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太平縣原縣令
香火傳世,唯我北辰真君 作者:行走的山海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青袍野鬼性格倒也耿直,但卻是答不對題。
一個勁兒的隻是往自己身上攬罪。
謝靈見狀,手中浩然之力又加重了幾分。
青袍野鬼沒了肉身,全然是魂魄暴露在外,一與浩然之氣接觸,便如肉身被火炭炙烤,發出滋滋的油脂燒灼聲。
這種痛苦同樣不亞於被烈火灼燒的刺痛。
饒是青袍野鬼也疼的低聲哼哼起來。
謝靈見他還是不說,心想倒有些骨氣,但若是為禍一方,就算再有骨氣,也不得輕饒。
正當此時,城隍廟深處又傳來一道女子的聲音。
“道長饒命,我們從未害過人,隻是借城隍廟這一地躲災。”
“若是因此驚擾到了城中百姓,我們這便離開!”
有一名男子聲音傳來:“還請道長手下留情!”
緊接著是一名老者:“還請道長手下留情!”
一道道青色或灰色的身影從神廟深處緩緩走出,來到謝靈麵前跪下,垂首哀求。
謝靈不動聲色,他早就察覺到廟裏還藏著其他魂魄。
果然這些魂魄看不得這青袍野鬼受苦,所以也爭相出來求情。
“將你們的來曆詳細說來!”
謝靈仍束縛著青袍野鬼,同時看向領頭的一名素袍女子道。
女子眉目清麗,但卻透著哀傷之色,臥蠶之下似乎還掛著兩行未幹的淚珠。
人死之後,靈魂會複原成自己心中最深刻的形象,無論悲喜。
這名女子所還原的便是自己最傷心時刻的模樣。
“道長息怒,我們隻是這一代的孤魂野鬼,因不得輪迴之道,所以長年徘徊於此。”
“我們從未害過任何一人,也從未有任何歹念,隻是想找一個能歇腳的地方。”
她又看了一眼青袍野鬼,
“這位是鍾大人,曾經是太平縣城的縣令。”
“他是清正廉潔的好官,死後也處處為我們著想,好心收留了我們這些無依無靠的孤魂野鬼。”
青袍野鬼也看向女子,歎了口氣,
“小雅,你們怎麽不好好躲著啊?”
“他捉我一個迴去就是了,你們用不著陪著我!”
小雅帶著哭腔道:“您是我們的大恩人,我們要是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你被抓,豈不是連做鬼也是沒良心的鬼,和亂葬崗的那群惡鬼有什麽區別?”
謝靈判斷兩人並未撒謊,隻是頗為好奇。
這青袍鬼魂和現今的縣令宋川未免相差太大了,青袍縣令一心為民,公正嚴明,而宋川卻視民如洪水猛獸、草芥芘芣。
若青袍鬼魂曾經真的執政太平縣,必定深受百姓愛戴,為何又會落到這副田地,成了孤魂野鬼,也無休憩之所。
於是,便放開了青袍鬼魂,問道:
“你既然是太平縣縣令,為何如今又成了遊蕩的孤魂野鬼?”
青袍鬼魂知道眼下也沒有掩護的必要了,便如實答道:
“我名為鍾源,本是上一任太平縣縣令,在任期間,也算廉政為民,幫鄉親們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有一日我和夫人乘馬車迴老家的時候,卻突然遭逢馬匹受驚,直奔懸崖而去,我和夫人也雙雙墜崖。”
“當我醒來時,卻已是一縷魂魄,而夫人的魂魄卻不知了去向,我循著記憶,多番周折找迴了太平縣,但家裏早已物是人非。”
“新任縣令已入住府衙,而我的孩子還有老管家卻沒了蹤跡,我為了尋找他們,便留在了太平縣附近,隨後又發現了這些無處可去的百姓。”
“這些百姓生前也是良民,但死後卻還要被惡鬼欺負,常常受到壓迫,我便組織起他們,換了好幾處藏身之地,最後選在了城隍廟。但願這些惡鬼忌憚城隍的威名,不敢作亂。”
謝靈點點頭,又問道:“你們死後,可有地府差役前來引導你們?”
眾人都搖搖頭。
其中一位老者又補充道:“我先前見過一個快要消失的魂魄,他告訴我已在這片土地上遊蕩了五十年,魂魄被陰風摧殘,記憶也所剩無幾,最後隻剩下消散的命運。”
謝靈略一沉吟,看來城隍離去後,整個地府係統也陷入了崩潰,無人管理地方陰魂,既無判決,也無引導,這些陰魂留在世間無法投胎,隻會擾動陰間和陽間的平衡。
看來神隻消失之後,對人間的影響隻會越積越深。
“你們都起來吧。”
謝靈抬了抬手。
“還請道長放過鍾源大人!”眾人依舊不起身,仍舊跪著懇求道。
小雅心一橫,膝行到謝靈跟前,哀求道:
“若是道長要捉鬼魂迴去交差,便抓小女迴去吧!小女在這裏也沒什麽作用,但這裏不能沒有鍾源大人主持大局啊!”
