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風雲際會 宴會裏的爭奇鬥豔(八)
綜影視之每個世界都是新開始 作者:上官嵐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就在方才,那崔皇後還是滿臉笑容,慈祥無比,仿佛春日裏最和煦的陽光一般。然而,當她將目光轉向楊夢菱時,卻見其如此做派,當下臉色微微一變,原本和善的神情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絲難以掩飾的慍怒。
不過,到底是身為一國之母的皇後,她迅速地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那不滿之色僅僅隻是一閃而過,快得讓人幾乎無法察覺。
緊接著,隻聽得皇後依舊麵帶溫和的笑容,轉頭向著下首座位上的四位美貌女子緩緩說道:“妹妹們,你們瞧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對於咱們精心挑選出來的那些親貴名仕,似乎絲毫都提不起興趣啊!”話語之中雖聽不出責怪之意,但其中的深意卻是不言而喻。
此時,率先開口搭話的乃是四妃之中最為美豔動人的貴妃沈氏,隻見她嬌聲輕笑道:“姐姐~您這話可就說得有些不妥啦!
要知道,她如今已是堂堂的太女殿下,可不是從前那位令人聞風喪膽的‘殺神’郡主了呀!
至於她究竟是什麽性子,難道姐姐您還能不清楚嗎?”說罷,一雙美眸似笑非笑地看向皇後,眼中滿含深意。
“沈貴妃姐姐所言極是,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啊,那可是主意正得很呢!你們想想看,晉王那麽厲害的人物,不也照樣倒下了嘛!所以呀,對於這件事,咱們還是盡量別去摻和為妙!
我可聽說了,太女殿下都已經跟皇上講好了,想要進入她的東宮,那就必須得放棄仕途!”率先開口的正是四妃之中性格最為沉穩持重的德妃李氏,隻見她微微皺著眉頭,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聽到這話,一旁性格向來有些活潑跳脫的賢妃趙氏忍不住插話道:“哎呀,既然如此,那皇上為何還要吩咐我們來選人呢?他到底是打的什麽算盤呀?”
沒等賢妃把話說完,淑妃孫氏便趕緊出言製止:“賢妃妹妹,你可得謹言慎行啊!切不可隨意妄加揣測聖意,這要是傳出去,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此時,一直端坐在首位的皇後崔氏依舊麵帶微笑,但說出的話卻是冷冰冰的:“不管怎樣,東宮裏無論如何都得有咱們的人才行,要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咱們這些人的家族在朝堂之上怕是會逐漸被邊緣化嘍!
如今形勢緊迫,哪裏還有閑工夫在這裏互相扯皮呢!你們瞧瞧,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多精明啊,竟然借著科舉考試的機會,給自己招攬了不少朝堂勢力呢!”
德妃:“沒錯,我們的太女殿下已經開始將下麵諸多縣城官吏給換了,雖然都是一些小官,最大的也不過從六品,但是已經開始影響家族裏很多旁係的仕途了。
還有軍隊,我聽說太女殿下已經開始整頓軍隊了,說是所有軍官都必須去她開設的軍院進修,考核不及格者不予錄用。皇後娘娘應該知道的更多吧!畢竟崔大將軍手可是有10萬銀龍軍呢!”
皇後(崔)微微頷首,緩聲道:“我崔氏一族世代忠君愛國,向來遠離朝堂紛爭。此次軍隊整頓之事,於國於民皆是好事一樁,倒也並無大礙。
且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在治軍方麵確實頗有造詣,自她軍院政策發布之後,那些將士們無一不對其稱讚有加。就連家父也曾言,若將這大好河山交予此女手中,亦未嚐不可。隻是……若是能讓我崔家之人入駐東宮,那就再好不過了。”
淑妃(孫)輕皺眉頭,附和道:“皇後姐姐所言極是,妹妹對此自是深信不疑。但諸位姐妹想必也都瞧見了,這太女殿下著實有些難以馴服啊!且看她如今身旁的那兩位,可都不是什麽善茬兒呢!”
貴妃(沈)接過話頭,冷笑道:“本宮倒是派人仔細調查過這兩人。雖說他們生得一副好皮囊,武藝也算高強,但更為重要的是,其手中竟還掌控著一批江湖勢力。
由此可見,咱們這位太女殿下當真不簡單呐!她所挑選的男子,又怎會是無能之輩或是僅供觀賞的花瓶呢?”
賢妃(趙)麵露憂色,疑惑地問道:“照沈姐姐這麽說來,莫非太女殿下所求乃是能夠與她一同並肩作戰、共克時艱的男子?可如此有能耐的人物,又豈會甘願屈居於東宮之中?”
德妃(李)輕笑著說道:“可不是嘛!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可真是聰慧過人啊!你們想想看,但凡有點能力的男子,又有哪一個會沒有野心呢?
