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不虧大法堂”!
大小須彌山,南北橫亙,雖不以高絕著稱,卻宛如一尊法天象地的臥佛,又見連綿山嶽聳峙,南可觀黑泥沼山雲林鬆花,北可看無間陰嶺破梢老竹,西有舍身崖,大烏澤萬迭煙瘴,東有佛手嶺,五指山千峰翠微,靈雲籠罩,瑞靄充盈,以一山供養四宗,也難怪有“中洲第五靈根”之稱。
須彌本妙高,至於為何又以“大小”冠名,說法卻是不一。
有人說是因為佛門有大乘、小乘之分,也有人說是為了彰顯佛法廣大,眾生渺小之意,總之也並無定論,具體為何,或許也隻是那些和尚自己才知道吧!
......
泗鹿城外十裏鋪,一間席棚茶攤。
因是盛夏,剛至巳時正,已是熱浪滾滾,茶攤內,四張桌子,皆是坐著途經此地稍作休息的旅客,三三兩兩圍坐,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
“唉,這鬼天氣,已經快一個月未曾下雨了,再這樣下去,怕是會有大旱......”
“誰說不是呢,也不知朝廷是會不會......”
“朝廷?哼,指望朝廷,還不如去求求小西天的大佛爺......”
“話是這麽說,可小西天的香油錢可......”
“娘親,你看天上的雲......”
眾人正發著鬧騷,卻聽一個小丫頭奶聲奶氣的開口,旁邊一個作農婦打扮的年輕婦人,不知是不是累著了,頭也不抬,隻嗯嗯應付了兩聲。
“娘親......”
那小丫頭一邊扯著婦人衣袖,一手指天,還想叫喚,鄰桌一個老漢卻道,“小丫頭,那片雲彩沒雨......”
這話卻是引起了其他人的話頭,就聽一個後生笑道,“老丈,你怎知哪塊雲彩有雨?”
老頭聞言卻是不樂意了,哼道,“老夫種了一輩子地,豈會不知哪塊雲彩有雨!”
“哈哈哈......”
眾人說笑,那小丫頭哪裏聽得懂,她隻是見那片雲中,好像有個人,想叫自己娘親看,可被這一打岔,愣愣看了看四周,又想不起自己要說什麽了......
......
丁辰身影隱在烏雲之中,眺望了一陣那如嶽上摩天一般的大小須彌山,目光又順波濤嶺東下,望向數裏之外的泗鹿城。
“幾時歸去,做個閑人!”
丁辰搖頭輕歎自語,再度挪開目光,並沒有進這泗鹿城的打算。
他如今修為盡複,除了想要繼續尋個安穩之地修煉外,心中首要惦記的,便是重煉劍葫。
不過,丁辰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以自己如今的煉器水平,煉製知秋劍這等普通法寶還行,但想重煉劍葫,卻是不太可能。
隻是,要假手於人自然也不行,且不說此寶乃是本命法寶,便是那五行劍葫證寶訣也不能輕易讓外人知曉,也唯有自己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煉器手藝了,主意自然就打到靈寶宗身上了,論起煉器一道,若位於陳國東南的文武真火山的靈寶宗稱第二,便也無人敢說的第一了。
因此,自了結了當初那靑巫部瘋老頭的托付,將那散魂吟傳給了靑巫部少年牧楓,算是“物歸原主”後,丁辰便徑直離開了苦泉穀,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往陳國而來。
也好在如今赤巫部覆滅,靑巫部尚在修養之中,途中倒是安穩。雖不算緊趕,但也是風塵仆仆,足足花了近一個月,丁辰才在半月前進入陳國賀州地界,而這泗鹿城便是賀州最東邊的城鎮,雖算不得什麽大城,卻是賀州唯一的世俗城鎮。
至於賀州其他區域,早已成了四大禪院的“私產”,名義上雖是陳國所屬,但說是另成佛國也不為過。
丁辰並不關心這些,但經過其這半個月的打探,卻也暫時熄了想那些佛爺打交道的心思,現在的佛門,盛行由小乘入大乘,低階弟子多修煉小乘佛法,隻載自己,不度旁人,可不太好打交代。
下意識捏了捏下巴,丁辰才想起此時並未帶那琉璃麵具,雖說如今自己真容已變,但赤赫老怪那些人還是見過的,為防萬一,還是得謹慎些。
隨意換了張麵孔,烏雲乘風,繼續東行,讓過泗鹿城,便又是一片矮山,扶搖穿行山間,便見前方一處山坳,窩在群山之中,雲山霧罩,烈日炎炎,竟也絲毫不散。
“這應該就是那白鹿莊了吧?”
