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新的感悟
這才千年!你靠收垃圾就飛升了? 作者:飲月流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靈歸墟中,林墨盯著書頁上出現的自己名字,心中驟然生出幾分寒意。
他不知道這本書究竟是如何得知他的身份,但很快冷靜下來。
想到之前符傀推衍出他的部分信息,他震驚過後,也不再覺得奇怪。
“隻要穿越和係統的秘密不暴露,其餘的,都不足為慮。”
林墨心中自語,逐漸恢複平靜。
他暗自思索,就算有人想殺人奪寶,窺探他進步飛速的秘密,也不可能直接解決掉他——畢竟,真正的“寶物”就是他自己。
總不能有人不要寶物,把他直接宰了吧?
這一瞬間的忐忑,隨即被他壓下。
林墨輕歎一口氣,調整心態,決定將注意力重新放迴傳承上。
他明白,唯有自身變得更強,才能自在逍遙,不用整理顧慮這,顧慮那。
然而,林墨確實是想多了,五行脈與普通修士截然不同。
他們對外物的欲望近乎於無,所追求的唯有五行之道的純粹圓滿。
對於外界看來或珍貴或不可得的寶物,五行脈卻興趣寥寥。
正是這種純粹的道心,使得五行脈盡管隱世多年,卻依然在暗中維係著深不可測的底蘊。
若非祖師早有定規,以如今五行脈的隱藏實力,再次統一五行道宗,並非不可之事。
……
林墨翻開書頁,繼續查看《五行脈空明隨記》。
“五行脈,第五百六十五代傳人——林墨。”
短短一句話,讓他再次心頭一震。
“我這就成了五百六十五代傳人?”他目光下移。
“上麵那個稱號想不想要?我傳你呀。”
“想當年我師尊也是這樣,隨便一忽悠,我就繼承了五行脈脈主之位。”
“可惜,他後來飛升去了仙界,不知道如今如何了。”
“我的資質還是不足,想來多半會隕落在天劫之中吧。”
林墨看到這裏,不禁微微失笑,但隨即又感到一絲莫名的敬佩。
“林墨看到這,不要焦慮,不要心急。世事無常,誰也說不準自己的未來如何。記住,一定要繼續前進,向著心中的終極目標!”
這一頁的內容並不長,卻讓林墨對這位未曾謀麵的空明前輩生出幾分興趣。
他心中暗歎,能寫出如此豁達的人,才是真正的修仙之人。
與之相比,那靜微簡直就是修仙界的恥辱。
不知活了多少歲數,卻仍心胸狹窄,隻會欺壓後輩,最終自討苦吃,元神都被莫淵拘留。
想到這裏,林墨忍不住歎了口氣。
“唉,連五行脈的前輩,也並非每代都能飛升成功。看來更多的,是隕落在天劫途中。”
他輕輕搖了搖頭,將這些雜念拋到腦後。
“多想無益,我現在距離飛升還有五個大境界,能不能到那一步還未可知呢。”
調整好心態後,林墨翻開下一頁。
“能翻到這一頁,說明你也想清楚了什麽。”
“吾輩修士,應不畏艱險,不懼前路,一心向前!”
“去吧,前往最終的歸墟,尋到屬於你的機緣。我會在那裏等你!”
——空明記
看完這段話,林墨眉頭微皺。
他再次翻動書頁,卻發現後麵的內容全是空白。
“到此為止了嗎?”
