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或認可,或不認可,零零散散有一些掌聲。那大叔從雲端跌落,見識過人類的劣根性,亦是無法反駁。
人工智能對人類秩序的衝擊太大,大到足以淘汰人類文明。這個選擇很艱難,人類不得不與‘節約體力’的本性相違背,做出違心的抉擇。
也正是因為這個,這個抉擇隻能‘統治階級’做,平常人做不到。大家都在等著不用工作,天天混吃等死。但真到了那一天,混吃等死就是浪費地球資源,為了杜絕浪費,唯有消滅沒用的‘垃圾’。
人類為了節約體力,可以做任何事,唯獨不能節約未來。
就是這麽簡單的答案,童揚和這位大叔,誰也沒想到,唯獨知然最清醒。
“我叫林山,和你老公那位助手名字相仿,不過,我是我,是明湖最好的園藝師。知然女士有需要,我很樂意為你管理花園。”
這位林大叔還是對童揚有怨氣,隻向知然服軟。知然報以微笑,很願意為丈夫分擔這份友好。
沉重話題終於說完,很多人還沉浸在失落中。世界就是這樣,如果消滅了剝削,也就消滅了秩序,共產主義終歸隻是幻想。
林山沒問題了,林山山趁機高舉雙手:“學長!學長!我有問題。我想問,作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您最得意的作品是什麽?”
林山山在偷奸耍滑,她想借機套出童揚最得意的技術,並以此為核心開展研究。
對於自己這個壞徒弟,童揚還是寵著的:“山山,跟你說過無數遍,我不是科學家,隻是發明家。我的近代物理學理論並非真的存在,隻是對現代物理學相同的數據,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推論。本質上,我並沒有創造任何科學,隻是個發明家。”
“那您最得意的發明是什麽?”
林山山才不關注這個,童揚是不是科學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科學。
童揚想了想,大抵有了方向:“如果說最重要的發明,大概算是潮汐引力,也就是人造引力。在做某一項發明時,我發現兩個物體間的引力與天體間萬有引力存在差異,因此做出過假設。”
“任何一個有自轉的星體,在其核心都會存在一個聚變源,以聚變源為核心,在其周圍會形成一個大範圍向內的能量潮汐,一定程度上增強引力。盡管這個向內的力很弱,但對於天體束縛自身輕物質十分關鍵。”
“但是很可惜,一旦星體核心聚變源增強,陷入自轉過快階段,超過潮汐引力極限,類似空氣的輕物質就會被甩離,然後全部被核心恆星捕獲。這也就是為什麽,有機生命的宜居星球非常稀少,因為曇花一現。”
“為什麽是自轉星體?”林山山反應很快,直擊要害。隻要沒有自轉,宜居星球就可以永遠宜居。
“我猜測,星體自轉的動力,源於兩個引力潮汐的碰撞。這股力雖然很弱,但隻要詳細分析‘日、地、月’三天體係統,應該就能得到答案。後來我得到了答案,然後有了人造引力,並以此為延伸,製造了逆向的反引力潮汐。”
林山山一本正經的記錄,已經進入工作模式:“大概有多弱?”