丁辰暗自嘀咕一聲,瞳顯異彩,隱隱便見茫茫迷霧之中黑瓦樓閣層層,參天古樹之下梅花仙鹿呦呦,果然是泗鹿城第一世家,雖隻有金丹坐鎮,但是有幾分氣象。
此番自己前來是有求於人,自然要客氣些,不好擅闖,身下烏雲雲卷雲舒,裹挾丁辰悄然落至穀口,一條青石山道,蜿蜒隱入迷霧之中,四周鬆柏掩映,倒顯清幽涼爽。
徒步拾階而上,正打算祭出傳音符,算是拜帖,卻見前麵迷霧似有清風攪動,略成旋渦狀,便有兩個青衣童子走了出來,煉精修為,一身道童裝束。
“見過前輩!”
丁辰雖未刻意隱藏修為,卻也未外放氣息,自然不是煉精修士能輕易窺得底細的,雖然客氣有禮,但多少有些公事公辦的口氣,便聽其中一個眉梢有顆朱砂痣的童子開口。
“前輩麵生得緊,不知尊駕何處?”
丁辰正要說明來意,卻見那穀口迷霧再度翻湧,竟是直接散開,露出一座青桐木牌樓,牌匾上“白鹿莊”三字古拙有力。
“貴客來訪,蓬蓽生輝!”
就聽得一道悠遠的傳音,丁辰聞言,自是知道這是驚得了莊中主人,隻是未知其身份,倒是不好稱唿,隻拱手還禮,笑稱冒昧來訪,失禮雲雲!
那人自然也客套了下,便囑咐童子領丁辰到茸客齋待茶,自己少會兒便來。
兩童子自不敢怠慢,一個當即叉手行禮後,便是快步離開,應該先去那所謂的茸客齋準備了,另一個又是自右前方側身讓到左前側,這才做了個請的手勢,緩步引路。
陳國雖然習慣以右為尊,但這仆從帶個路都不敢走右邊,可見這白鹿莊規矩森嚴,也不知這莊主好不好說話。
丁辰心中浮想些有的沒的,緩步跟上。
大小須彌山,南北橫亙,雖不以高絕著稱,卻宛如一尊法天象地的臥佛,又見連綿山嶽聳峙,南可觀黑泥沼山雲林鬆花,北可看無間陰嶺破梢老竹,西有舍身崖,大烏澤萬迭煙瘴,東有佛手嶺,五指山千峰翠微,靈雲籠罩,瑞靄充盈,以一山供養四宗,也難怪有“中洲第五靈根”之稱。
須彌本妙高,至於為何又以“大小”冠名,說法卻是不一。
有人說是因為佛門有大乘、小乘之分,也有人說是為了彰顯佛法廣大,眾生渺小之意,總之也並無定論,具體為何,或許也隻是那些和尚自己才知道吧!
......
泗鹿城外十裏鋪,一間席棚茶攤。
因是盛夏,剛至巳時正,已是熱浪滾滾,茶攤內,四張桌子,皆是坐著途經此地稍作休息的旅客,三三兩兩圍坐,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
“唉,這鬼天氣,已經快一個月未曾下雨了,再這樣下去,怕是會有大旱......”
“誰說不是呢,也不知朝廷是會不會......”
“朝廷?哼,指望朝廷,還不如去求求小西天的大佛爺......”
“話是這麽說,可小西天的香油錢可......”
“娘親,你看天上的雲......”
眾人正發著鬧騷,卻聽一個小丫頭奶聲奶氣的開口,旁邊一個作農婦打扮的年輕婦人,不知是不是累著了,頭也不抬,隻嗯嗯應付了兩聲。
“娘親......”
那小丫頭一邊扯著婦人衣袖,一手指天,還想叫喚,鄰桌一個老漢卻道,“小丫頭,那片雲彩沒雨......”
這話卻是引起了其他人的話頭,就聽一個後生笑道,“老丈,你怎知哪塊雲彩有雨?”
老頭聞言卻是不樂意了,哼道,“老夫種了一輩子地,豈會不知哪塊雲彩有雨!”
“哈哈哈......”
眾人說笑,那小丫頭哪裏聽得懂,她隻是見那片雲中,好像有個人,想叫自己娘親看,可被這一打岔,愣愣看了看四周,又想不起自己要說什麽了......
