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燕丹公主手持書劄,緩緩走來,眼眶裏蓄滿淚水,那淚水似斷了線的珠子,簌簌而落。她抬手輕撫孫燕的臉頰,聲音哽咽:“孫兒啊,此去山高水長,兇險萬分,你可要聽祖母一句勸……”
大堂之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晃蕩,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擰出水來。燕丹公主一襲素衣,身形微微顫抖,雙手緊緊攥著書信,那信紙都被捏出了褶皺。她眼眶泛紅,淚水不受控製地簌簌滾落,一顆顆砸在地上,洇濕了一小片地磚。
“孫兒啊。”公主的聲音已然沙啞,帶著哭腔,她目光緊鎖在孫燕身上,一字一頓說道,“你這次東齊借兵,行程艱險,可千萬不能忘了,中途務必上天台山,尋到你三叔。隻有他下山相助,燕國才有活路,咱才能把秦兵給打退嘍。”說到此處,她抬手抹了把淚,緩了口氣,又接著叮囑,“隻是你長這麽大,還沒見過三叔的麵。你三叔生得儀表堂堂,五綹長須隨風而動,麵龐圓潤似滿月,身形高大,足有丈二,腰杆子粗壯,得有八圍,你牢牢記住這些特征,千萬別認錯了人。”
孫燕跪在階下,仰頭望著祖母,眼眶也泛起微紅,重重地點頭。公主吸了口氣,情緒愈發激動:“見著你三叔,有些話該說,有些話可不能提。你母親懷胎十月的苦,這迴先別絮叨,重點是咱孫家的父兄之仇!這血海深仇,怎能不報?如今秦兵跟惡狼似的,把易州圍了個水泄不通,燕國眼看著就要沒了。你父兄慘死,已然無法挽迴,難道現在還要眼睜睜看著娘親和祖母也命喪敵手?孫兒,你要是狠得下心不管不顧,大羅神仙都容不下你!唉,紙短情長,祖母縱有千言萬語,也沒法全寫在信上。”話到末尾,公主泣不成聲,淚水糊了滿臉。
周圍燕國的君臣們,聽著公主這番掏心掏肺的囑托,無不鼻頭酸澀,眼眶濕潤,有的悄悄別過頭,用衣袖拭淚,有的低聲啜泣。見此情景,公主強撐著抹幹眼淚,伸手扶起孫燕,手還止不住地哆嗦:“孫兒,你快起來。祖母知道,你打小嬌生慣養,大門都沒出過幾迴,今兒個卻在陣前廝殺,一次次身處險境,祖母心裏疼啊,實在是沒別的法子了。今夜你又要衝圍去臨淄討救兵,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燕國的江山社稷、萬千子民,可都指望著你呢,一定要早去早迴。要是成功衝透了重圍,記得放枝火箭,讓聖上和祖母能安安心心的。”
交代完孫燕,公主又轉向班豹,目光中滿是期許與鄭重,拉著他的手說道:“班豹啊,這迴全靠你護著孫燕闖這重重難關了,一路上千萬要小心,但凡有個閃失,咱燕國就完了。你若平安把孫燕帶迴來,功勞簿上必有你的大名,重重賞賜少不了你的!”班豹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小人知曉輕重,定不負公主所托!”
燕昭王這時也走上前,親手將文書仔細搭在孫燕背上,又端起禦酒,敬了三杯。他拍了拍班豹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小將軍此番取救兵,前路崎嶇,諸多艱難,全仰仗你幫扶他。等救兵一到,凱旋而歸,孤王即刻封你為指揮之職,絕不食言!”