童揚知道她在為月球開發做準備,雖然對這個計劃不看好,但林山山依舊在很努力的完成任務。
有些可憐,也有些敬佩,小徒弟雖然聰明反被聰明誤,但至少努力:“星係源於爆炸,這一點是沒問題的。當核聚變到達一定程度,光無法逃逸,首先形成視覺黑洞,但在黑洞階段,黑洞依舊在噴發其他微粒,這些微粒經過長久積澱,也就形成宇宙中無處不在的靜態粒子。”
“黑洞階段之後,聚變繼續強化,密度進一步加大,物質平均原子量進一步加強,最終會使原子到達不穩定階段,然後開始裂變。恆星的一個循環中,裂變與聚變相互對抗,也正是這種對抗,才有了光。”
“光,天選之子,在無限寬廣的宇宙中,隻有它的運動模式最有利於逃逸恆星引力,無論振幅、振頻還是轉換模式,皆上上之選。光速不變原理這個假設並不好,宇宙沒有永恆,隻是對人類而言,能夠觀測到的光,遠沒有到達它的極限。而那些到達極限而靜止的光子,即便擺在人類麵前,人類也沒辦法觀測。”
“山山,不要學你老爸。”童揚不知怎的,突然提到林忠亮,“我把我的發明叫做近代物理學,隻是想提醒某些人,隻有接受我的理論,運用我的理論發明,才更有利於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我的一切都是為現代物理學家準備,可這些物理學家卻對我隻有埋怨。人可以是非不分,是是非非大多數情況下混沌難辨,但至少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做一個物理學家該做的事。”
林山山貌似點頭,實際並不怎麽在意:“我爸一個老古董,不用搭理他,其他國家的物理學家還是在好好研究的,這點師母最清楚,她負責這個領域的資金支持!學長,按照你的說法,黑洞在聚變末期會噴射比光子更微小的物質,那他的引力……”
“引力源於質量,是固定存在的。沒有引力,恆星也不會發展到黑洞階段。同時,聚變與裂變共存也是固定的,一旦裂變超過聚變,黑洞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煙花,重新化為數個、甚至數萬個恆星體係。”
“這些爆炸塵埃,比較巨大的個體變成恆星,較小的個體圍繞恆星運轉,形成行星。整個體係就像巨大的掃把,將所有爆炸塵埃再次聚集在一起,完成下一個輪迴。”
……
林山山皺著眉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
“但是,我沒辦法驗證我的理論,你也沒辦法推翻你接受的教育。”童揚笑著接過話頭,“這就是問題所在。我隻是個發明家,對科學並不擅長。我的理論並沒有淩駕於現代物理學,隻是一個過渡。所以,那些老學究沒辦法接受現實,也不願意用我提供的工具,還物理學一個真相。”
……
林山山再次沉默,童揚此刻的‘謙遜’並不會引來讚揚,那些頑固的老家夥,隻會憑此繼續人身攻擊。
直白些講,他們太老了,已經沒時間尋找真相,隻能把一切交給年輕人。而兩種理論的碰撞,也著實豐富了物理學研究,唯一吃虧的,隻是童揚這個人而已。
大神對話,有個學生弱弱舉手:“請問……我可以問一下,人工智能的極限,真的不能超越人腦嘛?我是說,其實人工智能比人類更聰明,不是嘛?”
人工智能對人類秩序的衝擊太大,大到足以淘汰人類文明。這個選擇很艱難,人類不得不與‘節約體力’的本性相違背,做出違心的抉擇。
也正是因為這個,這個抉擇隻能‘統治階級’做,平常人做不到。大家都在等著不用工作,天天混吃等死。但真到了那一天,混吃等死就是浪費地球資源,為了杜絕浪費,唯有消滅沒用的‘垃圾’。
人類為了節約體力,可以做任何事,唯獨不能節約未來。
就是這麽簡單的答案,童揚和這位大叔,誰也沒想到,唯獨知然最清醒。
“我叫林山,和你老公那位助手名字相仿,不過,我是我,是明湖最好的園藝師。知然女士有需要,我很樂意為你管理花園。”
這位林大叔還是對童揚有怨氣,隻向知然服軟。知然報以微笑,很願意為丈夫分擔這份友好。
沉重話題終於說完,很多人還沉浸在失落中。世界就是這樣,如果消滅了剝削,也就消滅了秩序,共產主義終歸隻是幻想。
林山沒問題了,林山山趁機高舉雙手:“學長!學長!我有問題。我想問,作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您最得意的作品是什麽?”
林山山在偷奸耍滑,她想借機套出童揚最得意的技術,並以此為核心開展研究。
對於自己這個壞徒弟,童揚還是寵著的:“山山,跟你說過無數遍,我不是科學家,隻是發明家。我的近代物理學理論並非真的存在,隻是對現代物理學相同的數據,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推論。本質上,我並沒有創造任何科學,隻是個發明家。”
“那您最得意的發明是什麽?”
