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楊再興縱身跳下禪堂房頂,雙腳剛剛落地,忽然喊殺之聲四起,無數山匪,明火執仗,衝殺出來,將他倆團團包圍。
混世魔王周德,橫大砍刀,站立在簷頭之上,大聲命令手下眾匪,“將他們團團圍住,不許放跑一個,我要活捉楊再興,看那老匹夫楊邦義再敢如何與我作對。”
眾山匪一聲唿喝,各種兵器亂舞,就殺了上來。嶽飛對楊再興說道,“賢弟,我們不可戀戰,趕緊殺出突圍。”楊再興答應一聲,兩人揮舞長槍,恰如兩條蛟龍,衝入眾匪之中,橫衝直撞,所向披靡,如兩隻猛虎衝入羊群之中,眾山匪如何抵擋得住,被殺得人仰馬翻,死傷無數,眨眼之間,就要殺開一條血路,眼看就要突圍而去。
忽然半空之中,一聲暴喝,混世魔王周德,協同左右護法,從禪堂房頂,一躍而下,淩空撲向正在廝殺混戰的嶽飛、楊再興,四把刀,兩長兩短,掛著風聲,就直奔嶽飛、楊再興的後背。
利刃劈風之力,何等淩厲?楊再興、嶽飛如何不知。兩人揮槍逼退眾匪,忽然同時俯臥迴身,一槍往後刺出,長槍槍尖,直指身後三人的咽喉要害。尤其嶽飛的瀝泉神槍,更是一槍瞬間幻化出兩個槍頭,兩個槍尖幾乎同時刺向獨眼龍和猛金剛的咽喉要害。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鄒寮、張萬的兵刃,還未攻到嶽飛身前,嶽飛的長槍槍尖,就閃著寒光,直刺到兩人眼前,嚇得兩人急忙身體後仰躲避,槍尖擦著鼻尖掠過,兩人倒縱出去,嚇得卻是夠嗆。
就連那混世魔王周德,也未曾料到楊再興的槍法,如此出神入化,隻是這迴身一槍,不但將自己的致命一擊,化解於無形,梅花槍寒芒一閃,就已經刺到自己眼前。幸虧他武功高強,經驗老道,半空中身體旋轉一周,才避過這一槍,身體穩穩落地,心裏也是一驚,說道,“好槍法,沒想到你們兩個的槍法,也是這般厲害。”
嶽飛一陣冷笑,說道,“你沒想到的,還在後邊呢,著暗器!”隨著嶽飛一聲暴喝,隻見嶽飛從懷裏掏出一把火蒺藜,單手左右一揚,三顆火蒺藜,直奔周德和他的左右護法的麵門打來,另外三顆,則打向了身前眾山匪的人群之中。
這火蒺藜,為圓球狀,通體綠幽幽的,有無數個逆刺,看上去就像一枚海膽,而且上麵還有無數個小孔,裏麵還有黑火藥裝置,是當時宋軍軍營中,常見的一種燃燒性火器。唯一所不同的是,平時軍營中的火蒺藜,都是很大的一種。嶽飛這次所用的,是一種很小的,便於攜帶的火蒺藜,大小也就和鴿子蛋差不多。
聽嶽飛喊出“著暗器,”周德等人就是一驚,眼看著閃著綠幽幽光芒的暗器,朝著他們打來,也不知道是什麽樣的暗器,當然不敢貿然去接,於是三人揮起兵刃就砍。眾山匪見有暗器打來,也是揮起兵器一陣亂砍。
誰知周德等人,一刀劈中火蒺藜,就聽“嘭”的一聲炸響,一團耀眼的白光,刺得他們雙眼生疼,無法視物,還有無數火花四濺,落在衣服上,立刻燃燒起來。周德等人趕緊蹦跳著,拍打身上燃燒著的火苗,眾山匪也是一樣遭遇,頓時亂作一團。
嶽飛又發出幾顆火蒺藜,打向了房頂,還有兩顆,穿過了禪堂的後窗,射進了室內,隨著一陣爆裂聲傳來,白光乍閃過後,禪堂的室內和房頂,頓時就著起火來。
趁著周德等人和眾山匪大亂之際,嶽飛拉著楊再興就跑。緩過神來的周德,一見他們兩個突圍逃走,氣得跳腳大罵,喝令鄒寮、張萬帶人追趕,自己安排一夥人趕緊救火,然後自己也帶著手下,追向嶽飛、楊再興。
嶽飛、楊再興兩人一路狂奔,楊再興問道,“你用的什麽寶貝暗器,這麽厲害?”
嶽飛說道,“沒什麽,就是軍營中常備的火蒺藜而已,咱們給他們放把火,讓他們顧此失彼,咱們也好有機會和楊老將軍裏應外合,除掉這周德。”
楊再興驚訝說道,“你這招可有點太損啦,你去找我父親調動軍隊啦?”
嶽飛說道,“不和你父親裏應外合,咱們倆能剿滅魔王寨,除掉這個大魔頭?”
