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又一次施展遁甲之法,將人馬隱藏得嚴嚴實實。這日夜晚,金子陵在觀星台觀測星象,見星象顯示孫臏已命喪王翦之手,心中大喜,覺得機不可失,於是打算派遣將領,趁夜攻城。他心想,這正是一舉拿下易州的好時機。
孫臏在營中,正觀察著秦營。隻見秦營中一股殺氣直衝鬥牛,他掐指一算,便知其中端倪。心中暗自得意,低聲自語道:“哼,今晚我定要大破秦兵,讓他們片甲不留,好好見識一下仙家的厲害。”
說罷,他來到營帳中的青紗帳前坐下,把十二門徒召集到跟前。眾人紛紛行禮,齊聲道:“師父安好。”孫臏麵色嚴肅,拿起筆寫了幾聯柬貼,然後大聲說道:“眾位賢徒聽好了,今晚三更,秦賊就會帶兵攻城。你們務必小心破敵,若有違反軍令,軍法絕不饒恕。”眾將齊聲應道:“謹遵師父教誨,願聽軍令。”
孫臏拿起一支令箭,把寫好的柬帖遞給孫燕,說道:“孫燕,你拿著這令箭和柬帖,進城去保守城池,按照柬帖上的指示行事。”孫燕接過令箭和柬帖,迴到自己帳中,迫不及待地把柬帖拆開。隻見上麵寫著:“進城奏知昭王,北門上要放置無數水缸,三更時不許任何人擅自到那裏,自有調遣。南門上要多放擂木、滾石、灰瓶、炮子,三更的時候,秦賊攻進來,就一齊往下亂打。西門上要設立白旗一麵,旗腳下擺列刀槍劍戟伺候,也不許一人行走。這三門的防範至關重要。”孫燕看完後,飛身上馬,迅速朝城裏奔去。
孫臏站在營帳中央,神色嚴肅,又拔了兩枝令箭,兩聯柬貼,高聲喊道:“馬升、解信,你倆過來接令箭,照柬帖行事,千萬不能出差錯。”馬升和解信趕緊上前接過令箭和柬貼,退到一旁,湊在一起把柬帖拆開。馬升眉頭一皺,念道:“速進城奏知昭王,把草廠內的草,即刻發動民力,全部運出城去,在離易州五裏的地方,按三門的方向鋪墊,要鋪得寬寬足足有五裏多。這可得趕緊去辦,不能耽擱。”解信接著說道:“還得速進城奏知昭王,讓他派一千士兵,把火藥局打開,用簍子裝著硫磺焰硝,抬出城去,按照那三門上幹草的位置,把火藥硫磺焰硝照式鋪好,再用一層黃土蓋上。等易州敵樓上信火一起,就命令這一千步兵,帶著火繩,趕緊往關下逃命,一定不能有閃失。”兩人對視一眼,二話不說,一個去催草,一個去領火藥,分頭行動去了。
孫臏又轉頭看向宋龍、魏虎二人,說道:“你們倆領一千人馬,到易州正南的野豬林埋伏著。等到三更火起,你們這一千人馬就在那裏放炮搖旗,呐喊助威。要是有秦營的小股士兵逃出來,可不能放過,軍法處置。”宋龍和魏虎領命道:“放心吧師父,我們一定照辦。”
接著又對吳信、吳光說:“你們倆領一千人馬,在易州正北門處十裏的高阜鬆林埋伏。三更火起時,你們就放炮搖旗助威。要是有秦兵逃脫,按軍法處置。”吳信和吳光趕緊點頭,說道:“知道了師父,保證完成任務。”
然後又對吳能、吳勝說:“你們倆領一千人馬,在西門左右埋伏。隻要看到有秦兵爬城,信火一起,你們就率領眾兵呐喊助威。要是遇到水淹秦軍,就把他們生擒,一個都不許放走。”吳能和吳勝領命道:“好嘞師父,我們一定把住西門。”
最後對展得能、展得信、展得海三人說:“你們各自領兵三百,帶著撓鉤砍刀,在三門上埋伏。三更時分,秦營炮響,會有假天神攻城,你們就用撓鉤鉤倒,砍刀斬盡,一個活口都別留。”三人齊聲應道:“遵令!”
