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江鋒殺來
香火傳世,唯我北辰真君 作者:行走的山海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尋道由於擊殺南疆蠻夷有功,升上了副旗,在州縣一級鎮獄司算是副官,有了一定話語權。
當然這並非孟尋道擅自邀功,而是謝靈的安排,反正擊殺南疆蠱師的事情隻有幾人知道,這份功勞於他無用,但對於孟尋道而言,卻是大功一件。
既然謝靈有心培養孟尋道,那自然要扶植他登上更高的位置,作為謝靈的一隻眼,監視整個乾朝的刑檢係統。
這一次寧王造反的消息,可比先前擊殺南疆蠻夷更有價值,說不定能連升兩級。
初聞這則消息,孟尋道也十分震驚,但很快便冷靜了下來,考慮到新任的戒魔間總旗和州縣的鎮獄使也可能是寧王的人,便決定直接傳信給京都鎮獄司。
鎮獄司有一套自己的傳訊渠道,掌握在地方的總旗和副旗手中,以防層層上報耽誤了時辰,便可通過這條加急渠道自報京都。
當然,這渠道雖然迅速,但卻要耗費不少人力成本處理這些書信,所以為了避免收到的盡是些雞毛瑣事或者虛假消息,鎮獄司也頒布了一條法律,非重大之事不報,一旦被京都鎮獄司查知消息虛假,便將遭到相應的懲罰。
孟尋道對謝靈十分信任,毫不猶豫就喚來了鎮獄司的通訊使——黑鴉,將書信卷起塞進竹筒裏,讓黑鴉帶給京城鎮獄司。
黑鴉是鎮獄司特別馴養的一種精怪,身形如鷹般大小,但速度和耐力比蒼鷹更強,不眠不休,禦風飛行,一日千裏。
第二日傍晚,孟尋道就收到了鎮獄司的迴信,不日鎮獄司的副指揮使便會前來太平縣,調查寧王造反一案。
之後,隻需靜靜等待,不必謝靈出手,朝廷便會除掉寧王。
……
三日後,江鋒迴到了太平縣。
守城的士卒見到江鋒的身影時,都不由得暗自揣測,這次江鋒歸來,必定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在江鋒離開後,便有兵卒把消息報給了縣城曹安。
曹安聽後,不由得歎了口氣,自己現下幫誰也不是,州府那邊也沒下達明確的命令,隻能作壁上觀,等兩方爭鬥有一個結果後,再做決定。
沒過多久,獄卒又前來報道,說是先前關押血魔教的護法越獄了!
牢房之中,隻剩下兩個教徒的屍體,好似爆體而亡,胸腹破開了一個大口子,血液內髒灑了一地,而第三個護法卻拉開了鐵牢,連殺了兩名獄卒,逃了出來。
曹安聽後,不禁扶額,現在縣城已經夠亂了,現在又出了這檔子事兒,便讓許捕頭立刻對逃獄的護法展開緝捕。
又讓三名衙役繼續留意江鋒的去向。
入城之後,江鋒徑直來到了府邸,卻發覺府門敞開著,裏麵卻空無一人,家具擺設依舊,甚至連盤子裏的糕點也沒人擅動。
在他身邊,還站著一人,眉眼端正,身姿挺拔,穿一襲白袍,手持一把拂塵,自走入府中,一雙靈動的眼睛便開始打量起了周圍。
此人正是江鋒請來的入道者——王修文。
江鋒作為武師,已有接近宗師的修為,但在對付鬼魂一類的東西上,手段卻不及修者。
王修文稍一感知,便斷定了府中的確有陰魂闖入過,此地還殘留著些微的陰氣。
“我府上明明有玄靜門大師布置的禁製,為何沒防住這些陰魂厲鬼?”江鋒皺起眉,不解道。
“玄靜門的禁製的確有其精妙之處,但在道行高深的厲鬼麵前,卻作用有限。”
王修文一掃拂塵,便卷起一道微風,一團藍色的氣息緩緩飄到了兩人麵前,
“這道氣息頗為精純,不似陰氣,而是靈氣,或許破開府邸禁製的並非陰魂,而是一名修道者。”
“北辰真君?!”江鋒想到的隻有此人。
王修文點點頭:“如此看來,隻有此人了。”
“本道倒要會會此人,究竟有何神通之處,還能唿風喚雨,閃雷招鬼!”
