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剛出陣,又被燕易等圍住死殺,我當時都快招架不住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馬頭又起了一陣旋風,飛沙走石的,把秦兵都給打退了。我趁機刺死了燕易,這才得以殺出一條血路,奔迴本陣。”孫燕一口氣說完,累得直喘氣,臉上還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


    眾將聽完,眼睛瞪得老大,滿臉都是驚歎與佩服。“哎呀,這也太神了!”有人忍不住低聲驚唿。蒯文通更是激動得豎起大拇指,大聲說道:“孫燕啊,你可真是個英雄好漢,命大福洪啊!這一趟,簡直是九死一生,常人哪有這等膽量和本事!”


    孫燕擺了擺手,神色誠懇,“我能活著迴來,多虧了各位兄弟的牽掛和李叢將軍的陰靈相助,要不然我早就死在陣中了。”說著,他眼中閃過一絲悲痛,想起李叢,心裏一陣揪痛。


    蒯文通見孫燕曆經艱險從秦營歸來,滿臉心疼,趕忙吩咐手下:“快,趕緊擺上酒席,要為孫將軍解解乏、壓壓驚。”他走到孫燕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滿臉關切地說道:“孫將軍,此番你深入敵陣,出生入死,著實辛苦了,快喝點酒,好好緩一緩。”


    孫燕卻擺了擺手,眉頭緊皺,神色焦急地說道:“且慢飲酒,如今當務之急是趕緊打開柬帖看看,商量怎麽搭救三叔才是頭等大事。”蒯文通一聽,恍然大悟,猛拍一下自己的腦袋,“對呀,瞧我這糊塗勁兒!”


    於是趕忙叫人在營帳中央整整齊齊地擺上了香案。蒯文通親自拈起三炷香,他神色莊重,眼神專注,雙手微微顫抖著將香點燃。那火苗“噌”地一下躥起,映紅了他的臉龐。嫋嫋香煙升騰而起,悠悠地飄向帳頂。


    眾將們也紛紛圍攏過來,他們一個個神情肅穆,整齊地站成一排,一齊朝著香案上方叩頭行禮。一時間,營帳內安靜極了,隻能聽到眾人叩頭時發出的輕微聲響,那場麵,莊重得讓人大氣都不敢出。


    叩拜完畢,蒯文通小心翼翼地取出柬帖,那柬帖用明黃色的綢緞包裹著,四角還繡著精致的金線花紋。他輕輕將柬帖放在案上,雙手緩緩打開。打開後,他招唿眾人一起觀看。隻見柬帖上寫著:“可請燕昭王,親至大帳焚香,告天求救。若是六日裏,有仙人下山來燕,則我的性命有救。若六日外無人來燕,我必死在誅仙陣中了。”


    眾人看完柬帖,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蒯文通緊皺眉頭,額頭上的皺紋都擰成了一個“川”字,目光在眾將臉上掃過,大聲說道:“事不宜遲,這可是關乎南郡王生死的大事。哪位將軍願意辛苦一趟,進城去請昭王陛下前來?”


    話聲剛落,孫燕便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雙腳一跨,大聲應道:“我願往!”聲音洪亮,在營帳內迴蕩。


    蒯文通看著孫燕滿身的疲憊,眼睛裏滿是心疼,忍不住勸道:“小將軍,你剛經曆了一場惡戰,鞍馬勞頓,還是先好好歇歇吧。這進城之事,我們再找別人去辦。”


    孫燕卻堅決地搖了搖頭,眼神堅定得如同磐石,說道:“進城請駕,這是為了救我三叔啊,況且又不打仗,沒什麽辛苦的。我對城中道路熟悉,能盡快把昭王請來。”說罷,他匆匆向眾將拱手告別,轉身飛身上馬。那匹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前蹄高高揚起,發出一聲嘶鳴。孫燕雙腿一夾馬腹,如離弦之箭一般,朝著城內飛奔而去。


    孫燕一路疾馳,馬蹄揚起滾滾塵土。他的披風在風中唿唿作響,整個人如同閃電般在街道上穿梭。不一會兒,他就來到了王宮。


    王宮的大門高大巍峨,門口的侍衛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著。孫燕翻身下馬,大步朝著宮門走去。侍衛們認出了他,紛紛行禮放行。


    見到昭王,他趕忙跪地,單膝著地,雙手抱拳,將孫臏被困誅仙陣以及柬帖上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奏明。


    昭王聽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原本紅潤的嘴唇都沒了血色,眼睛瞪得滾圓,大驚失色道:“南郡王竟有如此危難,為何不早些奏知於孤?若孤能早些告天求救,說不定還能早些救他出來,何必又白白耽誤了這幾日!”


