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間靜謐的氣氛本被眾人那此起彼伏、充滿焦慮的討論聲所填滿,眾人正為找不到天台洞而談得焦頭爛額之時,忽然,一聲低沉而雄渾的吼叫打破了這份凝重的寧靜。那聲音仿若從遙遠而神秘的天際傳來,帶著一種能夠穿透層層山林的強大力量,眾人皆是一愣,臉上瞬間露出驚訝與疑惑交織的神情,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間呆在了原地。


    卜商畢竟是經驗豐富、思維敏銳之人,最先從這突如其來的吼聲中迴過神來,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驚喜,他激動地揮舞著手臂,聲音因興奮而微微顫抖地說道:“這不是牛吼嗎?必定是你三叔的青牛在叫!你們趕快再去仔細找找,說不定順著這聲音就能找到些關鍵線索。”他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那隱藏在山林深處的天台洞就在眼前。


    孫燕聽聞此言,毫不猶豫地一馬當先,帶著眾人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匆匆而去。他的眼神中滿是急切,腳下的步伐快而不亂。眾人在山林間快速穿梭,雙手用力撥開那茂密得幾乎遮天蔽日的枝葉,小心翼翼地跨過橫七豎八、如同天然陷阱般的樹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著牛影的角落,哪怕是一處微微凹陷的草叢或是一塊突兀的石頭背後,他們都仔細搜尋。然而,一番全力以赴的搜尋下來,眾人皆是無功而返,疲憊與失望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哪兒見個牛影?這四周連個牲畜的腳印都沒有,莫不是我們聽錯了?”孫燕滿臉失望地迴來,一邊大口喘著粗氣,一邊大聲說道,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滴在腳下的土地上,眼神中透著一絲迷茫與不甘,那緊握的拳頭似乎在訴說著他內心的憤懣。


    話還未說完,猛然間,那牛又接連叫了兩聲,聲音在山穀間迴蕩,顯得格外清晰,仿若在故意捉弄他們一般。


    卜商興奮地拍了一下大腿,那清脆的響聲在這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突兀,他喊道:“錯不了,這絕對是盤角青牛的聲音,一點差錯都沒有!我曾聽聞這青牛的叫聲獨特,今日一聽,果真如此。”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在這困境中點亮了一絲希望之光,他篤定青牛就在附近,天台洞也必定近在咫尺。


    孫燕緊鎖眉頭,心中滿是疑惑與焦急,來迴踱步的腳步愈發急促,雙手不停地搓著,眼神在周圍的山林間來迴掃視,那目光仿佛帶著火焰,試圖燒穿這山林的秘密,找出那隱藏極深的洞口。


    卜商低頭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說道:“我想到一個辦法。這空山迴音最為洪遠,我們這樣毫無頭緒地亂走也不是辦法,不如我們一起大叫你三叔的法號吧。聲音在山間傳播得遠,說不定他在裏頭聽見我們的聲音,會打發人出來迎接我們呢。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不妨一試。”卜商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期待,這期待猶如黑暗中的一絲曙光,他覺得這或許是目前找到天台洞的唯一可行辦法了。


    孫燕聽他這麽一說,覺得言之有理,便立刻挺直身子,神色堅定地吩咐眾人齊聲喊叫起來。刹那間,山林間響起了此起彼伏、震耳欲聾的唿喊聲,眾人扯著嗓子,一遍又一遍地喊著孫臏的法號,那聲音在山穀間不斷迴蕩,驚起了一群棲息在枝頭的飛鳥,它們撲騰著翅膀飛向高空,似乎也被這喧鬧聲所驚擾。


    暫且不提他們在山中的喊叫,且說毛遂在別山遊玩了一番後,心情舒暢地駕馭著雲彩往天台山悠然歸來。他身姿輕盈地站在雲端之上,衣袂飄飄,悠然自得地欣賞著下方如詩如畫的山川景色。那連綿起伏的山巒、鬱鬱蔥蔥的森林、蜿蜒曲折的溪流,在他眼中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突然,他聽到一陣喧鬧的人聲,隱隱約約傳來孫臏的道號。他心中一驚,忙閃目往下一看,隻見在那鬱鬱蔥蔥的山坳之中,有一群行人,數十匹馬匹或站立不安地刨著蹄子,或徘徊不定地甩著尾巴,一塊光滑的大石頭上坐著一老一少兩人,皆是官家的打扮,從那服飾的材質和樣式便能看出他們身份不凡,周身散發著一種久居高位的氣場。


    毛遂心中滿是疑惑,暗自思忖道:“這是怎麽迴事?為何會有這麽多人在這山中喊叫孫臏的道號?莫不是出了什麽事?且不要管他,待我下去問問清楚。”說罷,他身形一動,輕輕地一按雲頭,如同一片輕盈的落葉般緩緩落將下來,衣袂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毛遂邁著他那短小卻靈活的雙腿,大步朝著人堆聚集的地方走去。他身形雖小,但步伐矯健有力,每一步落下都帶起一陣輕微的風聲,那風聲在這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清晰。