轉身,王修文闊步而去,江鋒也隨即跟上。
兩人並非順著陰氣的痕跡前往亂葬崗,而是反向去了城西城隍廟。
來時的路上,兩人已聽說,今日正是北辰真君神像入廟的日子,從此北辰真君將作為城隍廟,鎮守一方。
城隍廟前,又是一陣喜慶的鞭炮聲。
城隍廟畢竟隻是改建,耗時不久,在工匠們日夜趕工之下,煥然一新。
百姓們正歡喜的圍在神廟前,看鞭炮之後的舞獅,其中不隻有太平縣城的居民,還有附近幾個縣城鄉村的村民,他們都是慕名而來,給北辰真君上香求福的。
突然間,一道驚唿傳來:“江鋒迴來啦!”
眾人悚然一驚,他們都清楚江鋒的厲害,沒料到他竟然挑了這個時間點迴來。
迴頭瞧去,果見江鋒從不遠處緩緩而來,身邊還有一名白袍修士同行。
人群識趣的讓開了一條通道。
江鋒也不和這些賤民計較,目不斜視的走到了神廟門前,厲聲喝道:
“北辰真君何在?!”
這一聲如獅吼,震得所有人都不禁堵上了耳朵。
門前舞獅的人也不由得停了下來,乖乖溜到了一旁,江鋒可是力壓五大武館的高手,一怒之下,百虎不可當。
這時,羅雲章從廟裏緩緩走出,神色嚴厲道:
“今日乃是北辰真君入廟吉時,閑雜人等休得胡鬧!”
江鋒冷哼一聲,氣勁爆發,化作一道殘影便直衝羅雲章而來。
羅雲章服用了謝靈所賜的靈丹之後,修為已達到了開光境中期,麵對江鋒直來直去的武道身法,也早有防備,眉間紫光一閃,一道虛影便從身後立起。
嘭!
當江鋒一腳踏碎地板時,羅雲章已在三丈之外,雙目紫芒閃動,雙耳變得尖銳,五指也變得如狼爪般剛勁有力。
“附身!”王修文眉梢一動,沒料到眼前的青袍道士竟修習的是早已凋零的附身之術。
修習這等道術的修者,需要從小以特殊的方式處理魂魄和肉身,讓肉身和魂魄逐漸分離,而不引起排異反應。
在日複一日的分割之下,肉身便能容納其餘的魂魄,並且激發出魂魄之中的魂力,而此時原主也將擁有這道魂魄的力量。
當然這並非孟尋道擅自邀功,而是謝靈的安排,反正擊殺南疆蠱師的事情隻有幾人知道,這份功勞於他無用,但對於孟尋道而言,卻是大功一件。
既然謝靈有心培養孟尋道,那自然要扶植他登上更高的位置,作為謝靈的一隻眼,監視整個乾朝的刑檢係統。
這一次寧王造反的消息,可比先前擊殺南疆蠻夷更有價值,說不定能連升兩級。
初聞這則消息,孟尋道也十分震驚,但很快便冷靜了下來,考慮到新任的戒魔間總旗和州縣的鎮獄使也可能是寧王的人,便決定直接傳信給京都鎮獄司。
鎮獄司有一套自己的傳訊渠道,掌握在地方的總旗和副旗手中,以防層層上報耽誤了時辰,便可通過這條加急渠道自報京都。
當然,這渠道雖然迅速,但卻要耗費不少人力成本處理這些書信,所以為了避免收到的盡是些雞毛瑣事或者虛假消息,鎮獄司也頒布了一條法律,非重大之事不報,一旦被京都鎮獄司查知消息虛假,便將遭到相應的懲罰。
孟尋道對謝靈十分信任,毫不猶豫就喚來了鎮獄司的通訊使——黑鴉,將書信卷起塞進竹筒裏,讓黑鴉帶給京城鎮獄司。
黑鴉是鎮獄司特別馴養的一種精怪,身形如鷹般大小,但速度和耐力比蒼鷹更強,不眠不休,禦風飛行,一日千裏。
第二日傍晚,孟尋道就收到了鎮獄司的迴信,不日鎮獄司的副指揮使便會前來太平縣,調查寧王造反一案。
之後,隻需靜靜等待,不必謝靈出手,朝廷便會除掉寧王。
……
三日後,江鋒迴到了太平縣。
守城的士卒見到江鋒的身影時,都不由得暗自揣測,這次江鋒歸來,必定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在江鋒離開後,便有兵卒把消息報給了縣城曹安。
曹安聽後,不由得歎了口氣,自己現下幫誰也不是,州府那邊也沒下達明確的命令,隻能作壁上觀,等兩方爭鬥有一個結果後,再做決定。
沒過多久,獄卒又前來報道,說是先前關押血魔教的護法越獄了!
