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痛快,口氣裏也沒了往日的親昵,指著元鑒道:「老四說桓延波與他爭執了幾句,就把他打成了這樣,朕召桓郎來問問,他臉上的傷……可是你打的?」
桓延波以往也不是沒幹過這種事兒,習慣性的反咬一口:「是他先出言不遜的!」
這意思便是承認他動了手。
元鑒淒聲嘶喊:「父皇,兒臣難道是那等惹事生非的性子嗎?他辱我母親在先,毆打我在後,若不是有人相救,兒臣昨日就要被他打死在巷子裏!這是不給兒子活路啊!」
他一動額頭上的血便直往下流,一旁的太醫想要給他灑點止血藥,卻被他狠狠推開:「父皇,您不如讓兒子早點死了幹淨!」他說著就要跳下榻去撞柱子。
關鍵時刻,二皇子與三皇子連忙牢牢按著他,旁邊還有個麵無表情的甘峻攔著,使得四皇子尋死之路艱難萬分。
桓延波自小養成的囂張性情,況且大長公主權勢赫赫,他更不怕任何人,脖子一梗,反嚷嚷道:「你難道沒讓同夥動手打我?你那個同夥乞丐呢?」譏笑他:「堂堂一介皇子與乞丐為伍,也不怕給皇室蒙羞?」這時候也顧不得丟臉了,先把元鑒的罪名落定再說。
元鑒悲憤不已,脖子上的青筋根根跳起,本來便青紫紅腫的臉上更是變了顏色,牙齒咬的咯咯作響,手指著桓延波不住顫抖:「你讓我成了皇室的恥辱,傳揚出去人家不說我軟弱可欺,卻會笑話南齊皇室被臣子侮辱,令祖宗蒙羞!」他要掙紮著起來,卻被另外兩人牢牢按著。
皇帝見到這一幕,心裏就更不痛快了。
桓延波聽不出他話中所含深意,但大長公主卻聽出其中的味道,忙笑著打圓場:「哎喲,這是怎麽說的?不過表兄弟質氣,小孩子家家玩鬧,竟鬧到了朝堂上,豈不是兒戲?」她一句話便要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帝的眉頭皺了起來,心裏猜測往日桓延波恐怕沒少欺辱四皇子,連帶著想起元鑒小時候有次向他告狀,卻被大長公主跟桓延波反咬一口,憋著眼淚向大長公主母子道歉。
他想的有點遠……後來那孩子似乎再也沒向他告過狀,隻逢年過節隨大流來請安而已。
能讓他今日以死相拚,可見是欺辱的狠了。
元鑒是鐵了心要將事情鬧大,逮著朝中名聲在外的禦史中丞王佑質問:「王大人糾察百官,不知道今日之事如何論斷?」
王佑此人有一口鐵嘴鋼牙,又是禦史台的中流砥柱,當即便揪著大長公主的話不放:「大長公主此言差矣,辱罵毆打皇子如何能以小孩子玩鬧為借口推拖?桓延波身為臣子,此等罪行豈可以家事論處?四皇子被打,難道不是桓延波藐視皇權?他如此藐視皇權,請問是誰給他這麽大的膽子?」
禦史台有人起頭,就好像被端的馬蜂窩,好幾名禦史越眾而出,開始撕咬大長公主母子,指責大長公主縱子行兇,連皇室威嚴也不放在眼裏,連同往日桓延波在外的種種惡行都被一股腦的砸了下來,直砸的大長公主都懵了,懷疑這是皇帝暗中操縱。
她這半生為了皇權穩固殫精竭慮,隻除了溺愛兒子一項,別的地方其實挑不出毛病。但獨獨這一項,卻成了最大的短處。
桓延波何曾見過這陣仗,被咬急了扯著嗓子喊:「元鑒夥同乞丐對我動手,不信捉那乞丐來問問!」反正是大家互毆,也不能把錯全推到他頭上。
他原本隻是想轉移目標,沒想到元鑒卻道:「求父皇明鑒,兒臣就算是死也要死個清清白白,那乞丐路見不平救了兒臣一把,此刻還在兒臣府裏,請父皇派人帶乞丐上殿為兒臣作證!」
