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山城,位於衛雍梁三國交界附近,勢力有些混雜。
官麵上,這堯山城屬於雍國朝廷治下邊城,衙門官吏一應俱全,但城中常住人口,卻大半都是梁國之人,加之這裏又是衛雍兩國通商最便捷的關口,故而城中商貿,幾乎都被衛國的商會把持。
除此之外,這堯山城地理位置也著實險要,正好建在玉華山脈和橫絕嶺之間的山口,既要應付玉華劍派的予取予求,又要防備那妖塚死煞之氣時不時的侵擾,也算是艱辛了。
一路來至堯山城外,丁辰尋了處隱蔽所在降下了遁光,略作步行進了城。
堯山城並不算小城,具體人口數丁辰自然是不知道的,但總還是有一二十萬向上的。
悠閑的進了城,就見城中一條大道,乃是在以往衛雍兩國的官道基礎上擴建而成的,足有七八丈寬,道路上多是運貨的車馬行進,人拽馬拉。
大道南北通達,卻是將堯山城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
東側多是低矮民間,販夫走卒,多穿粗布麻衣,忙忙碌碌,麵帶菜色。
西側就繁華不盡了,店鋪鱗次,酒樓林立,大白天也是紙醉金迷,又多有豪宅大院,行人不是衣著華貴就是車來轎往。
這種情景,丁辰也看得多了,他更是早就有過切身的體會,也不管這些,閑庭信步便轉入西側街巷之中。
之前,在尋找那黃沙密庫之時,丁辰曾收集查閱了不少衛國及其周邊的輿圖,倒還大概記得這堯山坊市的一些信息。
果然,沒走多久,便見某個偏僻街角的巷口,巷口木架牌坊之上,掛著一麵滿是青銅鏽跡的銅鑒,以神識一透,便隱隱有“堯山”二字映入眼中。
這便是通往堯山坊市入口的標誌。
這條小巷顯然是專門為修士出入坊市準備的,臨街的住戶也基本是背牆而居,門都開在另一邊。
少有的幾家開了後門,也都是門戶緊閉,一副常年未開過的樣子。
一路走來,巷子中行人很少,隻見了幾個蒙頭蓋麵的煉精期修士,偶有一個抬眼,一看丁辰築基後期的修為,也就避之唯恐不及,謹慎地拱手一禮就趕緊匆匆離去。
丁辰心下微沉,這修真界就算時有發生殺人奪寶此類惡事,但在這城中,應也不至於如此吧!
難道,這堯山城中不太平?
初來乍到,他也不好亂打聽,不過還是略整了整衣袍,又檢視了一下自己的容貌,一身灰白襴衫,黑帶束發,無冠無簪,此時已經幻化成了一個臉色微黃的書生模樣,一身功法氣息混雜,倒是和普通築基散修差別不大,並不起眼。
略定心神,抬眼之間,遙遙就見遠處萬綠叢中一點紅,正是那玉華山最東邊的紅葉嶺,嶺上長滿了一種紅楓,常年通紅一片,與周圍群山相映,景色倒是不錯的。
而那堯山坊市,便建在紅葉嶺下。
徐徐前行,不久就見一座並不怎麽起眼的宮觀,目光越過那宮觀門牆,大門門楣之上無牌無匾,門前也無門當馬石,隻有虛掩的門扇上淡淡的靈力波動。
丁辰好歹也是築基後期修士,雖然在高階修士麵前算不得什麽,但是進出個坊市還是不必忌諱什麽的。
幾步來至門前,腳剛踏上台階,一道靈紋當即閃過,麵前大門自開,驚動門內一個道童打扮,閉目斜坐的閑散青年。
青年眼皮不耐煩的睜開,卻見丁辰築基修為,連忙起身行禮。
“給前輩見禮了,前輩可是要進坊市?”
“自是......”
對方不過煉精中期,丁辰自然不必虛與委蛇,語氣平淡了答了一聲,又問道,“這坊市門口為何如此冷清,難道坊市內出事了?”
“想來前輩已經有段時間沒來過了,卻是不知,如今這堯山坊市大半已經成了玉華劍宗的產業,坊市正門自然不會再開在堯山城這邊,便是這道側門過不了多久也是會被封掉的,自然走這邊的人就少了......”
