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您又誤會了。”
“不是讓您去市場賣酒。”
宋思銘又得解釋。
“那去哪賣?”
賣酒大爺問道。
“王寨鄉鄉政府。”
宋思銘迴答道。
“鄉政府能賣酒?”
這有點兒顛覆賣酒大爺的認知。
“為什麽不能賣?”
“我是王寨鄉的鄉長,王寨鄉鄉政府我說了算,我說能賣就能賣。”
“我把門衛室隔出一半,免費給您用,您就在門衛室賣,不用風吹日曬,也不怕刮風下雨。”
宋思銘早就規劃好了。
“能賣得出去嗎?”
“誰敢去鄉政府買酒啊!”
賣酒大爺卻覺得,這是一個糟糕的規劃。
在他的認知裏,當官的高高在上,鄉政府都是當官的,老百姓必然繞著走。
“我們王寨鄉鄉政府的大門隨便進,您可以去王寨鄉隨便找個人問問,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進鄉政府就跟迴家一樣。”
“再者說了,我把您安排在門衛室,對外開個窗戶,買酒的也用不著進鄉政府,隔著窗戶就買了。”
宋思銘盡量打消賣酒大爺的顧慮。
“聽著好像還行。”
賣酒大爺喃喃自語。
宋思銘則是再接再厲,“我們王寨鄉現在正在建景區,明年這個時候,到王寨鄉的遊客每天都得成千上萬,保證您的酒,做多少,賣多少。”
“我倒是聽人說,王寨鄉要建景區,好像叫青山城?”
賣酒大爺雖然不看新聞,沒有朋友圈,也不刷短視頻,但每天在路邊擺攤,也會見很多人,聊很多事,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是青山古城。”
“還有一個青池山景區。”
“總之,到了王寨鄉,你的酒絕對不愁賣。”
宋思銘現在就像一個推銷員,極力推銷著王寨鄉。
“過去的王寨鄉可不行,我前幾年,去王寨鄉賣過酒,王寨鄉那邊喝的是三塊錢一斤的散酒,我這二十塊錢一斤的散酒,根本沒人買。”
賣酒大爺感慨著說道。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嘛,以後王寨鄉,五十塊一斤的散酒都買得起。”
宋思銘嗬嗬笑道。
“我的酒,可不漲價,就賣二十塊錢一斤。”
賣酒大爺說道。
“漲不漲價是您的事,您隻要到王寨鄉就行。”
宋思銘都計劃好了,挖掘一下青山當地的釀酒文化,在青山古城旁邊,弄一個酒文化博物館。
再配合著眼前這位賣酒大爺物美價廉的白酒。
等青山古城開業的時候,酒將成為王寨鄉的另一張名片。
就在宋思銘以為,事情已經成了的時候,賣酒大爺卻話鋒一轉,“要不要到王寨鄉政府賣酒,我還得迴家商量商量。”
“迴家商量?”
“跟誰商量?”
“您老伴?”
宋思銘以為賣酒大爺是妻管嚴。
“我打了一輩子光棍,哪來的老伴?”
賣酒大爺自嘲道。
“那跟您……”
“兒子”兩個字,宋思銘險些脫口而出,但最終及時咽了迴去,老伴都沒有,哪來的兒子。
“和我朋友商量。”
賣酒大爺主動補充道。
“朋友?”
“什麽朋友?”
宋思銘好奇道。
“酒是我朋友釀的,我隻負責賣。”
賣酒大爺進一步解釋。
“原來如此。”
宋思銘還以為酒是賣酒大爺自己釀的。
“要不,我跟著您一塊,去見見您朋友吧?”
“順便跟他說說王寨鄉的情況。”
怕賣酒大爺中間傳話,傳得不準確,宋思銘爭取道。
“別。”
“我那個朋友從來不見外人。”
賣酒大爺拒絕得十分幹脆。
“那您給我留個名字,留個電話,對了,還有,您是哪個村的,省得我找不到您,我也把我的電話留給您。”
見沒有商量的餘地,宋思銘隻能退而求其次,先建立聯係。
“行。”
這點要求,賣酒大爺還是能滿足的。
而且他本人也是傾向於去王寨鄉政府賣酒。
畢竟,他一天天守在省道邊,也賣不了多少酒,去除成本,勉強也就夠他和他朋友兩個人生活。
如果去王寨鄉政府賣酒,真像宋思銘說的那麽好,一來,他的“工作環境”提升了,二來,他們的生活也能好很多。
不用再精打細算,整個下酒菜,都要考慮半天。
相互留下電話號碼,賣酒大爺報出自己是永壽市野坡鎮戚家莊人,名叫戚向山。
“你那朋友也是戚家莊人?”
