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施耐德的三段記憶
從霍格沃茨退學的我,在酒館演講 作者:今夜長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多年後,成為魔法部傲羅辦公室主任的施耐德曾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死去,在走馬燈般的迴憶中,自己會想起什麽。
他想,一定會是那三個,分別代表他不同人生階段的畫麵。
第一個,是年幼的他,在夜晚的油燈下,專心致誌地做著數學題。
這是他小時候常做的一件事——計算整個英國巫師界,像他這樣的“啞炮”到底有多少人。
英國巫師攏共幾十萬人(ps:二設),那所學校隻有一兩千人。
所以,他猜想和自己有著相同命運的人會很多。
可是,為什麽?這和他有什麽關係?
因為,他想知道,在巫師界有多少個孩子,和他是同類,像他一樣天生缺乏魔力。
人,總是渴望與同類為伍,向來是群居的動物。
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屬,尋求與自己相似的人群,以此來抱團,在這個世界上得以生存下去。
這是幾百萬年來人類基因中所攜帶的產物。
施耐德曾經想過,是否也會有和他相同年齡的“啞炮”時常在做這個數學題。
那些和他一樣,背負著沒有魔力的命運的孩子,是否也會在夜深人靜時,試圖勾畫出自己的存在,試圖算出自己與這片魔法世界的距離。
他們就像橫掛在夜空中的星星,孤獨地閃爍著光芒。
所以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施耐德得出了一個非常模糊的答案。
也許很多,也許更多,也許多的無法形容。
這就像小時候,他家門口的那間飲品店一樣——沒有小杯,隻有中杯、大杯和超大杯。
不同的尺寸,背後卻沒有任何實際的區別。
一個簡單的分級,劃分了所有選擇,卻沒有改變這些選擇背後沉重的命運。
就像他和其他“啞炮”們的命運。
每個啞炮的存在,都是一個無聲的注腳。
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名字,也沒有人關注他們的故事。
在巫師界裏,他們的名字隻是一個符號,一個空洞的詞語,空洞到沒有意義。隻有當他們失去存在價值時,才會被記住,或者被遺忘。
沒有魔法的人,向來在魔法世界中沒有位置。
就這樣,施耐德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魔法的世界裏,卻過著與魔法完全無關的生活。
每當他看到同齡的孩子們揮舞著魔杖、練習飛行,或者談論霍格沃茨的魔法課時,那種無法言喻的羨慕和自卑便會狠狠地抓住他的心。
他也曾想過離開巫師界,去做一個麻瓜。
可親眼見識過魔法的存在,他怎能甘心成為一個麻瓜呢?
這也是大多數像他們一家繼續生活在巫師界的“啞炮”的選擇。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多年,直到他十幾歲習以為常,像個所謂的正常人在巫師界裏大多數啞炮一樣正常生活。
但這種生活,最終還是在某一天戛然而止——
第二個畫麵發生在對角巷。
施耐德清楚地記得,那天是七月的最後一個周末,也是他的生日。
對角巷裏異常熱鬧。
成群結隊的父母帶著孩子走進對角巷,為他們準備上學所需要的魔法物品。
施耐德看著那些孩子,眼中充滿了豔羨。
“卡森,生日快樂。”母親注意到了他的心情,輕聲說道,“我們會給你準備一個禮物。”
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
“你留在這裏等我們,記住,不要走遠。”父親叮囑道。
施耐德點了點頭,滿心期待著那份屬於自己的“魔法”禮物,他原地站定,目送父母消失在人群中。
然而,他並沒有注意到,一些陌生的目光已經鎖定了他。
“你也想要一根魔杖吧?”一個沙啞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施耐德猛地迴頭,隻見一個身形高大的男子站在他麵前。
他下意識地想要後退,卻被那男子一把抓住了手腕。
“跟我們走,別亂動。”
施耐德完全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麽,隻感覺身體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拖拽著。
就在他還想唿喊求救時,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識。
第三個畫麵很長。
長到施耐德根本不願意迴憶。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就已經出現在了鐵籠裏,成為了任人挑選的貨物。
像他這樣的人在各地黑市不計其數。
什麽?你是說這裏是翻倒巷?
你見過哪個真正的地下黑市大搖大擺地開在人盡皆知的地方?
那裏還不夠黑!
換句話說,那裏黑的不是商品,而是魔法部官員與純血家族之間“正大光明”的“另類”交易。
施耐德隻記得他們這一批被從地下黑市買過來,總共有二十三個人。
這二十三個人中,十八男,六女。
其中一個麵容姣好的女人在第一天的時候......
他是親眼看著她是怎麽被逼瘋的。
死了的時候,渾身赤裸,那裏潰爛的...哪裏還有個人樣?!
這二十三個人,到現在...包括他在內,也隻剩下兩個人了。
這就是現實。
屬於巫師界最底層的現實。
這也是他們的未來——
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默默承受這一切,不知何時,便像影子一樣消失在這座莊園的每個角落。
咚、咚、咚。
是自己心髒還在跳動的聲音嗎?
是自己劫後餘生的迴響嗎?