青年道童也是知無不言,恭順解釋道。
“原來如此!”
丁辰隻是點了點頭,事不關己也就不再深究,邁步就要繼續往裏走。
那道童見狀,卻是連忙疾走幾步,也不敢真的出手阻攔,隻在丁辰側前方停下,拱手恭聲開口。
“前輩可有常居堯山城的憑證?如果沒有的話,按照我們堯山坊市的規矩,進門需付靈石五顆。”
“還有這個規矩?我在衛國進出各大坊市可都不曾收過靈石的。”
丁辰語氣有些不悅,倒也不是吝嗇這幾塊靈石。
那青年聞言,便知這前輩哪裏是有段時間沒進過坊市,這根本就是從來沒進過。
但規矩就是規矩,哪裏有他這麽個小蝦米變通的餘地,隻得繼續壯著膽子說道,“原來前輩是從衛國來的,那就難怪了,衛國坊市確實不收入坊靈石,但這堯山坊市卻是按的雍國的規矩,一直以來,凡金丹以下修士,入坊都需收費,非是晚輩故意刁難,還請前輩見諒……”
丁辰無語,他倒確實沒怎麽關注過衛國以外的坊市是否要收靈石的問題,至少據說他所知,蔡州城外的那個修士坊市也是不收的。
罷了,不過五塊靈石而已!
他也沒怎麽在意,直接付了就大搖大擺地進了二門,卻是進入一片水雲迷障,前後方位難辨。
正要催動空明之瞳,腳下卻是是不知踩到什麽,眼前迷霧一晃,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到底不是衛州和三仙島那種頂級大坊市,這堯山坊市明顯人氣不足,沿街商鋪也是有些稀疏,甚至有幾分蕭條的感覺。
丁辰本也沒什麽特別要買的,不過隨意逛逛,走著走著,這才來到他要找的地方,正是坊北煉器工坊聚集之地。
眼神掃過幾家煉器坊,招牌上口氣大死人,一時倒讓他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此時,卻聽一道洪亮粗獷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前輩可是需要煉器呀?”
官麵上,這堯山城屬於雍國朝廷治下邊城,衙門官吏一應俱全,但城中常住人口,卻大半都是梁國之人,加之這裏又是衛雍兩國通商最便捷的關口,故而城中商貿,幾乎都被衛國的商會把持。
除此之外,這堯山城地理位置也著實險要,正好建在玉華山脈和橫絕嶺之間的山口,既要應付玉華劍派的予取予求,又要防備那妖塚死煞之氣時不時的侵擾,也算是艱辛了。
一路來至堯山城外,丁辰尋了處隱蔽所在降下了遁光,略作步行進了城。
堯山城並不算小城,具體人口數丁辰自然是不知道的,但總還是有一二十萬向上的。
悠閑的進了城,就見城中一條大道,乃是在以往衛雍兩國的官道基礎上擴建而成的,足有七八丈寬,道路上多是運貨的車馬行進,人拽馬拉。
大道南北通達,卻是將堯山城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
東側多是低矮民間,販夫走卒,多穿粗布麻衣,忙忙碌碌,麵帶菜色。
西側就繁華不盡了,店鋪鱗次,酒樓林立,大白天也是紙醉金迷,又多有豪宅大院,行人不是衣著華貴就是車來轎往。
這種情景,丁辰也看得多了,他更是早就有過切身的體會,也不管這些,閑庭信步便轉入西側街巷之中。
之前,在尋找那黃沙密庫之時,丁辰曾收集查閱了不少衛國及其周邊的輿圖,倒還大概記得這堯山坊市的一些信息。
果然,沒走多久,便見某個偏僻街角的巷口,巷口木架牌坊之上,掛著一麵滿是青銅鏽跡的銅鑒,以神識一透,便隱隱有“堯山”二字映入眼中。
這便是通往堯山坊市入口的標誌。
這條小巷顯然是專門為修士出入坊市準備的,臨街的住戶也基本是背牆而居,門都開在另一邊。
少有的幾家開了後門,也都是門戶緊閉,一副常年未開過的樣子。
一路走來,巷子中行人很少,隻見了幾個蒙頭蓋麵的煉精期修士,偶有一個抬眼,一看丁辰築基後期的修為,也就避之唯恐不及,謹慎地拱手一禮就趕緊匆匆離去。
丁辰心下微沉,這修真界就算時有發生殺人奪寶此類惡事,但在這城中,應也不至於如此吧!