林墨輕聲自語,目光卻落在“最終的歸墟”幾個字上,隱約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他靜下心來,迴味空明在書中留下的話。
那種語氣,像是將一切都說透了,卻又好像什麽實質性的內容都沒說。
林墨越想越覺得頭疼,竟然無法從中找到任何直接有用的信息。
無奈之下,他將這本《五行脈空明隨記》重新收入紫雲鼎,暫且擱置疑惑,轉而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眼前的石台與外部的五行陣法上。
“考驗對五行道的理解嗎?”林墨心中思索,“以我的修為,元嬰圓滿,五行脈再怎麽要求高,也不過是化神層次的考驗吧。”
他皺了皺眉,化神與元嬰完全是兩個概念。
元嬰看重的是法力積累,而化神則是對道的初步理解。
他迴想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曆,雖涉足五行之道,但大多是以實際運用為主,而非深層的領悟。
想到這裏,他不禁苦笑:“我的五行之道,說到底,也就是靠幾門自創的法術撐場麵罷了。”
林墨閉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五曜神環”和“混元破”,確實是他最得意的兩門術法,也是他對五行道初步理解的成果。
至於其他法術,比如瞬移、殘影術、水行術。
從未真正命名過,更多是五行法力的簡單應用,遠談不上什麽高深。
一路走來,完全沒有人給他修仙指引,完全靠自己摸索。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彎路。
林墨歎了口氣,心中不免有些悵然。
但好在有係統,機緣也不錯,所以修為提升的速度尚可。
他迴想起自己這些年經曆的種種,若不是靠著係統輔助與氣運支撐,恐怕早已在某次危機中隕落。
不過很快,他收斂思緒
“管他的,空明前輩說得沒錯,一切向前,不畏艱險!”
林墨深吸一口氣,重新盤坐下來,靜心凝神。
腦海中,他開始迴憶自己這些年來與五行之道相關的一切。
從最初在五行宗遺跡中的探索,到玄靈界一路穩健發育。
直至今日,時間雖然不長,卻也積累了獨屬於自己的感悟。
……
不知過了多久,林墨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種玄妙的狀態。
神念仿佛脫離了軀體的束縛,在五靈歸墟中無邊遨遊。
他的意識像是一滴水融入了這片天地,能夠清晰感知到五行之力的流轉。
這裏的天地並不遼闊,但五行道的氣息卻無處不在,仿佛每一寸空間都被五行之力所填滿,交織成無盡的循環。
林墨內心一震,這種感覺比以往任何一次感悟都更加清晰透徹。
他能感受到五行的運行軌跡。
隱約覺得,自己就快悟透某些關鍵的東西。
“快了,就差一點……”
一種急切的情緒湧上心頭,仿佛眼前有一道淺淺的阻礙,隻要突破,便可窺見五行之道的更高境界。
他不知道這本書究竟是如何得知他的身份,但很快冷靜下來。
想到之前符傀推衍出他的部分信息,他震驚過後,也不再覺得奇怪。
“隻要穿越和係統的秘密不暴露,其餘的,都不足為慮。”
林墨心中自語,逐漸恢複平靜。
他暗自思索,就算有人想殺人奪寶,窺探他進步飛速的秘密,也不可能直接解決掉他——畢竟,真正的“寶物”就是他自己。
總不能有人不要寶物,把他直接宰了吧?
這一瞬間的忐忑,隨即被他壓下。
林墨輕歎一口氣,調整心態,決定將注意力重新放迴傳承上。
他明白,唯有自身變得更強,才能自在逍遙,不用整理顧慮這,顧慮那。
然而,林墨確實是想多了,五行脈與普通修士截然不同。
他們對外物的欲望近乎於無,所追求的唯有五行之道的純粹圓滿。
對於外界看來或珍貴或不可得的寶物,五行脈卻興趣寥寥。
正是這種純粹的道心,使得五行脈盡管隱世多年,卻依然在暗中維係著深不可測的底蘊。
若非祖師早有定規,以如今五行脈的隱藏實力,再次統一五行道宗,並非不可之事。
……
林墨翻開書頁,繼續查看《五行脈空明隨記》。
“五行脈,第五百六十五代傳人——林墨。”
短短一句話,讓他再次心頭一震。
“我這就成了五百六十五代傳人?”他目光下移。
“上麵那個稱號想不想要?我傳你呀。”
“想當年我師尊也是這樣,隨便一忽悠,我就繼承了五行脈脈主之位。”
“可惜,他後來飛升去了仙界,不知道如今如何了。”
“我的資質還是不足,想來多半會隕落在天劫之中吧。”
林墨看到這裏,不禁微微失笑,但隨即又感到一絲莫名的敬佩。
“林墨看到這,不要焦慮,不要心急。世事無常,誰也說不準自己的未來如何。記住,一定要繼續前進,向著心中的終極目標!”