牢房之中,隻剩下兩個教徒的屍體,好似爆體而亡,胸腹破開了一個大口子,血液內髒灑了一地,而第三個護法卻拉開了鐵牢,連殺了兩名獄卒,逃了出來。
曹安聽後,不禁扶額,現在縣城已經夠亂了,現在又出了這檔子事兒,便讓許捕頭立刻對逃獄的護法展開緝捕。
又讓三名衙役繼續留意江鋒的去向。
入城之後,江鋒徑直來到了府邸,卻發覺府門敞開著,裏麵卻空無一人,家具擺設依舊,甚至連盤子裏的糕點也沒人擅動。
在他身邊,還站著一人,眉眼端正,身姿挺拔,穿一襲白袍,手持一把拂塵,自走入府中,一雙靈動的眼睛便開始打量起了周圍。
此人正是江鋒請來的入道者——王修文。
江鋒作為武師,已有接近宗師的修為,但在對付鬼魂一類的東西上,手段卻不及修者。
王修文稍一感知,便斷定了府中的確有陰魂闖入過,此地還殘留著些微的陰氣。
“我府上明明有玄靜門大師布置的禁製,為何沒防住這些陰魂厲鬼?”江鋒皺起眉,不解道。
“玄靜門的禁製的確有其精妙之處,但在道行高深的厲鬼麵前,卻作用有限。”
王修文一掃拂塵,便卷起一道微風,一團藍色的氣息緩緩飄到了兩人麵前,
“這道氣息頗為精純,不似陰氣,而是靈氣,或許破開府邸禁製的並非陰魂,而是一名修道者。”
“北辰真君?!”江鋒想到的隻有此人。
王修文點點頭:“如此看來,隻有此人了。”
“本道倒要會會此人,究竟有何神通之處,還能唿風喚雨,閃雷招鬼!”
轉身,王修文闊步而去,江鋒也隨即跟上。
兩人並非順著陰氣的痕跡前往亂葬崗,而是反向去了城西城隍廟。
來時的路上,兩人已聽說,今日正是北辰真君神像入廟的日子,從此北辰真君將作為城隍廟,鎮守一方。
城隍廟前,又是一陣喜慶的鞭炮聲。
城隍廟畢竟隻是改建,耗時不久,在工匠們日夜趕工之下,煥然一新。
百姓們正歡喜的圍在神廟前,看鞭炮之後的舞獅,其中不隻有太平縣城的居民,還有附近幾個縣城鄉村的村民,他們都是慕名而來,給北辰真君上香求福的。
突然間,一道驚唿傳來:“江鋒迴來啦!”
眾人悚然一驚,他們都清楚江鋒的厲害,沒料到他竟然挑了這個時間點迴來。
迴頭瞧去,果見江鋒從不遠處緩緩而來,身邊還有一名白袍修士同行。
人群識趣的讓開了一條通道。
江鋒也不和這些賤民計較,目不斜視的走到了神廟門前,厲聲喝道:
“北辰真君何在?!”
這一聲如獅吼,震得所有人都不禁堵上了耳朵。
門前舞獅的人也不由得停了下來,乖乖溜到了一旁,江鋒可是力壓五大武館的高手,一怒之下,百虎不可當。
這時,羅雲章從廟裏緩緩走出,神色嚴厲道:
“今日乃是北辰真君入廟吉時,閑雜人等休得胡鬧!”
江鋒冷哼一聲,氣勁爆發,化作一道殘影便直衝羅雲章而來。
羅雲章服用了謝靈所賜的靈丹之後,修為已達到了開光境中期,麵對江鋒直來直去的武道身法,也早有防備,眉間紫光一閃,一道虛影便從身後立起。
嘭!
當江鋒一腳踏碎地板時,羅雲章已在三丈之外,雙目紫芒閃動,雙耳變得尖銳,五指也變得如狼爪般剛勁有力。
“附身!”王修文眉梢一動,沒料到眼前的青袍道士竟修習的是早已凋零的附身之術。
修習這等道術的修者,需要從小以特殊的方式處理魂魄和肉身,讓肉身和魂魄逐漸分離,而不引起排異反應。
在日複一日的分割之下,肉身便能容納其餘的魂魄,並且激發出魂魄之中的魂力,而此時原主也將擁有這道魂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