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領著蒯文通從營帳中走出。那時候,天色剛破曉,天空還帶著一絲朦朧的霧氣。孫臏仰頭望向天空,這一望,整個人都愣住了,臉上瞬間沒了血色,嚇得魂飛魄散。他定了定神,緩緩移動腳步,低頭歎息道:“我的災難到了,天數難逃,命該如此啊。”
蒯文通滿心疑惑,忙問:“師叔觀天,為何這般大驚小怪呀?”孫臏皺著眉頭,神色凝重地說:“你有所不知,你看看我的本命星往哪兒去了。”蒯文通趕忙抬頭仔細觀瞧,隻見滿天星鬥,閃爍著耀眼光芒,可奇怪的是,師叔的本命星竟不見蹤影。
孫臏說:“我的本命星被人家攝去了。”蒯文通驚訝地說道:“師叔的本命星,誰敢拘攝呀?”孫臏搖了搖頭,說:“你有所不知,這是天機妙術,災難臨頭了。如今黃叔陽戰敗,他請了萬花山的魏天民擺下一座誅仙陣。雖說妖道狠毒,但也是我命中注定的大難。他用拘魂法,把我的本命星辰叫去了。在六日之內,我的性命就保不住了。這真是我修煉一場,毫無結果。爭名奪利又有什麽用呢?若是明日性命不保,縱然名列仙班,也毫無意義。”
蒯文通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既是他擺下陣來,咱們也有本事破他的陣勢,他也奈何不了咱們,師叔何必如此慌張。”
孫臏冷笑著對蒯文通說:“這誅仙陣,可不是一般的陣勢。去是死,不去也是死。依我看,還是去打陣才好。這六日裏,還有一分解教。我這兒有一道柬帖,交給你,我進陣三天之後,你才能打開看,按照柬帖行事。軍營裏的事務都由你掌管,千萬不要發兵遣將進陣。記住我的話,一切都要小心。”蒯文通接過柬帖,拜了拜,這時天色已經大亮。
孫臏起身升帳,開始布置軍情。忽然有遠哨藍旗來報告:“啟稟南郡王爺,西地秦營東南角處,擺下一座營盤,十分嚴整,不敢不報,請求下令定奪。”孫臏聽了,把仙袍袖子一甩,示意那名軍士退下。
不一會兒,轅門旗牌來報告:“秦營來了一位道人,騎著鹿舉著杖,在營門討戰,要請王爺會麵,報明定奪。”孫臏聽了,吩咐傳鼓聚將。一時間,鼓聲如雷。十二門徒和大小戰將都來到帳前,向孫臏行禮。
孫臏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各位將軍,貧道從天台下來,一心想報父兄之仇。沒想到遇到黃叔陽,他把萬花山的妖道魏天民請下山來,在東南角擺下了誅仙陣。現在營外討戰,我這次出陣,恐怕兇多吉少。各位將軍要好好守住大營,軍旅之事交給蒯文通掌管,大家都不要輕舉妄動。”
孫燕聽了,不以為然地說:“三叔為什麽要怕他?一個陣勢能有什麽難的。我跟您說,當年荊軻山單人獨馬,踹他的五虎群羊陣,殺得秦兵膽戰心驚,一天一夜都沒把我困住。三叔您神通廣大,別說一座,就是十座百座,也奈何不了您。三叔您別把他放在眼裏。”
孫臏皺著眉頭,一臉嚴肅地對眾人說道:“你們有所不知,這可不是一般的陣勢,乃是金沙誅仙陣。陣內有天神天將、陰兵、鬼魂,還有各種邪寶,厲害得很呐!”李叢聽了,把胸脯一挺,滿不在乎地說:“師父,弟子跟著您下山,就是為了保護您。今天師父進陣,弟子也一定要跟著進去。管他什麽天神、天將、妖術、邪寶,隻要弟子這把刀在手,管他什麽吞牛陣,都能砍出一條血路來!弟子願意去!”孫燕和其他眾門徒也都紛紛叫嚷著要一同進陣。
孫臏見大家都要跟著自己進陣,大聲喝道:“好孽障!人家不是請我去赴宴,你們都要跟著去。這是我掏心窩的話,你們都給我好好守著大營,防備秦兵衝踩才是要緊事!”眾人見孫臏如此堅決,雖然心裏不情願,也隻得無奈地停下腳步。
孫燕歎了口氣,把牛攏住,李叢和吳勝壓好蹬。營門處三聲炮響,引仙旗在前,十二門徒分為左右兩列。孫臏催動牛往戰場走去。他抬眼望去,隻見對麵一個道人,麵如滿月,鶴發童顏,跨著鹿舉著杖。孫臏知道此人就是魏天民,便在牛背上拱手說道:“真人請了!請問真人是哪座名山,在何處修煉,道號大名啊?”魏天民看到孫臏,也拱手迴應道:“請了!來者莫非是南郡王孫臏?我貧道乃是萬花山萬花洞煉氣士魏天民。”孫臏道:“原來是魏真人,久仰大名啊!不知燕人有何得罪之處,勞真人下山與我這出家人作對?”
