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突然聽聞寶貝降臨,那聲音仿佛一道炸雷在耳邊響起,他心中猛地一緊,知道這寶貝是厲害非常之物!於是他趕忙用力收緊韁繩,戰馬長嘶一聲,前蹄揚起,停了下來。孫燕仰頭望向天空,眼睛瞪得大大的,滿是驚恐與警惕。
隻見天空中雲氣仿若怒龍翻騰,相互纏繞盤旋,五彩霞光穿透雲層,如靈動的彩帶般繚繞飛舞,隱隱然竟似有神跡要從中顯現。在這絢爛迷幻的光影交錯之中,一口寶劍的輪廓逐漸浮現,起初隻是一個模糊的影子,而後越來越清晰,散發著森冷的寒氣,直直朝著孫燕的頂門唿嘯而來。
孫燕頓覺一股刺骨的寒氣從腳底迅速躥升,直逼腦門,一時間隻覺得頭皮發麻,仿佛靈魂都要被這股寒意凍結,嚇得幾乎魂飛魄散,聲音顫抖地喊道:“不好,我的性命今日怕是要交待在這裏了!”
班豹在後麵,眼見孫燕突然勒馬停槍,不明所以,心急如焚,大聲吼道:“少老爺,此時正是殺敵良機,為何不乘勝追擊,將這賊子生擒活捉,也好為大老爺一家老小報仇雪恨啊!您怎麽在這關鍵時候猶豫不前,還一個勁兒地抬頭呆看什麽呢?”
孫燕伸出顫抖的手指向天空,聲音帶著一絲絕望:“你看,那寶劍來了,它直奔我而來,我如今已是性命危在旦夕啊!”
班豹聽聞,滿心疑惑,順著孫燕所指的方向仰頭望去,隻見雲霧之中,一團鬥大的紅雲仿若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托著,而那紅雲之上,一口明晃晃的寶劍閃爍著冷冽的光,正以極快的速度朝著孫燕的頭頂俯衝而下。班豹見狀,臉色大變,驚唿道:“不好了!這等妖邪之物,我們快跑!”
孫燕在這生死關頭,突然靈機一動,喊道:“有理!我聽聞妖法邪術,隻要跑出百步之外,便無法傷我分毫。”話還未說完,孫燕已經迅速調轉馬頭,手中馬鞭狠狠抽下,那馬吃痛,嘶鳴一聲,朝著易州西門的方向狂奔而去。班豹也不敢耽擱,連連揮動馬鞭,拚命抽打馬臀,緊緊跟在孫燕身後,試圖跟上他的步伐,嘴裏還念叨著:“少老爺,等等我!”
那寶劍在空中好似有靈性一般,盤旋不止,左三圈右三圈,像是在戲弄獵物,又似乎在尋找最為致命的攻擊時機。終於,它鎖定了孫燕的身影,帶著一股決絕的氣勢,猛地朝著他的頭頂直直墜落。
然而,孫燕又豈是等閑之輩?他乃是上界自在龍轉世,命中注定要在趙國邯鄲享有三年零六個月的天子之福,自有神靈庇佑,豈是這區區寶劍就能輕易傷害的?
就在寶劍即將觸及孫燕頭皮的千鈞一發之際,孫燕的原形驟然顯現,一條威風凜凜的五爪金龍張牙舞爪地騰空而起,龍鱗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隻見那金龍伸出粗壯的龍爪,穩穩地將寶劍托住。這寶劍雖是如意之寶,被金龍這一托,竟也無法再前進分毫,反而被一股大力向後斜飛而去。
班豹隻顧著埋頭策馬狂奔,哪裏注意到頭頂上寶劍的動向。那寶劍斜飛而出,不偏不倚,正好朝著班豹的脖頸而去。隻聽“哢嚓”一聲響亮,仿若驚雷在耳邊炸開,班豹的頭顱瞬間與身體分離,墜落在地,鮮血如噴泉般四濺而出,灑在周圍的土地上。
孫燕在疾馳中聽到身後傳來這一聲悶響,心中猛地一揪,下意識地迴頭望去。這一眼,讓他的雙眼瞬間瞪大,臉上滿是不可置信與悲痛欲絕。隻見班豹已經身首異處,倒在塵埃之中,鮮血將周圍的土地都染成了暗紅色。孫燕的眼眶瞬間紅了,淚水不受控製地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模糊了他的視線。他心如刀絞,痛惜地想著:班豹啊班豹,你是如此忠勇的一條好漢,今日竟這樣不明不白地死於秦賊之手,叫我如何對得起你!
