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瀾滄縣之前,何光的消息渠道就隻有倪文昭。


    倪文昭也沒跟他談瀾滄縣的形勢,導致他並不知道,瀾滄縣這些班子成員,到底誰跟誰是一撥的。


    直到今天,這場簡短而又內容豐富的縣委常委會開下來,何榮光才看清瀾滄縣的真實模樣。


    簡單來說,瀾滄的縣委常委分為三個門派。


    第一派,倪派,包括縣委書記倪文昭和縣委組織部長孫丙棟。


    第二派,冉派,成員縣長冉再宇,常務副縣長陳煌。


    第三派,騎牆派,剩下的所有人,也包括他這個紀委書記。


    可隨著忤逆倪文昭的意思,強辦吳玉德,曹英朗,馮奎之,他再想騎著牆,可就難了。


    在瀾滄縣,何榮光沒有任何根基,單獨搞一派出來是不現實的,如此一來,他能選的,就隻剩下冉派。


    冉派,其實應該叫宋派。


    因為這一派真正的靈魂人物,是並不在縣委常委序列的宋思銘。


    縣長冉再宇和常務副縣長陳煌一切行為,追根溯源,都能追溯到王寨鄉鄉長宋思銘身上。


    為了給自己今後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何榮光隻能向宋思銘靠攏。


    雖然這是無奈之舉,但何榮光卻並不反感。


    上任第二天,到王寨鄉轉了一圈,了解到王寨鄉變化,又與宋思銘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談後,他認為宋思銘在本質上,和他是一類人——有信仰的人。


    有時候,他們的思想,會過於理想化,甚至會顯得不切實際,但就是這樣的思想,支撐他們走到了今天。


    電話很快接通。


    那頭傳來宋思銘清朗的聲音,“何書記,有什麽指示?”


    “沒什麽指示,就是心裏有點兒憋悶,想跟你聊聊天。”


    何榮光說道。


    一聽何榮光心裏憋悶,宋思銘馬上意識到發生了什麽,“倪書記不支持縣紀委的工作?”


    “他支不支持,縣紀委的工作也要幹,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幹。”


    何榮光表明態度。


    “何書記,紀委書記就應該像您這樣。”


    宋思銘隔著電話,給何榮光豎起了大拇指。


    “先別誇我,我這個紀委書記能幹多長時間還不一定呢!”


    何榮光向宋思銘賣慘。


    “何書記,隻要您願意幹,我相信一定能幹得長久。”


    宋思銘頓了頓,接著說道:“當然也不能太長久,您該進步還是要進步,不能一直待在瀾滄縣。”


    宋思銘後邊這句,直接把何榮光整笑了。


    “還是別聊我了,聊你吧!”


    不想話題總停留在自己身上,何榮光強行扭轉話題。


    “我有什麽好聊的?”


    宋思銘笑著迴道。


    “你可聊的可多了。”


    “今天常委會的內容,你應該都知道了吧?”


    何榮光問宋思銘。


    “知道了。”


    宋思銘並不掩飾。


    “倪書記想往王寨鄉派一個新的黨委書記,人選都定了,卻被一份江北日報擋了下來。這應該是你的手筆吧?”


    何榮光同樣毫不掩飾地問宋思銘。


    “江北日報的記者確實是我聯係的。”


    “我不想盧書記辛勞了一輩子,最後連一個副處都解決不了。”


    宋思銘直接承認。


    “這隻是一方麵吧?”


    何榮光追問。


    “對,這隻是一方麵,至於另外一方麵,我擔心新來的書記,熱衷內鬥,把王寨鄉好不容易才營造出來的大好局麵破壞掉。”


    宋思銘仍舊大方承認。


    “但王寨鄉的新書記早晚會來,你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就算盧增漢同誌沒有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他也到了該退二線的年紀。”


    何榮光分析道。


    “我也沒其他辦法,能拖一時,王寨鄉的工作能多幹一些,剩下的工作就能少一些。”


    這是宋思銘內心的真實想法。


    “你的一時具體是多長時間?”


    “十天半個月?”


    “三個月兩個月?”


    “還是半年,一年?”


    何榮光追問細節。


    “三個月吧!”


    宋思銘想了想,說道。


    他準備動用關係,讓市裏延緩批複盧增漢去縣政協任副主席的申請。


    這樣,盧增漢就還能停留在王寨鄉黨委書記這個位置,新書記也就來不了了。


    “行不通的。”


    “別說三個月了,你能拖上十天就是好樣的。”


    何榮光打破宋思銘的美好幻想。


    “為什麽?”


    宋思銘皺了皺眉。


    倪文昭的確背景深厚,但是在青山這塊地界,他不認為倪文昭的背景,能比自己的人脈更好用。


    “你會利用輿論,別人同樣會利用輿論。”


    “如果是我站在你的對立麵,今天,我就把推薦盧增漢同誌為縣政協副主席的報告提交上去。”


    “三天之內不批複,我就會聯係報紙,電台,還有那些自媒體,說青山市委市政府讓累倒在一線的基層幹部,流血又流淚,人差點兒死在工作崗位上,竟然連一個副處級待遇都不給解決。”


    何榮光說出他能想象到的應對方案。


    “嘶……”


    聽到這樣的方案,宋思銘倒吸了一口冷氣。


    現在的輿論,就是一把鋒利的刀,特別是自媒體井噴之後,輿論的興起,比傳統媒體時代要快得多。


    影響力也大得多。


    一旦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別說青山市委市政府了,就算江北省委省政府也扛不住。


    分分鍾就得繳械投降。


    “假設一周之內,盧增漢同誌到縣政協任副主席的申請,市裏批了,接下來,你該如何應對?”


    何榮光給宋思銘出題。


    “這……”


    宋思銘一下就被難住了。


    因為,當初決定用江北日報做擋箭牌的時候,他並沒有想那麽長久,就覺得新書記暫時來不了,就可以從長計議。


    但具體怎麽個從長計議法,他還沒來得及考慮。


    “我給你出個主意吧!”


    “保證一勞永逸。”


    等了幾秒鍾,宋思銘沒說話,何榮光主動說道。


    他打這個電話,是為了向宋思銘靠攏。


    既然向宋思銘靠攏了,就得拿出實際行動,為宋思銘出謀劃策。


    所以,接下來,他的話,才是這通電話的絕對重點。


    “什麽主意?”


    電話那頭的宋思銘,下意識地將手機聽筒,往耳邊靠了靠,好讓自己能夠聽得更為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之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爭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爭渡並收藏權力之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