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天玄宗少宗主
開局遭削藩,我建立大秦仙朝 作者:不穿破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五長老的提議,剛剛還因為大秦實力太強而內心沉重的長老們,登時就打起了精神。
十五年前,齊隱就已經利用早年間結下的香火情,將齊澈送到元域的玉霄宗,成為一名內門弟子。
在百國之地,像齊隱這樣的真神境,就已經是眾人眼中的第一強者。
可在元域,真神境雖然能算是一方高手,但也僅此而已。
而玉霄宗貴為元域四大霸主級勢力,真神境隻不過是成為長老的門檻。
若非齊隱早年走出百國之地曆練時,恰好結識了如今玉霄宗的一位長老,齊澈想要進入這樣的勢力,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齊澈也沒有辜負齊隱的一番苦心,進入玉霄宗後,憑借宗門的功法與資源,隻花了五年時間就已經突破到聖人境。
如今十年過去,齊隱也已經達到聖人境巔峰,相信再給他幾年時間,就可以突破到真神境了。
而現在的齊澈,年紀才不過四十五歲,走到這一步,比齊隱足足早了二十年有餘!
這足以證明,不單真神境,齊隱隻要踏踏實實修煉,再有玉霄宗栽培,未來突破到天神境也不是什麽難事。
正是得益於齊澈這些年來展露的修行天賦與心性,也讓玉霄宗宗主生出愛才之心,將他收為真傳弟子,當做下一任宗主培養,地位在宗門裏水漲船高。
有這層身份在,天玄宗的長老們相信,接到救援,齊澈怎麽著也能請動幾位宗門長老出手。
莫說大秦有沒有那個實力,可以同時對抗幾位真神境。
就是想跟玉霄宗的長老動手,大秦都得先掂量一下,是不是能承受得罪玉霄宗帶來的後果!
大秦背後是有外界勢力撐腰不假,可他們還真不相信,這個勢力能夠和玉霄宗相提並論。
要真有這個實力,他們還扶持個屁的大秦傀儡,直接光明正大的打進百國之地,也沒有人敢管他們的事了吧。
可是和其他人的反應不同,聽到要向齊澈求助,齊隱臉上卻是有些難色:
“向澈兒求援,你認為天玄宗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嗎?”
齊隱之所以遲遲不願向齊澈求援,倒也不是有所謂的父子不合。
相反,齊隱能煞費苦心的將齊澈送進玉霄宗,足以證明他有多愛護與重視這個獨子。
也正因為如此,當齊澈被玉霄宗宗主收為真傳弟子後,齊隱已經極少與他聯係。
怕的就是二人來往密切,以後玉霄宗宗主雖有心將位置傳給齊澈,卻念及到他與天玄宗的關係而心生顧慮。
擔心將玉霄宗傳給齊澈,最後有可能讓玉霄宗被他們父子倆收為囊中之物,導致齊澈與宗主之位失之交臂。
如今宗門一有難就向齊澈求援,齊隱也生怕會影響兒子的前程,
五長老也知道齊隱的顧慮,當下隻能歎了口氣:
“大秦如今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連大長老等人加上大越王朝都不是其對手,更別說如今沒人知道,他們的底牌究竟有多大。
一旦大秦全軍齊出,就算咱們憑借地利與宗門大陣固守,他們也大可圍而不攻,這也是這些世俗軍隊打戰時的慣用手段。”
生怕齊隱不同意向齊澈求援,其他人也急忙附和:
“五長老的顧慮也不無道理,要是大秦軍隊真的采取圍而不攻的戰術,一旦事情傳出去,無論最終勝負如何,恐怕咱們天玄宗的威名都將毀於一旦啊!”
眼看在座長老們意見統一,都想他向齊澈求援,齊隱身為宗主,也不好一意孤行,否定這個決策。
否則也會寒了眾人的心,讓他們以為齊隱沒拿他們的身家性命當迴事,卻不舍得讓兒子冒一點風險。
“行吧。”齊隱最終妥協:
“既然大家都這麽說了,事關宗門生死存亡,五長老,你腳程快,就由你走一趟玉霄宗,將大秦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澈兒,看他能不能請動宗門長老出手。”
“是!”
見宗主總算答應求援之事,五長老立馬起身領命,緊接著馬不停蹄的就出了大殿,似乎是擔心下一刻齊隱又會反悔。
而其他人見此情景,臉上也難掩激動之情。
“有玉霄宗出手,大秦絕無再興風作浪的可能!”
