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風紀得到《凝神訣》後,眾人都在揣摩那種意境,一心試圖領悟到什麽,絞盡腦汁也沒有得到什麽。風紀也隻是和往常一樣,按部就班的修煉著。
日子在平靜中一天天流逝,風紀在修煉上倒是穩步前進,可關於凝神訣的奧秘,雖不是霧裏看花,但也進度緩慢,他這一境界似乎還不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
“風紀隨我去見幾位你族前輩。”風紀聽見影對他的傳音,立即停下了修煉去找影了。
一個被陣法遮蔽的洞穴中躺著六位老者,有男有女,都是無痕的後輩,平日裏青蒼就守候在這些人中間。
“這些人,便是你風氏一族最後的底蘊了,將你的那些雷劫雨滴有補充生機之效,給他們喂食一些,減緩一下生機的流逝。”影拿出了一個玉瓶,裏麵盛裝的就是風紀渡劫時的雨滴,交到了風紀的手中。
每一個人都安靜的睡在石板上,唿吸很微弱,乍一看還以為是一具具屍體擺放在石板上,他們是最後的底蘊,不到萬不得已影不會喚醒他們,他們被影封印了。
洞穴的中心有一株靈草,散發著沁人的幽香,風紀給每個人都灌輸了一些雨滴,之後目光就隻盯著那株靈草不動了。
“師父,那株靈草是什麽?我好像從來沒有見過,淡淡的幽香很是奇特。”
“紀兒,那株靈草被稱作‘蛀陰草’,是無痕大人留下的。”影緩緩地說道,“之前無痕大人和鹿羽獸一起受過很重的傷,曾在這間密室中彌留了數十年後相繼離世,這蛀陰草不知道主人是從哪裏得來的,作用就是蛀食陰氣反補陽氣的作用,你用神識可以探查到幾股微弱的陽氣,這些陽氣幾乎全被他們吸收了,還是有不少溢散到了外界。認真仔細探查還能看到些”
自打風紀來到影這裏修行,平日裏很少能見到青蒼的麵,青蒼也給風紀解答了他的問題,青蒼每日精心照顧著這株蛀陰草,長年累月的守護在這裏,洞穴內點了幾根蠟燭,在這略顯昏暗的環境襯托下,青蒼更顯陽剛之氣。
風紀用神識觀察著蛀陰草,幾縷陽氣和快成覆蓋成麵的陰氣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奇妙的景象。
“師父,我明白了,陰陽互補,滋魂養魄,就跟這株蛀陰草一樣。”風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激動地說道。
“嗯,風紀,你的悟性果然不錯,我先走了,你慢慢感悟!”影也沒想到意外讓風紀理解了一點兒《凝神訣》,也許在這株蛀陰草附近能讓他感悟的更深刻。
風紀盤坐在蛀陰草前,用神念接觸那些微弱的氣息,閉上眼睛,感受神識海的變化,一陰一陽兩道氣被納入體內,相互糾纏,不斷變化。
不知過了多久,風紀緩緩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明悟。那幾位沉睡的老者身上的氣息似乎也變得平穩了一些。
風紀起身,向青蒼深深鞠了一躬,然後離開了洞穴。他迴到自己的修煉之地,開始按照新的感悟調整自己的修煉之法。
“風紀,過段時間我再教你法術,你先專心修煉,不用著急,到時候我自會來找你的。”青蒼隻是對著風紀傳音,仍舊守在那個洞穴中未動分毫。
“多謝青蒼師傅!”
此後的日子裏,風紀心無旁騖,沉浸在修煉之中。身具隱靈根修煉起來比其他修士相對容易多了,不用像其他修士需要吸納某一種特殊的靈氣,各種屬性的靈氣是來者不拒,進度相對來說要快的多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快要到靈海境中期了。
剛入初期時,風紀的丹田處像是一片混沌,看起來很虛無,直到後來吸納的靈氣越來越多,這混沌中似乎有一汪水池,直到今天快溢出來了,大抵上是要步入靈海境中期。
風紀好像察覺到了什麽,緩緩起身,總覺得冥冥中有什麽要來找他,一種若有若無的感覺叨擾著風紀的心神。
“師父,我感覺要突破到靈海境中期了。”風紀也不敢大意,這種事還是得提前向影告知了。
影聽聞,臉上露出欣慰之色:“風紀,這是好事。但突破之時切記要穩住心神,不可操之過急。”
風紀鄭重點頭,再次迴到修煉之地,準備以最好的狀態迎接突破。 盤坐下來,調整唿吸,將周身靈氣緩緩引入丹田。那混沌中的水池愈發充盈,開始有了溢出的跡象,一點一滴的溢散。
洞外天雷滾滾而來,不用多想,風紀便知道,這天雷定然又是衝著自己而來。
風紀全神貫注,引導著靈氣在經脈中有序運行,不斷衝擊著那即將突破的瓶頸。
“風紀,你的天劫又來了,去外邊吧,這洞穴擋不住你的雷劫的。”影的聲音適時響起。
修煉不得不打斷,為了其他人的安危,他隻有這一種選擇。
風紀來到曠野,穩穩盤坐在空地上,天空中雷聲越來越大,半個時辰後風紀睜開眼睛看了看影,又抬頭看了看天空,“來吧,我準備好了!”
