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興內功更加渾厚,竟然以一雙肉掌,擊破石門,破門而出。楊再興出來之後,見過鍾相、夏誠之後,就直奔金劍先生而來,然後恭恭敬敬,雙膝跪倒在地,說道,“弟子楊再興,拜見李師叔。”


    金劍先生李助說道,”不錯,你還知道先來拜見我這個師叔,我來問你,你習得我大師兄的六合八法,可是在牛頭山宏覺寺的地宮之中?”


    楊再興迴道,“不錯,弟子也是因為機緣巧合,誤入地宮,無意間慕名跪拜金台前輩的金身,並得到了金台前輩的拳譜。”然後楊再興將牛頭山浮屠塔一戰的前後經過,向金劍先生講了一遍,姚瑤和鍾、夏二人,聽了都是嘖嘖稱奇,倍感神奇。


    就連金劍先生聽完之後,也是長歎一聲說道,“看來一切都是天意啊,那個地宮,是我當年在淮西王麾下效力期間,為了紀念大師兄所秘密修建,寺內曆任主持方丈,都未曾有絲毫覺察,你卻機緣巧合,這不是天意又是什麽呢?”


    楊再興也是感到驚詫不已,說道,“那地宮竟是師叔所修建?”


    金劍先生終於仰起頭來,雙眼迷離,似乎陷入迴憶之中說道,“是啊,想想也有幾十年了。當年我為了赴東京趕考,名落孫山,流落江湖,極度失魂落魄,病倒在客棧。恰好遇到一樁官匪勾結,逼良為娼的不平之事。一時悲憤難平,我就冒死抱打不平,結果被他們的打手,打的渾身是血,遍體鱗傷。就在奄奄一息之際,師父譚正芳和大師兄金台及時出手相救,大敗那些惡人,救下了我。”


    金劍先生繼續說道,“心灰意冷的我,對求學再無奢望,於是欲拜師父為師學武,行俠仗義,除暴安良,也不失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存在的意義。師父念我有俠義心腸,便答應收我為徒,因師父當時年事已高,就由大師兄代師父傳授我的武功,可惜師父他老人家,兩個月之後,就因病去世,成了我終生的遺憾。”


    楊再興聽到這裏,這才明白,怪不得一代宗師譚正芳,江湖中都知道隻有金台和周侗兩大弟子,都不知道還有個關門弟子金劍先生,原來是這樣。“


    金劍先生說道,”大師兄金台,對我有再造之恩,也有師徒之情,對我恩重如山,不但傾囊授藝,更對我關懷備至,可惜大師兄也是過早的離開了我,為了感念大師兄對我的恩情,我就在大師兄最後的棲息之地宏覺寺的浮屠塔下,建造了那個地宮,隻希望我生前能夠常去祭拜,我死之後,也和大師兄葬在一處,世代陪伴大師兄左右。“


    楊再興對金劍先生和金台前輩的同門之情,心生敬佩,不由向金劍先生再深施一禮。


    金劍先生說道,“你既然跪拜了大師兄的金身塑像,又習得他的絕世武功,就應算作他的門下弟子,從此以後,你要行事以我大師兄為榜樣,行俠仗義,肩挑道義,扶危濟困為國為民,才對得起我九泉之下大師兄的在天之靈。”


    楊再興納頭再拜,說道,“弟子謹記師叔教誨,絕不違背師叔的訓誡。”


    金劍先生點頭,竟然站起身來,凜然正色說道,“你既有天賜奇緣,又有極高天賦眷顧,倒是個可造之才。不過我師兄的六合八法,何等高深莫測?你照葫蘆畫瓢,自然難以領悟其中的奧妙。今日我就將六合八法的精髓,盡數傳授於你,如果你能傳承我大師兄的衣缽,也算對我大師兄,是個安慰了。”


    楊再興聞言大喜,再次叩謝。


    金劍先生身體直立 ,行氣發功,說道,“看好了,要記在心裏,勤加練習領悟。”說著金劍先生,就拖著那幾根玄鐵鐵鏈,走行門,邁闊步,演練起六合八法拳來。


    一邊為楊再興演練拳法,金劍先生一邊朗聲說道,“雙手化拳掌中槍,脫槍為拳掌中藏。異曲同工多變幻,長槍隻在心意間。體合於心,心合於意,意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動,動合於空,此為六合。氣、提、骨、還、形、勒、隨、伏為八法,一是氣——行氣集神;二是骨——骨勁內斂;三是形——化象模仿;四是隨——圓通策應;五是提——頂懸虛空;六是還——往來返複;七是勒——靜定守虛;八是伏——隱現藏機。達到“開闔升降”,“化象虛空”,“神形清靈”,“動定靜通”。


    楊再興看著金劍先生,一邊練拳,一邊為自己講解拳法的精要,不由看的癡迷,竟也跟著演練起來。


    金劍先生演練拳法,靜時如風中弱柳,波瀾不驚,動時如驚濤駭浪,風雷霹靂。身負玄鐵鐵鏈,也可如行雲流水,氣勢如虎躍龍騰。


    金劍先生練完之後,氣不長出,麵不改色,對楊再興鄭重說道,“知拳懂拳,用意而不用力,才是精妙之處。內氣不行,外形則巍然不動。內氣動則全身動,頂如懸繩,內居中正。靜時平湖秋月,意似波浪起伏,用意不用力,勁斷意不斷,不尚拙力,鬆緊相隨,你可懂得?”


    楊再興用心體會,思忖著點頭。


    金劍先生又說道,“練得本門先天之學,就要靠自己恆心努力練習和六合八法的緣份了。”


    楊再興聽後點頭,金劍先生重新盤腿坐下,說道,“可惜我這一生,也算遇人不淑,遇到淮西王,本以為得遇明主,能夠為天下蒼生,謀一個太平,誰知結局卻是讓人唏噓,空成鏡花水影。感念淮西王知遇之情,本想迴報少主,誰知竟是如此境地,唉,天意弄人,終致大錯鑄成啊。”說話間,不由得老淚縱橫。


    正欲出言安慰,楊再興竟然不知說些什麽才好。金劍先生卻又說道,“時至今時今日,老夫再無牽掛,知道大去之日近矣。老夫與你,也算是師叔侄一場,有事要托付與你,楊再興,你可答應?”


    楊再興見金劍先生如此傷感,心情也覺沉重,於是說道,“師叔授藝之恩,楊再興沒齒不忘,有何吩咐,請師叔明言,楊再興一定盡全力去做。”


    金劍先生說道,“在老夫去世之後,希望你可以將我,安葬在牛頭山宏覺寺的地宮之中,老夫要完成陪伴大師兄的承諾,也讓我九泉之下,和大師兄再續前情。”


    楊再興聽後,不禁熱淚盈眶,點頭答應,說道,“師叔放心,楊再興絕不辜負師叔的囑托。”


    金劍先生滿意的微微點頭,然後微合雙目,再不發一言。


    自此之後,楊再興在鬼穀洞,勤加練習金劍先生所傳授的六合八法拳法,功夫又是大有精進。隻是金劍先生重新又對眾人不聞不問,少言寡語。獨自一人,盤腿打坐,每日仿佛入定一般。


    直到有一天,玉劍梅不嬌,提著二公子的金劍,重新闖入了鬼穀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狂魔戰神楊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醒無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醒無痕並收藏狂魔戰神楊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