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時分,鄭國公府,燈火通明。
鄭國公和長公主圍在鄭旭的床前,看著太醫診斷。
“太醫,本宮的兒子情況如何?”
太醫撤下診脈的手,低眉拱手道:“迴殿下,鄭國公,公子並沒大礙,隻是受到了驚嚇,一時情緒激動而導致的昏迷,半個時辰左右就會蘇醒。”
鄭國公眼神示意身邊的小廝,那小廝領著太醫離開了鄭旭的房間。
看著自家夫人焦急的臉色,鄭廈將她攬入懷中,輕聲細語地勸道:“公主,旭兒沒事,你不必過於擔心。”
長公主楚寧輕輕靠在鄭廈的胸膛,握住了他的手。
這麽多年,夫妻兩人恩愛如初,鄭廈也沒有和她鬧過紅臉。
楚寧一想到自己千嬌百寵的兒子正昏睡在床上,心裏就一陣的不痛快。
她捏了捏鄭旭的手掌,“夫君,雖說沈家勢大,但我旭兒也不能平白受了這等委屈!”她的眼中滿是銳利。
有一個登基為帝的哥哥,妹妹自然也不是什麽單純的小白兔,不然,鄭旭的後院中為何連一個侍妾都沒有。
鄭廈順著她的話,語氣有些寵溺地問道:“那公主打算怎麽辦?”
楚寧眉眼微彎,“明日早朝,夫君,你去試探一下皇兄,順便看看沈家是否真的在意這個沈清。”
鄭廈抱住她的夫人,輕聲說了聲:“好,都聽公主的。”
楚寧享受著夫君的安慰和嗬護,自是沒有看到鄭廈那平靜無波瀾的雙眼。
床上的輕輕呻吟聲打斷了鄭國公夫婦的溫馨氛圍。
楚寧見自家兒子醒了,連忙從鄭旭的懷抱中抽身,摸了摸兒子的臉,一臉的慈愛。
“旭兒,感覺如何?”
鄭旭一看到自己的娘親,立馬委屈起來,撲到楚寧的懷裏,“娘,你一定要給旭兒報仇,給沈清那個賤人一個教訓!!”
他的眼中滿是怨毒,怨毒中帶了一絲絲恐懼。
楚寧立馬伸手迴抱住兒子,心疼地輕輕撫摸他的背。
“旭兒,不怕,娘親一定會給你出這口惡氣。”
鄭廈看著床邊依偎著的母子倆,不知想到什麽,眼中閃過一絲痛楚。
但他還是輕拍楚寧的肩膀,摸了摸鄭旭的腦袋。
“旭兒,父親和娘會給你做主。”
鄭旭抬眼看了眼他的父親,點了點頭,什麽也沒說。
從小到大,他最怕的不是身為皇室公主的娘親,而是這個他要喊“父親”的男人。
他的父親待他總是有兩副麵孔,在他娘親麵前,他總是對他無限的寵溺和縱容。
但是,在他娘親看不見的地方,他對他總是不耐煩甚至很是冷漠。
他以為是自己不夠乖、不夠聰慧,所以他小時候曾經拚命討好過他的父親,但他的父親眼中甚至出現了厭惡的神色。
但他還是一直幻想著父愛。
直到……
還記得小時候,他不小心掉入了水池,他的父親冷漠地從他身邊走過去,連一個眼神都不曾分給他。
那次,他因為長久泡在冷水裏,生了一場大病,差點變成傻子,他的父親在他娘親的麵前衣不解帶地照顧他。
如果不是他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生病,他都要相信自己的父親是一個疼他愛他的好父親。
他試圖將這件事告訴他的娘親,但都被他的父親機智地化解,甚至連他的娘親都認為他在無理取鬧,對他冷了臉。
後來,他再也沒有說過他父親的壞話,假裝深受父親寵愛的樣子。
翌日,天色大亮,太和殿朝堂,一向不上朝的鄭國公來上了朝。
昨日發生在弘文館門口的事情早就像插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宣城的大街小巷。
眾臣彼此對視一眼,看來今早有好戲看了。
楚綱剛坐上龍椅,一抬頭,就發現了自己的妹夫,也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不過,該討論的朝政還是繼續著,直到福公公一聲“有本啟奏,無事退朝”的聲音落下。
鄭廈跪下,俯首帖耳,“陛下,臣有事上奏。臣要參沈丞相教養不嚴,其侄子竟然在弘文館門口當眾拔劍,恐嚇其他學子!還望陛下做主嚴懲。”
沈承聽到這控訴,也跪了下來。
他朝著鄭廈沉聲說道:“陛下,臣的侄子為人最是低調謙虛,這是一同前往梧城的子弟們公認的事實。而且他還隻有六歲,是如何恐嚇其他學子的!?”