天雷似乎和風紀商量好了,風紀話音剛落,天雷就應聲打到了他身上。
原本隻有影一人觀看,但天雷劈向風紀後的巨大動靜,讓其他人也趕來觀看渡劫的風紀。
影為了不必要的麻煩,叫癲才迅速布置了陣法,整片艾岐山被籠罩,不管是修士還是普通人隻會以為是天空中有一片烏雲籠罩了整個小鎮,根本沒有察覺到還有人正在渡劫。
青蒼也難得離開密室,來觀覽風紀的天劫,向影問道,“影,風紀怎麽突然間就要渡劫了。”
“嗯,之前他對我說,他要突破到靈海境中期了,沒想到隻是突破,也要承受天雷之劫,所以有些突然。”影平靜的答道。
“那也正好,等他穩固的差不多了我就來教他法術,比我預想的要早了很多。”
前十八道天雷落下後風紀的衣服已經破了好幾個大洞,血沾在衣服上,看樣子這天劫絕沒有準備停下來的意思。
除了影和青蒼,其他幾人開始打賭了。
“我猜這次三十六道天雷。”
“不見得,我猜四十五道。”
幾個人嘰嘰喳喳的喊著,癲才也難得參與其中,“嗯……我猜,三十六道。”
這和他平常說話完全不一樣,幾人的目光全集中看他。
“如何見得,癲才,我們打個賭怎麽樣?”幾人興致勃勃地提議道。
最終幾人商量好了賭資,癲才是一副常用的陣旗,共計十八杆;難得見癲才大方一迴,平常他對這些陣旗視若寶貝根本舍不得拿出來。要是他們猜錯了,癲才也不要別的,他隻要從浪姨身上拔一些狼毛。
第二十四道天雷落下,風紀已經衣不蔽體了,有些狼狽不堪,他還在頑強的抵抗著天雷,每一道天雷落下,都如同重錘砸在他的身上,風紀隻是硬咬著牙繼續堅持。
此時的風紀,頭發淩亂,眼神卻堅定無比。每一道天雷落下,都仿佛要將他的身軀撕裂,但他硬是咬牙堅持著,雷電洗禮著他的身體,雖然傷痕累累但愈發強韌了些。
第二十六道……天雷的威力越來越強,風紀的身上已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傷痕,鮮血染紅了他腳下的土地,地上的枯草被鮮血滋養,重現了生機。
影和青蒼的神色越發凝重,他們深知這劫雷的兇險,每一道天雷都可能讓風紀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其他幾人也不再吵鬧,緊張地注視著風紀。雨滴伴隨天雷落下,比上次顏色濃了幾分,富含的生機之力更加濃稠了些。
麵對如此的天大機緣幾人怎麽會放過,各自掏出了法器貪婪地收納著那些雨滴,對他們來說這些雨滴是不可多得的寶藥,說不定什麽時候會用到。
第三十道天雷轟然落下,風紀被擊得單膝跪地,但他又迅速站了起來,仰頭長嘯,似在向天雷宣戰。
第三十一道、三十二道……
當第三十五道天雷落下時,風紀的身體搖搖欲墜,似乎已到了極限。他不願倒在這天雷之下,影對他的期待,無痕殘留的魂魄,或是父母家人的盼望,哪一樣都不能讓他放棄。
癲才緊緊握著拳頭,手心早已被汗水濕透。心中暗自祈禱,希望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雖然平時總是嘲笑風紀做的傀儡很醜,但他也為了風紀下了不少心血,他也不想風紀失敗了,“風紀啊,你一定要順利渡劫啊!”