但孫燕也知道此刻形勢危急,不敢有片刻停留,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策馬直奔吊橋,雙手攏在嘴邊,朝著城上大聲唿喊:“開門!快開門!”城上的軍兵們聽到唿喊聲,紛紛探出頭來張望,一眼便認出了是孫燕歸來,立刻有人轉身飛報昭王:“報——孫燕少爺迴來了!”
昭王此刻正與屈產在敵樓上商討守城的策略,聽聞孫燕迴來,他眼睛一亮,急忙與屈產一同快步下城迎接。
孫燕一見到昭王,立刻翻身下馬,“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抱拳行禮:“臣孫燕,拜見吾主。”
昭王見孫燕歸來,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禦外甥快快平身,你此行前往臨淄取救之事辦得如何了?”
孫燕站起身來,眼中閃過一抹堅定的光芒:“托吾主的洪福,臣已順利上天台山,拜請臣叔下山。臣叔率領著人馬,前來相助。此刻他們已經在西門安營紮寨,臣特來向吾主報號。”
昭王聞聽此言,喜上眉梢,連拍大腿:“好!好!好!吾外甥此番辛苦了,你叔父能來相助,實乃我趙國之幸啊!”隨即,昭王與孫燕、屈產一同迴到禦敵樓,傳旨擺駕迴宮,各官員們也紛紛相隨,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迴到了金鑾殿。
昭王登上大殿,端坐龍椅之上,命屈產寫了一道請啟,而後差遣八位大臣恭敬地捧著,請啟,又點了五百禦林軍,讓他們跟隨孫燕從南門出城,繞道直奔齊營,去請孫臏進城,孫燕領命。
昭王在金鑾殿上,目光看著孫燕,語重心長地說道:“孫燕啊,你叔父孫臏乃是當世奇才,有他相助,我趙國必定能夠轉危為安。你此番前去,務必要將他請來,切不可有任何差池,否則趙國危矣。”
孫燕抱拳行禮,聲音鏗鏘有力:“臣領旨!臣定不負吾主所托,哪怕拚上性命,也要將叔父請來!”
孫燕帶領著禦林軍,穿過南門,小心翼翼地繞過敵軍的眼線,馬不停蹄地直奔齊營而去。
再說王翦在戰場上得勝而歸,滿臉得意之色,大步走進中軍帳,朝著元帥章邯抱拳行禮,高聲報功:“元帥在上,今日末將在戰場上得到消息,那孫燕前往臨淄求援,甚至上到天台山請來了孫臏,領著人馬來到易州助戰,如今已在西門安營紮寨。那孫燕方才企圖進城報號,卻被我用寶劍斬了他的家將,孫燕嚇得敗逃進城。末將特來報明此事。”
章邯原本正端坐在帥位上,聽聞這個消息,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雙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驚出了一身冷汗,半晌都沒能說出話來。
王翦見章邯如此模樣,不禁有些不解,問道:“元帥聞得孫臏到來,為何如此驚懼?這孫臏到底是何許人也?”
章邯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你有所不知,這孫臏在雲夢山學藝多年,得到了三卷天書,據說他能知過去未來之事,神通廣大,道法無邊,列國之中,提起他的名字無不聞風喪膽。你我二人恐怕絕非他的對手。依我之見,不如速速奏知主上,收兵迴國,以免我三軍將士慘遭毒手,性命不保啊。”
王翦聽後,卻不屑地笑了笑,露出一絲輕蔑的神情:“元帥此言差矣。我秦國應運而興,乃是天命所歸,注定要平定六國,號令天下。聖天子自有百靈相助,他孫臏不過是一個小小謀士,豈能阻攔我大秦的鐵騎?元帥且請寬心,待末將和他在戰場上見個高下,管保無事。”
章邯看著王翦自信滿滿的樣子,心中雖然依舊疑慮重重,但也被王翦的豪氣所感染,微微點了點頭:“既然王將軍如此有信心,那我等就依計行事。不過,將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需小心應對才是。”