大長公主心念急轉,一麵懷疑皇帝對卸任的她起了懷疑之心,借兒子的手整治她,一麵想著如何替兒子挽迴頹勢,所謂關心則亂,也失了平日的冷靜,忙中出錯竟然與桓延波想到了一處:「兩個孩子打架,而且我兒也受了傷,何不把那乞丐也叫來,當殿對質?」
「準奏,殿前武士去四皇子府提乞丐入宮。」
滿殿的文臣武將都把國家大事暫擱一邊,俱都伸長了脖子等著乞丐進殿,有不少人都想看看這膽大包天的乞丐,居然敢對大長公主的獨子動手。
隻有一位武將之列的青年,稍稍壓下眉宇之間的焦慮,掃了四皇子一眼,兩人的目光在殿內一碰即離,倒好像沒什麽交情的樣子。
那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傅琛。
這世上有一種人運氣特別好,投了個好胎,生下來就含著金湯匙,大半輩子順風順水,還從來沒狠狠跌過跟頭,隻除了不可抗力,簡直可以算得上圓滿。
大長公主元衡就是這種人,親爹跟弟弟都是皇帝,唯一不圓滿的便是丈夫病逝,早早守寡,除此之外她是南齊獨一無二的大長公主,元姝那種靠著皇貴妃的寵愛長大的小毛丫頭未來還有很多變數,除非二皇子當了皇帝,否則跟她還真沒什麽可比性。
至於街頭的小小乞丐,不過是螻蟻一般的存在,居高臨下習慣了俯視別人的大長公主可沒覺得是多大的變數,她神色漸漸平靜下來,在等待的過程之中考慮該如何挽迴皇帝的信任,並且就皇帝的情緒應對在心裏做好了一二三種應對方案,這時候她不由的把目光投向了和稀泥高手經淮。
為著兒子的前程著想,看來她閑暇時候也該向這位老大人討教一二了。
在長公主漫無邊際的思慮之中,小乞丐被殿前武士帶進了大殿。
桓延波以往也不是沒幹過這種事兒,習慣性的反咬一口:「是他先出言不遜的!」
這意思便是承認他動了手。
元鑒淒聲嘶喊:「父皇,兒臣難道是那等惹事生非的性子嗎?他辱我母親在先,毆打我在後,若不是有人相救,兒臣昨日就要被他打死在巷子裏!這是不給兒子活路啊!」
他一動額頭上的血便直往下流,一旁的太醫想要給他灑點止血藥,卻被他狠狠推開:「父皇,您不如讓兒子早點死了幹淨!」他說著就要跳下榻去撞柱子。
關鍵時刻,二皇子與三皇子連忙牢牢按著他,旁邊還有個麵無表情的甘峻攔著,使得四皇子尋死之路艱難萬分。
桓延波自小養成的囂張性情,況且大長公主權勢赫赫,他更不怕任何人,脖子一梗,反嚷嚷道:「你難道沒讓同夥動手打我?你那個同夥乞丐呢?」譏笑他:「堂堂一介皇子與乞丐為伍,也不怕給皇室蒙羞?」這時候也顧不得丟臉了,先把元鑒的罪名落定再說。
元鑒悲憤不已,脖子上的青筋根根跳起,本來便青紫紅腫的臉上更是變了顏色,牙齒咬的咯咯作響,手指著桓延波不住顫抖:「你讓我成了皇室的恥辱,傳揚出去人家不說我軟弱可欺,卻會笑話南齊皇室被臣子侮辱,令祖宗蒙羞!」他要掙紮著起來,卻被另外兩人牢牢按著。
皇帝見到這一幕,心裏就更不痛快了。
桓延波聽不出他話中所含深意,但大長公主卻聽出其中的味道,忙笑著打圓場:「哎喲,這是怎麽說的?不過表兄弟質氣,小孩子家家玩鬧,竟鬧到了朝堂上,豈不是兒戲?」她一句話便要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帝的眉頭皺了起來,心裏猜測往日桓延波恐怕沒少欺辱四皇子,連帶著想起元鑒小時候有次向他告狀,卻被大長公主跟桓延波反咬一口,憋著眼淚向大長公主母子道歉。
