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堂燭影搖曳,宴桌上珍饈羅列,酒香撲鼻,昭王與孫臏及諸位臣子圍坐一團,酒過三巡,昭王輕皺眉頭,長歎了一口氣後,緩緩開口道:“孤之趙國,如今恰似風雨中的孤舟,兵力衰微,良將難求,那秦國卻趁火打劫,興兵犯境,實在是蠻橫至極!如今趙國的安危全係於禦外甥一身,若能成功擒獲王翦,力退秦兵,孤必定傾盡全力重重酬謝。”


    孫臏聞聽此言,從容不迫地站起身來,雙手抱拳,行了一個莊重的禮節,目光自信,聲如洪鍾般沉穩說道:“列國的興衰沉浮,雖有天命注定的成分,但也要取決於三個關鍵因素。其一要看主上您的洪福蔭庇,此乃一國之君的德行所係;其二便要看微臣的些許微末本領,微臣願竭盡所能,為國肝腦塗地;其三則是易州的萬千黎民百姓能否在這亂世中免受戰火的肆虐與塗炭。至於擒拿王翦,微臣有十足的把握,又何足為懼!”


    昭王聽了孫臏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臉上的憂慮之色稍有緩和,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他端起酒杯,向孫臏示意:“禦外甥所言,讓孤深感寬慰。來,讓我們共飲此杯!”言罷,一飲而盡。


    君臣又盡情暢飲了一會兒,孫臏便離席叩謝昭王的款待,隨後告辭離開了朝堂。他手持拐杖,步伐沉穩地緩緩騎上牛背,身後眾將領簇擁相隨,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著燕山府而去。抵達府前,孫臏下了牛背,將拐杖立在一旁。承奉官見了,不敢有絲毫懈怠,匆忙跑進去通報。


    此時,燕丹公主與高、李二位夫人正在銀安大殿中,滿心悲戚與煩惱。承奉官匆匆忙忙跑進來稟報:“啟稟貴人,少爺前往臨淄搬取救兵,在天台山拜請了三老爺下山相助。如今已到府門,特來稟報。”


    燕丹公主一聽,頓時悲喜交加,心情猶如洶湧的波濤難以平複。高、李二位夫人趕忙扶住公主,一同步出銀安大殿。隻見孫臏架著拐慢慢走來,他頭戴三叉冠,身著一襲豆青袍,背後插著黃旗,手中緊握著沉香拐,身姿堅毅卻難掩憔悴之色。燕丹公主細細打量著孫臏的模樣,眼中淚光閃爍,心中一陣酸澀,淚水奪眶而出,像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


    孫臏穩步走入府中,目光落在生母身上,看著母親兩鬢斑白如霜,臉上布滿皺紋,那是歲月與憂愁留下的痕跡,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濃濃的哀傷。他快步走上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帶著哽咽:“不孝孩兒孫臏,叩見母親。”


    燕丹公主見兒子歸來,急忙伸出雙手緊緊抱住他,淚水止不住地流,放聲大哭道:“我的兒啊,你可知道為娘心裏有多痛!到底是哪裏得罪了你,讓你把養育之恩全都拋在了九霄雲外。”


    高、李二位夫人見到孫臏,也忍不住悲從中來,放聲痛哭。一時間,銀安殿上哭聲淒慘,後院的人聽聞,也無不落淚,整個府邸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母子幾人痛哭了許久,高、李二位夫人在旁勸解了一番,孫臏才慢慢止住淚痕,起身前往偏殿祭拜亡靈,他緩緩走到殿中,莊重地倒身叩拜。


    隻見殿中停放著三副靈柩,孫臏的心仿佛被刀絞一般,淚水又如泉湧,放聲大哭道:“孩兒遠在高山修身養性,哪知父兄竟在沙場慘死。多虧侄兒孫燕上山求救,孩兒這才領兵前來,定要擒住王翦,將他碎屍萬段,以報此血海深仇。望父兄在天之靈,寬恕孩兒忠孝不能兩全之罪。”孫臏哭得肝腸寸斷,神情恍惚,眼中滿是悲憤與自責。


    孫燕見狀,趕忙上前勸慰道:“三叔,您切莫過度哀傷,以免傷了祖母的心。”孫臏聽了孫燕的話,抬手拭去淚水,低頭沉思不語,心中暗暗發誓定要為家人報仇雪恨。


    孫燕在悲痛之中,忽然迴頭,看到殿東還停放著一口棺木,心中滿是疑惑,便開口問祖母:“這口靈柩裏,又是哪位呢?”


