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沒錯,當下最為緊迫者,莫過於尋得良策以突破此膠著戰局。”


    王翦目光堅毅,話語擲地有聲。


    “王老將軍所言極是,目下之境,恰似困於泥沼,亟待覓得妙計,方可掙脫此膠著困局。”


    王翦目光如炬,言辭堅定,聲震營帳。


    “王老將軍,末將心有一策,然恐有失冒昧,不知當講與否。”


    淩逸塵拱手作禮,神色間帶著一絲猶豫。


    “淩大人無需顧慮,但凡有計,直言便是。”王翦抬手示意,眼神中滿是期許。


    淩逸塵上前一步,拱手道:


    “將軍,正麵強攻難以奏效,不如從內部瓦解趙國。”


    “那李牧在趙國威望甚高,且統兵有方,趙王本就對其有所忌憚。”


    “我們可利用此點,令趙王對李牧生疑,將其調離前線,則趙軍群龍無首,我軍勝算大增。”


    王翦微微頷首,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讚許:


    “淩大人此計雖有幾分冒險,但不失為破局之法。隻是具體如何操作,尚需細細謀劃。”


    淩逸塵略作停頓,繼續說道:


    “將軍,可先派出我軍精銳密探潛入邯鄲,暗中探查趙王身邊近臣的情況。”


    “聽聞趙王近臣郭開,為人貪財好利,極易被拉攏。”


    “若能以重金賄賂於他,讓其在趙王耳邊進讒言,詆毀李牧有擁兵自重、意圖謀反之心,趙王必起疑心。”


    一旁的將領徐正皺了皺眉,抱拳道:


    “大人此計雖妙,可趙國朝堂亦不乏智謀之士,萬一識破我軍計謀,豈不是弄巧成拙?”


    淩逸塵神色鎮定,從容迴應:“王將軍所慮甚是。故而我們不能僅靠這一條計策。”


    “可同時在趙國各地散布李牧與我秦軍暗中勾結的謠言,讓趙國上下人心惶惶,流言蜚語亦可成為殺人之刀。”


    “此外,還可資助趙國境內那些對現狀不滿之人,煽動他們鬧事,如此一來,趙王定會認為李牧治軍不力,無法穩定國內局勢,君臣之間嫌隙自會加深。”


    王翦手撫胡須,沉思良久,而後沉聲道:


    “此計環環相扣,若能妥善施行,確可一試。”


    “人選方麵,我意令軍中擅長潛伏偽裝的李風、趙羽二人擔此潛入邯鄲之重任,他們機敏過人,定不會輕易暴露。”


    淩逸塵連忙應道:


    “將軍英明,此二人確是合適人選。再者,於經濟上,可差遣我大秦商人在趙國暗中操縱物價,囤積糧食、鹽鐵等重要物資。”


    “使其民生陷入混亂,朝堂亦難安穩。如此多管齊下,不愁趙國不亂。”


    諸將聞言,紛紛點頭稱是,皆覺此綜合之策若能順利實施,雖充滿變數與風險,但確有可能打破眼前這僵持不下的困局。


    “哈哈哈,淩大人果非凡人,於戰陣之上勇猛無畏,於謀略之間更是智計如妖。”


    “此等妙計,恰似那定海神針,若能功成,必能扭轉乾坤。”


    “屆時,我定會親向陛下為你請奏頭功,淩大人之名,必將威震四海,青史留芳。”


    王翦撫掌大笑,言辭間滿是欣悅與讚賞。


    淩逸塵趕忙謙遜地拱手行禮:


    “王老將軍謬讚,此乃末將分內之事,全賴將軍指揮有方,眾將士齊心協力,末將不過略獻綿薄之力。”


    “若真能成功,亦是我大秦之幸,將士們之功。”


    王翦擺了擺手:“淩大人不必過謙。然雖有良策,實施起來仍需萬分謹慎。”


    “李風、趙羽此去邯鄲,定要確保他們的安全與情報傳遞的隱秘性。我會安排專人在邊境接應,以防不測。”


    淩逸塵點頭稱是:


    “將軍考慮周全。同時,散布謠言與資助趙國亂民之事,也需精心布局。”


    “可令一些本地口音的細作喬裝成趙國百姓,在市井街巷、茶樓酒肆中巧妙散播流言,”


    “而資助之事則可通過一些隱蔽的商隊,偽裝成普通貨物交易,將資金與物資悄悄運往趙國各地。”


    王賁在一旁說道:


    “父親,淩大人,我願率一支精兵在趙軍邊境附近佯裝演練,製造壓力,一來可吸引趙軍注意力,掩護我方在其內部的行動;”


    “二來若趙王對李牧生疑而調其迴朝,趙軍前線指揮變動,我軍便可趁機尋其破綻,發動突襲。”


    王翦思索片刻,讚許道:


    “王賁此計甚好,可依此行事。但切記不可貿然進攻,一切以探清趙軍虛實、等待最佳戰機為準。”


    隨後,秦軍依計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


    李風、趙羽二人喬裝改扮,悄然潛入邯鄲。他們在邯鄲城中四處活動,很快摸清了郭開的日常行蹤與喜好。


    通過巧妙安排的一次“偶然”相遇,向郭開透露了與李牧相關的虛假“機密”,並許下重金酬謝。


    郭開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貪婪與算計,雖未當場表態,但李風、趙羽深知,這顆懷疑的種子已在他心中種下。


    而在趙國各地,秦軍細作偽裝成的百姓,開始在人群聚集之處,繪聲繪色地講述李牧與秦軍暗中往來的故事。


    流言蜚語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趙國。同時,那些偽裝的商隊也順利地將物資與資金送到了趙國亂民手中。


    一時間,趙國境內人心惶惶,小規模的騷亂此起彼伏。


    趙王在邯鄲城中也聽聞了諸多關於李牧的傳言,心中疑慮漸生。


    他開始對李牧頻繁下詔,詢問前線戰況與軍隊調動之事,李牧雖一一如實迴複,但君臣之間的信任已悄然出現裂痕。


    秦軍營帳中,王翦密切關注著各方消息,淩逸塵則不斷分析著局勢變化。


    他們深知,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已進入關鍵階段,隻待趙王對李牧采取行動,便是秦軍發起總攻的最佳時機。


    與此同時,在邯鄲城中,郭開受了秦軍的蠱惑與賄賂後,開始在朝堂之上旁敲側擊,向趙王進獻讒言:


    “大王,李牧將軍久居在外,手握重兵,如今趙國上下謠言紛紛,雖未必屬實,但臣以為不得不防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神話之拳打易小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年想拿紅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年想拿紅包並收藏我在神話之拳打易小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