沈承停頓了一會兒,截住了鄭廈的話,“陛下,臣本想著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鄭國公顯然並不是這樣想,那索性就將事情攤開說。”
楚綱有些頭疼,也有些興味地看著跪在堂下的兩人。
“沈卿,你有何話要說?”
沈承挺直腰杆,“陛下,臣要參鄭國公教子不嚴,誹謗汙蔑之行。”
“陛下,臣的侄子按照禦旨親賜前往弘文館求學,但在門口公然受到侮辱,鄭國公的兒子鄭旭竟要求臣的侄子受胯下之辱,實在是欺人太甚!”
鄭廈也不甘示弱,疾聲說道:“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吾兒隻是想和您的侄子進行一番比試,怎麽能說是侮辱呢!?”
沈承轉頭,“鄭國公,您兒子的行為,名為比試實為羞辱,若不是臣的侄子天縱奇才,對上了您兒子的絕對,他豈不是要承受胯下之辱!?”
鄭國公有些氣短,“這不是沒有胯下之辱嗎?您的侄子可是拔劍恐嚇我的兒子,讓他昏迷不醒,這如何說!”
沈承緊隨其後,“您的兒子在比試中輸了,臣的侄子也沒有計較,但他竟然輸不起,惱羞成怒讓手下的侍衛拔劍相向,如果沈清不拔劍,就要生生受您兒子的劍了!”
鄭國公發怒,臉上的皺紋微褶,“你!沈承,你一派胡言!分明是我的兒子受了驚嚇!你侄子還好好待在弘文館呢!”
沈承迴懟道:“我侄子生性堅強,不像你兒子,哼!怎麽,還是他的錯了?”
鄭廈被懟得啞口無言,隻能氣憤地瞪著沈承。
眾臣看著跪著的兩人你來我往,已經明白沈清在沈家的地位。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丞相大人現在的樣子,看起來比對親兒子還要用心些。
楚綱昨天就已經聽到了很多版本,現在也被兩人吵得頭疼。
“好了,吵得孤心煩。”
“鄭卿,孤對你家那兒子還是有些印象,鬥雞走狗,無法無天,你還是要多加管教!這弘文館他也先不要去了,等到什麽時候管教好了,再迴去。”
“至於沈清,孤欣賞其才,但公然拔劍也是不妥,丞相還是要多加約束。孤就罰他抄寫弘文館訓條十遍,以示懲戒。”
鄭廈還想說什麽,但觸及到楚綱的眼神,他也隻好跪下謝恩。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楚綱這是偏心沈家,不過,也很好理解,沈家畢竟是皇帝的臂膀。
鄭國公和長公主圍在鄭旭的床前,看著太醫診斷。
“太醫,本宮的兒子情況如何?”
太醫撤下診脈的手,低眉拱手道:“迴殿下,鄭國公,公子並沒大礙,隻是受到了驚嚇,一時情緒激動而導致的昏迷,半個時辰左右就會蘇醒。”
鄭國公眼神示意身邊的小廝,那小廝領著太醫離開了鄭旭的房間。
看著自家夫人焦急的臉色,鄭廈將她攬入懷中,輕聲細語地勸道:“公主,旭兒沒事,你不必過於擔心。”
長公主楚寧輕輕靠在鄭廈的胸膛,握住了他的手。
這麽多年,夫妻兩人恩愛如初,鄭廈也沒有和她鬧過紅臉。
楚寧一想到自己千嬌百寵的兒子正昏睡在床上,心裏就一陣的不痛快。
她捏了捏鄭旭的手掌,“夫君,雖說沈家勢大,但我旭兒也不能平白受了這等委屈!”她的眼中滿是銳利。
有一個登基為帝的哥哥,妹妹自然也不是什麽單純的小白兔,不然,鄭旭的後院中為何連一個侍妾都沒有。
鄭廈順著她的話,語氣有些寵溺地問道:“那公主打算怎麽辦?”
楚寧眉眼微彎,“明日早朝,夫君,你去試探一下皇兄,順便看看沈家是否真的在意這個沈清。”
鄭廈抱住她的夫人,輕聲說了聲:“好,都聽公主的。”
楚寧享受著夫君的安慰和嗬護,自是沒有看到鄭廈那平靜無波瀾的雙眼。
床上的輕輕呻吟聲打斷了鄭國公夫婦的溫馨氛圍。
楚寧見自家兒子醒了,連忙從鄭旭的懷抱中抽身,摸了摸兒子的臉,一臉的慈愛。
“旭兒,感覺如何?”
鄭旭一看到自己的娘親,立馬委屈起來,撲到楚寧的懷裏,“娘,你一定要給旭兒報仇,給沈清那個賤人一個教訓!!”