“謝聖上隆恩!謝公主!”孫燕和班豹齊齊叩頭,額頭觸地,發出沉悶聲響。
月上梢頭,初更的更鼓聲悠悠響起,月色如水,傾灑在寂靜的大街上,亮得仿若白晝。昭王與公主執意要送孫燕二人出城,一行人默默無言,唯有腳步聲在石板路上迴蕩。到了羅城裏,昭王親手扶著孫燕上了馬,又為白龍駒緊了緊韁繩,轉頭吩咐軍校:“悄悄打開城門,莫要驚動秦兵。”
城門緩緩開啟,發出輕微吱呀聲。孫燕與班豹翻身上馬,迴首望向昭王與公主,眼中淚光閃爍。“聖上、祖母,保重!”孫燕哽咽道。二人打馬揚鞭,衝入夜色之中。昭王與公主佇立原地,久久未動,直至身影消失不見,才緩緩轉身,登上城樓,極目遠眺,滿臉憂色,不提。
再說秦國眾將領得勝迴營,營帳中擺滿了慶功的酒筵。眾人圍坐,酒興正濃之際,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孫燕身上,提及他在戰場上的神勇表現,尤其是他竟能攻破誅仙劍陣的傳奇事跡。
金子陵正端著酒杯,忽然抬頭,瞥見營帳外的大纛旗在無風的情況下自行搖曳起來。他心中頓時一驚,放下酒杯,眉頭緊鎖,暗自默默掐指一算。片刻後,他神色凝重地對在座眾將說道:“諸位將軍,今夜恐怕有變故。那易州的孫燕會前來偷營,他的目的是前往東齊搬取救兵,而他的必經之路乃是東營。我思量這孫燕,能破誅仙劍,定是有些非凡道術在身,要想以尋常道術擒住他,怕是不行。不過,諒他單槍匹馬,也難以衝破我大秦營帳。隻是為防萬一,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在營地往東二十餘裏之處,有一座荊軻山,地勢險要,是通往東齊的咽喉要道。我打算派遣勇猛之將率領重兵,在那四周設下埋伏。等孫燕進了山,就將他團團圍住。如此一來,即便他有三頭六臂、肋生雙翅,也插翅難逃,這樣也可避免他在營中肆意破壞,驚擾聖駕。諸位將軍意下如何?”
章邯聽了,點頭讚同道:“軍師所言甚是有理。”說罷,他立刻起身,傳令三軍飽餐戰飯,悉心喂足馬匹,眾將領則各自迴營,迅速披掛整齊。
不多時,聚將鼓聲響徹營地,金子陵登上公座,目光威嚴地掃視眾將,朗聲道:“我已算得,今晚三更時分,孫燕定會抵達荊軻山。各位將軍務必嚴陣以待,莫要讓他突破防線。若有違抗者,軍法處置,絕不輕饒!”眾將齊聲領命,個個摩拳擦掌。
金子陵迅速拔起一支令箭,高聲喝道:“副先行聽令!”王賁立刻站起,身姿挺拔,抱拳道:“末將在!”金子陵目光如炬,直視著他說道:“你即刻率領五百人馬,駐紮在東營。待孫燕前來衝營之時,你且與他假意交戰幾個迴合,隨後便放他衝出營去,接著率兵追趕至荊軻山。一旦見他進入山中,你便將人馬在山前駐紮妥當。之後,隻需瞧見高山之上紅燈所指示的方向,便立刻領軍殺過去。若有半分差池,軍法無情,定不輕饒!”王賁神色嚴肅,大聲應道:“末將領命!”言罷,他轉身匆匆走出大營,腳步堅定,甲胄碰撞發出清脆聲響。
大堂之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晃蕩,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擰出水來。燕丹公主一襲素衣,身形微微顫抖,雙手緊緊攥著書信,那信紙都被捏出了褶皺。她眼眶泛紅,淚水不受控製地簌簌滾落,一顆顆砸在地上,洇濕了一小片地磚。
“孫兒啊。”公主的聲音已然沙啞,帶著哭腔,她目光緊鎖在孫燕身上,一字一頓說道,“你這次東齊借兵,行程艱險,可千萬不能忘了,中途務必上天台山,尋到你三叔。隻有他下山相助,燕國才有活路,咱才能把秦兵給打退嘍。”說到此處,她抬手抹了把淚,緩了口氣,又接著叮囑,“隻是你長這麽大,還沒見過三叔的麵。你三叔生得儀表堂堂,五綹長須隨風而動,麵龐圓潤似滿月,身形高大,足有丈二,腰杆子粗壯,得有八圍,你牢牢記住這些特征,千萬別認錯了人。”
孫燕跪在階下,仰頭望著祖母,眼眶也泛起微紅,重重地點頭。公主吸了口氣,情緒愈發激動:“見著你三叔,有些話該說,有些話可不能提。你母親懷胎十月的苦,這迴先別絮叨,重點是咱孫家的父兄之仇!這血海深仇,怎能不報?如今秦兵跟惡狼似的,把易州圍了個水泄不通,燕國眼看著就要沒了。你父兄慘死,已然無法挽迴,難道現在還要眼睜睜看著娘親和祖母也命喪敵手?孫兒,你要是狠得下心不管不顧,大羅神仙都容不下你!唉,紙短情長,祖母縱有千言萬語,也沒法全寫在信上。”話到末尾,公主泣不成聲,淚水糊了滿臉。
周圍燕國的君臣們,聽著公主這番掏心掏肺的囑托,無不鼻頭酸澀,眼眶濕潤,有的悄悄別過頭,用衣袖拭淚,有的低聲啜泣。見此情景,公主強撐著抹幹眼淚,伸手扶起孫燕,手還止不住地哆嗦:“孫兒,你快起來。祖母知道,你打小嬌生慣養,大門都沒出過幾迴,今兒個卻在陣前廝殺,一次次身處險境,祖母心裏疼啊,實在是沒別的法子了。今夜你又要衝圍去臨淄討救兵,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燕國的江山社稷、萬千子民,可都指望著你呢,一定要早去早迴。要是成功衝透了重圍,記得放枝火箭,讓聖上和祖母能安安心心的。”
交代完孫燕,公主又轉向班豹,目光中滿是期許與鄭重,拉著他的手說道:“班豹啊,這迴全靠你護著孫燕闖這重重難關了,一路上千萬要小心,但凡有個閃失,咱燕國就完了。你若平安把孫燕帶迴來,功勞簿上必有你的大名,重重賞賜少不了你的!”班豹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小人知曉輕重,定不負公主所托!”
