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貴堂被楊再興一槍刺中胸口要害,雖然當時沒有死透,但是迴到應天府的家中,掙紮了不多久,就一命嗚唿。汪伯彥和他的夫人,哭的頓足捶胸,闔府上下,也是一陣忙碌。


    黃潛善父子對汪伯彥好言安慰,汪伯彥咬牙切齒說道,“黃兄,我就這麽一個兒子,沒想到竟然死在楊再興的手裏,我一定要楊氏一家,為我兒子抵命,黃兄,你要幫我一起向皇上奏稟,絕不能輕饒他們楊家。”黃潛善父子滿口答應。


    第二天,黃潛善就陪著汪伯彥進宮麵聖,汪伯彥跪倒在皇上麵前,嚎啕大哭,向皇上哭訴楊邦義指使兒子城門口搶奪要犯遺體,還縱子行兇,殺人之後畏罪潛逃。懇請皇上為他做主,希望皇上立刻降旨,將楊邦義父子投入大獄,為自己的兒子償命。“


    皇上聽了汪伯彥的哭訴,對楊再興的所作所為,甚為惱火,但是想到陳東本是楊再興的老師,這事誰都知道,師生之情,屬實情有可原,但是殺死汪伯彥的兒子,卻是不可原諒,於是立刻指派黃潛善,派刑部官員,立刻緝拿楊再興歸案。


    唯獨對其父楊邦義,皇上卻避而不談,並好言安撫汪伯彥節哀順變,保重身體雲雲,讓汪伯彥頓感大失所望。


    其實皇上也不是故意袒護楊邦義,而是因為楊邦義自入仕以來,為官清廉,視民如子。尤其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多事之秋,楊邦義身為地方官員,麵對百姓流離失所,戰亂頻發,動蕩不安的艱難形勢,楊邦義 在邑內“除苛政,重教化,均征搖”,並訓民為兵,加強民防,整肅治安,以至“在任期間,盜不入境”,百姓“惟恐其去,全城請留”。


    正是楊邦義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成為地方官的楷模典範,又在民間百姓之中有著極高的影響力,皇上自然不會輕易處置這樣的官員,否則必然引起軒然大波,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還有一事也讓皇上不能輕易的處置楊邦義,那就是建康境內,江寧、溧水一帶,原禁軍統領周德,因犯事被抓,此人竟糾集同夥數千人,聚眾造反,占山為王,成為當地勢力極為強大的一股匪患,前段時間,朝中眾臣商議讓楊邦義前去平亂,眼看楊邦義經過一番努力,逐漸初見成效,如果此時因為安撫汪伯彥,導致楊邦義平亂前功盡棄,那豈不損失更大?何況江寧、溧水離南京應天府僅五六百裏之遙,萬一波及京師,豈不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才會將楊邦義升為大將軍職,委以重任,剿滅叛亂。


    所以皇上對汪伯彥這一過分要求,堅決不予支持,安撫幾句了事。


    承受喪子之痛的汪伯彥,對於皇上的迴複,自然不滿,雖然皇上已經對楊再興下旨緝拿,抓到之後嚴懲不貸,汪伯彥卻想借此機會,除掉楊邦義,那樣一來,建康城就是自己人說了算啦,再也沒有楊邦義礙手礙腳,自己無法為所欲為。汪伯彥雖然在朝為官,老巢卻是在建康城根基最深。


    汪伯彥返迴之後,立刻招來黃思朗商議,希望無論如何,黃思朗都要協助自己為兒子報仇雪恨,黃思朗自然痛恨楊氏父子,尤其楊再興處處跟自己作對,當下立刻答應,“叔父放心,賢弟之死,我也是痛斷肝腸,為我兄弟報仇,侄兒絕不推辭。”


    兩人一番商議,招來手下,命人抱著兒子的令牌,親自來到楊邦義家中鬧事。


    楊邦義萬萬沒有料到,自己公幹迴到家中,兒子楊再興竟然惹出如此滔天大禍,除了好言相告,賠禮道歉,也是沒有別的辦法。汪伯彥哪肯善罷甘休,無奈楊邦義說道,“汪大人但請放心,如果真是我兒子做出這等事來,隻要他一迴到家中,楊某一定親自將他綁縛,交給官府處置,楊某絕不會有半點袒護。”


    好說歹說,汪伯彥命人將楊家搜了一個底朝天,也沒有楊再興的影子,汪伯彥這才率人離去,臨走前還撂下狠話,“楊希冀,此事咱們沒完,明天汪某還會登門討要兇手,不為我兒報仇,汪某誓不為人!”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汪伯彥,楊邦義又氣又惱,招來看守兒子的家人,嚴厲斥責一番,“並命人四處出去尋找兒子的蹤影,一旦看到,立刻綁迴家中見我。”家裏人也都害了怕,紛紛領命而去,楊邦義呆坐在屋內,一籌莫展。


