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也是轉瞬即逝,馬上就到了出征的當天,徐靖征召的兩個文武也是站到了點將台左右,這次出征的士兵也是列陣於下,徐靖站在高台上,陶謙站在中間,三通鼓畢,陶謙派人訓話,無非是要眾將士遵守軍規,奮勇作戰,殺敵有賞,徐州有的是錢,不要怕賞錢不夠,隻需要擔心殺的不夠多。然後陶謙又是轉過頭來對陳矯與笮融叮囑道:“你二人此去要好好輔佐於徐靖,此次若是能建功,甚至若是能解了北海之圍,我親自為你們向天子請功,當然,賞錢必不會少!”


    兩人也是拱手迴話:“喏,我二人必好生輔佐徐將軍。”


    陶謙示意徐靖講兩句,動員一下,然後就可以出兵了。


    “咳咳,我,徐靖,長沙太守,陶州牧孫子,一言九鼎!作為這次主帥,你們隻要奮勇殺敵!令行禁止!錢!會有的!田!也會有的!老婆更會有!”徐靖清了清嗓子喊道。


    這麽耿直的發言,大頭兵最喜歡了,這餅好消化,吃了吃了。前排士兵也是聽得清楚,哈哈大笑。


    一會兒後,徐靖示意傳令兵,幾十個傳令兵一起大喊:“出征!”隊伍開始有序得往北而行。徐靖也是激動萬分,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帶這麽多兵,何況這次可能會和三國名人曹操劉備會麵,這可不得了,這兩位不搞死,以後覺都睡不著。徐庶也是首次參加這種規模的作戰,何況是首席軍師,激動萬分,隨著隊伍的遠去。下邳城頭的一個老頭和一個瘸子目光陰狠的盯著隊伍,他們正在密謀,如何讓徐靖死在戰場上。


    這次從下邳(今江蘇省邳州市)前往北海(今山東省昌樂縣),實際路程大概350公裏左右,按他們行軍速度,快的話也要10多天了。所以徐靖一行人倒也沒有很著急,但是出於現代人的思維(怕死),徐靖還是派了多組斥候前方探路。


    隨著部隊越來越接近北海。前方的情報也是源源不斷傳來。徐靖也是和幾位主要將領一起在營帳商量軍情,值得一提的是,潘璋這小子速度奇快,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昨天剛到了徐靖帳下,本身底子就好,經過紀靈的專業指導,武藝有沒有提升不知道,但是人還是精壯了些許。讓徐靖很是滿意,但是小孩子需要激勵,不能讓他翹尾巴,所以徐靖對潘璋說的是:“身子結實了,可以當個衝鋒猛將,但是要當將軍,還需要跟著徐庶好好學習兵法韜略。”於是乎,潘璋又多了個老師:徐庶。潘璋也是不明所以,但是沒辦法,大哥說啥就是啥!


    話歸正題,斥候正在賬前匯報軍情,他們現在離北海還有100公裏不到的路程,四五天就可以到了。估摸著管亥也是應該已經發現他們了,那麽估計他也快要針對他們這支援軍采取軍事行動了。另外,劉備不知道從哪湊了3000部隊,正在前往北海郡都昌縣城救援,管亥陣斬孔融部將宗寶,後孔融固守城池,已經被黃巾圍困30餘日,前不久東萊太史慈孤身殺入城中,被孔融派出前往平原向劉備求援,因此劉備會率軍前來,前日孔融聽聞下邳出兵,命太史慈再次殺出城,準備往南於我軍傳遞情報,裏應外合一波,不料管亥上了一次當以後學聰明了,埋伏了一手,太史慈重傷跌落山崖,被我們的斥候所救,正在運來的路上,已經是進氣少,出氣多了,不知道能不能活下來。


    聽前麵徐靖也就像聽書一樣聽過去了,聽到這兒誰還坐得住啊,那可是太史慈!“我嘞個去!太史子義重傷被你們撿了,你們可算是立大功了!誰撿的?!給我官升一級!另外趕緊派人去請附近最好的醫生!”徐靖激動的喊道。


    徐庶等人也是麵麵相覷,莫非這太史慈是徐靖未曾謀麵的親兄弟?這麽激動至於嗎?


    徐靖突然意識到自己太激動了,看到士兵已經下去辦他吩咐的事了,就幹咳了兩聲:“咳咳,你繼續說。”


    斥侯也是緩了一口氣說:“將軍,可否讓我喝口水。”


    “……”


    喝了水的斥候繼續說著軍情。管亥十五萬黃巾之後。張饒命於毒又帶了五萬黃巾正在趕來支援的路上。自己帶著白繞,眭固兩個賊將帶兵十萬前去應戰曹操帶來的8000援軍了。這於毒的援軍正往東來,大概10日可以到達城下。


    “元直,你怎麽看?”徐靖思索著說道。


    “……”你問我之前你倒是自己說說自己的看法啊,想了十秒鍾就問我了啊,你是幹嘛的呀。徐庶也是無奈,隻得說道:“目前賊軍勢大,管亥作為青州黃巾首領也是一員猛將,也是略有謀略,隻可智取,不可強攻,從情報來看(除了匯報的,還有別的情報),這於毒沒有腦子,可以先拿下,不妨我們先打援,不過又要嚴防管亥分兵支援,故此我們要先用疑兵之計穩住管亥,然後閃擊於毒。阻止他們兩軍匯合。”


    “師傅說的妙啊!”潘璋鼓掌大喝!徐靖無語,這小子不會是在來的路上遇到了迴去的劉捧哏了吧,可怕,這孩子不會是要誤入歧途了吧!


    徐靖瞪了一眼潘璋,然後說道:“就依軍師所言,陳矯,笮融,你們兩人帶大軍繼續前行。保持三十裏一日即可。我與徐軍師帶著潘璋和斥候隊前去探查情報,看看哪裏適合一戰拿下於毒。”


    “喏!”笮融,陳矯二人也是非常配合。直接領命。絕不多問一個字。可能是他們對於陶謙遲暮時候已經沒有雄心壯誌了而產生了不滿,這兩人好像挺消極的。徐靖也是暗自考慮想辦法把這兩人留下來,畢竟這兩人還是有點才能的。陳矯更是在曹魏官拜司徒,又以司法公正著稱,可以說是曹魏政權的頂梁柱,亂世需用重典,徐靖想要快速發展離不開法律的規範,所以這個人才他誌在必得。而笮融是一員猛將,此時這個人還沒推崇佛教,應該人還沒壞,可以搶救一下,畢竟史上的笮融尊崇佛教,為佛教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然後就,兩麵三刀,壞了,越說越該殺,可惡,屬實是現在沒人用,所以笮融要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軍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冥冥冥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冥冥冥焰並收藏三國大軍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