......
丁辰身影隱在烏雲之中,眺望了一陣那如嶽上摩天一般的大小須彌山,目光又順波濤嶺東下,望向數裏之外的泗鹿城。
“幾時歸去,做個閑人!”
丁辰搖頭輕歎自語,再度挪開目光,並沒有進這泗鹿城的打算。
他如今修為盡複,除了想要繼續尋個安穩之地修煉外,心中首要惦記的,便是重煉劍葫。
不過,丁辰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以自己如今的煉器水平,煉製知秋劍這等普通法寶還行,但想重煉劍葫,卻是不太可能。
隻是,要假手於人自然也不行,且不說此寶乃是本命法寶,便是那五行劍葫證寶訣也不能輕易讓外人知曉,也唯有自己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煉器手藝了,主意自然就打到靈寶宗身上了,論起煉器一道,若位於陳國東南的文武真火山的靈寶宗稱第二,便也無人敢說的第一了。
因此,自了結了當初那靑巫部瘋老頭的托付,將那散魂吟傳給了靑巫部少年牧楓,算是“物歸原主”後,丁辰便徑直離開了苦泉穀,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往陳國而來。
也好在如今赤巫部覆滅,靑巫部尚在修養之中,途中倒是安穩。雖不算緊趕,但也是風塵仆仆,足足花了近一個月,丁辰才在半月前進入陳國賀州地界,而這泗鹿城便是賀州最東邊的城鎮,雖算不得什麽大城,卻是賀州唯一的世俗城鎮。
至於賀州其他區域,早已成了四大禪院的“私產”,名義上雖是陳國所屬,但說是另成佛國也不為過。
丁辰並不關心這些,但經過其這半個月的打探,卻也暫時熄了想那些佛爺打交道的心思,現在的佛門,盛行由小乘入大乘,低階弟子多修煉小乘佛法,隻載自己,不度旁人,可不太好打交代。
下意識捏了捏下巴,丁辰才想起此時並未帶那琉璃麵具,雖說如今自己真容已變,但赤赫老怪那些人還是見過的,為防萬一,還是得謹慎些。
隨意換了張麵孔,烏雲乘風,繼續東行,讓過泗鹿城,便又是一片矮山,扶搖穿行山間,便見前方一處山坳,窩在群山之中,雲山霧罩,烈日炎炎,竟也絲毫不散。
“這應該就是那白鹿莊了吧?”
丁辰暗自嘀咕一聲,瞳顯異彩,隱隱便見茫茫迷霧之中黑瓦樓閣層層,參天古樹之下梅花仙鹿呦呦,果然是泗鹿城第一世家,雖隻有金丹坐鎮,但是有幾分氣象。
此番自己前來是有求於人,自然要客氣些,不好擅闖,身下烏雲雲卷雲舒,裹挾丁辰悄然落至穀口,一條青石山道,蜿蜒隱入迷霧之中,四周鬆柏掩映,倒顯清幽涼爽。
徒步拾階而上,正打算祭出傳音符,算是拜帖,卻見前麵迷霧似有清風攪動,略成旋渦狀,便有兩個青衣童子走了出來,煉精修為,一身道童裝束。
“見過前輩!”
丁辰雖未刻意隱藏修為,卻也未外放氣息,自然不是煉精修士能輕易窺得底細的,雖然客氣有禮,但多少有些公事公辦的口氣,便聽其中一個眉梢有顆朱砂痣的童子開口。
“前輩麵生得緊,不知尊駕何處?”
丁辰正要說明來意,卻見那穀口迷霧再度翻湧,竟是直接散開,露出一座青桐木牌樓,牌匾上“白鹿莊”三字古拙有力。
“貴客來訪,蓬蓽生輝!”
就聽得一道悠遠的傳音,丁辰聞言,自是知道這是驚得了莊中主人,隻是未知其身份,倒是不好稱唿,隻拱手還禮,笑稱冒昧來訪,失禮雲雲!
那人自然也客套了下,便囑咐童子領丁辰到茸客齋待茶,自己少會兒便來。
兩童子自不敢怠慢,一個當即叉手行禮後,便是快步離開,應該先去那所謂的茸客齋準備了,另一個又是自右前方側身讓到左前側,這才做了個請的手勢,緩步引路。
陳國雖然習慣以右為尊,但這仆從帶個路都不敢走右邊,可見這白鹿莊規矩森嚴,也不知這莊主好不好說話。
丁辰心中浮想些有的沒的,緩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