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揚的實驗室,在實驗室呆了兩個星期,已經有些蓬頭垢麵的男孩,最後一次提醒老馬:
“最後提醒你一次,不要輕舉妄動,任何意外我都可以處理。我不想,想來你也不想,我落得跟林忠亮一個下場,對吧?”
老馬被童揚提醒了無數次,已經產生了年輕人一般的叛逆。他第一次發現,童揚其實是個非常謹慎的人,實驗前準備了無數防意外手段,數量多到老馬這個警察都覺得冗餘。
即便如此,童揚還是忍不住多次提醒他不要輕舉妄動,以免發生意外。
……
見到童揚將要點燃一克‘問題金屬’,有那麽一瞬間,老馬想再次提醒童揚深思熟慮,但想了想,果斷放棄。相比於毛毛躁躁的林教授,童揚的準備實在過於充分。
直播準備就緒,攝像機就位,推力儀表連接完畢,溫度監測、氣體監測到位,童揚的設備比較簡陋,好在最基本的東西都有。
金屬被電流激發,瑩藍色的小火苗稍顯嬌俏可愛,童揚在小火苗前比了個勝利手勢,開始自己的演講。
“零一科創,一號材料應用實驗……”
“首先,感謝互聯網,可以讓我以非常廉價的方式,宣傳自己的第一個成果。當然,更應該感謝互聯網的是列位資本家,這項成果不設專利,為全人類共有。”
“現在,實驗一。一號材料在空氣中能自行誘發熵膨脹,可隻要我加大空氣的密度……”
隨著童揚打開兩個壓縮氣灌,空氣通過兩個完全相同的管束結構,推力發生,但在常識之外,那朵熊熊燃燒的小火苗,卻格外膨脹。
被壓縮氣激發的推進器,推力數據一騎絕塵,對比曲線之下,一切顯而易見。但隻有這些,童揚完全不知足。
純氮氣曲線、純氧氣曲線、純氫氣曲線,各類氣體加持之下,推力表現越發強勁,但這些並不重要,重點是後麵。
二氧化碳加持下,小火苗所引燃的推力徒然暴增。氣體之後,各類金屬氧化物與氮氣的混合塵埃,推力猶甚二氧化碳。
例行公事一般完成這些,童揚稍鬆一口氣:“以上這些,想必不少實驗室已經做過相關實驗,並有了各種猜測。下麵,做一個比較特別的實驗,將我的一號材料,與某種合成金屬糅合,然後……”
童揚在空白組安裝了全新的一克糅合物,然後示意老馬躲遠些,他自己也躲在掩體之後,通過控製按鈕激發電流,將融合金屬點燃。
轟!
劇烈的轟響讓老馬心頭一震,童揚卻依舊忠實於自己的直播,介紹道:“一號材料能夠誘發熵膨脹,將任何穩定態物質誘發成超活躍態推進劑。但催化劑並不是它的真正作用,一旦在初始態增加一號材料的混亂度,再次激發之後,便會誘發此類熵爆炸現象。”
“這種不可控的爆炸現象,並不是我需要的,萬幸,它在推進器領域貌似有些用途,所以,這個成果算是免費贈送。友情提醒一下,剛剛使用的一克糅合物,視材料複雜程度,誘發作用會有不同程度提升,但我這裏的實驗條件,沒辦法實驗更強大的推力。”
關掉氣體供應,噴氣怪獸漸漸平複,童揚在掩體後悄悄露頭,神情有些灰敗。
“該死,我的實驗室!”
想到還在直播,童揚不得不收拾心情,指了指背後即便沒有氣體供應,依舊劇烈噴發的糅合金屬:“我想,很多人好奇一號材料到底是什麽,這裏我倒是可以簡單解釋下。一號材料是一整塊原子核,使用不同的基礎原子堆疊,堆疊態原子核會呈現不同的爆發能力。你們現在所見的一號材料,製作材料是氮原子核,誘發能力比較容易控製。”
“是不是很好奇,我怎麽做到將原子核堆疊成純固態材料?是不是好奇我怎麽克服了原子核之間的斥力?或者,你們又要懷疑我是個外星人?”