“你說咱們要是趁此機會,幫助玉霄宗吞並大秦,以及他們身後的那個神秘勢力,是不是可以讓天玄宗與玉霄宗的關係更進一步啊?”
“老林,你這話說的還挺有道理的啊。”
“哈哈哈。”
隨著五長老動身前往玉霄宗求援,大殿之內壓抑的氣氛也被一掃而空,所有人都輕鬆的開起玩笑,似乎都忘了,天玄宗大長老等人,可剛剛才死在了秦越之戰中。
......
翌日上午,大秦早朝時間,秦越之戰大獲全勝,甚至還誅殺了天玄宗一眾門人的消息,也傳到了朝堂之上。
現如今大秦群臣,對天玄宗這位昔日的百國之地巨無霸宗門,已經再沒有絲毫畏懼之心。
聽聞羅藝等人殺了天玄宗一百多人,也隻覺得有股被壓迫多年後,終於奮起反擊的吐氣揚眉。
“陛下,雖然帝國如今已無懼天玄宗,可此等宗門勢力仍是不容小覷,臣覺得還是需要多加提防,以免那些江湖草寇暗中作亂。”
“不必擔心,此事朕已有定奪,待燕雲十八騎等大軍班師迴朝後,就是大秦向天玄宗宣戰的時候,屆時朕自會將其一舉覆滅,還百國之地一個朗朗乾坤!”
聽到這話,群臣心中激蕩非常,齊齊朝著陸陵遊頂禮膜拜:“陛下威武,大秦威武!”
“好了。”陸陵遊雙手下壓,示意眾人收起諂媚做派後,這才開始宣布今天早朝真正的大事:
“隨著帝國的疆域日益遼闊,山河廣袤,百姓安居樂業,文化繁榮昌盛,大秦王朝也將步入前所未有的盛世。
為了能更好的推進帝國發展,不斷根據王朝現狀調整未來發展的戰略計劃,朕特地尋來一位賢才,名為管仲,擔任大秦王朝右相一職。李相則領左相之位,共同統領文武百官,開創我大秦盛事!”
話音剛落,管仲便已出現在大殿之上,衝著陸陵遊俯首而拜:“大秦王朝右相管仲,拜見陛下!”
十五年前,齊隱就已經利用早年間結下的香火情,將齊澈送到元域的玉霄宗,成為一名內門弟子。
在百國之地,像齊隱這樣的真神境,就已經是眾人眼中的第一強者。
可在元域,真神境雖然能算是一方高手,但也僅此而已。
而玉霄宗貴為元域四大霸主級勢力,真神境隻不過是成為長老的門檻。
若非齊隱早年走出百國之地曆練時,恰好結識了如今玉霄宗的一位長老,齊澈想要進入這樣的勢力,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齊澈也沒有辜負齊隱的一番苦心,進入玉霄宗後,憑借宗門的功法與資源,隻花了五年時間就已經突破到聖人境。
如今十年過去,齊隱也已經達到聖人境巔峰,相信再給他幾年時間,就可以突破到真神境了。
而現在的齊澈,年紀才不過四十五歲,走到這一步,比齊隱足足早了二十年有餘!
這足以證明,不單真神境,齊隱隻要踏踏實實修煉,再有玉霄宗栽培,未來突破到天神境也不是什麽難事。
正是得益於齊澈這些年來展露的修行天賦與心性,也讓玉霄宗宗主生出愛才之心,將他收為真傳弟子,當做下一任宗主培養,地位在宗門裏水漲船高。
有這層身份在,天玄宗的長老們相信,接到救援,齊澈怎麽著也能請動幾位宗門長老出手。
莫說大秦有沒有那個實力,可以同時對抗幾位真神境。
就是想跟玉霄宗的長老動手,大秦都得先掂量一下,是不是能承受得罪玉霄宗帶來的後果!
大秦背後是有外界勢力撐腰不假,可他們還真不相信,這個勢力能夠和玉霄宗相提並論。
要真有這個實力,他們還扶持個屁的大秦傀儡,直接光明正大的打進百國之地,也沒有人敢管他們的事了吧。
可是和其他人的反應不同,聽到要向齊澈求助,齊隱臉上卻是有些難色:
“向澈兒求援,你認為天玄宗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嗎?”