    這邊,早有一個眼尖的家人瞧見了他,那家人眼睛瞪得極大,仿佛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物,指著毛遂的方向大聲喊道:“你們快看,那山凹裏走過來一個東西,這模樣奇奇怪怪的,也不知道是妖精呢,還是鬼怪哩?”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驚恐和好奇,那尖銳的嗓音引得周圍的人紛紛側目,眾人的臉上露出不同程度的驚訝之色。


    另一個家人聽了,也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仔細端詳了一會兒後,驚訝地說道:“呀,哪是什麽妖精鬼怪,分明是個短人呢!這模樣,倒是稀奇。”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笑意,似乎在為自己的發現而感到新奇。


    孫燕聽到他們的話語,心中一動,趕忙迴頭望去。隻見一個矮小的身影在山林間若隱若現,搖搖擺擺地朝著這邊走來。那身影越走越近,孫燕看清了來人的模樣,心中頓時大喜,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連忙說道:“有人來了!這下可好,有人來此,我們就可以問路了。大家都安靜些,切勿要驚嚇到他。”孫燕一邊說著,一邊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略顯淩亂的衣衫,臉上露出了友善的笑容,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討好的意味,試圖給來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仿佛眼前之人就是他們找到天台洞的關鍵鑰匙。


    正說著,毛遂已經走到了眾人跟前。隻見他身著一襲整潔的藍袍,那藍袍的顏色如同深邃的天空,一塵不染;腳蹬一雙幹淨的道履,鞋麵閃爍著微光;行走間仿佛有雲氣繚繞,整個人看起來仙風道骨,仿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下凡。他的雙目明亮如鈴,閃爍著寶光,那光芒仿佛能洞悉世間萬物的玄機,透露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身高雖隻有三尺左右,但卻氣場十足,讓人不敢小覷;滿麵霞光,隱隱透著幾分歲月的滄桑,但又絲毫不顯衰老,反而更添幾分神秘的韻味,讓人捉摸不透。


    卜商與孫燕見狀,立刻一同迎了上去,兩人恭敬地拱手行禮,那彎腰的幅度恰到好處,齊聲說道:“仙長請了。”態度極為謙遜,眼神中滿是期待,仿佛在期待著毛遂能為他們解開眼前的困境。


    毛遂也不怠慢,連忙拱手還禮,說道:“請了。”他的聲音清脆響亮,在這山林間迴蕩,帶著一種別樣的韻律,如同山間清澈的泉水叮咚作響,讓人聽之悅耳。


    卜商微微欠身,臉上帶著一絲疑惑和期待,問道:“仙長從何處至此?這深山老林的,平日裏甚少有人往來,今日能在此遇見仙長,實在是緣分。”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毛遂,不放過對方臉上一絲一毫的表情變化,試圖從他的迴答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毛遂微微一笑,神色坦然地說道:“貧道在前山住的,平日裏喜歡在這山間四處遊走,今日恰好從此經過,本是要找個道友談談道論論法。倒是你們列位,是從何處來的,到此又是所為何事呢?為何在此山中亂喊孫伯齡廣文仙子?莫非是在此山中失去了這二人麽?”毛遂的眼神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那目光如同探照燈一般,透露出一絲好奇和探究,似乎想要看穿眾人的心思。


    卜商連忙擺了擺手,說道:“非也,仙長有所不知。我乃齊國上卿卜商,在朝堂之上輔佐君王,也算是有些許功績,曆經了無數的政治風雲。這位是燕國的皇親瑞陵君孫操之孫,正總戎孫龍之子,也就是天台山天台洞廣文仙子孫臏之侄。如今局勢危急,他祖父與秦國交兵,卻不幸命喪秦將王翦之手。如今那秦兵如狼似虎,已經圍困了易州,燕國危在旦夕,猶如風中殘燭。他先是背了燕主的文書,前往臨淄求取救兵,那一路可謂是曆經艱險。後又奉他祖母燕丹公主之命,千裏迢迢來到天台山,就是為了請廣文先生出山相助,以解燕國之危。說來也巧,前二十年間,廣文仙子曾留下一副柬帖給老夫,並且告知我,日後若要想上天台山,隻需打開此柬,便可知道路徑。如今我齊國之主也有書信一封,差遣老夫與孫將軍一同前來。我們依照著柬帖上所指示的路,一路艱辛地走到此處,也見到了山下石碑上刻著的天台山三字。隻是這山中路徑複雜,我們找了半日,竟找不著那洞口的所在。仙長若是知道這天台洞的位置,還乞煩您引我們前去,若能成功找到,我們必有重謝,定當不會忘記仙長的恩情。”卜商說得情真意切,言辭誠懇,眼中滿是焦急與渴望,那眼中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決心和無奈。


    毛遂聽了卜商的這一番話,心中微微一動,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神色,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那眼神中的深意讓人捉摸不透,仿佛他心中正在權衡著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周哥並收藏孫臏帶著神仙去打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