楊再興高興的說道,“那我們還跑什麽啊?迴去和他們殺個痛快啊。”
嶽飛卻說道,“不行,我們當務之急,是先和你父親的大隊人馬裏應外合,協助你父親殺進山寨,否則,周德他們憑借地利之勢,把守要塞,外麵的殺不進來,我們又能支撐多久?豈不前功盡棄?”
楊再興讚道,“言之有理,那咱們往山下跑。”
這時身後鄒寮、張萬率人追殺上來,嶽飛、楊再興且戰且退,嶽飛還不時將火蒺藜打向房頂、樹木,尤其幾間茅屋,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兩人想趁向山下殺去。誰知周德的手下山匪,大多都部署在外圍,尤其山門附近,目的就是害怕官軍殺上山來圍剿。這時聽到寺院裏麵殺聲四起,有不少的山匪,成群結隊的往這邊衝殺過來。
嶽飛一見前有截殺,後有追兵,已經沒有其他退路,隻有東北方向的一條往上的山路,沒有人堵截,隻好和楊再興往東北方向逃去。後麵的山匪,在獨眼龍和猛金剛的帶領下,在後麵緊追不舍。
被眾山匪追的走投無路的嶽飛、楊再興,眼見前麵有一座兩丈有餘的木橋,橋麵不寬,但是下麵卻是白霧蒸騰,好像深不見底,木橋橋頭還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山寨禁地,擅入者死!”
木橋對麵的寬闊地帶,聳立著一座高大的塔樓。楊再興一見,手指塔樓說道,“嶽兄你看,前麵是不是就是那浮屠塔?”
嶽飛抬眼觀看,說道,“應該就是浮屠塔,咱們過去看看便知。”說著和楊再興衝過木橋,直奔塔樓而來。
兩人衝到塔樓近前,月色下清晰可見,這座樓閣式高塔,塔門匾額上書“七級浮屠寶塔”六個大字,在氣勢宏偉的寶塔底座的台階入口處,還有一座石碑高高矗立,上書“佛門弟子禦用監太監李福善奉敕修建”。
此塔呈外八角、內四方的樓閣式塔,七級八麵,每麵正中有一壺門、小窗兩扇,每層均挑出雕木飛簷,造型典雅古樸,具有鮮明的江南風格,即使在月夜之下,也難掩其雄偉恢弘之氣。
隻是如今這座七級浮屠塔,不再有佛光閃現,卻在陰晦的月光下,透著一股陰森的煞氣,令人感覺一絲寒冷。
兩人注視著七級浮屠塔,正在慢慢靠近,忽然有個陰森恐怖的聲音,從塔樓裏飄了出來,“這裏是山寨禁地,擅入者死,你們再敢上前一步,定讓你們死的很慘!”
混世魔王周德,橫大砍刀,站立在簷頭之上,大聲命令手下眾匪,“將他們團團圍住,不許放跑一個,我要活捉楊再興,看那老匹夫楊邦義再敢如何與我作對。”
眾山匪一聲唿喝,各種兵器亂舞,就殺了上來。嶽飛對楊再興說道,“賢弟,我們不可戀戰,趕緊殺出突圍。”楊再興答應一聲,兩人揮舞長槍,恰如兩條蛟龍,衝入眾匪之中,橫衝直撞,所向披靡,如兩隻猛虎衝入羊群之中,眾山匪如何抵擋得住,被殺得人仰馬翻,死傷無數,眨眼之間,就要殺開一條血路,眼看就要突圍而去。
忽然半空之中,一聲暴喝,混世魔王周德,協同左右護法,從禪堂房頂,一躍而下,淩空撲向正在廝殺混戰的嶽飛、楊再興,四把刀,兩長兩短,掛著風聲,就直奔嶽飛、楊再興的後背。
利刃劈風之力,何等淩厲?楊再興、嶽飛如何不知。兩人揮槍逼退眾匪,忽然同時俯臥迴身,一槍往後刺出,長槍槍尖,直指身後三人的咽喉要害。尤其嶽飛的瀝泉神槍,更是一槍瞬間幻化出兩個槍頭,兩個槍尖幾乎同時刺向獨眼龍和猛金剛的咽喉要害。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鄒寮、張萬的兵刃,還未攻到嶽飛身前,嶽飛的長槍槍尖,就閃著寒光,直刺到兩人眼前,嚇得兩人急忙身體後仰躲避,槍尖擦著鼻尖掠過,兩人倒縱出去,嚇得卻是夠嗆。
就連那混世魔王周德,也未曾料到楊再興的槍法,如此出神入化,隻是這迴身一槍,不但將自己的致命一擊,化解於無形,梅花槍寒芒一閃,就已經刺到自己眼前。幸虧他武功高強,經驗老道,半空中身體旋轉一周,才避過這一槍,身體穩穩落地,心裏也是一驚,說道,“好槍法,沒想到你們兩個的槍法,也是這般厲害。”
嶽飛一陣冷笑,說道,“你沒想到的,還在後邊呢,著暗器!”隨著嶽飛一聲暴喝,隻見嶽飛從懷裏掏出一把火蒺藜,單手左右一揚,三顆火蒺藜,直奔周德和他的左右護法的麵門打來,另外三顆,則打向了身前眾山匪的人群之中。