宋思銘問戚向山。
“不是,他是你們青山人,老家就在瀾滄縣。”
戚向山迴答道。
“挺好。”
賣酒的是永壽人沒什麽問題,但如果釀酒的也是永壽人,那把這個酒打造成王寨鄉的名片就有點理不直氣不壯了。
幸運的是,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
雖然宋思銘一開始說不買酒,但最後還是買了兩瓶。
“有事電話聯係。”
又確認了一遍電話號碼沒錯,能打通,宋思銘開車,繼續返程之路。
不過,他返迴的不是王寨鄉,而是瀾滄縣城。
因為,今天晚上還有一個安排,那就是和縣紀委書記何榮光,以及新來的常委副縣長葉庚一起吃飯。
葉庚是上午和另外一位副縣長畢曉飛,一同到任瀾滄的。
副職到任,就沒有所謂的幹部大會了,隻是縣一級的領導,和縣直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參加任命大會。
鄉鎮人員一律沒有參加。
快到縣城的時候,宋思銘收到了縣長冉再宇的電話。
“你今天晚上是不是要請紀委何書記和葉副縣長吃飯?”
冉再宇問道。
“您怎麽知道?”
由於當時宋思銘跟何榮光說的是,葉庚在市紀委工作過,可以配合紀委工作,何榮光也是衝著這個同意吃飯,所以,宋思銘並沒有擴大邀請範圍。
“葉副縣長跟我說的。”
冉再宇迴答道。
葉庚是因為宋思銘,才調任瀾滄縣委常委,副縣長,所以,他們哪怕之前不熟,也沒有任何隔閡,什麽事都可以說。
然後,冉再宇又問道:“你給紀委何書記打個電話,問問他,今天這頓飯,能不能再多帶幾個人?”
“多帶幾個人?”
“多帶誰?”
宋思銘不禁問道。
“我,陳副縣長,政法委閔書記,統戰部趙部長。”
冉再宇直接報出四個人。
“不是讓您去市場賣酒。”
宋思銘又得解釋。
“那去哪賣?”
賣酒大爺問道。
“王寨鄉鄉政府。”
宋思銘迴答道。
“鄉政府能賣酒?”
這有點兒顛覆賣酒大爺的認知。
“為什麽不能賣?”
“我是王寨鄉的鄉長,王寨鄉鄉政府我說了算,我說能賣就能賣。”
“我把門衛室隔出一半,免費給您用,您就在門衛室賣,不用風吹日曬,也不怕刮風下雨。”
宋思銘早就規劃好了。
“能賣得出去嗎?”
“誰敢去鄉政府買酒啊!”
賣酒大爺卻覺得,這是一個糟糕的規劃。
在他的認知裏,當官的高高在上,鄉政府都是當官的,老百姓必然繞著走。
“我們王寨鄉鄉政府的大門隨便進,您可以去王寨鄉隨便找個人問問,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進鄉政府就跟迴家一樣。”
“再者說了,我把您安排在門衛室,對外開個窗戶,買酒的也用不著進鄉政府,隔著窗戶就買了。”
宋思銘盡量打消賣酒大爺的顧慮。
“聽著好像還行。”
賣酒大爺喃喃自語。
宋思銘則是再接再厲,“我們王寨鄉現在正在建景區,明年這個時候,到王寨鄉的遊客每天都得成千上萬,保證您的酒,做多少,賣多少。”
“我倒是聽人說,王寨鄉要建景區,好像叫青山城?”
賣酒大爺雖然不看新聞,沒有朋友圈,也不刷短視頻,但每天在路邊擺攤,也會見很多人,聊很多事,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是青山古城。”
“還有一個青池山景區。”
“總之,到了王寨鄉,你的酒絕對不愁賣。”
宋思銘現在就像一個推銷員,極力推銷著王寨鄉。
“過去的王寨鄉可不行,我前幾年,去王寨鄉賣過酒,王寨鄉那邊喝的是三塊錢一斤的散酒,我這二十塊錢一斤的散酒,根本沒人買。”
賣酒大爺感慨著說道。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嘛,以後王寨鄉,五十塊一斤的散酒都買得起。”
宋思銘嗬嗬笑道。
“我的酒,可不漲價,就賣二十塊錢一斤。”
賣酒大爺說道。
“漲不漲價是您的事,您隻要到王寨鄉就行。”
宋思銘都計劃好了,挖掘一下青山當地的釀酒文化,在青山古城旁邊,弄一個酒文化博物館。
再配合著眼前這位賣酒大爺物美價廉的白酒。
等青山古城開業的時候,酒將成為王寨鄉的另一張名片。
就在宋思銘以為,事情已經成了的時候,賣酒大爺卻話鋒一轉,“要不要到王寨鄉政府賣酒,我還得迴家商量商量。”
“迴家商量?”
