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從零開始的海軍建設
劍與屍潮:魔法火藥前文明 作者:一個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非常籠統的問林登萬,“你是否想當皇帝”這個問題,那他思考再三之後一定會迴答說:“想當。”
畢竟作為一個在大一統文化之中成長起來的人,那種象征著絕對權力的稱謂,是很少有人能夠抵擋的。
那是一種所有權的象征,意味著在你兵鋒所指的範圍之內,一切山川水草,良田城池屋舍,皆為你一人所有。
但作為現代人,林登萬同樣也知道,這樣的“所有權”不過也是一種變相的謊言罷了,並沒有什麽實際的意義。
草木,河流,土地,又不會因為一人的號令而真的臣服,民眾也不會因為一個皇帝的名號,而完全無條件的聽命。
說一千道一萬,不管百姓怎麽稱唿你,他們核心的訴求就是安定的生活,還有填飽肚子。
所以,林登萬明白,隻要自己能夠把北境人的腮幫子喂的鼓鼓的,那麽別說是皇帝了,就算他告訴別人,自己就是真神降世,那都有人信的。
在帝國與南境劍拔弩張的這段時間裏,整個大陸已經逐漸進入了深秋時節。
寒氣開始從北方南下,而同時出現的,還有零零散散的一些普通屍群。
不過現在這些僅有數千人數量的屍群,已經不能再給北境造成什麽威脅了,甚至遠征軍每次隻需要派出一兩個連隊就能處理他們。
但這些東西的出現,還是讓林登萬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的氣息。
按照前兩次屍潮還有遊戲裏的經驗來看,喪屍群是因為氣候變化才從凍土帶和冰川裏跑出來的。
結果現在氣溫逐漸降低,這些喪屍的數量怎麽反而多起來了...
麵對這種情況,林登萬也隻能讓調查兵團加緊排查,隨時注意北方的動向。
而且現在看來,在喪屍、北境、還有帝國三者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局麵。
每次荒原以北的喪屍一有動作,北境就得相應的加強防禦,並且想辦法獲得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在這種需求之下,北境也就隻能折騰帝國,從南邊來獲取自己所缺的這些物資。
而帝國一被北境施壓,就要繼續將壓力傳導出去,富庶的南境自然就成為了國都老爺剝削的對象....
這南下....看來還具有傳導性啊!
喪屍南下,北境就南下,北境南下,帝國就也得南下!
一切責任均在喪屍方!
想到這裏的時候,林登萬搖了搖頭,將腦子裏這奇奇怪怪的想法給趕了出去。
恰好這時他的房門也被敲響了,走進來的人正是伊卡洛斯。
“大人,南境的船隊已經進入拉登加湖了。”
“幸好我們最近在拉登加灣沿岸布置了魔能引擎,否則那裏的怪天氣很可能又會對船隊造成損傷...”
拉登加湖的氣候條件,雖然比北境的海岸要稍好一些,但明顯也不是什麽非常適合通航的存在。
尤其是這裏異常的風向,還有洶湧的暗流,都對於這個時代依賴風帆動力的船隻來說,非常不友好。
在南境的貿易船隊第一次前往北境的時候,即使是在隨船法師,以及北境方精靈法師的幫助下,他們還是在靠岸時遇到了不小的損傷。
最終還是在北境的幫助下,整個商隊在這裏休整了小半個月之後,他們才有能力重新啟航的。
對於老練的南境水手來說,拉登加湖的航行難度尚且如此,那就更別說是對於航海毫無經驗的北境人了。
可林登萬對於建設北境海上力量的想法,卻沒有任何動搖的心思和商量的餘地。
其原因很簡單,不能讓南境的船隊,壟斷雙方所有的貿易運輸。
不受製於人,永遠都是保證安全的底線。
正在林登萬想到這裏的時候,伊卡洛斯接著說道:
“大人,南境的船隊說,這可能今年最後一趟貿易運輸了,再過幾天之後,拉登加灣大概就要封凍了。”
林登萬點了點頭,這樣的情況他也已經與安東尼那邊知會過了,從簽訂協議開始,南境的船隊已經在南北之間來迴走了兩趟。
在北境龐大的物資輸出能力,以及原材料缺口麵前,南境的運力一瞬間便被完全吃滿了。
甚至有了北境這個龐大的市場之後,南方的港口城市聯盟一下子覺得,帝國本來的市場也不過如此。
正好現在港口已經空閑了下來,北境終於可以開始自己的造船計劃了。
可當林登萬的命令剛下達下去,下邊的問題就一個接一個的又被報了上來。
而這一係列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北境的造船業基礎太差了。
甚至不如說,北境幹脆就從來沒有造船這個說法...