王翦見章邯同意,便再次抱拳行禮,辭別元帥,迴到自己的大營去了。迴到營帳後,王翦坐在案前,心中暗自思量:這孫臏雖然名聲在外,但我王翦也不是好惹的。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大的本事,敢來與我大秦為敵。他決定親自上陣,與孫臏一決雌雄。他深知,這場與孫臏的戰鬥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他必須全力以赴,為秦國贏得勝利。
與此同時,章邯在中軍帳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不安。他深知孫臏的厲害,但也明白王翦的自信並非毫無道理。他暗自決定,無論這場戰鬥的結果如何,他都要為秦國的將士們做好最壞的打算,盡量減少傷亡。
再說孫燕肩負著昭王的重托,帶領著八位大臣和五百精兵,一路風餐露宿,風塵仆仆地終於抵達了齊營。他們在營外迅速紮下營寨,孫燕立刻下馬,急匆匆地走進營中,四處尋找叔父孫臏。
見到孫臏後,孫燕快步上前,急切地說道:“叔父,昭王有旨,請您即刻出營迎接。”
孫臏聽聞,立刻命令手下人快速排開香案,然後大開營門,親自率領眾人走出營外迎接。八位大臣見到孫臏親自出迎,不敢怠慢,便捧著請啟,恭敬地直進營門。孫臏見狀,連忙跪地叩頭,雙手高舉接過請啟,而後將請啟捧至香案上,虔誠地跪讀一遍。讀完後,孫臏起身,與各大朝臣一一見禮。隨即,他傳令拔營起寨,決定仍從繞道而行,以避開敵軍,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衝突。
不久,他們順利抵達了南門城下。城上的燕軍早已得到消息,急忙打開城門迎接。孫臏一行人浩浩蕩蕩地直接上到了金鑾殿。昭王一見到孫臏,立刻起身離開龍座,率領各臣快步迎下丹墀。
孫臏見昭王親自出迎,心中感動,忙搶上幾步,跪下叩頭:“孫臏拜見吾主。”
昭王親手扶起孫臏,一同走上大殿,賜座於孫臏。孫臏謝恩後坐下,孫燕、李叢率領眾將,在台階下整齊地山唿叩頭。
昭王往下一看,隻見眾將身著鮮豔的盔甲,有的穿紅著綠,有的戴紫披藍,個個英姿颯爽,氣宇軒昂,氣勢如虹。不禁好奇地問道:“這是哪裏來的將領?怎的如此威風?”
孫臏起身奏道:“迴吾主,那是臨淄一幹眾將,聽聞趙國有難,特來助吾主一臂之力。”
昭王聽後,傳旨免禮平身。眾將叩頭謝恩後起身。昭王隨即命光祿寺擺設素筵,為禦外甥孫燕接風洗塵。齊國眾將,則另在偏殿受到款待。
隻見天空中雲氣仿若怒龍翻騰,相互纏繞盤旋,五彩霞光穿透雲層,如靈動的彩帶般繚繞飛舞,隱隱然竟似有神跡要從中顯現。在這絢爛迷幻的光影交錯之中,一口寶劍的輪廓逐漸浮現,起初隻是一個模糊的影子,而後越來越清晰,散發著森冷的寒氣,直直朝著孫燕的頂門唿嘯而來。
孫燕頓覺一股刺骨的寒氣從腳底迅速躥升,直逼腦門,一時間隻覺得頭皮發麻,仿佛靈魂都要被這股寒意凍結,嚇得幾乎魂飛魄散,聲音顫抖地喊道:“不好,我的性命今日怕是要交待在這裏了!”
班豹在後麵,眼見孫燕突然勒馬停槍,不明所以,心急如焚,大聲吼道:“少老爺,此時正是殺敵良機,為何不乘勝追擊,將這賊子生擒活捉,也好為大老爺一家老小報仇雪恨啊!您怎麽在這關鍵時候猶豫不前,還一個勁兒地抬頭呆看什麽呢?”
孫燕伸出顫抖的手指向天空,聲音帶著一絲絕望:“你看,那寶劍來了,它直奔我而來,我如今已是性命危在旦夕啊!”
班豹聽聞,滿心疑惑,順著孫燕所指的方向仰頭望去,隻見雲霧之中,一團鬥大的紅雲仿若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托著,而那紅雲之上,一口明晃晃的寶劍閃爍著冷冽的光,正以極快的速度朝著孫燕的頭頂俯衝而下。班豹見狀,臉色大變,驚唿道:“不好了!這等妖邪之物,我們快跑!”
孫燕在這生死關頭,突然靈機一動,喊道:“有理!我聽聞妖法邪術,隻要跑出百步之外,便無法傷我分毫。”話還未說完,孫燕已經迅速調轉馬頭,手中馬鞭狠狠抽下,那馬吃痛,嘶鳴一聲,朝著易州西門的方向狂奔而去。班豹也不敢耽擱,連連揮動馬鞭,拚命抽打馬臀,緊緊跟在孫燕身後,試圖跟上他的步伐,嘴裏還念叨著:“少老爺,等等我!”