難道,這堯山城中不太平?
初來乍到,他也不好亂打聽,不過還是略整了整衣袍,又檢視了一下自己的容貌,一身灰白襴衫,黑帶束發,無冠無簪,此時已經幻化成了一個臉色微黃的書生模樣,一身功法氣息混雜,倒是和普通築基散修差別不大,並不起眼。
略定心神,抬眼之間,遙遙就見遠處萬綠叢中一點紅,正是那玉華山最東邊的紅葉嶺,嶺上長滿了一種紅楓,常年通紅一片,與周圍群山相映,景色倒是不錯的。
而那堯山坊市,便建在紅葉嶺下。
徐徐前行,不久就見一座並不怎麽起眼的宮觀,目光越過那宮觀門牆,大門門楣之上無牌無匾,門前也無門當馬石,隻有虛掩的門扇上淡淡的靈力波動。
丁辰好歹也是築基後期修士,雖然在高階修士麵前算不得什麽,但是進出個坊市還是不必忌諱什麽的。
幾步來至門前,腳剛踏上台階,一道靈紋當即閃過,麵前大門自開,驚動門內一個道童打扮,閉目斜坐的閑散青年。
青年眼皮不耐煩的睜開,卻見丁辰築基修為,連忙起身行禮。
“給前輩見禮了,前輩可是要進坊市?”
“自是......”
對方不過煉精中期,丁辰自然不必虛與委蛇,語氣平淡了答了一聲,又問道,“這坊市門口為何如此冷清,難道坊市內出事了?”
“想來前輩已經有段時間沒來過了,卻是不知,如今這堯山坊市大半已經成了玉華劍宗的產業,坊市正門自然不會再開在堯山城這邊,便是這道側門過不了多久也是會被封掉的,自然走這邊的人就少了......”
青年道童也是知無不言,恭順解釋道。
“原來如此!”
丁辰隻是點了點頭,事不關己也就不再深究,邁步就要繼續往裏走。
那道童見狀,卻是連忙疾走幾步,也不敢真的出手阻攔,隻在丁辰側前方停下,拱手恭聲開口。
“前輩可有常居堯山城的憑證?如果沒有的話,按照我們堯山坊市的規矩,進門需付靈石五顆。”
“還有這個規矩?我在衛國進出各大坊市可都不曾收過靈石的。”
丁辰語氣有些不悅,倒也不是吝嗇這幾塊靈石。
那青年聞言,便知這前輩哪裏是有段時間沒進過坊市,這根本就是從來沒進過。
但規矩就是規矩,哪裏有他這麽個小蝦米變通的餘地,隻得繼續壯著膽子說道,“原來前輩是從衛國來的,那就難怪了,衛國坊市確實不收入坊靈石,但這堯山坊市卻是按的雍國的規矩,一直以來,凡金丹以下修士,入坊都需收費,非是晚輩故意刁難,還請前輩見諒……”
丁辰無語,他倒確實沒怎麽關注過衛國以外的坊市是否要收靈石的問題,至少據說他所知,蔡州城外的那個修士坊市也是不收的。
罷了,不過五塊靈石而已!
他也沒怎麽在意,直接付了就大搖大擺地進了二門,卻是進入一片水雲迷障,前後方位難辨。
正要催動空明之瞳,腳下卻是是不知踩到什麽,眼前迷霧一晃,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到底不是衛州和三仙島那種頂級大坊市,這堯山坊市明顯人氣不足,沿街商鋪也是有些稀疏,甚至有幾分蕭條的感覺。
丁辰本也沒什麽特別要買的,不過隨意逛逛,走著走著,這才來到他要找的地方,正是坊北煉器工坊聚集之地。
眼神掃過幾家煉器坊,招牌上口氣大死人,一時倒讓他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此時,卻聽一道洪亮粗獷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前輩可是需要煉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