“跟誰商量?”
“您老伴?”
宋思銘以為賣酒大爺是妻管嚴。
“我打了一輩子光棍,哪來的老伴?”
賣酒大爺自嘲道。
“那跟您……”
“兒子”兩個字,宋思銘險些脫口而出,但最終及時咽了迴去,老伴都沒有,哪來的兒子。
“和我朋友商量。”
賣酒大爺主動補充道。
“朋友?”
“什麽朋友?”
宋思銘好奇道。
“酒是我朋友釀的,我隻負責賣。”
賣酒大爺進一步解釋。
“原來如此。”
宋思銘還以為酒是賣酒大爺自己釀的。
“要不,我跟著您一塊,去見見您朋友吧?”
“順便跟他說說王寨鄉的情況。”
怕賣酒大爺中間傳話,傳得不準確,宋思銘爭取道。
“別。”
“我那個朋友從來不見外人。”
賣酒大爺拒絕得十分幹脆。
“那您給我留個名字,留個電話,對了,還有,您是哪個村的,省得我找不到您,我也把我的電話留給您。”
見沒有商量的餘地,宋思銘隻能退而求其次,先建立聯係。
“行。”
這點要求,賣酒大爺還是能滿足的。
而且他本人也是傾向於去王寨鄉政府賣酒。
畢竟,他一天天守在省道邊,也賣不了多少酒,去除成本,勉強也就夠他和他朋友兩個人生活。
如果去王寨鄉政府賣酒,真像宋思銘說的那麽好,一來,他的“工作環境”提升了,二來,他們的生活也能好很多。
不用再精打細算,整個下酒菜,都要考慮半天。
相互留下電話號碼,賣酒大爺報出自己是永壽市野坡鎮戚家莊人,名叫戚向山。
“你那朋友也是戚家莊人?”
宋思銘問戚向山。
“不是,他是你們青山人,老家就在瀾滄縣。”
戚向山迴答道。
“挺好。”
賣酒的是永壽人沒什麽問題,但如果釀酒的也是永壽人,那把這個酒打造成王寨鄉的名片就有點理不直氣不壯了。
幸運的是,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
雖然宋思銘一開始說不買酒,但最後還是買了兩瓶。
“有事電話聯係。”
又確認了一遍電話號碼沒錯,能打通,宋思銘開車,繼續返程之路。
不過,他返迴的不是王寨鄉,而是瀾滄縣城。
因為,今天晚上還有一個安排,那就是和縣紀委書記何榮光,以及新來的常委副縣長葉庚一起吃飯。
葉庚是上午和另外一位副縣長畢曉飛,一同到任瀾滄的。
副職到任,就沒有所謂的幹部大會了,隻是縣一級的領導,和縣直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參加任命大會。
鄉鎮人員一律沒有參加。
快到縣城的時候,宋思銘收到了縣長冉再宇的電話。
“你今天晚上是不是要請紀委何書記和葉副縣長吃飯?”
冉再宇問道。
“您怎麽知道?”
由於當時宋思銘跟何榮光說的是,葉庚在市紀委工作過,可以配合紀委工作,何榮光也是衝著這個同意吃飯,所以,宋思銘並沒有擴大邀請範圍。
“葉副縣長跟我說的。”
冉再宇迴答道。
葉庚是因為宋思銘,才調任瀾滄縣委常委,副縣長,所以,他們哪怕之前不熟,也沒有任何隔閡,什麽事都可以說。
然後,冉再宇又問道:“你給紀委何書記打個電話,問問他,今天這頓飯,能不能再多帶幾個人?”
“多帶幾個人?”
“多帶誰?”
宋思銘不禁問道。
“我,陳副縣長,政法委閔書記,統戰部趙部長。”
冉再宇直接報出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