那寶劍在空中好似有靈性一般,盤旋不止,左三圈右三圈,像是在戲弄獵物,又似乎在尋找最為致命的攻擊時機。終於,它鎖定了孫燕的身影,帶著一股決絕的氣勢,猛地朝著他的頭頂直直墜落。
然而,孫燕又豈是等閑之輩?他乃是上界自在龍轉世,命中注定要在趙國邯鄲享有三年零六個月的天子之福,自有神靈庇佑,豈是這區區寶劍就能輕易傷害的?
就在寶劍即將觸及孫燕頭皮的千鈞一發之際,孫燕的原形驟然顯現,一條威風凜凜的五爪金龍張牙舞爪地騰空而起,龍鱗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隻見那金龍伸出粗壯的龍爪,穩穩地將寶劍托住。這寶劍雖是如意之寶,被金龍這一托,竟也無法再前進分毫,反而被一股大力向後斜飛而去。
班豹隻顧著埋頭策馬狂奔,哪裏注意到頭頂上寶劍的動向。那寶劍斜飛而出,不偏不倚,正好朝著班豹的脖頸而去。隻聽“哢嚓”一聲響亮,仿若驚雷在耳邊炸開,班豹的頭顱瞬間與身體分離,墜落在地,鮮血如噴泉般四濺而出,灑在周圍的土地上。
孫燕在疾馳中聽到身後傳來這一聲悶響,心中猛地一揪,下意識地迴頭望去。這一眼,讓他的雙眼瞬間瞪大,臉上滿是不可置信與悲痛欲絕。隻見班豹已經身首異處,倒在塵埃之中,鮮血將周圍的土地都染成了暗紅色。孫燕的眼眶瞬間紅了,淚水不受控製地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模糊了他的視線。他心如刀絞,痛惜地想著:班豹啊班豹,你是如此忠勇的一條好漢,今日竟這樣不明不白地死於秦賊之手,叫我如何對得起你!
但孫燕也知道此刻形勢危急,不敢有片刻停留,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策馬直奔吊橋,雙手攏在嘴邊,朝著城上大聲唿喊:“開門!快開門!”城上的軍兵們聽到唿喊聲,紛紛探出頭來張望,一眼便認出了是孫燕歸來,立刻有人轉身飛報昭王:“報——孫燕少爺迴來了!”
昭王此刻正與屈產在敵樓上商討守城的策略,聽聞孫燕迴來,他眼睛一亮,急忙與屈產一同快步下城迎接。
孫燕一見到昭王,立刻翻身下馬,“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抱拳行禮:“臣孫燕,拜見吾主。”
昭王見孫燕歸來,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禦外甥快快平身,你此行前往臨淄取救之事辦得如何了?”
孫燕站起身來,眼中閃過一抹堅定的光芒:“托吾主的洪福,臣已順利上天台山,拜請臣叔下山。臣叔率領著人馬,前來相助。此刻他們已經在西門安營紮寨,臣特來向吾主報號。”
昭王聞聽此言,喜上眉梢,連拍大腿:“好!好!好!吾外甥此番辛苦了,你叔父能來相助,實乃我趙國之幸啊!”隨即,昭王與孫燕、屈產一同迴到禦敵樓,傳旨擺駕迴宮,各官員們也紛紛相隨,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迴到了金鑾殿。
昭王登上大殿,端坐龍椅之上,命屈產寫了一道請啟,而後差遣八位大臣恭敬地捧著,請啟,又點了五百禦林軍,讓他們跟隨孫燕從南門出城,繞道直奔齊營,去請孫臏進城,孫燕領命。
昭王在金鑾殿上,目光看著孫燕,語重心長地說道:“孫燕啊,你叔父孫臏乃是當世奇才,有他相助,我趙國必定能夠轉危為安。你此番前去,務必要將他請來,切不可有任何差池,否則趙國危矣。”
孫燕抱拳行禮,聲音鏗鏘有力:“臣領旨!臣定不負吾主所托,哪怕拚上性命,也要將叔父請來!”
