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僅文武全才。


    更是喝遍天下美酒。


    他嗜酒如命。


    今天在這小鎮能喝到“孟婆湯”也是幸事。


    於是李白細細的品嚐起來。


    隻是。


    這一壇酒哪裏經得起他的品嚐?


    “夥計,這等好酒快快再來一壇!”李白喝的興起。


    放牛郎剛好經過李白桌前。


    見客人要酒,趕忙答應。


    不一會兒便上來一壇“孟婆湯”。


    他見李白迫不及待的樣子,生怕客人喝醉。


    於是好心說道:“不知先生酒量大小,我們這孟婆湯雖是甘甜可口,可是喝多的人見風就倒,且渾身無力,還望先生不要過量。”


    “哦?你這小夥計倒是善良,自己店家賣酒,卻勸客人少喝。小小少年,難得有這善心!”李白讚許道。


    “小夥計,你家這酒是從哪裏尋得?”李白笑問放牛郎。


    突然。


    他見這少年夥計精神奕然,雙目清澈有神,好似有不淺的內家功力。


    “是放牛郎哥哥自己釀造的酒,還有好多品種呢!”明清月正好聽到李白問話,便隨口迴道。


    “放牛郎?誰是你放牛郎哥哥?”李白愕然。


    “他就是放牛郎哥哥呀。”明清月順手指了指放牛郎。


    “你叫放牛郎?這酒是你釀造啊?”李白吃驚不小。


    他接著說道:“你怎麽叫放牛郎呢?”


    “先生有所不知,我們家境貧寒,從我懂事的時候就開始放牛了,名字是我爺爺給我起的。”放牛郎迴道。


    “你姓什麽?”李白來了興趣。


    “姓宇。”


    “你這年紀,竟能釀造這上等美酒,怎麽能叫放牛郎呢?我倆做個小小交易怎樣?”


    “交易?什麽交易?”放牛郎好奇的問。


    “嗬嗬,我給你取個名字,一個可以讓你響當當的名字!一個不管什麽時候都配得上你的名字!”


    “先生要我做甚?”放牛郎更是好奇。


    “我隻要你送我一壇“孟婆湯”可好?”李白淡然道。


    “先生說笑了,一壇酒而已。”這個時候遊先生走了過來。


    “這位老哥怎麽稱唿?”李白笑問。


    “老漢姓遊,遊曆。”遊先生道。


    “你是這少年什麽人?”李白見遊曆笑盈盈的麵向自己,估摸著是這少年的長輩。


    “我是孩子的鄰居,也算是他的先生,如今在這酒肆做賬房。”


    遊曆接著說道:“先生一看就是有學問之人,能給放牛郎起個好聽的名字,我們求之不得,老漢在這裏替孩子謝謝先生!”


    李白也不客氣,略一思索,張口便做詩一首:


    初聞孟婆湯


    甘甜意彷徨


    年少真性情


    憂神名遠揚


    李白接著又道: “此等少年能釀出堪比鎮江的黃酒,將來必定是個人物!你本姓宇,我給你取名憂神,以後你就叫宇憂神可好?”


    遊曆聽完李白張口就來的詩句,連連點頭叫好。


    放牛郎得到這麽個名字自是滿心歡喜。


    眾人自然也是高興萬分,遊天楓連忙又上了一壇“孟婆湯”。


    宇憂神滿滿的給李白倒了一碗,李白一飲而盡。


    天色漸黃昏。


    遊賬房吩咐孫大勇炒了幾個拿手小菜,跟宇大叔一起陪著李白又喝了起來。


    幾碗酒下肚,遊曆這才知道坐在自己麵前的竟然是名滿天下的的太白先生。


    恭敬之心油然而生。


    李白留戀酒肆的美酒,又見幾個少年可愛,便決定在此酒肆等候孟浩然。


    其實,李白也想更多的了解這幾個少年,特別是小小年紀就能釀出美酒的宇憂神。


    宇憂神每天晚上都要從集鎮迴到村莊,畢竟他要在村莊釀酒,然後第二天早上再趕去集鎮。


    三十多裏的路程正好用來習練踏風微步。


    宇憂神迴到村莊,忙完釀酒的事情,便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又把天機心經習練了起來。