“我何時說過要捉他迴去交差?”
既然鍾源是一名好官,謝靈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隨手喚起一陣清風,托起了魂魄的身體。
眾人聞言,心裏不禁鬆了口氣,又深深叩拜後,站起身來。
“你不是捉拿鬼物的道士?”鍾源心裏仍有些警惕。
謝靈搖搖頭:“我來此隻為查探城隍廟中是否還有城隍神隻,眼下看來,城隍已消失多年,此間再無神隻管理世間陰魂,致使陰魂迷茫無措,不知去往何處。”
“原來是我錯怪道長了。”鍾源抱拳致歉,麵目也變迴了原來的模樣,方臉粗眉,倒是一副國泰民安臉。
“先前便有幾批道士來此捉拿鬼物,所以我才下意識認為您也也是那些道士一夥的。”
正當這時,門外忽然掀起一陣狂風,灌入門上窟窿,發出嗚咽的響聲。
緊接著,便是幽幽的銅鈴聲從傳來。
聲音似乎很遠,但卻清晰可聞。
眾人渾身一顫,驟然變色,目光紛紛投向鍾源。
鍾源的臉色同樣陰沉下來,低聲道:
“這群惡鬼今天怎麽來的這麽快!?”
“還未到亥時,竟然就能出入縣城?!”
他又向謝靈解釋道,
“這些惡鬼都來自於城西的亂葬崗,生前都是大惡人,死後也成了惡鬼到處欺負無辜的陰魂,許多陰魂被抓去反複折磨,直到魂魄消散。他們平日裏隻有亥時到子時才能在太平縣城裏活動,今日竟然不到亥時就出現了!”
“這些惡鬼十分兇狠,先前玄靜門的道士都沒鎮住他們。但他們還是對城隍廟較為忌憚,不敢擅自闖入,道長隻要在廟裏等到子時便可。”
謝靈卻置若罔聞,徑直向廟門走去。
“既然是惡鬼,那就該鎮壓才是!”
一個勁兒的隻是往自己身上攬罪。
謝靈見狀,手中浩然之力又加重了幾分。
青袍野鬼沒了肉身,全然是魂魄暴露在外,一與浩然之氣接觸,便如肉身被火炭炙烤,發出滋滋的油脂燒灼聲。
這種痛苦同樣不亞於被烈火灼燒的刺痛。
饒是青袍野鬼也疼的低聲哼哼起來。
謝靈見他還是不說,心想倒有些骨氣,但若是為禍一方,就算再有骨氣,也不得輕饒。
正當此時,城隍廟深處又傳來一道女子的聲音。
“道長饒命,我們從未害過人,隻是借城隍廟這一地躲災。”
“若是因此驚擾到了城中百姓,我們這便離開!”
有一名男子聲音傳來:“還請道長手下留情!”
緊接著是一名老者:“還請道長手下留情!”
一道道青色或灰色的身影從神廟深處緩緩走出,來到謝靈麵前跪下,垂首哀求。
謝靈不動聲色,他早就察覺到廟裏還藏著其他魂魄。
果然這些魂魄看不得這青袍野鬼受苦,所以也爭相出來求情。
“將你們的來曆詳細說來!”
謝靈仍束縛著青袍野鬼,同時看向領頭的一名素袍女子道。
女子眉目清麗,但卻透著哀傷之色,臥蠶之下似乎還掛著兩行未幹的淚珠。
人死之後,靈魂會複原成自己心中最深刻的形象,無論悲喜。
這名女子所還原的便是自己最傷心時刻的模樣。
“道長息怒,我們隻是這一代的孤魂野鬼,因不得輪迴之道,所以長年徘徊於此。”
“我們從未害過任何一人,也從未有任何歹念,隻是想找一個能歇腳的地方。”
她又看了一眼青袍野鬼,
“這位是鍾大人,曾經是太平縣城的縣令。”
“他是清正廉潔的好官,死後也處處為我們著想,好心收留了我們這些無依無靠的孤魂野鬼。”
青袍野鬼也看向女子,歎了口氣,
“小雅,你們怎麽不好好躲著啊?”
“他捉我一個迴去就是了,你們用不著陪著我!”