而本朝向來都沒有規定駙馬、郡馬不許參政,可是到了太女的東宮裏,卻偏偏有了這樣的規矩。諸位姐妹們,難道還需要我繼續往下說嗎?”她微微挑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深意。
皇後(崔)麵露憂慮之色,連忙問道:“那這該如何是好?”
德妃(李)輕輕搖了搖頭,嘴角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容:“這便是皇上需要去斟酌思量的事情啦。臣妾不過隻是負責向皇上舉薦合適的人才罷了,至於最終究竟要怎樣定奪,自然還是得由皇上來拍板,以及我們那位精明強幹的太女殿下來做出決斷呐。”
皇後和四妃們正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地談論著太女選夫,而另一邊,皇帝也正在與他身旁的大臣們交頭接耳,低聲說著些什麽不為人知的悄悄話。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下方站立著的諸位大臣,緩聲問道:“對於此事,愛卿們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呢?”
左相李明微微躬身行禮後,麵色凝重地迴答道:“啟稟陛下,依臣之見,太女殿下此次之舉實乃釜底抽薪之計啊!如今想要進入東宮,怕是困難重重呐。”
一旁的尚書沈大人緊接著說道:“太女殿下如此出類拔萃、聰慧過人,我家中那個不成氣候的犬子恐怕難以入得了太女殿下的法眼呐。”說罷,不禁輕歎了一口氣。
太尉崔大人則麵露擔憂之色,拱手說道:“迴陛下,微臣家中那位莽撞的小子今日定會前往太女殿下麵前詢問其中緣由,隻希望太女殿下莫要因此而動怒才好啊。”
這時,禦史孫大人也開口附和道:“自太女殿下迴京以來,我家那個整日心心念念想著要見太女殿下身邊的雲瀾妹妹,可照目前情形來看,就憑他那般毛躁的性子,想要進入東宮,實在是難如登天呐。”
最後,大理寺卿趙大人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道:“唉……陛下,相比之下,我家那個更是不堪造就,根本無法達到太女殿下挑選夫君的標準,隻怕那孩子知曉之後會傷心欲絕呀。”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炯炯地看著下方的群臣,緩聲道:“諸位愛卿啊,你們可知那雲瀾丫頭?她能在重重圍殺之下,單槍匹馬從封地雲州一路奔赴京城來向朕告禦狀。
此等膽識和勇氣,實非尋常女子所能及。而且這丫頭性情果斷決絕,從未曾想過要仰仗任何人之力,即便是朕這個身為她皇爺爺之人亦是如此。”
皇帝頓了頓,接著說道:“她向來清楚自己心中所求之物,一旦認定便會緊緊攥於手中絕不鬆手。
雖說眼下她在朝堂之中尚立足未穩,但以其能力和智慧,隻需假以時日,必能將一切盡皆掌控於股掌之間。對於這一點,想必各位愛卿亦不會有所否認吧!”
此時,立於左側首位的左相李大人微微躬身,恭敬道:“迴陛下,皇上所言甚是中肯。太女殿下之才能,微臣等自是心知肚明。”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繼續說道:“然而,這雲瀾丫頭所期望相伴一生的男子,必定得是能夠與她一同並肩作戰、披荊斬棘之士。但這般人物往往心懷壯誌、頗具野心。
不過,到底是身為一國之母的皇後,她迅速地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那不滿之色僅僅隻是一閃而過,快得讓人幾乎無法察覺。
緊接著,隻聽得皇後依舊麵帶溫和的笑容,轉頭向著下首座位上的四位美貌女子緩緩說道:“妹妹們,你們瞧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對於咱們精心挑選出來的那些親貴名仕,似乎絲毫都提不起興趣啊!”話語之中雖聽不出責怪之意,但其中的深意卻是不言而喻。
此時,率先開口搭話的乃是四妃之中最為美豔動人的貴妃沈氏,隻見她嬌聲輕笑道:“姐姐~您這話可就說得有些不妥啦!
要知道,她如今已是堂堂的太女殿下,可不是從前那位令人聞風喪膽的‘殺神’郡主了呀!
至於她究竟是什麽性子,難道姐姐您還能不清楚嗎?”說罷,一雙美眸似笑非笑地看向皇後,眼中滿含深意。
“沈貴妃姐姐所言極是,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啊,那可是主意正得很呢!你們想想看,晉王那麽厲害的人物,不也照樣倒下了嘛!所以呀,對於這件事,咱們還是盡量別去摻和為妙!
我可聽說了,太女殿下都已經跟皇上講好了,想要進入她的東宮,那就必須得放棄仕途!”率先開口的正是四妃之中性格最為沉穩持重的德妃李氏,隻見她微微皺著眉頭,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聽到這話,一旁性格向來有些活潑跳脫的賢妃趙氏忍不住插話道:“哎呀,既然如此,那皇上為何還要吩咐我們來選人呢?他到底是打的什麽算盤呀?”