在林登萬入主北境之前,這片土地上所唯一建造過的水上運輸工具,恐怕就是那些能飄在北風河上的舢板了。
不過雖然北境在傳統造船工藝上是一張白紙,但他們在動力源上好歹還是有先發優勢的。
也就是說,隻要能把木製船體設計並製造出來,那北境人完全可以用魔能引擎的動力代替風帆,直接安裝明輪,用上這個世界最早的輪船。
好在作為一個“方舟”建築,紅葉城的前文明遺跡裏還是保存了一部分對它來說,“非常古早”的技術資料的。
而且低地精靈們也曾經是有造船的技術的,所以他們也能為北境提供指導。
就這樣,在眾多顧問的手把手教導之下,林登萬終於趕在冬天之前,把北境拉登加造船廠給建起來了。
同時建成的,還有一條長度僅為35米,寬度也隻有6米的明輪船。
這甚至比人類曆史上第一條明輪船,克萊蒙特號還小了一圈。
不過對於之前造船工業完全為零的北境人來說,這也是一項非常偉大的突破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這艘船預定下水的日子,林登萬最後借鑒了前世祖國給船隻命名的方式,將這北境的第一艘船,命名為了“野草穀”號。
像往常一樣,伊卡洛斯在這下水前的日子裏,照例來詢問林登萬準備怎麽安排這次的下水儀式。
而對此,林登萬則早有了準備。
“糖廠剩下的那些廢料應該也已經加工好了,把它們裝上船吧。”
“我們這次下水試航,直接就到拉登加湖南岸的卡寧鎮去!在那裏順便推銷一下我們北境的新產品。”
“增產神器,化肥!”
畢竟作為一個在大一統文化之中成長起來的人,那種象征著絕對權力的稱謂,是很少有人能夠抵擋的。
那是一種所有權的象征,意味著在你兵鋒所指的範圍之內,一切山川水草,良田城池屋舍,皆為你一人所有。
但作為現代人,林登萬同樣也知道,這樣的“所有權”不過也是一種變相的謊言罷了,並沒有什麽實際的意義。
草木,河流,土地,又不會因為一人的號令而真的臣服,民眾也不會因為一個皇帝的名號,而完全無條件的聽命。
說一千道一萬,不管百姓怎麽稱唿你,他們核心的訴求就是安定的生活,還有填飽肚子。
所以,林登萬明白,隻要自己能夠把北境人的腮幫子喂的鼓鼓的,那麽別說是皇帝了,就算他告訴別人,自己就是真神降世,那都有人信的。
在帝國與南境劍拔弩張的這段時間裏,整個大陸已經逐漸進入了深秋時節。
寒氣開始從北方南下,而同時出現的,還有零零散散的一些普通屍群。
不過現在這些僅有數千人數量的屍群,已經不能再給北境造成什麽威脅了,甚至遠征軍每次隻需要派出一兩個連隊就能處理他們。
但這些東西的出現,還是讓林登萬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的氣息。
按照前兩次屍潮還有遊戲裏的經驗來看,喪屍群是因為氣候變化才從凍土帶和冰川裏跑出來的。
結果現在氣溫逐漸降低,這些喪屍的數量怎麽反而多起來了...
麵對這種情況,林登萬也隻能讓調查兵團加緊排查,隨時注意北方的動向。
而且現在看來,在喪屍、北境、還有帝國三者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局麵。
每次荒原以北的喪屍一有動作,北境就得相應的加強防禦,並且想辦法獲得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在這種需求之下,北境也就隻能折騰帝國,從南邊來獲取自己所缺的這些物資。
而帝國一被北境施壓,就要繼續將壓力傳導出去,富庶的南境自然就成為了國都老爺剝削的對象....