終於,第三十六道天雷如約而至,風紀拚盡最後一絲力氣,迎向了這道天雷。
雷光消散,風紀虛弱地倒在地上,氣息有些微弱了。
“哈哈,癲才,你贏了!”幾人雖然對自己猜錯結果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為風紀成功渡過天劫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還好,性命無憂,隻是需要好好調養一段時間。”影不敢輕舉妄動,隻是小心翼翼地探出一絲神念,查看風紀的狀況。他的心中隱隱擔憂,生怕下一刻,那可怕的幻心劫又會突然降臨。
眾人紛紛點頭,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日子在平靜中一天天流逝,風紀在修煉上倒是穩步前進,可關於凝神訣的奧秘,雖不是霧裏看花,但也進度緩慢,他這一境界似乎還不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
“風紀隨我去見幾位你族前輩。”風紀聽見影對他的傳音,立即停下了修煉去找影了。
一個被陣法遮蔽的洞穴中躺著六位老者,有男有女,都是無痕的後輩,平日裏青蒼就守候在這些人中間。
“這些人,便是你風氏一族最後的底蘊了,將你的那些雷劫雨滴有補充生機之效,給他們喂食一些,減緩一下生機的流逝。”影拿出了一個玉瓶,裏麵盛裝的就是風紀渡劫時的雨滴,交到了風紀的手中。
每一個人都安靜的睡在石板上,唿吸很微弱,乍一看還以為是一具具屍體擺放在石板上,他們是最後的底蘊,不到萬不得已影不會喚醒他們,他們被影封印了。
洞穴的中心有一株靈草,散發著沁人的幽香,風紀給每個人都灌輸了一些雨滴,之後目光就隻盯著那株靈草不動了。
“師父,那株靈草是什麽?我好像從來沒有見過,淡淡的幽香很是奇特。”
“紀兒,那株靈草被稱作‘蛀陰草’,是無痕大人留下的。”影緩緩地說道,“之前無痕大人和鹿羽獸一起受過很重的傷,曾在這間密室中彌留了數十年後相繼離世,這蛀陰草不知道主人是從哪裏得來的,作用就是蛀食陰氣反補陽氣的作用,你用神識可以探查到幾股微弱的陽氣,這些陽氣幾乎全被他們吸收了,還是有不少溢散到了外界。認真仔細探查還能看到些”
自打風紀來到影這裏修行,平日裏很少能見到青蒼的麵,青蒼也給風紀解答了他的問題,青蒼每日精心照顧著這株蛀陰草,長年累月的守護在這裏,洞穴內點了幾根蠟燭,在這略顯昏暗的環境襯托下,青蒼更顯陽剛之氣。
風紀用神識觀察著蛀陰草,幾縷陽氣和快成覆蓋成麵的陰氣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奇妙的景象。
“師父,我明白了,陰陽互補,滋魂養魄,就跟這株蛀陰草一樣。”風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激動地說道。
“嗯,風紀,你的悟性果然不錯,我先走了,你慢慢感悟!”影也沒想到意外讓風紀理解了一點兒《凝神訣》,也許在這株蛀陰草附近能讓他感悟的更深刻。
風紀盤坐在蛀陰草前,用神念接觸那些微弱的氣息,閉上眼睛,感受神識海的變化,一陰一陽兩道氣被納入體內,相互糾纏,不斷變化。
不知過了多久,風紀緩緩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明悟。那幾位沉睡的老者身上的氣息似乎也變得平穩了一些。
風紀起身,向青蒼深深鞠了一躬,然後離開了洞穴。他迴到自己的修煉之地,開始按照新的感悟調整自己的修煉之法。
“風紀,過段時間我再教你法術,你先專心修煉,不用著急,到時候我自會來找你的。”青蒼隻是對著風紀傳音,仍舊守在那個洞穴中未動分毫。
“多謝青蒼師傅!”
此後的日子裏,風紀心無旁騖,沉浸在修煉之中。身具隱靈根修煉起來比其他修士相對容易多了,不用像其他修士需要吸納某一種特殊的靈氣,各種屬性的靈氣是來者不拒,進度相對來說要快的多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快要到靈海境中期了。
剛入初期時,風紀的丹田處像是一片混沌,看起來很虛無,直到後來吸納的靈氣越來越多,這混沌中似乎有一汪水池,直到今天快溢出來了,大抵上是要步入靈海境中期。
風紀好像察覺到了什麽,緩緩起身,總覺得冥冥中有什麽要來找他,一種若有若無的感覺叨擾著風紀的心神。
“師父,我感覺要突破到靈海境中期了。”風紀也不敢大意,這種事還是得提前向影告知了。
影聽聞,臉上露出欣慰之色:“風紀,這是好事。但突破之時切記要穩住心神,不可操之過急。”
風紀鄭重點頭,再次迴到修煉之地,準備以最好的狀態迎接突破。 盤坐下來,調整唿吸,將周身靈氣緩緩引入丹田。那混沌中的水池愈發充盈,開始有了溢出的跡象,一點一滴的溢散。
洞外天雷滾滾而來,不用多想,風紀便知道,這天雷定然又是衝著自己而來。
風紀全神貫注,引導著靈氣在經脈中有序運行,不斷衝擊著那即將突破的瓶頸。
“風紀,你的天劫又來了,去外邊吧,這洞穴擋不住你的雷劫的。”影的聲音適時響起。
修煉不得不打斷,為了其他人的安危,他隻有這一種選擇。
風紀來到曠野,穩穩盤坐在空地上,天空中雷聲越來越大,半個時辰後風紀睜開眼睛看了看影,又抬頭看了看天空,“來吧,我準備好了!”
