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尋親的dna數據庫吧?”
“宋鄉長沒試試?”
曲文石提醒宋思銘。
“前段時間倒是采集dna樣本了,不過,至今沒有迴音。”
宋思銘的dna樣本是葉如雲援邊出發之前,拉著他去采集的。
那是由團省委組織的公益活動,數據接入全國各個組織的尋親數據庫,會利用大數據實時比對。
一旦有相似的dna,會立刻通知當事人。
宋思銘一直期待,有相關電話,打到自己的手機上,但很遺憾,那個電話,至今也沒有出現。
“尋親dna數據庫的覆蓋範圍還是太小,比對成功概率,隻有幾十萬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幾十萬人采樣dna樣本,才能有一個成功案例。”
對於dna尋親,彭越非常了解。
因為,江北大學的生物專業,在全國的所有大學中,能排到前三,很多dna數據庫的比對係統,就是江北大學的相關團隊設計開發的。
他有時候也會跟那些教授一起開會,也聊過這個問題。
除非不計成本,采集幾倍幾十倍於現在的dna樣本,擴充數據庫,不然,dna尋親,仍是大海撈針。
“彭書記說的這個數據,我也有所了解,所以,對dna尋親,我也不抱什麽希望。”
宋思銘點點頭,說道。
“就沒有其他線索嗎?”
“比如你被放在福利院門口的時候,穿的什麽衣服,有沒有什麽能標示身份信息的東西?”
曲文石又問道。
“我聽福利院的老院長說,當時,包我的小被子裏夾著一張紙,上麵寫著我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其他信息就沒有了。”
“後來,福利院翻修,那張紙也找不到了。”
宋思銘接著說道。
“那真是可惜了。”
曲文石說道。
“其實,還有一條線索。”
宋思銘又說道。
“還有什麽線索?”
曲文石問道。
“就是有一次在一家飯店吃飯,那家飯店的老板曾經在京城的國賓飯店任主廚,他跟我說,二十七年前的中秋節,他在國賓飯店,見過一個跟我長相十分相似的客人,那位客人吃飯的時候,突發疾病,被送到醫院後,不治身亡,而二十七年前的中秋節,正好是我出生的那天。”
宋思銘講述道。
“這應該不是巧合吧?”
“你順著這條線索查了嗎?”
彭越問宋思銘。
“查了。”
“薛棟梁,您還記得吧?”
宋思銘反問彭越。
“當然記得,跟你一屆的學生會副主席。”
彭越可忘不了薛棟梁。
那一年,三個人競選學生會主席,分別是宋思銘,薛棟梁,還有一個女生,所有人包括他在內,都覺得宋思銘或者薛棟梁五五開,誰當選都正常。
可最後的學生會主席,卻是那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女生。
後來,他知道,那個女生是某位校領導的閨女,因為那位校領導早年跟原配離婚,娶了小三,這個閨女跟著母親,隨了母姓。
然後,就是父親為了補償女兒,給女兒弄了一個學生會主席,並借著學生會主席這個台階,將女兒留校。
本科生留校啊,這種情況,江北大學往前推十年,往後推十年,就發生過這一次。
“薛棟梁現在在京城的城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而國賓酒店也在城南區,我就托薛棟梁到國賓酒店打聽了一下。”
“但時間過去太久了,當年在國賓酒店工作的人,絕大多數都找不到了,能夠找到的幾個人也不記得當年的細節了,更別說客人的身份信息。”
其實,宋思銘對這條線索,抱有極大希望,奈何,薛棟梁的迴饋,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二十七年前,國賓飯店……”
另一邊的曲文石凝眉思考,“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一個同村的大哥,二十七年前正好是國賓飯店的經理。”
“真的嗎?”
宋思銘眼前一亮。
根據之前在國賓飯店當主廚的那個飯店老板所說,出事的客人是國賓飯店的常客,身份非比尋常,隻是具體身份,下麵幹活的不知道。
但是酒店經理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後續出事了以後,肯定也是酒店經理跟著處理善後事宜。
掌握的信息肯定會非常多。
“曲董,您這位大哥現在在哪?”
宋思銘旋即問道。
“應該在村子裏養老吧!”
“你別急,我給你打聽一下,有了準確的信息,我馬上告訴你。”
曲文石理解宋思銘的心情,當即對宋思銘說道。
“謝謝曲董。”
宋思銘連聲道謝。
“今天這頓飯不白吃,沒有這頓飯就聊不起這個話題,聊不起這個話題,就沒有這個新線索。”
旁邊彭越說道。
“是,是。”
宋思銘也是連連點頭。
隻能說,他的運氣確實不錯,要不是話趕話說到這,他一輩子也不可能知道,曲文石是同村大哥,會是當年國賓飯店的經理。
之前,薛棟梁反饋的時候,也跟宋思銘提過當時的飯店經理,說出事以後,飯店經理沒幾天就辭職了,自那以後,就徹底失去了聯係。
沒想到,這條斷掉的線索,會在曲文石這裏接上。
接著話題就從宋思銘身上,轉移到彭越身上。
“彭書記,彭省長是不是要動一動了?”
曲文石試探著問彭越。
“彭省長?”
宋思銘大腦飛速旋轉,很快就想到了石門山所在的湖東省。
湖東省省長,姓彭名立人。
“按理說,也到了該動的時候了,但具體動到哪,我不太清楚。”
彭越迴答道。
“聽說咱們江北省的陳書記快退了,彭省長有沒有可能來江北?”