    他經常習練到天亮,可是一夜無眠竟沒有困意,反而覺得有用不完的精神。


    宇憂神哪裏知道,天機心經是一門上乘內功心法。


    他目前隻是按照百草神醫的指引習練而已,更沒有融會貫通,打通周身經脈。


    這就相當於空有一身力氣,不會運用。


    李白近兩日暗中觀察一番,總覺得宇憂神每天精神奕奕,並沒有什麽別的異常。


    他甚是喜歡這個少年。


    第三天的午後。


    李白見宇憂神無事,便把宇憂神叫來身邊。


    “你這少年,我甚是喜歡,這幾日我在你家酒肆喝了不少的酒,清純的柿子液,高度純烈的玉米特曲,還有高粱曲酒,無不是次次過癮,你們又不收我分文。想我李白窮遊天下,難得跟你有緣,我傳你一套劍法,不知道你可願意學?”


    宇憂神此時雖是個十五有餘的少年,這兩日沒少聽李白講述雲遊四方的見聞。


    李白滿腹經綸,不知道有多少人對他充滿了膜拜。


    何況是少年宇憂神了。


    仗劍行江湖,幾乎是每個少年人的夢想。


    外麵的花花世界,更是吸引著年輕人的心。


    隻是。


    江湖中的兇險又是誰能預料的呢?


    宇憂神常在酒肆,見的人也多了,更是學會了不少的禮數。


    他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木訥的放牛郎了。


    宇憂神聽聞太白先生要傳授自己劍法,“噗通”一聲便朝李白跪了下去。


    “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宇憂神這會兒腦袋變得格外靈光。


    “我隻是傳你一套劍法,這套劍法是我自創的太白劍法,總共十三劍,你要好好把握,師父的事兒就免了,畢竟我習慣雲遊四方,也不能時常教你,這是劍譜,你保管好,以後便按照劍譜習練。這幾天我在此等浩然兄到來,好順便把這十三招劍式給你演示演示,以後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宇憂神聽完李白的叮囑,更是感激不盡的說道:“不管師父是否願意認可弟子,弟子都當你是我的師父,今後弟子一定苦練,不丟師父的臉!”


    李白本就是個灑脫之人。


    聽宇憂神這般表達,也就嗬嗬一笑,不在意下。


    宇憂神無奈,隻好在心裏把李白當做師父。


    暗暗下定決心,一定把這套劍法學會,學好,學精,學的出神入化。


    幾天之後,孟浩然姍姍而來。


    孟、李二人再相見,甚是歡喜。


    “孟大哥舟車勞頓,快嚐嚐這裏的美酒佳肴。”李白滿臉笑容,甚是得意。


    “這小小集鎮,哪能有多好的美酒,太白賢弟這是逗哥哥開心吧。”孟浩然毫不在意。


    “孟大哥不信?這裏的佳釀還是一個少年釀造出來的,你品嚐一番就知曉了。”


    二人就坐。


    遊天楓、宇憂神連忙上酒。


    孟浩然喝了幾口濃烈的玉米特曲,眼睛頓時放光,嘖嘖稱奇,有這等好酒確實難得。


    ……


    李白本就對幾個少年滿是好感,這便把幾個少年介紹給孟浩然。


    “孟大哥有心歸隱,何不收了幾個少年做你弟子?你那山人劍法也好有了傳人。”


    “哈哈哈,太白賢弟確實懂為兄之心意,這幾個少年不僅懂事,且聰明伶俐,那我就收了他們為徒,也好有幾個傳人。隻是太白賢弟就沒有看中的?”孟浩然打趣道。


    “兄長哪裏話,我已經把劍法教了宇憂神。隻是我喜歡窮遊天下,哪有時間和精力教導他呀,往後隻能靠他的悟性跟勤奮苦練了。不過,他也不算是我的徒弟,我與這孩子有這個緣分就好。”李白笑道。


    幾個少年中孫大勇不喜習武,隻愛廚藝。


    而宇憂神心中已經默認李白為師。


    隻有遊天楓和明清月拜了孟浩然為師。


    饒是這樣,孟浩然也是歡喜萬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身在江湖之決戰長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嘮的悟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嘮的悟語並收藏身在江湖之決戰長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