“很遺憾,做到這些很容易,以地球現有的科技能力完全可以做到,我的實驗室簡陋如此都能完成。可惜自從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誕生,你們對傳統研究陷入停滯,又是強子對撞、又是聚變誘發、又是多維宇宙論,想象力豐富的人類已經陷入神聖陷阱。物理學並不神聖,它就僅僅是關於物質的數學而已。”
童揚有些遺憾,或許是傷感:“很遺憾,能量守恆定論作廢了。宇宙是物質的,隻遵從物質守恆定律,所謂能量,隻是一種超越人類觀測能力的活躍態物質而已。光波速度不變,但並非不可超越,它需要另一種更微小的物質承載這種運動態。”
“更遺憾的是,超越光速並不能穿越時空,世上根本不存在時間這種物質,它隻是人類這種短生種的可笑錯覺而已。時間?速度?矢量?這些概念對人類有意義,因為人類的大腦需要這些概念輔助認知。但對宇宙而言,不重要。物質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隻有人類才會關注這種可笑的問題,對宇宙而言,物質的位置變遷隻是一種隨機現象,無所謂哪個方向,無所謂什麽速度,不過是位置變了而已,早晚會被某一個大引力捕捉,然後融為一體。”
童揚的情緒肉眼可見低落:“黑洞也不存在,它隻是一個光波無法逃逸的大引力集合體而已。恆星聚變一旦超越某個階段,都會在人類觀測手段上變成黑洞,但實際其釋放超光速的粒子的能力更加強大,可惜這種粒子人類無法認知。隨著恆星聚變不斷進行,原子核個體越來越巨大,也越來越不穩定,然後不可避免走向裂變爆炸,形成另一個全新的星係,誕生新的恆星,將爆炸推離的物質,繼續納入聚變。真無聊,宇宙就隻是這般無限循環著……”
“說的有些多了,其實你們更好奇一號材料如何製造吧?這是個秘密,我需要這個秘密換取製造二號材料的資本,今天的推進實驗隻是給大家提個醒。”
“現代物理學很偉大,但它對人類沒有意義。人類能夠想象到某種關於未來的美好,但是很可惜,人類量級限製了人類的製造能力。作為壽命稍縱即逝的細胞生物,認知之外的研究不會有結果,還是放棄天文學和量子力學,好好關注生態學吧……”
“over”
“最後提醒你一次,不要輕舉妄動,任何意外我都可以處理。我不想,想來你也不想,我落得跟林忠亮一個下場,對吧?”
老馬被童揚提醒了無數次,已經產生了年輕人一般的叛逆。他第一次發現,童揚其實是個非常謹慎的人,實驗前準備了無數防意外手段,數量多到老馬這個警察都覺得冗餘。
即便如此,童揚還是忍不住多次提醒他不要輕舉妄動,以免發生意外。
……
見到童揚將要點燃一克‘問題金屬’,有那麽一瞬間,老馬想再次提醒童揚深思熟慮,但想了想,果斷放棄。相比於毛毛躁躁的林教授,童揚的準備實在過於充分。
直播準備就緒,攝像機就位,推力儀表連接完畢,溫度監測、氣體監測到位,童揚的設備比較簡陋,好在最基本的東西都有。
金屬被電流激發,瑩藍色的小火苗稍顯嬌俏可愛,童揚在小火苗前比了個勝利手勢,開始自己的演講。
“零一科創,一號材料應用實驗……”
“首先,感謝互聯網,可以讓我以非常廉價的方式,宣傳自己的第一個成果。當然,更應該感謝互聯網的是列位資本家,這項成果不設專利,為全人類共有。”
“現在,實驗一。一號材料在空氣中能自行誘發熵膨脹,可隻要我加大空氣的密度……”
隨著童揚打開兩個壓縮氣灌,空氣通過兩個完全相同的管束結構,推力發生,但在常識之外,那朵熊熊燃燒的小火苗,卻格外膨脹。
被壓縮氣激發的推進器,推力數據一騎絕塵,對比曲線之下,一切顯而易見。但隻有這些,童揚完全不知足。
純氮氣曲線、純氧氣曲線、純氫氣曲線,各類氣體加持之下,推力表現越發強勁,但這些並不重要,重點是後麵。
二氧化碳加持下,小火苗所引燃的推力徒然暴增。氣體之後,各類金屬氧化物與氮氣的混合塵埃,推力猶甚二氧化碳。
例行公事一般完成這些,童揚稍鬆一口氣:“以上這些,想必不少實驗室已經做過相關實驗,並有了各種猜測。下麵,做一個比較特別的實驗,將我的一號材料,與某種合成金屬糅合,然後……”
童揚在空白組安裝了全新的一克糅合物,然後示意老馬躲遠些,他自己也躲在掩體之後,通過控製按鈕激發電流,將融合金屬點燃。
轟!
