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鳶正半趴在床上,由著漱玉給她擦藥膏。
漱玉小心地一點一點點塗,“公子,您的背看著真的很紅,疼嗎?”
楚清鳶一邊吃著小點心,看著手中的醫書,“不疼,就是癢得厲害!不過我知道不能撓,要是感染了還麻煩。”
漱玉看著現在還一副悠閑模樣的楚清鳶,歎了口氣,她家公主還真是心大。
剛擦完藥,楚清鳶就對漱玉說:“對了,漱玉,你去把我換下來的衣服拿給我,我準備仔細看看。”
漱玉不知想到什麽,“公子,莫非衣服上被下了藥?”
楚清鳶有些想懟她,不過還是忍住了,“沒有,我發現了一個合作雙贏的事情。”
漱玉有些懵,隻好將衣服拿給她。
楚清鳶接過衣服,仔細摸了摸衣服的材質,然後將衣服泡在剛才漱玉端進來的水裏。
不一會兒,水變了色。
漱玉看著楚清鳶的操作,有些不解,“公子?”
楚清鳶解釋說:“你看,平時我所穿的衣服,絲線都是很好的,但染布的料子卻讓我的皮膚起了紅疹子。”
漱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公子的意思是染料有問題?”
楚清鳶頷首,“一般,這染料穿著問題不大,但若是和汗液等混合,皮膚就會出問題。”
“那公子,您所說的合作共贏是指?”
楚清鳶喝了口水,接著說:“你還記得梧城嗎?梧城最多的就是各種樹、草和花,而最缺的就是商鋪。”
“我打算和梧城合作,開幾家染布坊,大部分的布料都用草木花進行染製,這些染好的布又運到各地製成成衣賣出。”
漱玉端起盆,盆裏的衣服經過晃動,將水的顏色染得更深。
“公子,您怎麽能夠確保梧城願意和您合作?”
楚清鳶嘴裏嚼著糕點,腮幫子鼓鼓的,像隻小河豚,“我們不隻梧城一個選擇,但以梧城目前的情況,我們卻是他們為數不多的選擇裏最好的那個。我相信,梧城的那些官員,尤其是方璉城令,都是聰明人。”
漱玉看著興高采烈、眉眼含笑的楚清鳶,不得不讚賞她家公主頭腦靈活。一件有損害的事情,最後竟然變成一本萬利的買賣。
說幹就幹,楚清鳶立馬從床上爬起來,連鞋子都沒穿,來到書案旁開始寫信。
一刻鍾後,楚清鳶將寫好的信交給慕情,讓她快馬加鞭送往梧城城令府。
午後,楚清鳶就在清棲閣裏的草地上練劍。
得益於超強的記憶力,才看完一遍,她就能將所有的招式記在腦子裏。
也許是大腦和身手的配合默契,楚清鳶對劍法的領悟能力也不錯。
她雙腿並立,身體自然放鬆,重心平穩,右手持劍,劍身垂直立於身側,目視前方。
突然,她揚臂舉劍,劍身斜立,往前砍擊。
經過不斷重複上述動作,這一步劈劍已經算是成了。
九月中下旬,煙雨如織,雨水順著房簷如斷了線的珠子劈裏啪啦砸在石板路上。
梧城城令府的正廳,方璉坐在主位,兩側圍坐著的眾官員傳看著一張紙,他們不時低聲交談,交換意見。
昨日,他從官衙迴府上時,管家將一封署名為“鳶”之人所寫的信交給了他,“大人,送信之人說是您素未謀麵的友人所寫,他請您看過後,無論是否同意,都迴信一封給他,三日後他來拿信。”
當晚,他仔細看完信上的內容,筆跡與“梧城治理良方十策”上的一模一樣,信的最後還是畫著一朵蝴蝶花。
不必派人查證,他確信手中的這封信來自“鳶”。
毫無疑問,信上所寫確實能給梧城帶來切實的幫助,也算解了梧城的燃眉之急,但,他是梧城的城令,肩負著一城百姓的生死福祉,不能隨意下決斷。
“大人?”一聲唿喚將方璉的思緒從昨晚拉迴到正廳。
“嗯?”他迴了一聲。
瞧了一眼方璉布滿血絲的眼眸,略顯蒼白的臉色,“大人,您最近辛苦了!”