天雷似乎和風紀商量好了,風紀話音剛落,天雷就應聲打到了他身上。
原本隻有影一人觀看,但天雷劈向風紀後的巨大動靜,讓其他人也趕來觀看渡劫的風紀。
影為了不必要的麻煩,叫癲才迅速布置了陣法,整片艾岐山被籠罩,不管是修士還是普通人隻會以為是天空中有一片烏雲籠罩了整個小鎮,根本沒有察覺到還有人正在渡劫。
青蒼也難得離開密室,來觀覽風紀的天劫,向影問道,“影,風紀怎麽突然間就要渡劫了。”
“嗯,之前他對我說,他要突破到靈海境中期了,沒想到隻是突破,也要承受天雷之劫,所以有些突然。”影平靜的答道。
“那也正好,等他穩固的差不多了我就來教他法術,比我預想的要早了很多。”
前十八道天雷落下後風紀的衣服已經破了好幾個大洞,血沾在衣服上,看樣子這天劫絕沒有準備停下來的意思。
除了影和青蒼,其他幾人開始打賭了。
“我猜這次三十六道天雷。”
“不見得,我猜四十五道。”
幾個人嘰嘰喳喳的喊著,癲才也難得參與其中,“嗯……我猜,三十六道。”
這和他平常說話完全不一樣,幾人的目光全集中看他。
“如何見得,癲才,我們打個賭怎麽樣?”幾人興致勃勃地提議道。
最終幾人商量好了賭資,癲才是一副常用的陣旗,共計十八杆;難得見癲才大方一迴,平常他對這些陣旗視若寶貝根本舍不得拿出來。要是他們猜錯了,癲才也不要別的,他隻要從浪姨身上拔一些狼毛。
第二十四道天雷落下,風紀已經衣不蔽體了,有些狼狽不堪,他還在頑強的抵抗著天雷,每一道天雷落下,都如同重錘砸在他的身上,風紀隻是硬咬著牙繼續堅持。
此時的風紀,頭發淩亂,眼神卻堅定無比。每一道天雷落下,都仿佛要將他的身軀撕裂,但他硬是咬牙堅持著,雷電洗禮著他的身體,雖然傷痕累累但愈發強韌了些。
第二十六道……天雷的威力越來越強,風紀的身上已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傷痕,鮮血染紅了他腳下的土地,地上的枯草被鮮血滋養,重現了生機。
影和青蒼的神色越發凝重,他們深知這劫雷的兇險,每一道天雷都可能讓風紀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其他幾人也不再吵鬧,緊張地注視著風紀。雨滴伴隨天雷落下,比上次顏色濃了幾分,富含的生機之力更加濃稠了些。
麵對如此的天大機緣幾人怎麽會放過,各自掏出了法器貪婪地收納著那些雨滴,對他們來說這些雨滴是不可多得的寶藥,說不定什麽時候會用到。
第三十道天雷轟然落下,風紀被擊得單膝跪地,但他又迅速站了起來,仰頭長嘯,似在向天雷宣戰。
第三十一道、三十二道……
當第三十五道天雷落下時,風紀的身體搖搖欲墜,似乎已到了極限。他不願倒在這天雷之下,影對他的期待,無痕殘留的魂魄,或是父母家人的盼望,哪一樣都不能讓他放棄。
癲才緊緊握著拳頭,手心早已被汗水濕透。心中暗自祈禱,希望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雖然平時總是嘲笑風紀做的傀儡很醜,但他也為了風紀下了不少心血,他也不想風紀失敗了,“風紀啊,你一定要順利渡劫啊!”
終於,第三十六道天雷如約而至,風紀拚盡最後一絲力氣,迎向了這道天雷。
雷光消散,風紀虛弱地倒在地上,氣息有些微弱了。
“哈哈,癲才,你贏了!”幾人雖然對自己猜錯結果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為風紀成功渡過天劫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還好,性命無憂,隻是需要好好調養一段時間。”影不敢輕舉妄動,隻是小心翼翼地探出一絲神念,查看風紀的狀況。他的心中隱隱擔憂,生怕下一刻,那可怕的幻心劫又會突然降臨。
眾人紛紛點頭,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