他的眼中滿是怨毒,怨毒中帶了一絲絲恐懼。
楚寧立馬伸手迴抱住兒子,心疼地輕輕撫摸他的背。
“旭兒,不怕,娘親一定會給你出這口惡氣。”
鄭廈看著床邊依偎著的母子倆,不知想到什麽,眼中閃過一絲痛楚。
但他還是輕拍楚寧的肩膀,摸了摸鄭旭的腦袋。
“旭兒,父親和娘會給你做主。”
鄭旭抬眼看了眼他的父親,點了點頭,什麽也沒說。
從小到大,他最怕的不是身為皇室公主的娘親,而是這個他要喊“父親”的男人。
他的父親待他總是有兩副麵孔,在他娘親麵前,他總是對他無限的寵溺和縱容。
但是,在他娘親看不見的地方,他對他總是不耐煩甚至很是冷漠。
他以為是自己不夠乖、不夠聰慧,所以他小時候曾經拚命討好過他的父親,但他的父親眼中甚至出現了厭惡的神色。
但他還是一直幻想著父愛。
直到……
還記得小時候,他不小心掉入了水池,他的父親冷漠地從他身邊走過去,連一個眼神都不曾分給他。
那次,他因為長久泡在冷水裏,生了一場大病,差點變成傻子,他的父親在他娘親的麵前衣不解帶地照顧他。
如果不是他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生病,他都要相信自己的父親是一個疼他愛他的好父親。
他試圖將這件事告訴他的娘親,但都被他的父親機智地化解,甚至連他的娘親都認為他在無理取鬧,對他冷了臉。
後來,他再也沒有說過他父親的壞話,假裝深受父親寵愛的樣子。
翌日,天色大亮,太和殿朝堂,一向不上朝的鄭國公來上了朝。
昨日發生在弘文館門口的事情早就像插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宣城的大街小巷。
眾臣彼此對視一眼,看來今早有好戲看了。
楚綱剛坐上龍椅,一抬頭,就發現了自己的妹夫,也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不過,該討論的朝政還是繼續著,直到福公公一聲“有本啟奏,無事退朝”的聲音落下。
鄭廈跪下,俯首帖耳,“陛下,臣有事上奏。臣要參沈丞相教養不嚴,其侄子竟然在弘文館門口當眾拔劍,恐嚇其他學子!還望陛下做主嚴懲。”
沈承聽到這控訴,也跪了下來。
他朝著鄭廈沉聲說道:“陛下,臣的侄子為人最是低調謙虛,這是一同前往梧城的子弟們公認的事實。而且他還隻有六歲,是如何恐嚇其他學子的!?”
沈承停頓了一會兒,截住了鄭廈的話,“陛下,臣本想著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鄭國公顯然並不是這樣想,那索性就將事情攤開說。”
楚綱有些頭疼,也有些興味地看著跪在堂下的兩人。
“沈卿,你有何話要說?”
沈承挺直腰杆,“陛下,臣要參鄭國公教子不嚴,誹謗汙蔑之行。”
“陛下,臣的侄子按照禦旨親賜前往弘文館求學,但在門口公然受到侮辱,鄭國公的兒子鄭旭竟要求臣的侄子受胯下之辱,實在是欺人太甚!”
鄭廈也不甘示弱,疾聲說道:“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吾兒隻是想和您的侄子進行一番比試,怎麽能說是侮辱呢!?”
沈承轉頭,“鄭國公,您兒子的行為,名為比試實為羞辱,若不是臣的侄子天縱奇才,對上了您兒子的絕對,他豈不是要承受胯下之辱!?”
鄭國公有些氣短,“這不是沒有胯下之辱嗎?您的侄子可是拔劍恐嚇我的兒子,讓他昏迷不醒,這如何說!”
沈承緊隨其後,“您的兒子在比試中輸了,臣的侄子也沒有計較,但他竟然輸不起,惱羞成怒讓手下的侍衛拔劍相向,如果沈清不拔劍,就要生生受您兒子的劍了!”
鄭國公發怒,臉上的皺紋微褶,“你!沈承,你一派胡言!分明是我的兒子受了驚嚇!你侄子還好好待在弘文館呢!”
沈承迴懟道:“我侄子生性堅強,不像你兒子,哼!怎麽,還是他的錯了?”
鄭廈被懟得啞口無言,隻能氣憤地瞪著沈承。
眾臣看著跪著的兩人你來我往,已經明白沈清在沈家的地位。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丞相大人現在的樣子,看起來比對親兒子還要用心些。
楚綱昨天就已經聽到了很多版本,現在也被兩人吵得頭疼。
“好了,吵得孤心煩。”
“鄭卿,孤對你家那兒子還是有些印象,鬥雞走狗,無法無天,你還是要多加管教!這弘文館他也先不要去了,等到什麽時候管教好了,再迴去。”
“至於沈清,孤欣賞其才,但公然拔劍也是不妥,丞相還是要多加約束。孤就罰他抄寫弘文館訓條十遍,以示懲戒。”
鄭廈還想說什麽,但觸及到楚綱的眼神,他也隻好跪下謝恩。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楚綱這是偏心沈家,不過,也很好理解,沈家畢竟是皇帝的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