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的身份,就連李老二都不清楚。


    為了避免麻煩,李衛民告訴兩個哥哥,白雪的大姨在省城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小丫頭,所以拜托給了自己。


    自家老三的本事,李大李二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既然白雪是省領導的侄女,兄弟倆根本就不會反對。


    開玩笑,省領導能拜托自家老三,可見人家對老三是多麽信任,自家老三現在這麽大本事,說不定就是靠人家罩著,誰敢有意見?


    怪不得老三這麽大能耐,能幫自己兩兄弟找工作,原來是認識了一位省城的大人物啊!


    有了這種誤會,當李衛民讓二哥想辦法給白雪找個學校上學的時候,李老二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身為一名正兒八經的公安幹警,想托關係安排一個人上學,簡直不要太簡單。


    哪怕白雪現在還是農村戶口,李老二也能輕鬆把她安排進學校!


    這年頭,對學籍的管理,可沒後世那麽嚴格。


    別說學籍,就是戶籍,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不然哪來那麽多頂著別人的名字上學的案例!


    不過,李衛民為了不留後患,已經在運作白雪的戶口了。


    把小丫頭從農業戶口,轉成城市戶口,別人可能做不到,李衛民卻有的是辦法。


    根本就不用找武長江,也不用找江大興,每天都有五百塊的收入,凡是用錢能解決的問題,李衛民絕對不欠人情。


    “黑大嬸,還得麻煩你幫個忙……”


    上次讓黑牡丹幫忙,把白雪弄進城,李衛民隻花了一百塊。


    看似一百塊不多,卻是普通工人三個月的工資,其實已經相當不少了。


    這一次,為了遷戶口,李衛民花了整整五百。


    黑牡丹胸脯拍得咚咚響,小丫頭的事情包在老娘身上!


    於是,新城孤兒院多了一份若幹年前的檔案,白雪成了孤兒院的一名孤兒。


    不過,白雪一天也不用去孤兒院報到,手續隻是在孤兒院走了一遭,就被一個叫李衛東的人收養了!


    李衛東是正兒八經的城市戶口,收養新城孤兒院的孤兒,戶口落在李衛東名下,一點毛病都沒有!


    什麽,李衛東不符合收養孤兒的條件?


    開什麽玩笑,這年頭哪有那麽多條件?


    人家有兒有女,夫妻和睦,又是正兒八經立過大功的公安戰士,好心好意,為了減輕國家負擔,收養一個無依無靠的可憐孤女,有什麽問題?


    誰敢反對?


    憑什麽反對?


    意欲何為?


    是不是見不得有人為國家減輕負擔,是不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蛀蟲?


    等開學的時候,白雪的戶口已經變成了正兒八經的城市戶口,再也沒有了和以前的牽絆!


    當然,李衛民的一係列騷操作,李老二並不知情,以為全都是白雪那位在省城工作的大姨出的力。


    一個農村戶口,直接就變成了城市戶口,可見那位大姨能量有多大!


    至於為什麽把白雪的戶口掛在自己名下,李老二絲毫都沒有打聽的意思。


    這麽做,自然有人家的道理,自己一個小人物,打聽那麽多幹什麽,沒事找抽嗎?


    與此同時,李衛民在申城買的設備也到貨了。


    開著老解放,李衛民親自把設備從火車站拉了迴來。


    當然,是拉迴順城街84號院,不是拉迴向陽大隊。


    向陽大隊連電都沒有,拉迴去也沒用。


    這時候,李衛民挑選84號院的好處就顯現了出來。


    隔壁有一家小木器廠,是順城街自己辦的街道小集體。


    烤麵包需要用電,這年頭普通居民的電線可不行,功率根本就帶不動,電管所也會找麻煩。


    李衛民之所以買84號院,就是衝著隔壁的木器廠來的。


    不過,在找人家商量扯電線之前,還需要一些說得過去的手續。


    你一個普通居民,說要扯根電線烤麵包,看人家搭不搭理你?


    李衛民坐上了開往新原的汽車。


    新原市,和新城縣一樣,都歸新原地區管轄。


    不過和新城縣相比,新原市無論是規模,還是經濟,都要發達得多。


    除了沒有管轄權,新原和新城的關係,大致就像後世的地級市和下麵的縣類似。


    到了新原之後,李衛民依然是老辦法,拎著兩隻大老鱉,找到新原第一招待所,問人家要不要。


    就連小縣城的領導都知道吃大老鱉好,何況是新原市的領導。


    於是,李衛民很快就搞定了采購科長,成了新原第一招待所的編外采購!


    新原第一招待所,就是後來的新原賓館,這時候還是直接歸新原革某會管理。


    拿到了編外采購的身份之後,李衛民馬不停蹄返迴了新城。


    拿著新原第一招待所的工作證,直接找到順城街居委會。


    “王主任,我是新原第一招待所的職工,我哥住在你們順城街,我們新原第一招待所想在新城設立一個點心加工點,我想問問你們順城街,要不要接這個活?”


    “啥?”


    王主任傻了。


    天底下還有這種好事?


    這年頭,幾乎所有的街道居委會都頭疼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安置本街道的待業青年。


    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因為大量的下鄉知青返城,就業壓力不是一般得大。


    當初是你們居委會天天做工作,俺們才響應號召,上山下鄉。


    現在好容易迴來了,你們居委會必須給俺們安排工作!


    僧多粥少,哪有那麽多的工作崗位,居委會天天被人圍著,王主任早就頭大如鬥!


    萬沒想到,天降好事,竟然有人主動找到自己,說要在順城街開加工點,這還有什麽好說的,但凡猶豫一秒鍾,就是對本街道老百姓的不負責!


    “同誌,不知道你們新原第一招待所準備開一個多大規模的加工點?”


    李衛民一聽就知道是什麽意思:“王主任,不瞞你說,剛開始,隻是試試水,規模肯定不會太大,暫時也不會用咱們新城本地的職工,等將來業務步入正軌,銷量提升上去,絕對首先考慮在咱們順城街招工,你看怎麽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推拿醫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推拿醫生並收藏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