魏天民微微眯起眼睛,語氣平和地說道:“南郡王,你既沒有冒犯我,我也沒有得罪你。西地秦王奉玉帝敕旨,千佛牒文,興兵並吞六國。兵困易州,你卻逆天而行,憑借著神通法術下山,要保易州的江山。你拐打王翦、火燒金子陵,還把藥藍山黃叔陽打得大敗,欺負同道,隻顯自己的能耐。所以貧道下山,勸你迴營撤兵,勸昭王及早納表請降,上順天意,下免生靈塗炭,這樣彼此也能不傷和氣。”
孫臏聽了,嘴角微微上揚,輕笑一聲道:“真人,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燕人的父兄侄女,一家四口都死於王翦之手。我下山,不敢說報舉家之仇,隻為燕丹貴人,她是我的母親,年高無罪。我下山,將父兄殯葬,把老母親送上山頭,那時我便歸山入洞。不想王翦領兵與我動手,我怎會輕易放過他。這是燕人為父兄之事,所以我下山了。再說真人你不在山上靜坐修煉,卻沾染紅塵,就為了一口氣,下山爭名奪利,這難道不是妄動癡傻嗎,這在燕人看來是不可取的。”
魏天民臉色一沉,表情嚴肅起來,說道:“你巧言花語,我也不與你廝殺動手。我在東南角擺了一個小小的陣勢,你有本事進我陣中走一走,出得陣來,我就奏知秦王,講和撤兵解圍。你若出不得陣去,休怪貧道心狠,定讓你性命不保。”孫臏聽了,頓時怒目圓睜,大聲吼道:“哼,你能有多少法力,竟敢口出狂言!你快引路,我若破不了這陣,就枉為天台洞的廣文!”
魏天民聞言,雙腿一夾鹿腹,梅花鹿便撒開蹄子,往本陣中奔去。
孫臏坐在青牛背上,使勁一甩鞭子,青牛撒開蹄子,一路追趕著魏天他聽得身後鑾鈴響個不停,迴頭一看,隻見十二門徒騎著馬也追了上來。孫臏立刻大聲喝斥道:“都別跟過來!趕緊迴大營好好防守,不然我先把你們狠狠打一頓拐。死在我手裏總比死在別人手裏強!”眾人聽到這話,才趕緊勒住韁繩,停了下來。
孫臏轉身繼續跟著魏天民,早有人跑去報告王翦。王翦聽了,心裏一陣高興,自言自語道:“好個孫臏,今天也中了我家真人的計。”他趕緊傳令三軍閃開道路,孫臏駕著青牛,穿過了誅仙陣的大圈。魏天民在前頭,孫臏在後麵,兩人一同往東門走去。
蒯文通滿心疑惑,忙問:“師叔觀天,為何這般大驚小怪呀?”孫臏皺著眉頭,神色凝重地說:“你有所不知,你看看我的本命星往哪兒去了。”蒯文通趕忙抬頭仔細觀瞧,隻見滿天星鬥,閃爍著耀眼光芒,可奇怪的是,師叔的本命星竟不見蹤影。
孫臏說:“我的本命星被人家攝去了。”蒯文通驚訝地說道:“師叔的本命星,誰敢拘攝呀?”孫臏搖了搖頭,說:“你有所不知,這是天機妙術,災難臨頭了。如今黃叔陽戰敗,他請了萬花山的魏天民擺下一座誅仙陣。雖說妖道狠毒,但也是我命中注定的大難。他用拘魂法,把我的本命星辰叫去了。在六日之內,我的性命就保不住了。這真是我修煉一場,毫無結果。爭名奪利又有什麽用呢?若是明日性命不保,縱然名列仙班,也毫無意義。”
蒯文通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既是他擺下陣來,咱們也有本事破他的陣勢,他也奈何不了咱們,師叔何必如此慌張。”
孫臏冷笑著對蒯文通說:“這誅仙陣,可不是一般的陣勢。去是死,不去也是死。依我看,還是去打陣才好。這六日裏,還有一分解教。我這兒有一道柬帖,交給你,我進陣三天之後,你才能打開看,按照柬帖行事。軍營裏的事務都由你掌管,千萬不要發兵遣將進陣。記住我的話,一切都要小心。”蒯文通接過柬帖,拜了拜,這時天色已經大亮。
孫臏起身升帳,開始布置軍情。忽然有遠哨藍旗來報告:“啟稟南郡王爺,西地秦營東南角處,擺下一座營盤,十分嚴整,不敢不報,請求下令定奪。”孫臏聽了,把仙袍袖子一甩,示意那名軍士退下。
不一會兒,轅門旗牌來報告:“秦營來了一位道人,騎著鹿舉著杖,在營門討戰,要請王爺會麵,報明定奪。”孫臏聽了,吩咐傳鼓聚將。一時間,鼓聲如雷。十二門徒和大小戰將都來到帳前,向孫臏行禮。