不,不是。
是遠處。
是遠處大門傳來腳步聲。
坐在餐桌上的男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皺起了眉頭。
施耐德下意識地走向大門,準備開門。
就在下一秒——
門被猛地踹開,一道刺眼的陽光瞬間灑了進來,照亮了大半個會客廳。
施耐德微微眯眼,想要適應這突如其來的光線。
陽光下,一個高瘦的男人站在門框處,站得筆直,衣服裁剪合體,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
“抱歉,沒控製住力道。”
他想,一定會是那三個,分別代表他不同人生階段的畫麵。
第一個,是年幼的他,在夜晚的油燈下,專心致誌地做著數學題。
這是他小時候常做的一件事——計算整個英國巫師界,像他這樣的“啞炮”到底有多少人。
英國巫師攏共幾十萬人(ps:二設),那所學校隻有一兩千人。
所以,他猜想和自己有著相同命運的人會很多。
可是,為什麽?這和他有什麽關係?
因為,他想知道,在巫師界有多少個孩子,和他是同類,像他一樣天生缺乏魔力。
人,總是渴望與同類為伍,向來是群居的動物。
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屬,尋求與自己相似的人群,以此來抱團,在這個世界上得以生存下去。
這是幾百萬年來人類基因中所攜帶的產物。
施耐德曾經想過,是否也會有和他相同年齡的“啞炮”時常在做這個數學題。
那些和他一樣,背負著沒有魔力的命運的孩子,是否也會在夜深人靜時,試圖勾畫出自己的存在,試圖算出自己與這片魔法世界的距離。
他們就像橫掛在夜空中的星星,孤獨地閃爍著光芒。
所以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施耐德得出了一個非常模糊的答案。
也許很多,也許更多,也許多的無法形容。
這就像小時候,他家門口的那間飲品店一樣——沒有小杯,隻有中杯、大杯和超大杯。
不同的尺寸,背後卻沒有任何實際的區別。
一個簡單的分級,劃分了所有選擇,卻沒有改變這些選擇背後沉重的命運。
就像他和其他“啞炮”們的命運。
每個啞炮的存在,都是一個無聲的注腳。
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名字,也沒有人關注他們的故事。
在巫師界裏,他們的名字隻是一個符號,一個空洞的詞語,空洞到沒有意義。隻有當他們失去存在價值時,才會被記住,或者被遺忘。
沒有魔法的人,向來在魔法世界中沒有位置。
就這樣,施耐德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魔法的世界裏,卻過著與魔法完全無關的生活。
每當他看到同齡的孩子們揮舞著魔杖、練習飛行,或者談論霍格沃茨的魔法課時,那種無法言喻的羨慕和自卑便會狠狠地抓住他的心。
他也曾想過離開巫師界,去做一個麻瓜。
可親眼見識過魔法的存在,他怎能甘心成為一個麻瓜呢?
這也是大多數像他們一家繼續生活在巫師界的“啞炮”的選擇。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多年,直到他十幾歲習以為常,像個所謂的正常人在巫師界裏大多數啞炮一樣正常生活。
但這種生活,最終還是在某一天戛然而止——
第二個畫麵發生在對角巷。
施耐德清楚地記得,那天是七月的最後一個周末,也是他的生日。
對角巷裏異常熱鬧。
成群結隊的父母帶著孩子走進對角巷,為他們準備上學所需要的魔法物品。
施耐德看著那些孩子,眼中充滿了豔羨。
“卡森,生日快樂。”母親注意到了他的心情,輕聲說道,“我們會給你準備一個禮物。”
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
“你留在這裏等我們,記住,不要走遠。”父親叮囑道。
施耐德點了點頭,滿心期待著那份屬於自己的“魔法”禮物,他原地站定,目送父母消失在人群中。
然而,他並沒有注意到,一些陌生的目光已經鎖定了他。
“你也想要一根魔杖吧?”一個沙啞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施耐德猛地迴頭,隻見一個身形高大的男子站在他麵前。
他下意識地想要後退,卻被那男子一把抓住了手腕。
“跟我們走,別亂動。”
施耐德完全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麽,隻感覺身體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拖拽著。
就在他還想唿喊求救時,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識。
第三個畫麵很長。
長到施耐德根本不願意迴憶。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就已經出現在了鐵籠裏,成為了任人挑選的貨物。
像他這樣的人在各地黑市不計其數。
什麽?你是說這裏是翻倒巷?
你見過哪個真正的地下黑市大搖大擺地開在人盡皆知的地方?
那裏還不夠黑!
換句話說,那裏黑的不是商品,而是魔法部官員與純血家族之間“正大光明”的“另類”交易。
施耐德隻記得他們這一批被從地下黑市買過來,總共有二十三個人。
這二十三個人中,十八男,六女。
其中一個麵容姣好的女人在第一天的時候......
他是親眼看著她是怎麽被逼瘋的。
死了的時候,渾身赤裸,那裏潰爛的...哪裏還有個人樣?!
這二十三個人,到現在...包括他在內,也隻剩下兩個人了。
這就是現實。
屬於巫師界最底層的現實。
這也是他們的未來——
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默默承受這一切,不知何時,便像影子一樣消失在這座莊園的每個角落。
咚、咚、咚。
是自己心髒還在跳動的聲音嗎?
是自己劫後餘生的迴響嗎?
不,不是。
是遠處。
是遠處大門傳來腳步聲。
坐在餐桌上的男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皺起了眉頭。
施耐德下意識地走向大門,準備開門。
就在下一秒——
門被猛地踹開,一道刺眼的陽光瞬間灑了進來,照亮了大半個會客廳。
施耐德微微眯眼,想要適應這突如其來的光線。
陽光下,一個高瘦的男人站在門框處,站得筆直,衣服裁剪合體,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
“抱歉,沒控製住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