他想的有點遠……後來那孩子似乎再也沒向他告過狀,隻逢年過節隨大流來請安而已。
能讓他今日以死相拚,可見是欺辱的狠了。
元鑒是鐵了心要將事情鬧大,逮著朝中名聲在外的禦史中丞王佑質問:「王大人糾察百官,不知道今日之事如何論斷?」
王佑此人有一口鐵嘴鋼牙,又是禦史台的中流砥柱,當即便揪著大長公主的話不放:「大長公主此言差矣,辱罵毆打皇子如何能以小孩子玩鬧為借口推拖?桓延波身為臣子,此等罪行豈可以家事論處?四皇子被打,難道不是桓延波藐視皇權?他如此藐視皇權,請問是誰給他這麽大的膽子?」
禦史台有人起頭,就好像被端的馬蜂窩,好幾名禦史越眾而出,開始撕咬大長公主母子,指責大長公主縱子行兇,連皇室威嚴也不放在眼裏,連同往日桓延波在外的種種惡行都被一股腦的砸了下來,直砸的大長公主都懵了,懷疑這是皇帝暗中操縱。
她這半生為了皇權穩固殫精竭慮,隻除了溺愛兒子一項,別的地方其實挑不出毛病。但獨獨這一項,卻成了最大的短處。
桓延波何曾見過這陣仗,被咬急了扯著嗓子喊:「元鑒夥同乞丐對我動手,不信捉那乞丐來問問!」反正是大家互毆,也不能把錯全推到他頭上。
他原本隻是想轉移目標,沒想到元鑒卻道:「求父皇明鑒,兒臣就算是死也要死個清清白白,那乞丐路見不平救了兒臣一把,此刻還在兒臣府裏,請父皇派人帶乞丐上殿為兒臣作證!」
大長公主心念急轉,一麵懷疑皇帝對卸任的她起了懷疑之心,借兒子的手整治她,一麵想著如何替兒子挽迴頹勢,所謂關心則亂,也失了平日的冷靜,忙中出錯竟然與桓延波想到了一處:「兩個孩子打架,而且我兒也受了傷,何不把那乞丐也叫來,當殿對質?」
「準奏,殿前武士去四皇子府提乞丐入宮。」
滿殿的文臣武將都把國家大事暫擱一邊,俱都伸長了脖子等著乞丐進殿,有不少人都想看看這膽大包天的乞丐,居然敢對大長公主的獨子動手。
隻有一位武將之列的青年,稍稍壓下眉宇之間的焦慮,掃了四皇子一眼,兩人的目光在殿內一碰即離,倒好像沒什麽交情的樣子。
那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傅琛。
這世上有一種人運氣特別好,投了個好胎,生下來就含著金湯匙,大半輩子順風順水,還從來沒狠狠跌過跟頭,隻除了不可抗力,簡直可以算得上圓滿。
大長公主元衡就是這種人,親爹跟弟弟都是皇帝,唯一不圓滿的便是丈夫病逝,早早守寡,除此之外她是南齊獨一無二的大長公主,元姝那種靠著皇貴妃的寵愛長大的小毛丫頭未來還有很多變數,除非二皇子當了皇帝,否則跟她還真沒什麽可比性。
至於街頭的小小乞丐,不過是螻蟻一般的存在,居高臨下習慣了俯視別人的大長公主可沒覺得是多大的變數,她神色漸漸平靜下來,在等待的過程之中考慮該如何挽迴皇帝的信任,並且就皇帝的情緒應對在心裏做好了一二三種應對方案,這時候她不由的把目光投向了和稀泥高手經淮。
為著兒子的前程著想,看來她閑暇時候也該向這位老大人討教一二了。
在長公主漫無邊際的思慮之中,小乞丐被殿前武士帶進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