孫臏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各位將軍,貧道從天台下來,一心想報父兄之仇。沒想到遇到黃叔陽,他把萬花山的妖道魏天民請下山來,在東南角擺下了誅仙陣。現在營外討戰,我這次出陣,恐怕兇多吉少。各位將軍要好好守住大營,軍旅之事交給蒯文通掌管,大家都不要輕舉妄動。”
孫燕聽了,不以為然地說:“三叔為什麽要怕他?一個陣勢能有什麽難的。我跟您說,當年荊軻山單人獨馬,踹他的五虎群羊陣,殺得秦兵膽戰心驚,一天一夜都沒把我困住。三叔您神通廣大,別說一座,就是十座百座,也奈何不了您。三叔您別把他放在眼裏。”
孫臏皺著眉頭,一臉嚴肅地對眾人說道:“你們有所不知,這可不是一般的陣勢,乃是金沙誅仙陣。陣內有天神天將、陰兵、鬼魂,還有各種邪寶,厲害得很呐!”李叢聽了,把胸脯一挺,滿不在乎地說:“師父,弟子跟著您下山,就是為了保護您。今天師父進陣,弟子也一定要跟著進去。管他什麽天神、天將、妖術、邪寶,隻要弟子這把刀在手,管他什麽吞牛陣,都能砍出一條血路來!弟子願意去!”孫燕和其他眾門徒也都紛紛叫嚷著要一同進陣。
孫臏見大家都要跟著自己進陣,大聲喝道:“好孽障!人家不是請我去赴宴,你們都要跟著去。這是我掏心窩的話,你們都給我好好守著大營,防備秦兵衝踩才是要緊事!”眾人見孫臏如此堅決,雖然心裏不情願,也隻得無奈地停下腳步。
孫燕歎了口氣,把牛攏住,李叢和吳勝壓好蹬。營門處三聲炮響,引仙旗在前,十二門徒分為左右兩列。孫臏催動牛往戰場走去。他抬眼望去,隻見對麵一個道人,麵如滿月,鶴發童顏,跨著鹿舉著杖。孫臏知道此人就是魏天民,便在牛背上拱手說道:“真人請了!請問真人是哪座名山,在何處修煉,道號大名啊?”魏天民看到孫臏,也拱手迴應道:“請了!來者莫非是南郡王孫臏?我貧道乃是萬花山萬花洞煉氣士魏天民。”孫臏道:“原來是魏真人,久仰大名啊!不知燕人有何得罪之處,勞真人下山與我這出家人作對?”
魏天民微微眯起眼睛,語氣平和地說道:“南郡王,你既沒有冒犯我,我也沒有得罪你。西地秦王奉玉帝敕旨,千佛牒文,興兵並吞六國。兵困易州,你卻逆天而行,憑借著神通法術下山,要保易州的江山。你拐打王翦、火燒金子陵,還把藥藍山黃叔陽打得大敗,欺負同道,隻顯自己的能耐。所以貧道下山,勸你迴營撤兵,勸昭王及早納表請降,上順天意,下免生靈塗炭,這樣彼此也能不傷和氣。”
孫臏聽了,嘴角微微上揚,輕笑一聲道:“真人,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燕人的父兄侄女,一家四口都死於王翦之手。我下山,不敢說報舉家之仇,隻為燕丹貴人,她是我的母親,年高無罪。我下山,將父兄殯葬,把老母親送上山頭,那時我便歸山入洞。不想王翦領兵與我動手,我怎會輕易放過他。這是燕人為父兄之事,所以我下山了。再說真人你不在山上靜坐修煉,卻沾染紅塵,就為了一口氣,下山爭名奪利,這難道不是妄動癡傻嗎,這在燕人看來是不可取的。”
魏天民臉色一沉,表情嚴肅起來,說道:“你巧言花語,我也不與你廝殺動手。我在東南角擺了一個小小的陣勢,你有本事進我陣中走一走,出得陣來,我就奏知秦王,講和撤兵解圍。你若出不得陣去,休怪貧道心狠,定讓你性命不保。”孫臏聽了,頓時怒目圓睜,大聲吼道:“哼,你能有多少法力,竟敢口出狂言!你快引路,我若破不了這陣,就枉為天台洞的廣文!”
魏天民聞言,雙腿一夾鹿腹,梅花鹿便撒開蹄子,往本陣中奔去。
孫臏坐在青牛背上,使勁一甩鞭子,青牛撒開蹄子,一路追趕著魏天他聽得身後鑾鈴響個不停,迴頭一看,隻見十二門徒騎著馬也追了上來。孫臏立刻大聲喝斥道:“都別跟過來!趕緊迴大營好好防守,不然我先把你們狠狠打一頓拐。死在我手裏總比死在別人手裏強!”眾人聽到這話,才趕緊勒住韁繩,停了下來。
孫臏轉身繼續跟著魏天民,早有人跑去報告王翦。王翦聽了,心裏一陣高興,自言自語道:“好個孫臏,今天也中了我家真人的計。”他趕緊傳令三軍閃開道路,孫臏駕著青牛,穿過了誅仙陣的大圈。魏天民在前頭,孫臏在後麵,兩人一同往東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