曲文石再次試探。
“宋鄉長沒試試?”
曲文石提醒宋思銘。
“前段時間倒是采集dna樣本了,不過,至今沒有迴音。”
宋思銘的dna樣本是葉如雲援邊出發之前,拉著他去采集的。
那是由團省委組織的公益活動,數據接入全國各個組織的尋親數據庫,會利用大數據實時比對。
一旦有相似的dna,會立刻通知當事人。
宋思銘一直期待,有相關電話,打到自己的手機上,但很遺憾,那個電話,至今也沒有出現。
“尋親dna數據庫的覆蓋範圍還是太小,比對成功概率,隻有幾十萬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幾十萬人采樣dna樣本,才能有一個成功案例。”
對於dna尋親,彭越非常了解。
因為,江北大學的生物專業,在全國的所有大學中,能排到前三,很多dna數據庫的比對係統,就是江北大學的相關團隊設計開發的。
他有時候也會跟那些教授一起開會,也聊過這個問題。
除非不計成本,采集幾倍幾十倍於現在的dna樣本,擴充數據庫,不然,dna尋親,仍是大海撈針。
“彭書記說的這個數據,我也有所了解,所以,對dna尋親,我也不抱什麽希望。”
宋思銘點點頭,說道。
“就沒有其他線索嗎?”
“比如你被放在福利院門口的時候,穿的什麽衣服,有沒有什麽能標示身份信息的東西?”
曲文石又問道。
“我聽福利院的老院長說,當時,包我的小被子裏夾著一張紙,上麵寫著我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其他信息就沒有了。”
“後來,福利院翻修,那張紙也找不到了。”
宋思銘接著說道。
“那真是可惜了。”
曲文石說道。
“其實,還有一條線索。”
宋思銘又說道。
“還有什麽線索?”
曲文石問道。
“就是有一次在一家飯店吃飯,那家飯店的老板曾經在京城的國賓飯店任主廚,他跟我說,二十七年前的中秋節,他在國賓飯店,見過一個跟我長相十分相似的客人,那位客人吃飯的時候,突發疾病,被送到醫院後,不治身亡,而二十七年前的中秋節,正好是我出生的那天。”
宋思銘講述道。
“這應該不是巧合吧?”
“你順著這條線索查了嗎?”
彭越問宋思銘。
“查了。”
“薛棟梁,您還記得吧?”
宋思銘反問彭越。
“當然記得,跟你一屆的學生會副主席。”
彭越可忘不了薛棟梁。
那一年,三個人競選學生會主席,分別是宋思銘,薛棟梁,還有一個女生,所有人包括他在內,都覺得宋思銘或者薛棟梁五五開,誰當選都正常。
可最後的學生會主席,卻是那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女生。
後來,他知道,那個女生是某位校領導的閨女,因為那位校領導早年跟原配離婚,娶了小三,這個閨女跟著母親,隨了母姓。
然後,就是父親為了補償女兒,給女兒弄了一個學生會主席,並借著學生會主席這個台階,將女兒留校。
本科生留校啊,這種情況,江北大學往前推十年,往後推十年,就發生過這一次。
“薛棟梁現在在京城的城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而國賓酒店也在城南區,我就托薛棟梁到國賓酒店打聽了一下。”
“但時間過去太久了,當年在國賓酒店工作的人,絕大多數都找不到了,能夠找到的幾個人也不記得當年的細節了,更別說客人的身份信息。”
其實,宋思銘對這條線索,抱有極大希望,奈何,薛棟梁的迴饋,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二十七年前,國賓飯店……”
另一邊的曲文石凝眉思考,“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一個同村的大哥,二十七年前正好是國賓飯店的經理。”
“真的嗎?”
宋思銘眼前一亮。
根據之前在國賓飯店當主廚的那個飯店老板所說,出事的客人是國賓飯店的常客,身份非比尋常,隻是具體身份,下麵幹活的不知道。
但是酒店經理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後續出事了以後,肯定也是酒店經理跟著處理善後事宜。
掌握的信息肯定會非常多。
“曲董,您這位大哥現在在哪?”
宋思銘旋即問道。
“應該在村子裏養老吧!”
“你別急,我給你打聽一下,有了準確的信息,我馬上告訴你。”
曲文石理解宋思銘的心情,當即對宋思銘說道。
“謝謝曲董。”
宋思銘連聲道謝。
“今天這頓飯不白吃,沒有這頓飯就聊不起這個話題,聊不起這個話題,就沒有這個新線索。”
旁邊彭越說道。
“是,是。”
宋思銘也是連連點頭。
隻能說,他的運氣確實不錯,要不是話趕話說到這,他一輩子也不可能知道,曲文石是同村大哥,會是當年國賓飯店的經理。
之前,薛棟梁反饋的時候,也跟宋思銘提過當時的飯店經理,說出事以後,飯店經理沒幾天就辭職了,自那以後,就徹底失去了聯係。
沒想到,這條斷掉的線索,會在曲文石這裏接上。
接著話題就從宋思銘身上,轉移到彭越身上。
“彭書記,彭省長是不是要動一動了?”
曲文石試探著問彭越。
“彭省長?”
宋思銘大腦飛速旋轉,很快就想到了石門山所在的湖東省。
湖東省省長,姓彭名立人。
“按理說,也到了該動的時候了,但具體動到哪,我不太清楚。”
彭越迴答道。
“聽說咱們江北省的陳書記快退了,彭省長有沒有可能來江北?”
曲文石再次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