


    “她居然讓一個十來歲的娃娃大冬天的出門打豬草,拾柴火,一天也就吃那麽一個黑麵饅頭。”


    “不讓他睡屋裏,讓他跟狗擠一個窩。”


    “林桂花這人確實太可惡了!”


    “我當時就從不多的積蓄裏借了一塊大洋給他。他當天晚上就出走了,直到54年的時候才迴來。”


    “我記得迴來那天,他還給了我100塊錢,那時候已經沒有大洋了,隻有新中國發行的人民幣。”


    “按照當時100塊錢能買的東西,和100塊大洋差不多了。”


    老村長說到這裏的時候,還滿臉的欣慰,那種自豪感,作為旁觀者的陳衛國也能清晰的感受到。


    “陳爺爺,那您知道我父親是林桂花親生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饑荒年代,我有萬畝農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軼言軼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軼言軼語並收藏四合院:饑荒年代,我有萬畝農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