孫臏又對李叢、展力說:“你倆領一千人馬,在易州東南掘開地道,埋好地雷。秦兵看到三麵火起,肯定會往這個方向逃。你們聽炮響為號,引著地雷,然後趕緊帶兵衝上高台,砍倒皂旗,打破妖鼓。雖然不能抓住金子陵,但也能讓他魂飛魄交代。”李叢和展力領命道:“師父放心,我們一定完成任務。”
孫臏調遣完畢,十二門徒各自按照安排,分頭行動去了。
話說金子陵傳下令來,讓營裏的士兵們一更埋鍋做飯,二更披掛整齊,三更就出發。所有人都嘴裏銜著枚,馬匹也都摘下鈴鐺,一切準備妥當,悄無聲息地準備攻城。命令下達完,金子陵帶著幾名軍士,向秦王叩辭後,就出了大營。
他來到營盤的東南角下,登上法台。隻見他洗淨雙手,拿起香來,虔誠地拜過天地。接著用朱砂書寫了幾道靈符。這邊他在台上念念有詞,那邊孫臏早已架著拐騎牛,飛到了空中。孫臏看到子陵在台上作法請神,心中暗忖道:“我且在這兒看看他到底要搞什麽名堂。”
子陵在台上口誦真言,腳踏罡步鬥,把一道靈符燒了。孫臏在雲端就把靈符接了去。子陵請了半天,卻不見神將降臨,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又把第二道靈符焚化,結果又被孫臏接去了。子陵見符法不靈,心中惱怒,便披散著頭發,仗劍而立,嘴裏念著真言。孫臏在空中暗自好笑,心想:“看他這樣子,我且將計就計,也用他一用,先不拆穿他。”
刹那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隻見五雷滾滾而來。孫臏見狀,開口問道:“尊神這是要去哪裏呀?”雷神躬著背,恭敬地說道:“無事不敢隨便行動,金子陵用法旨相召,不知有何事?”孫臏說:“我也借重一下,麻煩三更時分,尊神到易州北門,大震雷霆,千萬不要有誤。”雷神答應道:“謹遵法旨。”孫臏又說:“既然金國師召你,那就去吧。”眾神辭別了孫臏,便墜雲而下,來到法台前,齊聲問道:“法官相召,要在何處使用?”子陵說道:“無事不敢褻瀆,煩勞尊神大展雷聲,引動那二十四麵凡鼓,都到易州的三門。雷霆響亮,震昏燕國君民,好方便攻城。”眾神齊聲答應,紛紛起立雲端。
天交三更,子時初刻,秦營兵將人馬都銜枚摘鈴,偃旗息鼓。蒙恬帶著三十名大漢,腳踩高蹺,假裝天神,在易州的南北西三門爬城。隨後步兵們各自扛著軟梯,在黑暗中都來到了城下。一聲炮響,三處步兵各上了雲梯,奮力往上攻打。子陵吩咐那二十四名鼓手,把鼓擂起來,又用二麵鏡子在空中一照,這威力可不得了。一上一下,就像閃電一般。那鼓擂起來,比雷還響。子陵在台上搖動令牌,雷公雷母真雷真閃,一起發作。那二十四麵凡鼓都被攝到了半空雲裏。一聲齊響,隻震得地動山搖,一座易州城仿佛都要被震塌了。步兵們拚了命地往上攻打。
孫臏在營中,正觀察著秦營。隻見秦營中一股殺氣直衝鬥牛,他掐指一算,便知其中端倪。心中暗自得意,低聲自語道:“哼,今晚我定要大破秦兵,讓他們片甲不留,好好見識一下仙家的厲害。”
說罷,他來到營帳中的青紗帳前坐下,把十二門徒召集到跟前。眾人紛紛行禮,齊聲道:“師父安好。”孫臏麵色嚴肅,拿起筆寫了幾聯柬貼,然後大聲說道:“眾位賢徒聽好了,今晚三更,秦賊就會帶兵攻城。你們務必小心破敵,若有違反軍令,軍法絕不饒恕。”眾將齊聲應道:“謹遵師父教誨,願聽軍令。”
孫臏拿起一支令箭,把寫好的柬帖遞給孫燕,說道:“孫燕,你拿著這令箭和柬帖,進城去保守城池,按照柬帖上的指示行事。”孫燕接過令箭和柬帖,迴到自己帳中,迫不及待地把柬帖拆開。隻見上麵寫著:“進城奏知昭王,北門上要放置無數水缸,三更時不許任何人擅自到那裏,自有調遣。南門上要多放擂木、滾石、灰瓶、炮子,三更的時候,秦賊攻進來,就一齊往下亂打。西門上要設立白旗一麵,旗腳下擺列刀槍劍戟伺候,也不許一人行走。這三門的防範至關重要。”孫燕看完後,飛身上馬,迅速朝城裏奔去。
孫臏站在營帳中央,神色嚴肅,又拔了兩枝令箭,兩聯柬貼,高聲喊道:“馬升、解信,你倆過來接令箭,照柬帖行事,千萬不能出差錯。”馬升和解信趕緊上前接過令箭和柬貼,退到一旁,湊在一起把柬帖拆開。馬升眉頭一皺,念道:“速進城奏知昭王,把草廠內的草,即刻發動民力,全部運出城去,在離易州五裏的地方,按三門的方向鋪墊,要鋪得寬寬足足有五裏多。這可得趕緊去辦,不能耽擱。”解信接著說道:“還得速進城奏知昭王,讓他派一千士兵,把火藥局打開,用簍子裝著硫磺焰硝,抬出城去,按照那三門上幹草的位置,把火藥硫磺焰硝照式鋪好,再用一層黃土蓋上。等易州敵樓上信火一起,就命令這一千步兵,帶著火繩,趕緊往關下逃命,一定不能有閃失。”兩人對視一眼,二話不說,一個去催草,一個去領火藥,分頭行動去了。