方璉擺擺手,他這點辛苦可比不上梧城的那些老百姓。
“大人,關於紙上所寫的清十布莊低價租借梧城空餘屋舍之事,我們討論過後,大都覺得是個不錯的合作。”
方璉眼神示意,“說說看。”
文長史拿著那張紙,指著其中的內容,“大人,您也知道,梧城現在百廢待興,很多商鋪也不願意在這個關頭前來梧城行商,百姓一邊缺少生活用品,一邊也麵臨著沒有活幹的情況。”
文長史打量著方璉,見他沒有生氣,也沒有反對,接著說:“這些空餘的店鋪,現在是官家的所有物,空著不如低價出租。”
“至於這清十布莊是不是有額外的目的,還有待考究。”
方璉臉上沒有什麽表情,其他的官員也無從得知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方璉想的,和眾官員的想法基本一致,與清十布莊的合作,於公,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隻要清十布莊能來梧城,清十的其他產業乃至其他商號很可能也會來梧城開鋪子。
於私,他對這個署名“鳶”之人,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有了這次合作,將來的其他交往也更方便些。
一番思考後,方璉拿定了主意,他接過那位官員手上拿著的紙,這還是他從昨日的信中謄抄的,站起來,眼神深邃。
眾官員見城令從位置上起來,他們放下手中的東西,也站了起來。
方璉眸光堅定地掃過兩側的官員,“諸位,本官決定,和清十合作。”
兩側的官員彼此對視一眼,拱手道:“大人聖明。”
三天後,慕情從城令府管家那裏拿走了迴信。
管家迴到正廳,“大人,信已經交給了來人。”
方璉頷首,視線往外,庭院中的那棵鬆樹依舊青綠。
管家有些不明白,“大人,您為什麽不去見見來人?您就不好奇那位自稱您素未謀麵的友人到底是何身份?”
方璉收迴視線,拍了拍管家的肩膀,“不用多此一舉,有緣自會相見。”
管家撓了撓頭,是他太年輕了,跟不上大人的思路?
漱玉小心地一點一點點塗,“公子,您的背看著真的很紅,疼嗎?”
楚清鳶一邊吃著小點心,看著手中的醫書,“不疼,就是癢得厲害!不過我知道不能撓,要是感染了還麻煩。”
漱玉看著現在還一副悠閑模樣的楚清鳶,歎了口氣,她家公主還真是心大。
剛擦完藥,楚清鳶就對漱玉說:“對了,漱玉,你去把我換下來的衣服拿給我,我準備仔細看看。”
漱玉不知想到什麽,“公子,莫非衣服上被下了藥?”
楚清鳶有些想懟她,不過還是忍住了,“沒有,我發現了一個合作雙贏的事情。”
漱玉有些懵,隻好將衣服拿給她。
楚清鳶接過衣服,仔細摸了摸衣服的材質,然後將衣服泡在剛才漱玉端進來的水裏。
不一會兒,水變了色。
漱玉看著楚清鳶的操作,有些不解,“公子?”
楚清鳶解釋說:“你看,平時我所穿的衣服,絲線都是很好的,但染布的料子卻讓我的皮膚起了紅疹子。”
漱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公子的意思是染料有問題?”
楚清鳶頷首,“一般,這染料穿著問題不大,但若是和汗液等混合,皮膚就會出問題。”
“那公子,您所說的合作共贏是指?”
楚清鳶喝了口水,接著說:“你還記得梧城嗎?梧城最多的就是各種樹、草和花,而最缺的就是商鋪。”
“我打算和梧城合作,開幾家染布坊,大部分的布料都用草木花進行染製,這些染好的布又運到各地製成成衣賣出。”
漱玉端起盆,盆裏的衣服經過晃動,將水的顏色染得更深。
“公子,您怎麽能夠確保梧城願意和您合作?”