燕昭王這時也走上前,親手將文書仔細搭在孫燕背上,又端起禦酒,敬了三杯。他拍了拍班豹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小將軍此番取救兵,前路崎嶇,諸多艱難,全仰仗你幫扶他。等救兵一到,凱旋而歸,孤王即刻封你為指揮之職,絕不食言!”
“謝聖上隆恩!謝公主!”孫燕和班豹齊齊叩頭,額頭觸地,發出沉悶聲響。
月上梢頭,初更的更鼓聲悠悠響起,月色如水,傾灑在寂靜的大街上,亮得仿若白晝。昭王與公主執意要送孫燕二人出城,一行人默默無言,唯有腳步聲在石板路上迴蕩。到了羅城裏,昭王親手扶著孫燕上了馬,又為白龍駒緊了緊韁繩,轉頭吩咐軍校:“悄悄打開城門,莫要驚動秦兵。”
城門緩緩開啟,發出輕微吱呀聲。孫燕與班豹翻身上馬,迴首望向昭王與公主,眼中淚光閃爍。“聖上、祖母,保重!”孫燕哽咽道。二人打馬揚鞭,衝入夜色之中。昭王與公主佇立原地,久久未動,直至身影消失不見,才緩緩轉身,登上城樓,極目遠眺,滿臉憂色,不提。
再說秦國眾將領得勝迴營,營帳中擺滿了慶功的酒筵。眾人圍坐,酒興正濃之際,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孫燕身上,提及他在戰場上的神勇表現,尤其是他竟能攻破誅仙劍陣的傳奇事跡。
金子陵正端著酒杯,忽然抬頭,瞥見營帳外的大纛旗在無風的情況下自行搖曳起來。他心中頓時一驚,放下酒杯,眉頭緊鎖,暗自默默掐指一算。片刻後,他神色凝重地對在座眾將說道:“諸位將軍,今夜恐怕有變故。那易州的孫燕會前來偷營,他的目的是前往東齊搬取救兵,而他的必經之路乃是東營。我思量這孫燕,能破誅仙劍,定是有些非凡道術在身,要想以尋常道術擒住他,怕是不行。不過,諒他單槍匹馬,也難以衝破我大秦營帳。隻是為防萬一,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在營地往東二十餘裏之處,有一座荊軻山,地勢險要,是通往東齊的咽喉要道。我打算派遣勇猛之將率領重兵,在那四周設下埋伏。等孫燕進了山,就將他團團圍住。如此一來,即便他有三頭六臂、肋生雙翅,也插翅難逃,這樣也可避免他在營中肆意破壞,驚擾聖駕。諸位將軍意下如何?”
章邯聽了,點頭讚同道:“軍師所言甚是有理。”說罷,他立刻起身,傳令三軍飽餐戰飯,悉心喂足馬匹,眾將領則各自迴營,迅速披掛整齊。
不多時,聚將鼓聲響徹營地,金子陵登上公座,目光威嚴地掃視眾將,朗聲道:“我已算得,今晚三更時分,孫燕定會抵達荊軻山。各位將軍務必嚴陣以待,莫要讓他突破防線。若有違抗者,軍法處置,絕不輕饒!”眾將齊聲領命,個個摩拳擦掌。
金子陵迅速拔起一支令箭,高聲喝道:“副先行聽令!”王賁立刻站起,身姿挺拔,抱拳道:“末將在!”金子陵目光如炬,直視著他說道:“你即刻率領五百人馬,駐紮在東營。待孫燕前來衝營之時,你且與他假意交戰幾個迴合,隨後便放他衝出營去,接著率兵追趕至荊軻山。一旦見他進入山中,你便將人馬在山前駐紮妥當。之後,隻需瞧見高山之上紅燈所指示的方向,便立刻領軍殺過去。若有半分差池,軍法無情,定不輕饒!”王賁神色嚴肅,大聲應道:“末將領命!”言罷,他轉身匆匆走出大營,腳步堅定,甲胄碰撞發出清脆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