林山山才不關注這個,童揚是不是科學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科學。
童揚想了想,大抵有了方向:“如果說最重要的發明,大概算是潮汐引力,也就是人造引力。在做某一項發明時,我發現兩個物體間的引力與天體間萬有引力存在差異,因此做出過假設。”
“任何一個有自轉的星體,在其核心都會存在一個聚變源,以聚變源為核心,在其周圍會形成一個大範圍向內的能量潮汐,一定程度上增強引力。盡管這個向內的力很弱,但對於天體束縛自身輕物質十分關鍵。”
“但是很可惜,一旦星體核心聚變源增強,陷入自轉過快階段,超過潮汐引力極限,類似空氣的輕物質就會被甩離,然後全部被核心恆星捕獲。這也就是為什麽,有機生命的宜居星球非常稀少,因為曇花一現。”
“為什麽是自轉星體?”林山山反應很快,直擊要害。隻要沒有自轉,宜居星球就可以永遠宜居。
“我猜測,星體自轉的動力,源於兩個引力潮汐的碰撞。這股力雖然很弱,但隻要詳細分析‘日、地、月’三天體係統,應該就能得到答案。後來我得到了答案,然後有了人造引力,並以此為延伸,製造了逆向的反引力潮汐。”
林山山一本正經的記錄,已經進入工作模式:“大概有多弱?”
童揚知道她在為月球開發做準備,雖然對這個計劃不看好,但林山山依舊在很努力的完成任務。
有些可憐,也有些敬佩,小徒弟雖然聰明反被聰明誤,但至少努力:“星係源於爆炸,這一點是沒問題的。當核聚變到達一定程度,光無法逃逸,首先形成視覺黑洞,但在黑洞階段,黑洞依舊在噴發其他微粒,這些微粒經過長久積澱,也就形成宇宙中無處不在的靜態粒子。”
“黑洞階段之後,聚變繼續強化,密度進一步加大,物質平均原子量進一步加強,最終會使原子到達不穩定階段,然後開始裂變。恆星的一個循環中,裂變與聚變相互對抗,也正是這種對抗,才有了光。”
“光,天選之子,在無限寬廣的宇宙中,隻有它的運動模式最有利於逃逸恆星引力,無論振幅、振頻還是轉換模式,皆上上之選。光速不變原理這個假設並不好,宇宙沒有永恆,隻是對人類而言,能夠觀測到的光,遠沒有到達它的極限。而那些到達極限而靜止的光子,即便擺在人類麵前,人類也沒辦法觀測。”
“山山,不要學你老爸。”童揚不知怎的,突然提到林忠亮,“我把我的發明叫做近代物理學,隻是想提醒某些人,隻有接受我的理論,運用我的理論發明,才更有利於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我的一切都是為現代物理學家準備,可這些物理學家卻對我隻有埋怨。人可以是非不分,是是非非大多數情況下混沌難辨,但至少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做一個物理學家該做的事。”
林山山貌似點頭,實際並不怎麽在意:“我爸一個老古董,不用搭理他,其他國家的物理學家還是在好好研究的,這點師母最清楚,她負責這個領域的資金支持!學長,按照你的說法,黑洞在聚變末期會噴射比光子更微小的物質,那他的引力……”
“引力源於質量,是固定存在的。沒有引力,恆星也不會發展到黑洞階段。同時,聚變與裂變共存也是固定的,一旦裂變超過聚變,黑洞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煙花,重新化為數個、甚至數萬個恆星體係。”
“這些爆炸塵埃,比較巨大的個體變成恆星,較小的個體圍繞恆星運轉,形成行星。整個體係就像巨大的掃把,將所有爆炸塵埃再次聚集在一起,完成下一個輪迴。”
……
林山山皺著眉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
“但是,我沒辦法驗證我的理論,你也沒辦法推翻你接受的教育。”童揚笑著接過話頭,“這就是問題所在。我隻是個發明家,對科學並不擅長。我的理論並沒有淩駕於現代物理學,隻是一個過渡。所以,那些老學究沒辦法接受現實,也不願意用我提供的工具,還物理學一個真相。”
……
林山山再次沉默,童揚此刻的‘謙遜’並不會引來讚揚,那些頑固的老家夥,隻會憑此繼續人身攻擊。
直白些講,他們太老了,已經沒時間尋找真相,隻能把一切交給年輕人。而兩種理論的碰撞,也著實豐富了物理學研究,唯一吃虧的,隻是童揚這個人而已。
大神對話,有個學生弱弱舉手:“請問……我可以問一下,人工智能的極限,真的不能超越人腦嘛?我是說,其實人工智能比人類更聰明,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