齊隱之所以遲遲不願向齊澈求援,倒也不是有所謂的父子不合。
相反,齊隱能煞費苦心的將齊澈送進玉霄宗,足以證明他有多愛護與重視這個獨子。
也正因為如此,當齊澈被玉霄宗宗主收為真傳弟子後,齊隱已經極少與他聯係。
怕的就是二人來往密切,以後玉霄宗宗主雖有心將位置傳給齊澈,卻念及到他與天玄宗的關係而心生顧慮。
擔心將玉霄宗傳給齊澈,最後有可能讓玉霄宗被他們父子倆收為囊中之物,導致齊澈與宗主之位失之交臂。
如今宗門一有難就向齊澈求援,齊隱也生怕會影響兒子的前程,
五長老也知道齊隱的顧慮,當下隻能歎了口氣:
“大秦如今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連大長老等人加上大越王朝都不是其對手,更別說如今沒人知道,他們的底牌究竟有多大。
一旦大秦全軍齊出,就算咱們憑借地利與宗門大陣固守,他們也大可圍而不攻,這也是這些世俗軍隊打戰時的慣用手段。”
生怕齊隱不同意向齊澈求援,其他人也急忙附和:
“五長老的顧慮也不無道理,要是大秦軍隊真的采取圍而不攻的戰術,一旦事情傳出去,無論最終勝負如何,恐怕咱們天玄宗的威名都將毀於一旦啊!”
眼看在座長老們意見統一,都想他向齊澈求援,齊隱身為宗主,也不好一意孤行,否定這個決策。
否則也會寒了眾人的心,讓他們以為齊隱沒拿他們的身家性命當迴事,卻不舍得讓兒子冒一點風險。
“行吧。”齊隱最終妥協:
“既然大家都這麽說了,事關宗門生死存亡,五長老,你腳程快,就由你走一趟玉霄宗,將大秦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澈兒,看他能不能請動宗門長老出手。”
“是!”
見宗主總算答應求援之事,五長老立馬起身領命,緊接著馬不停蹄的就出了大殿,似乎是擔心下一刻齊隱又會反悔。
而其他人見此情景,臉上也難掩激動之情。
“有玉霄宗出手,大秦絕無再興風作浪的可能!”
“你說咱們要是趁此機會,幫助玉霄宗吞並大秦,以及他們身後的那個神秘勢力,是不是可以讓天玄宗與玉霄宗的關係更進一步啊?”
“老林,你這話說的還挺有道理的啊。”
“哈哈哈。”
隨著五長老動身前往玉霄宗求援,大殿之內壓抑的氣氛也被一掃而空,所有人都輕鬆的開起玩笑,似乎都忘了,天玄宗大長老等人,可剛剛才死在了秦越之戰中。
......
翌日上午,大秦早朝時間,秦越之戰大獲全勝,甚至還誅殺了天玄宗一眾門人的消息,也傳到了朝堂之上。
現如今大秦群臣,對天玄宗這位昔日的百國之地巨無霸宗門,已經再沒有絲毫畏懼之心。
聽聞羅藝等人殺了天玄宗一百多人,也隻覺得有股被壓迫多年後,終於奮起反擊的吐氣揚眉。
“陛下,雖然帝國如今已無懼天玄宗,可此等宗門勢力仍是不容小覷,臣覺得還是需要多加提防,以免那些江湖草寇暗中作亂。”
“不必擔心,此事朕已有定奪,待燕雲十八騎等大軍班師迴朝後,就是大秦向天玄宗宣戰的時候,屆時朕自會將其一舉覆滅,還百國之地一個朗朗乾坤!”
聽到這話,群臣心中激蕩非常,齊齊朝著陸陵遊頂禮膜拜:“陛下威武,大秦威武!”
“好了。”陸陵遊雙手下壓,示意眾人收起諂媚做派後,這才開始宣布今天早朝真正的大事:
“隨著帝國的疆域日益遼闊,山河廣袤,百姓安居樂業,文化繁榮昌盛,大秦王朝也將步入前所未有的盛世。
為了能更好的推進帝國發展,不斷根據王朝現狀調整未來發展的戰略計劃,朕特地尋來一位賢才,名為管仲,擔任大秦王朝右相一職。李相則領左相之位,共同統領文武百官,開創我大秦盛事!”
話音剛落,管仲便已出現在大殿之上,衝著陸陵遊俯首而拜:“大秦王朝右相管仲,拜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