這南下....看來還具有傳導性啊!
喪屍南下,北境就南下,北境南下,帝國就也得南下!
一切責任均在喪屍方!
想到這裏的時候,林登萬搖了搖頭,將腦子裏這奇奇怪怪的想法給趕了出去。
恰好這時他的房門也被敲響了,走進來的人正是伊卡洛斯。
“大人,南境的船隊已經進入拉登加湖了。”
“幸好我們最近在拉登加灣沿岸布置了魔能引擎,否則那裏的怪天氣很可能又會對船隊造成損傷...”
拉登加湖的氣候條件,雖然比北境的海岸要稍好一些,但明顯也不是什麽非常適合通航的存在。
尤其是這裏異常的風向,還有洶湧的暗流,都對於這個時代依賴風帆動力的船隻來說,非常不友好。
在南境的貿易船隊第一次前往北境的時候,即使是在隨船法師,以及北境方精靈法師的幫助下,他們還是在靠岸時遇到了不小的損傷。
最終還是在北境的幫助下,整個商隊在這裏休整了小半個月之後,他們才有能力重新啟航的。
對於老練的南境水手來說,拉登加湖的航行難度尚且如此,那就更別說是對於航海毫無經驗的北境人了。
可林登萬對於建設北境海上力量的想法,卻沒有任何動搖的心思和商量的餘地。
其原因很簡單,不能讓南境的船隊,壟斷雙方所有的貿易運輸。
不受製於人,永遠都是保證安全的底線。
正在林登萬想到這裏的時候,伊卡洛斯接著說道:
“大人,南境的船隊說,這可能今年最後一趟貿易運輸了,再過幾天之後,拉登加灣大概就要封凍了。”
林登萬點了點頭,這樣的情況他也已經與安東尼那邊知會過了,從簽訂協議開始,南境的船隊已經在南北之間來迴走了兩趟。
在北境龐大的物資輸出能力,以及原材料缺口麵前,南境的運力一瞬間便被完全吃滿了。
甚至有了北境這個龐大的市場之後,南方的港口城市聯盟一下子覺得,帝國本來的市場也不過如此。
正好現在港口已經空閑了下來,北境終於可以開始自己的造船計劃了。
可當林登萬的命令剛下達下去,下邊的問題就一個接一個的又被報了上來。
而這一係列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北境的造船業基礎太差了。
甚至不如說,北境幹脆就從來沒有造船這個說法...
在林登萬入主北境之前,這片土地上所唯一建造過的水上運輸工具,恐怕就是那些能飄在北風河上的舢板了。
不過雖然北境在傳統造船工藝上是一張白紙,但他們在動力源上好歹還是有先發優勢的。
也就是說,隻要能把木製船體設計並製造出來,那北境人完全可以用魔能引擎的動力代替風帆,直接安裝明輪,用上這個世界最早的輪船。
好在作為一個“方舟”建築,紅葉城的前文明遺跡裏還是保存了一部分對它來說,“非常古早”的技術資料的。
而且低地精靈們也曾經是有造船的技術的,所以他們也能為北境提供指導。
就這樣,在眾多顧問的手把手教導之下,林登萬終於趕在冬天之前,把北境拉登加造船廠給建起來了。
同時建成的,還有一條長度僅為35米,寬度也隻有6米的明輪船。
這甚至比人類曆史上第一條明輪船,克萊蒙特號還小了一圈。
不過對於之前造船工業完全為零的北境人來說,這也是一項非常偉大的突破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這艘船預定下水的日子,林登萬最後借鑒了前世祖國給船隻命名的方式,將這北境的第一艘船,命名為了“野草穀”號。
像往常一樣,伊卡洛斯在這下水前的日子裏,照例來詢問林登萬準備怎麽安排這次的下水儀式。
而對此,林登萬則早有了準備。
“糖廠剩下的那些廢料應該也已經加工好了,把它們裝上船吧。”
“我們這次下水試航,直接就到拉登加湖南岸的卡寧鎮去!在那裏順便推銷一下我們北境的新產品。”
“增產神器,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