這火蒺藜,為圓球狀,通體綠幽幽的,有無數個逆刺,看上去就像一枚海膽,而且上麵還有無數個小孔,裏麵還有黑火藥裝置,是當時宋軍軍營中,常見的一種燃燒性火器。唯一所不同的是,平時軍營中的火蒺藜,都是很大的一種。嶽飛這次所用的,是一種很小的,便於攜帶的火蒺藜,大小也就和鴿子蛋差不多。
聽嶽飛喊出“著暗器,”周德等人就是一驚,眼看著閃著綠幽幽光芒的暗器,朝著他們打來,也不知道是什麽樣的暗器,當然不敢貿然去接,於是三人揮起兵刃就砍。眾山匪見有暗器打來,也是揮起兵器一陣亂砍。
誰知周德等人,一刀劈中火蒺藜,就聽“嘭”的一聲炸響,一團耀眼的白光,刺得他們雙眼生疼,無法視物,還有無數火花四濺,落在衣服上,立刻燃燒起來。周德等人趕緊蹦跳著,拍打身上燃燒著的火苗,眾山匪也是一樣遭遇,頓時亂作一團。
嶽飛又發出幾顆火蒺藜,打向了房頂,還有兩顆,穿過了禪堂的後窗,射進了室內,隨著一陣爆裂聲傳來,白光乍閃過後,禪堂的室內和房頂,頓時就著起火來。
趁著周德等人和眾山匪大亂之際,嶽飛拉著楊再興就跑。緩過神來的周德,一見他們兩個突圍逃走,氣得跳腳大罵,喝令鄒寮、張萬帶人追趕,自己安排一夥人趕緊救火,然後自己也帶著手下,追向嶽飛、楊再興。
嶽飛、楊再興兩人一路狂奔,楊再興問道,“你用的什麽寶貝暗器,這麽厲害?”
嶽飛說道,“沒什麽,就是軍營中常備的火蒺藜而已,咱們給他們放把火,讓他們顧此失彼,咱們也好有機會和楊老將軍裏應外合,除掉這周德。”
楊再興驚訝說道,“你這招可有點太損啦,你去找我父親調動軍隊啦?”
嶽飛說道,“不和你父親裏應外合,咱們倆能剿滅魔王寨,除掉這個大魔頭?”
楊再興高興的說道,“那我們還跑什麽啊?迴去和他們殺個痛快啊。”
嶽飛卻說道,“不行,我們當務之急,是先和你父親的大隊人馬裏應外合,協助你父親殺進山寨,否則,周德他們憑借地利之勢,把守要塞,外麵的殺不進來,我們又能支撐多久?豈不前功盡棄?”
楊再興讚道,“言之有理,那咱們往山下跑。”
這時身後鄒寮、張萬率人追殺上來,嶽飛、楊再興且戰且退,嶽飛還不時將火蒺藜打向房頂、樹木,尤其幾間茅屋,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兩人想趁向山下殺去。誰知周德的手下山匪,大多都部署在外圍,尤其山門附近,目的就是害怕官軍殺上山來圍剿。這時聽到寺院裏麵殺聲四起,有不少的山匪,成群結隊的往這邊衝殺過來。
嶽飛一見前有截殺,後有追兵,已經沒有其他退路,隻有東北方向的一條往上的山路,沒有人堵截,隻好和楊再興往東北方向逃去。後麵的山匪,在獨眼龍和猛金剛的帶領下,在後麵緊追不舍。
被眾山匪追的走投無路的嶽飛、楊再興,眼見前麵有一座兩丈有餘的木橋,橋麵不寬,但是下麵卻是白霧蒸騰,好像深不見底,木橋橋頭還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山寨禁地,擅入者死!”
木橋對麵的寬闊地帶,聳立著一座高大的塔樓。楊再興一見,手指塔樓說道,“嶽兄你看,前麵是不是就是那浮屠塔?”
嶽飛抬眼觀看,說道,“應該就是浮屠塔,咱們過去看看便知。”說著和楊再興衝過木橋,直奔塔樓而來。
兩人衝到塔樓近前,月色下清晰可見,這座樓閣式高塔,塔門匾額上書“七級浮屠寶塔”六個大字,在氣勢宏偉的寶塔底座的台階入口處,還有一座石碑高高矗立,上書“佛門弟子禦用監太監李福善奉敕修建”。
此塔呈外八角、內四方的樓閣式塔,七級八麵,每麵正中有一壺門、小窗兩扇,每層均挑出雕木飛簷,造型典雅古樸,具有鮮明的江南風格,即使在月夜之下,也難掩其雄偉恢弘之氣。
隻是如今這座七級浮屠塔,不再有佛光閃現,卻在陰晦的月光下,透著一股陰森的煞氣,令人感覺一絲寒冷。
兩人注視著七級浮屠塔,正在慢慢靠近,忽然有個陰森恐怖的聲音,從塔樓裏飄了出來,“這裏是山寨禁地,擅入者死,你們再敢上前一步,定讓你們死的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