劇烈的轟響讓老馬心頭一震,童揚卻依舊忠實於自己的直播,介紹道:“一號材料能夠誘發熵膨脹,將任何穩定態物質誘發成超活躍態推進劑。但催化劑並不是它的真正作用,一旦在初始態增加一號材料的混亂度,再次激發之後,便會誘發此類熵爆炸現象。”
“這種不可控的爆炸現象,並不是我需要的,萬幸,它在推進器領域貌似有些用途,所以,這個成果算是免費贈送。友情提醒一下,剛剛使用的一克糅合物,視材料複雜程度,誘發作用會有不同程度提升,但我這裏的實驗條件,沒辦法實驗更強大的推力。”
關掉氣體供應,噴氣怪獸漸漸平複,童揚在掩體後悄悄露頭,神情有些灰敗。
“該死,我的實驗室!”
想到還在直播,童揚不得不收拾心情,指了指背後即便沒有氣體供應,依舊劇烈噴發的糅合金屬:“我想,很多人好奇一號材料到底是什麽,這裏我倒是可以簡單解釋下。一號材料是一整塊原子核,使用不同的基礎原子堆疊,堆疊態原子核會呈現不同的爆發能力。你們現在所見的一號材料,製作材料是氮原子核,誘發能力比較容易控製。”
“是不是很好奇,我怎麽做到將原子核堆疊成純固態材料?是不是好奇我怎麽克服了原子核之間的斥力?或者,你們又要懷疑我是個外星人?”
“很遺憾,做到這些很容易,以地球現有的科技能力完全可以做到,我的實驗室簡陋如此都能完成。可惜自從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誕生,你們對傳統研究陷入停滯,又是強子對撞、又是聚變誘發、又是多維宇宙論,想象力豐富的人類已經陷入神聖陷阱。物理學並不神聖,它就僅僅是關於物質的數學而已。”
童揚有些遺憾,或許是傷感:“很遺憾,能量守恆定論作廢了。宇宙是物質的,隻遵從物質守恆定律,所謂能量,隻是一種超越人類觀測能力的活躍態物質而已。光波速度不變,但並非不可超越,它需要另一種更微小的物質承載這種運動態。”
“更遺憾的是,超越光速並不能穿越時空,世上根本不存在時間這種物質,它隻是人類這種短生種的可笑錯覺而已。時間?速度?矢量?這些概念對人類有意義,因為人類的大腦需要這些概念輔助認知。但對宇宙而言,不重要。物質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隻有人類才會關注這種可笑的問題,對宇宙而言,物質的位置變遷隻是一種隨機現象,無所謂哪個方向,無所謂什麽速度,不過是位置變了而已,早晚會被某一個大引力捕捉,然後融為一體。”
童揚的情緒肉眼可見低落:“黑洞也不存在,它隻是一個光波無法逃逸的大引力集合體而已。恆星聚變一旦超越某個階段,都會在人類觀測手段上變成黑洞,但實際其釋放超光速的粒子的能力更加強大,可惜這種粒子人類無法認知。隨著恆星聚變不斷進行,原子核個體越來越巨大,也越來越不穩定,然後不可避免走向裂變爆炸,形成另一個全新的星係,誕生新的恆星,將爆炸推離的物質,繼續納入聚變。真無聊,宇宙就隻是這般無限循環著……”
“說的有些多了,其實你們更好奇一號材料如何製造吧?這是個秘密,我需要這個秘密換取製造二號材料的資本,今天的推進實驗隻是給大家提個醒。”
“現代物理學很偉大,但它對人類沒有意義。人類能夠想象到某種關於未來的美好,但是很可惜,人類量級限製了人類的製造能力。作為壽命稍縱即逝的細胞生物,認知之外的研究不會有結果,還是放棄天文學和量子力學,好好關注生態學吧……”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