    到了晚上,陸續返迴的家人,各個神情沮喪,一無所獲。楊邦義更是又氣又惱,寢食難安。夜深人靜之時,楊邦義發現,汪伯彥暗遣手下,埋伏在了自己家的周圍。


    楊再興重傷了汪貴堂,冷靜下來之後,知道自己可能闖下了大禍,不管汪貴堂是死是活,他的父親,奸賊汪伯彥都不會善罷甘休。他一個人敢作敢當,都沒有什麽可怕的,大不了就是個死嗎。何況他也死有餘辜。他最擔心的,就是害怕此事牽連到自己的父親。父親在朝為官,一生忠義,生性耿直,萬一這事被黃潛善、汪伯彥利用,肯定對父親極為不利。所以他才會讓姚風虎兄妹,代替自己將恩師陳東的遺體護送迴鎮江丹陽鎮,自己火速趕迴家中查看究竟。


    當他還沒有趕到建康城,就發現沿途州縣,已經有了捉拿通緝自己的海捕告示,楊再興不由暗道,“果然事態嚴重,他們的動作真快啊,這麽短的時間內,就開始到處緝拿自己啦。”楊再興更加擔心起來,不敢明目張膽的進入建康城,等到天快擦黑的時候,楊再興混入城內。


    不敢走燈火通明的大街,楊再興專挑昏暗的小巷,打算趕迴家中。眼看還有三四裏路就到自己家中,楊再興正匆匆在小巷裏穿行,忽然從胡同口竄出一個人來,一把就抓住了楊再興的手臂,倒將楊再興嚇了一跳。


    那人急切的說道,“我的個公子爺,這時候您還敢迴來啊?”


    楊再興聽著聲音耳熟,細看之下,才發現竟然是自己的家人楊全安。楊再興斥責道,“全安,你要嚇死我啊?你不在家中,怎麽跑到這裏來啦?”


    楊全安父親早逝,十來歲時,母親病故,隻能流落街頭,乞討為生,楊邦義見其可憐,將他收留家中,平時和十二三歲的楊再興一起玩耍,並負責照顧楊再興的讀書和起居,兩人年紀相仿,關係非常親密,一晃也有好幾年的光景了。


    見楊再興相問,楊全安撅著嘴說道,“公子,我還不是被您害慘了,您趁我不備,自己離家出走,卻在外麵闖出大禍,老爺大怒之下,派大家出來尋找你,您不知道自己惹了多大禍事?還敢再迴家來?”


    兩人走到僻靜之處,楊全安就把家裏發生的事情,詳細給楊再興說了一遍,然後說道,“我都不知道家中,現在老爺怎麽樣了呢?”


    楊再興聽了心中更是著急,拉著楊全安就走,一邊說道,“父親一生光明磊落,從未受過如此的委屈羞辱,必定十分傷心難過,我們趕緊迴去。”


    楊全安後墜著身子不肯走,著急的說道,“公子,您此時迴去,豈不是自投羅網?汪家的人白天天天上門來鬧,晚上也有人盯著,就等你自投羅網呢,公子不能迴去。”


    楊再興說道,“好漢做事好漢當,我不迴去,讓父親替我頂罪受盡屈辱嗎?大不了就是一命抵一命,有什麽可怕的?再說,眼看已是半夜了,我悄悄迴到家中,隻要沒事,我就放心啦。”


    說著,楊再興不由分說,拉著楊全安就往家裏趕,楊全安無計可施,隻好在後麵 跟隨。等離著將軍府越來越近,楊全安說道,“公子,咱們還是小心一些,汪家可能有埋伏啊。”


    楊再興聞言,也是謹慎起來,一邊往前走,一邊小心謹慎的查看著四周的動靜,並未發現有異常情況,一直到了自己的家門前。


    兩人不敢驚動其他人,楊全安便牽著馬,在門口守候,並囑咐楊再興,“公子,您翻牆進去,萬一有事,我就在這裏接應公子離開。”


    楊再興笑著對楊全安說道,“你小子越來越聰明啦,料也無妨,自己家如今成了龍潭虎穴不成?”


    說著,楊再興縱身躍入院中,四周尋視一番,除了一片寂靜,並無異常,於是楊再興悄悄進入家中第二道院子,誰知還沒走到院子中央,就聽有人大喝一聲,“什麽人竟敢來到我楊某的家中行竊,休走,且吃我一槍!”


    話音未落,一條黑影就撲了過來,寒光閃處,有一條長槍就刺向自己胸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狂魔戰神楊再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醒無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醒無痕並收藏狂魔戰神楊再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