    公主聽他這麽一問,淚水再次奪眶而出,悲痛地說道:“隻聽聞你三叔來了,還沒來得及細說,你若不問,我也沒心思提及。既然你問起來,哪怕是鐵石心腸,也要傷心欲絕啊!”這時,李氏夫人也悲悲切切地說道:“我兒你去搬取救兵後,那秦賊王翦屢次攻城挑戰,你妹妹一心懷著忠孝,想要為祖父報仇,沒想到出戰之後,竟被王翦的寶劍所害。”說完,又是一陣痛哭,淚水濕透了衣襟。


    孫燕聽聞,淚水長流,哭喊道:“賢妹啊,我走的時候你還在殿前相送,誰能想到如今我們卻隔著這棺木相見。可恨那王翦賊子,接連害死我家四位親人,此仇真是不共戴天,就算將他千刀萬剮也難解我心頭之恨。”孫燕哭得涕淚橫流,捶胸頓足,滿心都是對王翦的仇恨。


    燕丹公主勸道:“我兒,不必如此傷感,這也是你妹妹的命數啊。”孫燕這才慢慢收住哭聲,燕丹公主又是一番歎息,眼中滿是無奈與哀傷。隨後,請燕丹公主迴殿,孫臏重新叩頭行禮,又與高、李二夫人見禮。禮畢坐下,隻見全山眾將上殿,向貴人叩頭問安,眾人皆麵色凝重,為家國之殤而痛心。


    燕丹公主在悲傷之中,環顧四周,發現不見了家將班豹,便問孫燕:“家將班豹去哪兒了?”孫燕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陰沉,聲音中充滿哀傷:“這班豹確實是位英雄豪傑,他跟隨我一路與秦營作戰,在荊軻山奮力突圍,之後又和我一同上天台請迴三叔。迴到易州安營後,他隨我進城報信,沒想到遇到王翦,兩人交戰一場,王翦祭起寶劍,我僥幸逃脫性命,班豹在後麵,不幸慘遭毒手。如此忠勇之人,卻死於非命,實在令人惋惜。”


    燕丹公主聽完,又是一陣歎息,眼中滿是深深的哀痛,為班豹的離去而痛心不已。此時天色已晚,銀燭高高燃起,她吩咐擺酒,為孫燕接風洗塵。孫臏連忙說道:“不必了,孩兒方才在朝中已經參加過筵宴。”公主道:“既然如此,那就泡好茶來,老身要與吾兒好好敘敘話。”於是,母子二人相對而坐,互訴家常,一夜過去,雖有溫情,但難掩悲傷的氛圍。


    次日清晨,孫臏早早起身,梳洗完畢後,便到母親處請安,順便說道:“孩兒今日要上朝去處理國家大事。”公主叮囑道:“極好,隻是凡事都要小心謹慎,為娘在家中盼你平安歸來。”孫臏迴答:“孩兒知曉。”隨即拜別母親和二位嫂嫂,率領十二位門徒,上朝叩見昭王,奏明要出城與敵軍交戰,言辭堅定,決心滿滿。


    昭王對他一番慰勞,孫臏便領了眾將領出朝,統領一萬精兵,徑直出了易州西門。三聲炮響過後,軍隊安下營寨,豎起青紗大帳。孫臏在帳中居中而坐,眾將領上前參拜,分列左右,開始商議軍情,眾人皆神情嚴肅,深知此戰關乎存亡。


    卻說秦帥章邯,因孫臏紮營西門,心中如同壓著一塊巨石,悶悶不樂。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在帳中來迴踱步,思索著應對之策。王翦見狀,躬身向前,語氣堅定地稟報道:“元帥,您不必過於擔憂。末將雖不才,但願意親自上陣,前往易州營門挑戰,探查敵軍虛實,您看如何?”


    章邯聞言,眉頭稍舒,但隨即又緊鎖起來,他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將軍,孫臏的道法高深莫測,他能驅使神鬼,撒豆成兵。龐涓曾在馬陵道上被他亂箭射死,七國分屍。樂毅何等英雄,也難逃鬼箭之名。先行官,你雖然英勇,但怎能是他的對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周哥並收藏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