這一頁的內容並不長,卻讓林墨對這位未曾謀麵的空明前輩生出幾分興趣。
他心中暗歎,能寫出如此豁達的人,才是真正的修仙之人。
與之相比,那靜微簡直就是修仙界的恥辱。
不知活了多少歲數,卻仍心胸狹窄,隻會欺壓後輩,最終自討苦吃,元神都被莫淵拘留。
想到這裏,林墨忍不住歎了口氣。
“唉,連五行脈的前輩,也並非每代都能飛升成功。看來更多的,是隕落在天劫途中。”
他輕輕搖了搖頭,將這些雜念拋到腦後。
“多想無益,我現在距離飛升還有五個大境界,能不能到那一步還未可知呢。”
調整好心態後,林墨翻開下一頁。
“能翻到這一頁,說明你也想清楚了什麽。”
“吾輩修士,應不畏艱險,不懼前路,一心向前!”
“去吧,前往最終的歸墟,尋到屬於你的機緣。我會在那裏等你!”
——空明記
看完這段話,林墨眉頭微皺。
他再次翻動書頁,卻發現後麵的內容全是空白。
“到此為止了嗎?”
林墨輕聲自語,目光卻落在“最終的歸墟”幾個字上,隱約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他靜下心來,迴味空明在書中留下的話。
那種語氣,像是將一切都說透了,卻又好像什麽實質性的內容都沒說。
林墨越想越覺得頭疼,竟然無法從中找到任何直接有用的信息。
無奈之下,他將這本《五行脈空明隨記》重新收入紫雲鼎,暫且擱置疑惑,轉而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眼前的石台與外部的五行陣法上。
“考驗對五行道的理解嗎?”林墨心中思索,“以我的修為,元嬰圓滿,五行脈再怎麽要求高,也不過是化神層次的考驗吧。”
他皺了皺眉,化神與元嬰完全是兩個概念。
元嬰看重的是法力積累,而化神則是對道的初步理解。
他迴想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曆,雖涉足五行之道,但大多是以實際運用為主,而非深層的領悟。
想到這裏,他不禁苦笑:“我的五行之道,說到底,也就是靠幾門自創的法術撐場麵罷了。”
林墨閉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五曜神環”和“混元破”,確實是他最得意的兩門術法,也是他對五行道初步理解的成果。
至於其他法術,比如瞬移、殘影術、水行術。
從未真正命名過,更多是五行法力的簡單應用,遠談不上什麽高深。
一路走來,完全沒有人給他修仙指引,完全靠自己摸索。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彎路。
林墨歎了口氣,心中不免有些悵然。
但好在有係統,機緣也不錯,所以修為提升的速度尚可。
他迴想起自己這些年經曆的種種,若不是靠著係統輔助與氣運支撐,恐怕早已在某次危機中隕落。
不過很快,他收斂思緒
“管他的,空明前輩說得沒錯,一切向前,不畏艱險!”
林墨深吸一口氣,重新盤坐下來,靜心凝神。
腦海中,他開始迴憶自己這些年來與五行之道相關的一切。
從最初在五行宗遺跡中的探索,到玄靈界一路穩健發育。
直至今日,時間雖然不長,卻也積累了獨屬於自己的感悟。
……
不知過了多久,林墨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種玄妙的狀態。
神念仿佛脫離了軀體的束縛,在五靈歸墟中無邊遨遊。
他的意識像是一滴水融入了這片天地,能夠清晰感知到五行之力的流轉。
這裏的天地並不遼闊,但五行道的氣息卻無處不在,仿佛每一寸空間都被五行之力所填滿,交織成無盡的循環。
林墨內心一震,這種感覺比以往任何一次感悟都更加清晰透徹。
他能感受到五行的運行軌跡。
隱約覺得,自己就快悟透某些關鍵的東西。
“快了,就差一點……”
一種急切的情緒湧上心頭,仿佛眼前有一道淺淺的阻礙,隻要突破,便可窺見五行之道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