孫燕帶領著禦林軍,穿過南門,小心翼翼地繞過敵軍的眼線,馬不停蹄地直奔齊營而去。
再說王翦在戰場上得勝而歸,滿臉得意之色,大步走進中軍帳,朝著元帥章邯抱拳行禮,高聲報功:“元帥在上,今日末將在戰場上得到消息,那孫燕前往臨淄求援,甚至上到天台山請來了孫臏,領著人馬來到易州助戰,如今已在西門安營紮寨。那孫燕方才企圖進城報號,卻被我用寶劍斬了他的家將,孫燕嚇得敗逃進城。末將特來報明此事。”
章邯原本正端坐在帥位上,聽聞這個消息,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雙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驚出了一身冷汗,半晌都沒能說出話來。
王翦見章邯如此模樣,不禁有些不解,問道:“元帥聞得孫臏到來,為何如此驚懼?這孫臏到底是何許人也?”
章邯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你有所不知,這孫臏在雲夢山學藝多年,得到了三卷天書,據說他能知過去未來之事,神通廣大,道法無邊,列國之中,提起他的名字無不聞風喪膽。你我二人恐怕絕非他的對手。依我之見,不如速速奏知主上,收兵迴國,以免我三軍將士慘遭毒手,性命不保啊。”
王翦聽後,卻不屑地笑了笑,露出一絲輕蔑的神情:“元帥此言差矣。我秦國應運而興,乃是天命所歸,注定要平定六國,號令天下。聖天子自有百靈相助,他孫臏不過是一個小小謀士,豈能阻攔我大秦的鐵騎?元帥且請寬心,待末將和他在戰場上見個高下,管保無事。”
章邯看著王翦自信滿滿的樣子,心中雖然依舊疑慮重重,但也被王翦的豪氣所感染,微微點了點頭:“既然王將軍如此有信心,那我等就依計行事。不過,將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需小心應對才是。”
王翦見章邯同意,便再次抱拳行禮,辭別元帥,迴到自己的大營去了。迴到營帳後,王翦坐在案前,心中暗自思量:這孫臏雖然名聲在外,但我王翦也不是好惹的。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大的本事,敢來與我大秦為敵。他決定親自上陣,與孫臏一決雌雄。他深知,這場與孫臏的戰鬥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他必須全力以赴,為秦國贏得勝利。
與此同時,章邯在中軍帳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不安。他深知孫臏的厲害,但也明白王翦的自信並非毫無道理。他暗自決定,無論這場戰鬥的結果如何,他都要為秦國的將士們做好最壞的打算,盡量減少傷亡。
再說孫燕肩負著昭王的重托,帶領著八位大臣和五百精兵,一路風餐露宿,風塵仆仆地終於抵達了齊營。他們在營外迅速紮下營寨,孫燕立刻下馬,急匆匆地走進營中,四處尋找叔父孫臏。
見到孫臏後,孫燕快步上前,急切地說道:“叔父,昭王有旨,請您即刻出營迎接。”
孫臏聽聞,立刻命令手下人快速排開香案,然後大開營門,親自率領眾人走出營外迎接。八位大臣見到孫臏親自出迎,不敢怠慢,便捧著請啟,恭敬地直進營門。孫臏見狀,連忙跪地叩頭,雙手高舉接過請啟,而後將請啟捧至香案上,虔誠地跪讀一遍。讀完後,孫臏起身,與各大朝臣一一見禮。隨即,他傳令拔營起寨,決定仍從繞道而行,以避開敵軍,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衝突。
不久,他們順利抵達了南門城下。城上的燕軍早已得到消息,急忙打開城門迎接。孫臏一行人浩浩蕩蕩地直接上到了金鑾殿。昭王一見到孫臏,立刻起身離開龍座,率領各臣快步迎下丹墀。
孫臏見昭王親自出迎,心中感動,忙搶上幾步,跪下叩頭:“孫臏拜見吾主。”
昭王親手扶起孫臏,一同走上大殿,賜座於孫臏。孫臏謝恩後坐下,孫燕、李叢率領眾將,在台階下整齊地山唿叩頭。
昭王往下一看,隻見眾將身著鮮豔的盔甲,有的穿紅著綠,有的戴紫披藍,個個英姿颯爽,氣宇軒昂,氣勢如虹。不禁好奇地問道:“這是哪裏來的將領?怎的如此威風?”
孫臏起身奏道:“迴吾主,那是臨淄一幹眾將,聽聞趙國有難,特來助吾主一臂之力。”
昭王聽後,傳旨免禮平身。眾將叩頭謝恩後起身。昭王隨即命光祿寺擺設素筵,為禦外甥孫燕接風洗塵。齊國眾將,則另在偏殿受到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