孫臏又轉頭看向宋龍、魏虎二人,說道:“你們倆領一千人馬,到易州正南的野豬林埋伏著。等到三更火起,你們這一千人馬就在那裏放炮搖旗,呐喊助威。要是有秦營的小股士兵逃出來,可不能放過,軍法處置。”宋龍和魏虎領命道:“放心吧師父,我們一定照辦。”
接著又對吳信、吳光說:“你們倆領一千人馬,在易州正北門處十裏的高阜鬆林埋伏。三更火起時,你們就放炮搖旗助威。要是有秦兵逃脫,按軍法處置。”吳信和吳光趕緊點頭,說道:“知道了師父,保證完成任務。”
然後又對吳能、吳勝說:“你們倆領一千人馬,在西門左右埋伏。隻要看到有秦兵爬城,信火一起,你們就率領眾兵呐喊助威。要是遇到水淹秦軍,就把他們生擒,一個都不許放走。”吳能和吳勝領命道:“好嘞師父,我們一定把住西門。”
最後對展得能、展得信、展得海三人說:“你們各自領兵三百,帶著撓鉤砍刀,在三門上埋伏。三更時分,秦營炮響,會有假天神攻城,你們就用撓鉤鉤倒,砍刀斬盡,一個活口都別留。”三人齊聲應道:“遵令!”
孫臏又對李叢、展力說:“你倆領一千人馬,在易州東南掘開地道,埋好地雷。秦兵看到三麵火起,肯定會往這個方向逃。你們聽炮響為號,引著地雷,然後趕緊帶兵衝上高台,砍倒皂旗,打破妖鼓。雖然不能抓住金子陵,但也能讓他魂飛魄交代。”李叢和展力領命道:“師父放心,我們一定完成任務。”
孫臏調遣完畢,十二門徒各自按照安排,分頭行動去了。
話說金子陵傳下令來,讓營裏的士兵們一更埋鍋做飯,二更披掛整齊,三更就出發。所有人都嘴裏銜著枚,馬匹也都摘下鈴鐺,一切準備妥當,悄無聲息地準備攻城。命令下達完,金子陵帶著幾名軍士,向秦王叩辭後,就出了大營。
他來到營盤的東南角下,登上法台。隻見他洗淨雙手,拿起香來,虔誠地拜過天地。接著用朱砂書寫了幾道靈符。這邊他在台上念念有詞,那邊孫臏早已架著拐騎牛,飛到了空中。孫臏看到子陵在台上作法請神,心中暗忖道:“我且在這兒看看他到底要搞什麽名堂。”
子陵在台上口誦真言,腳踏罡步鬥,把一道靈符燒了。孫臏在雲端就把靈符接了去。子陵請了半天,卻不見神將降臨,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又把第二道靈符焚化,結果又被孫臏接去了。子陵見符法不靈,心中惱怒,便披散著頭發,仗劍而立,嘴裏念著真言。孫臏在空中暗自好笑,心想:“看他這樣子,我且將計就計,也用他一用,先不拆穿他。”
刹那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隻見五雷滾滾而來。孫臏見狀,開口問道:“尊神這是要去哪裏呀?”雷神躬著背,恭敬地說道:“無事不敢隨便行動,金子陵用法旨相召,不知有何事?”孫臏說:“我也借重一下,麻煩三更時分,尊神到易州北門,大震雷霆,千萬不要有誤。”雷神答應道:“謹遵法旨。”孫臏又說:“既然金國師召你,那就去吧。”眾神辭別了孫臏,便墜雲而下,來到法台前,齊聲問道:“法官相召,要在何處使用?”子陵說道:“無事不敢褻瀆,煩勞尊神大展雷聲,引動那二十四麵凡鼓,都到易州的三門。雷霆響亮,震昏燕國君民,好方便攻城。”眾神齊聲答應,紛紛起立雲端。
天交三更,子時初刻,秦營兵將人馬都銜枚摘鈴,偃旗息鼓。蒙恬帶著三十名大漢,腳踩高蹺,假裝天神,在易州的南北西三門爬城。隨後步兵們各自扛著軟梯,在黑暗中都來到了城下。一聲炮響,三處步兵各上了雲梯,奮力往上攻打。子陵吩咐那二十四名鼓手,把鼓擂起來,又用二麵鏡子在空中一照,這威力可不得了。一上一下,就像閃電一般。那鼓擂起來,比雷還響。子陵在台上搖動令牌,雷公雷母真雷真閃,一起發作。那二十四麵凡鼓都被攝到了半空雲裏。一聲齊響,隻震得地動山搖,一座易州城仿佛都要被震塌了。步兵們拚了命地往上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