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李叢灰頭土臉地敗進青紗帳,扯著嗓子大喊:“哎呀,不好了,被人家打壞了,師父快過來瞧瞧。”孫臏聞聲抬頭,隻見李叢滿臉紅腫,眼內重傷,那模樣十分狼狽。孫臏皺了皺眉頭,問道:“怎麽會被打成這樣?”李叢喘著粗氣,把之前發錘打敗道人、追趕下去,沒防備被秦猛發石打傷的事詳細說了一遍。


    孫臏聽後,安慰道:“沒事。”接著喊道:“蒯文通賢侄,過來一下。”有人可能會好奇,孫臏為啥叫蒯文通侄子呢?原來蒯文通是金眼毛遂的弟子,毛遂與孫臏是八拜之交,結為兄弟,所以蒯文通就跟著毛遂,與孫臏有了叔侄的關係。


    孫臏對蒯文通說道:“文通,你去把我的丹藥取一丸,用陰陽水研開,給李叢搽在臉上。”蒯文通連忙答應,快速取來丹藥,小心翼翼地用陰陽水研開,然後輕輕給李叢搽在臉上。神奇的是,剛搽上,李叢臉上的腫就消了下去,傷口也慢慢愈合,恢複了原樣。李叢感激地叩謝後,退了下去。


    此時孫臏看著李叢戰敗的模樣,心裏很不是滋味,眉頭緊鎖。他本就精通奇門遁甲、未卜先知,自然知道黃叔陽下山是因為五難未滿。這五難分別是:假裝風魔,遭受刖足之苦,此為一難;章何鬥智,被龐涓用針頭七箭法鎖喉,此為二難;絕席陣,此為三難;陰陽陣,此為四難;黃叔陽擺下這五行金砂誅仙陣,此為五難。孫臏心裏明白,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不敢逆天而行。


    秦王在寶頂黃羅帳上擺下筵席,大宴群臣,為朱、秦二道人賀功。第二天,秦王升帳,王翦上前奏道:“啟奏吾主,臣的傷已經痊愈,今日想臨陣討戰,定要抓住孫臏,報那拐腿之仇。”他話還沒說完,黃叔陽就走上前,開口道:“殿西侯,你先別急著臨陣。貧道下山後還沒立寸功,今天就讓我去會會孫臏,把這個斷足的家夥抓來交給殿西侯,任由你處置。”王翦趕忙道謝:“有勞祖師施展法力,為弟子報這一拐之仇,定當不忘厚恩。”秦王聽了,暗自高興,拱手問道:“真人既然要臨敵,需要多少人馬呢?”黃叔陽胸有成竹地說:“隻需三千人馬,足夠貧道調遣了。”秦王當即傳旨,調了三千人馬給黃真人。


    黃叔陽接了聖旨,來到大帳,升坐中軍。他對眾人說道:“元帥,你領兵五百,在東邊埋伏。殿西侯領兵五百,在西邊埋伏。趙將軍,你領兵五百,在南邊埋伏。王將軍,你領兵五百,在北邊埋伏。金國師,你領兵五百,在中央埋伏。貧道今日與孫臏會戰,要是能得勝,你們就催動兵馬,衝亂他的大營。要是我敗了,孫臏必定追趕我,你們就催動兵馬去踏他的大營,讓他首尾不能相顧,保證一戰成功。”金子陵與章邯、王翦、趙高、王賁等,齊聲領命,各自帶兵分頭埋伏去了。


    黃叔陽告別秦王,帶著五百人馬,與朱、秦二位道人跨上腳力,手提茶條杖,氣勢洶洶地衝出營去。他吩咐士兵們展旗放炮,朝著燕營進發。三聲炮響過後,隊伍簇擁著向前行。


    來到燕營前,黃叔陽用茶條杖一指,大聲喝道:“轅門軍校聽著,今有秦國請來的藥藍山三洞真人,前來挑戰,快叫你們家南郡王出來答話!”藍旗不敢耽擱,急忙飛報青紗帳。


    孫臏聽到消息,心想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看來是躲不過了,得小心提防。他隨即拔了一支令箭,對孫燕、李叢、展能、展力、展勝五將說道:“你們各領兵離營五裏,四麵埋伏好。聽到雷響為號,就往中營殺來,把秦兵圍個水泄不通,一個都別放過。”眾將領命,各自分頭埋伏去了。