    孫燕趕忙解釋道:“陛下,這是三叔特意交代的,柬帖上也是這麽寫的。”


    昭王不再多問,急忙傳下旨意,聲音都因為焦急而微微顫抖:“快,吩咐擺駕前往軍營。”隨後,他率領著一眾文武大臣,浩浩蕩蕩地出了西門,朝著營盤而去。大臣們身著朝服,神色匆匆,腳步急促地跟著昭王。


    另一邊,孫燕先一步迴到營中。他趕忙安排人手,預備香花燈燭。香是從南方運來的極品檀香,燭是用上等的白蠟製成,又粗又長。燈盞裏注滿了清澈的燈油,燈芯修剪得整整齊齊。營中的大小將官們也都紛紛披掛整齊,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兵器,神情緊張地在一旁伺候著,隻等昭王到來。


    沒過多久,昭王的車駕就到了大營。隻見那隊伍浩浩蕩蕩,旗幟飄揚。一輛輛馬車裝飾華麗,拉車的馬匹高大健壯,馬蹄聲“噠噠”作響。昭王坐在最前麵的一輛馬車裏,透過車窗,神色焦急地張望著。


    蒯文通、孫燕率領著大小眾將,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旁,恭恭敬敬地參見昭王。眾人齊聲高唿:“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那聲音震得整個大營都嗡嗡作響,飛鳥都被驚得四散而逃。


    山唿完畢,昭王神色凝重地開言道:“蒯將軍,亞父的柬帖現在何處?”


    蒯文通聞言,趕忙再次從懷中取出柬帖,雙手高高捧著,畢恭畢敬地呈給昭王。


    昭王接過柬帖,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他神色愈發焦急,說道:“亞父進陣已然兩日兩夜了,時間緊迫,事不宜遲,快,速速排香案!”


    旨意一下,早已等候多時的軍校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動作麻利地將預備好的香案抬上大帳,穩穩地放下。香案上,燭火搖曳,香煙嫋嫋。


    昭王親自走到香案前,緩緩拈起香,那香在他手中微微晃動。他神色莊重地叩拜下去,雙膝跪地,額頭觸地。他微微閉眼,暗暗祝禱道:“孤承蒙父祖庇佑,得以執掌這大好河山。孤深知自己德行淺薄,故而才引得那虎狼之秦興兵來犯,致使亞父孫臏深陷險陣。在此,懇請昊天上帝憐憫。若燕國尚有福德,孫臏不該命喪於此,乞求名山洞府的真人仙長,能早日下山前來相助。這不僅是孫臏一人之幸,更是燕國社稷和萬千百姓的殷切期望啊。”


    昭王誠心祝禱一番後,眾人抬眼望去,隻見那縷青煙直直地升騰而起,在空中聚而不散,竟緩緩地朝著九霄雲路飄去。看到這一幕,燕昭王與眾將心中都燃起了一絲希望。


    那嫋嫋青煙,從燕昭王祈願的香案上嫋嫋升起,直入雲霄。在那浩渺蒼穹之中,日遊神恰好路過。日遊神身著五彩長袍,頭戴金色冠冕,正悠閑地巡視著人間。他看到這縷青煙,眼睛一亮,伸出手穩穩接住。這日遊神也不耽擱,也不往別處去,徑直朝著西萬山深處的雁愁澗飛去。


    這雁愁澗,地處西萬山的隱秘之處,四周山巒環繞,靜謐幽深。澗中有一條幽溪,溪水清澈得如同透明的水晶,一眼便能望到萬丈深的水底。說來也怪,但凡有雁鳥飛至此處,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竟會錯以為是同類,癡癡地投入澗中,丟了性命。也正因如此,此地才得名雁愁澗。


    在這雁愁澗的山洞之中,住著一對神通廣大的母猿。母猿名叫馬鈴,曆經漫長歲月,采集天地間的靈氣精華,沐浴日月的光輝,潛心修煉多年,早已神通廣大,能未卜先知。馬鈴育有一子,便是那大名鼎鼎的白猿。想當年,這白猿為了孫臏,上天入地,盜得仙桃、天書,還曾勇闖魏營,從重重包圍中搶出草人,救下孫臏的性命。之後,白猿返迴山中,繼續閉關修煉,曆經無數艱苦,終成正果。如今,母子二人在這雁愁澗內,修身養性,不問世事。


    這一日,馬鈴像往常一樣,正安然端坐在洞內修煉。洞內彌漫著淡淡的霧氣,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忽然,一陣奇異的香風,輕輕拂過洞口,緩緩飄送進洞來。馬鈴敏銳地察覺到這股氣息,瞬間睜開雙眼,眼中閃過兩道金光。她抬手輕輕一抓,便將那香頭穩穩捉在手中。她把香頭湊近鼻尖,輕輕一嗅,刹那間,便洞悉了這香風背後的來意。


    馬鈴不禁望向燕邦的方向,輕輕歎息一聲,自言自語道:“了一真人啊,你不好好在天台山上安心修煉,何苦卷入這塵世的紛紛擾擾。難道你不知,秦國王翦乃是奉了玉帝敕旨下凡,身負保助贏秦、並吞六國的天命嗎?你偏要逆天行事,如今深陷金砂之危,也是命中注定。不過,既然這香風飄進我這洞中,看來是天意要我兒子下山去救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周哥並收藏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