小雅帶著哭腔道:“您是我們的大恩人,我們要是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你被抓,豈不是連做鬼也是沒良心的鬼,和亂葬崗的那群惡鬼有什麽區別?”
謝靈判斷兩人並未撒謊,隻是頗為好奇。
這青袍鬼魂和現今的縣令宋川未免相差太大了,青袍縣令一心為民,公正嚴明,而宋川卻視民如洪水猛獸、草芥芘芣。
若青袍鬼魂曾經真的執政太平縣,必定深受百姓愛戴,為何又會落到這副田地,成了孤魂野鬼,也無休憩之所。
於是,便放開了青袍鬼魂,問道:
“你既然是太平縣縣令,為何如今又成了遊蕩的孤魂野鬼?”
青袍鬼魂知道眼下也沒有掩護的必要了,便如實答道:
“我名為鍾源,本是上一任太平縣縣令,在任期間,也算廉政為民,幫鄉親們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有一日我和夫人乘馬車迴老家的時候,卻突然遭逢馬匹受驚,直奔懸崖而去,我和夫人也雙雙墜崖。”
“當我醒來時,卻已是一縷魂魄,而夫人的魂魄卻不知了去向,我循著記憶,多番周折找迴了太平縣,但家裏早已物是人非。”
“新任縣令已入住府衙,而我的孩子還有老管家卻沒了蹤跡,我為了尋找他們,便留在了太平縣附近,隨後又發現了這些無處可去的百姓。”
“這些百姓生前也是良民,但死後卻還要被惡鬼欺負,常常受到壓迫,我便組織起他們,換了好幾處藏身之地,最後選在了城隍廟。但願這些惡鬼忌憚城隍的威名,不敢作亂。”
謝靈點點頭,又問道:“你們死後,可有地府差役前來引導你們?”
眾人都搖搖頭。
其中一位老者又補充道:“我先前見過一個快要消失的魂魄,他告訴我已在這片土地上遊蕩了五十年,魂魄被陰風摧殘,記憶也所剩無幾,最後隻剩下消散的命運。”
謝靈略一沉吟,看來城隍離去後,整個地府係統也陷入了崩潰,無人管理地方陰魂,既無判決,也無引導,這些陰魂留在世間無法投胎,隻會擾動陰間和陽間的平衡。
看來神隻消失之後,對人間的影響隻會越積越深。
“你們都起來吧。”
謝靈抬了抬手。
“還請道長放過鍾源大人!”眾人依舊不起身,仍舊跪著懇求道。
小雅心一橫,膝行到謝靈跟前,哀求道:
“若是道長要捉鬼魂迴去交差,便抓小女迴去吧!小女在這裏也沒什麽作用,但這裏不能沒有鍾源大人主持大局啊!”
“我何時說過要捉他迴去交差?”
既然鍾源是一名好官,謝靈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隨手喚起一陣清風,托起了魂魄的身體。
眾人聞言,心裏不禁鬆了口氣,又深深叩拜後,站起身來。
“你不是捉拿鬼物的道士?”鍾源心裏仍有些警惕。
謝靈搖搖頭:“我來此隻為查探城隍廟中是否還有城隍神隻,眼下看來,城隍已消失多年,此間再無神隻管理世間陰魂,致使陰魂迷茫無措,不知去往何處。”
“原來是我錯怪道長了。”鍾源抱拳致歉,麵目也變迴了原來的模樣,方臉粗眉,倒是一副國泰民安臉。
“先前便有幾批道士來此捉拿鬼物,所以我才下意識認為您也也是那些道士一夥的。”
正當這時,門外忽然掀起一陣狂風,灌入門上窟窿,發出嗚咽的響聲。
緊接著,便是幽幽的銅鈴聲從傳來。
聲音似乎很遠,但卻清晰可聞。
眾人渾身一顫,驟然變色,目光紛紛投向鍾源。
鍾源的臉色同樣陰沉下來,低聲道:
“這群惡鬼今天怎麽來的這麽快!?”
“還未到亥時,竟然就能出入縣城?!”
他又向謝靈解釋道,
“這些惡鬼都來自於城西的亂葬崗,生前都是大惡人,死後也成了惡鬼到處欺負無辜的陰魂,許多陰魂被抓去反複折磨,直到魂魄消散。他們平日裏隻有亥時到子時才能在太平縣城裏活動,今日竟然不到亥時就出現了!”
“這些惡鬼十分兇狠,先前玄靜門的道士都沒鎮住他們。但他們還是對城隍廟較為忌憚,不敢擅自闖入,道長隻要在廟裏等到子時便可。”
謝靈卻置若罔聞,徑直向廟門走去。
“既然是惡鬼,那就該鎮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