    孫臏又轉身對蒯文通說:“文通賢侄,你拿著我這道靈符,到離營五裏的高埠之處。等秦兵到了咱們大隊,你就把這道符燒了。聽到空中雷響,便迴營保守大隊。”文通領命而去。


    孫臏整理了一下豆青袍,束緊腰帶,架起拐騎上牛,帶著馬殄、解進等八位門徒,率領五百家將,走出了大隊。一聲炮響,營門打開。


    黃叔陽聽到大炮響,抬頭望去,隻見兩杆引仙旗左右分開,一隊軍兵簇擁著八位大漢從營中走出,左右兩邊分開站立。這八位大漢個個雄威赳赳,頭頂著盔,束著甲,身著紅、綠、紫、藍等各色鮮豔的衣服,顯得十分英武。又一聲炮響,隨後一杆纛旗被風吹得獵獵作響,旗上鬥大的金字清晰地顯現出“南郡王”三字。旗角下一頭盤角青牛緩緩走出,牛背上坐著一位仙人,正是孫臏。


    黃叔陽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驚歎:“怪不得這孫臏名聞天下,果然行兵有法,與眾不同。”他隨後用茶條杖指著孫臏,大聲喊道:“刖夫,你往哪裏走?貧道在此已經等候多時了。還不趕緊下騎,給我叩頭麽?”


    孫臏微笑著說:“原來是師叔來了。我燕人六根不全,實在難以行全禮,還望師叔諒解。”


    黃叔陽一聽,怒喝道:“好孽障,人人都說刖夫多詐,今日看來果然奸巧無比。我在你營門討戰,營旗牌難道沒報給你知道?你怎會不知我在此討戰,還竟敢率領眾將,耀武揚威,響炮出營,分明是要與我對敵,如今還敢巧言掩飾。你要是識時務,就趕緊去奏知昭王,早早納降表,萬事都好說;稍有遲延,我就叫你立刻性命不保,你好好想想吧。”


    孫臏聽了,冷笑一聲道:“師叔少發癡言。知彼知己,百戰百勝。你在藥藍山修真,何苦聽信讒言下山來與我燕人作對。俗話說‘當場不讓父,舉手不留情’。”


    黃叔陽聽了,更加憤怒,吼道:“好孽障,誰要你讓!”說著,催開梅花鹿,舉起茶條杖,朝著孫臏的頭就打了過去。


    孫臏舉拐架開,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急切地說道:“師叔且慢動手!我燕人在師叔跟前,從未有過冒犯之舉。您想想,我燕人一家,父兄四口,都被王翦所害。我的侄兒孫燕,奉祖母之命,上天台山苦苦哀求我下山,我實在是沒辦法才下山的。師叔您若有父兄之仇,會報還是不會報呢?我如今也不說報舉家之仇,隻求能將父兄的屍靈安葬,讓老母公主貴人平安,秦國與天下講和,我就轉迴天台,不再留戀這塵世了。師叔您可是明事理的人,慈悲愛憐之心想必也是有的。您看看,師侄與王翦有殺父深仇,您不肯下山,又不能幫侄伸冤報仇,卻在陣前與我會戰。師叔您仔細想想,到底誰對誰錯。若真動起手來,可就顯得沒情義了。”


    黃叔陽皺著眉頭,哼了一聲,說道:“好孽障,你說的都是一己私語。你難道不知秦王並吞六國,並非私自興兵,既有千佛牒文,又有玉帝敕旨。你手持三卷天書,拐打王翦,火燒金子陵,難道不怕五雷轟頂嗎?我此次下山,本就有意舍命,想幫你消災免禍。可沒想到你竟如此大膽胡行,實在是情理難容。”說罷,手舉茶條杖,又狠狠打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周哥並收藏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