楚清鳶嘴裏嚼著糕點,腮幫子鼓鼓的,像隻小河豚,“我們不隻梧城一個選擇,但以梧城目前的情況,我們卻是他們為數不多的選擇裏最好的那個。我相信,梧城的那些官員,尤其是方璉城令,都是聰明人。”
漱玉看著興高采烈、眉眼含笑的楚清鳶,不得不讚賞她家公主頭腦靈活。一件有損害的事情,最後竟然變成一本萬利的買賣。
說幹就幹,楚清鳶立馬從床上爬起來,連鞋子都沒穿,來到書案旁開始寫信。
一刻鍾後,楚清鳶將寫好的信交給慕情,讓她快馬加鞭送往梧城城令府。
午後,楚清鳶就在清棲閣裏的草地上練劍。
得益於超強的記憶力,才看完一遍,她就能將所有的招式記在腦子裏。
也許是大腦和身手的配合默契,楚清鳶對劍法的領悟能力也不錯。
她雙腿並立,身體自然放鬆,重心平穩,右手持劍,劍身垂直立於身側,目視前方。
突然,她揚臂舉劍,劍身斜立,往前砍擊。
經過不斷重複上述動作,這一步劈劍已經算是成了。
九月中下旬,煙雨如織,雨水順著房簷如斷了線的珠子劈裏啪啦砸在石板路上。
梧城城令府的正廳,方璉坐在主位,兩側圍坐著的眾官員傳看著一張紙,他們不時低聲交談,交換意見。
昨日,他從官衙迴府上時,管家將一封署名為“鳶”之人所寫的信交給了他,“大人,送信之人說是您素未謀麵的友人所寫,他請您看過後,無論是否同意,都迴信一封給他,三日後他來拿信。”
當晚,他仔細看完信上的內容,筆跡與“梧城治理良方十策”上的一模一樣,信的最後還是畫著一朵蝴蝶花。
不必派人查證,他確信手中的這封信來自“鳶”。
毫無疑問,信上所寫確實能給梧城帶來切實的幫助,也算解了梧城的燃眉之急,但,他是梧城的城令,肩負著一城百姓的生死福祉,不能隨意下決斷。
“大人?”一聲唿喚將方璉的思緒從昨晚拉迴到正廳。
“嗯?”他迴了一聲。
瞧了一眼方璉布滿血絲的眼眸,略顯蒼白的臉色,“大人,您最近辛苦了!”
方璉擺擺手,他這點辛苦可比不上梧城的那些老百姓。
“大人,關於紙上所寫的清十布莊低價租借梧城空餘屋舍之事,我們討論過後,大都覺得是個不錯的合作。”
方璉眼神示意,“說說看。”
文長史拿著那張紙,指著其中的內容,“大人,您也知道,梧城現在百廢待興,很多商鋪也不願意在這個關頭前來梧城行商,百姓一邊缺少生活用品,一邊也麵臨著沒有活幹的情況。”
文長史打量著方璉,見他沒有生氣,也沒有反對,接著說:“這些空餘的店鋪,現在是官家的所有物,空著不如低價出租。”
“至於這清十布莊是不是有額外的目的,還有待考究。”
方璉臉上沒有什麽表情,其他的官員也無從得知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方璉想的,和眾官員的想法基本一致,與清十布莊的合作,於公,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隻要清十布莊能來梧城,清十的其他產業乃至其他商號很可能也會來梧城開鋪子。
於私,他對這個署名“鳶”之人,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有了這次合作,將來的其他交往也更方便些。
一番思考後,方璉拿定了主意,他接過那位官員手上拿著的紙,這還是他從昨日的信中謄抄的,站起來,眼神深邃。
眾官員見城令從位置上起來,他們放下手中的東西,也站了起來。
方璉眸光堅定地掃過兩側的官員,“諸位,本官決定,和清十合作。”
兩側的官員彼此對視一眼,拱手道:“大人聖明。”
三天後,慕情從城令府管家那裏拿走了迴信。
管家迴到正廳,“大人,信已經交給了來人。”
方璉頷首,視線往外,庭院中的那棵鬆樹依舊青綠。
管家有些不明白,“大人,您為什麽不去見見來人?您就不好奇那位自稱您素未謀麵的友人到底是何身份?”
方璉收迴視線,拍了拍管家的肩膀,“不用多此一舉,有緣自會相見。”
管家撓了撓頭,是他太年輕了,跟不上大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