沒等賢妃把話說完,淑妃孫氏便趕緊出言製止:“賢妃妹妹,你可得謹言慎行啊!切不可隨意妄加揣測聖意,這要是傳出去,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此時,一直端坐在首位的皇後崔氏依舊麵帶微笑,但說出的話卻是冷冰冰的:“不管怎樣,東宮裏無論如何都得有咱們的人才行,要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咱們這些人的家族在朝堂之上怕是會逐漸被邊緣化嘍!
如今形勢緊迫,哪裏還有閑工夫在這裏互相扯皮呢!你們瞧瞧,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多精明啊,竟然借著科舉考試的機會,給自己招攬了不少朝堂勢力呢!”
德妃:“沒錯,我們的太女殿下已經開始將下麵諸多縣城官吏給換了,雖然都是一些小官,最大的也不過從六品,但是已經開始影響家族裏很多旁係的仕途了。
還有軍隊,我聽說太女殿下已經開始整頓軍隊了,說是所有軍官都必須去她開設的軍院進修,考核不及格者不予錄用。皇後娘娘應該知道的更多吧!畢竟崔大將軍手可是有10萬銀龍軍呢!”
皇後(崔)微微頷首,緩聲道:“我崔氏一族世代忠君愛國,向來遠離朝堂紛爭。此次軍隊整頓之事,於國於民皆是好事一樁,倒也並無大礙。
且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在治軍方麵確實頗有造詣,自她軍院政策發布之後,那些將士們無一不對其稱讚有加。就連家父也曾言,若將這大好河山交予此女手中,亦未嚐不可。隻是……若是能讓我崔家之人入駐東宮,那就再好不過了。”
淑妃(孫)輕皺眉頭,附和道:“皇後姐姐所言極是,妹妹對此自是深信不疑。但諸位姐妹想必也都瞧見了,這太女殿下著實有些難以馴服啊!且看她如今身旁的那兩位,可都不是什麽善茬兒呢!”
貴妃(沈)接過話頭,冷笑道:“本宮倒是派人仔細調查過這兩人。雖說他們生得一副好皮囊,武藝也算高強,但更為重要的是,其手中竟還掌控著一批江湖勢力。
由此可見,咱們這位太女殿下當真不簡單呐!她所挑選的男子,又怎會是無能之輩或是僅供觀賞的花瓶呢?”
賢妃(趙)麵露憂色,疑惑地問道:“照沈姐姐這麽說來,莫非太女殿下所求乃是能夠與她一同並肩作戰、共克時艱的男子?可如此有能耐的人物,又豈會甘願屈居於東宮之中?”
德妃(李)輕笑著說道:“可不是嘛!咱們這位太女殿下可真是聰慧過人啊!你們想想看,但凡有點能力的男子,又有哪一個會沒有野心呢?
而本朝向來都沒有規定駙馬、郡馬不許參政,可是到了太女的東宮裏,卻偏偏有了這樣的規矩。諸位姐妹們,難道還需要我繼續往下說嗎?”她微微挑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深意。
皇後(崔)麵露憂慮之色,連忙問道:“那這該如何是好?”
德妃(李)輕輕搖了搖頭,嘴角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容:“這便是皇上需要去斟酌思量的事情啦。臣妾不過隻是負責向皇上舉薦合適的人才罷了,至於最終究竟要怎樣定奪,自然還是得由皇上來拍板,以及我們那位精明強幹的太女殿下來做出決斷呐。”
皇後和四妃們正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地談論著太女選夫,而另一邊,皇帝也正在與他身旁的大臣們交頭接耳,低聲說著些什麽不為人知的悄悄話。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下方站立著的諸位大臣,緩聲問道:“對於此事,愛卿們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呢?”
左相李明微微躬身行禮後,麵色凝重地迴答道:“啟稟陛下,依臣之見,太女殿下此次之舉實乃釜底抽薪之計啊!如今想要進入東宮,怕是困難重重呐。”
一旁的尚書沈大人緊接著說道:“太女殿下如此出類拔萃、聰慧過人,我家中那個不成氣候的犬子恐怕難以入得了太女殿下的法眼呐。”說罷,不禁輕歎了一口氣。
太尉崔大人則麵露擔憂之色,拱手說道:“迴陛下,微臣家中那位莽撞的小子今日定會前往太女殿下麵前詢問其中緣由,隻希望太女殿下莫要因此而動怒才好啊。”
這時,禦史孫大人也開口附和道:“自太女殿下迴京以來,我家那個整日心心念念想著要見太女殿下身邊的雲瀾妹妹,可照目前情形來看,就憑他那般毛躁的性子,想要進入東宮,實在是難如登天呐。”
最後,大理寺卿趙大人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道:“唉……陛下,相比之下,我家那個更是不堪造就,根本無法達到太女殿下挑選夫君的標準,隻怕那孩子知曉之後會傷心欲絕呀。”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炯炯地看著下方的群臣,緩聲道:“諸位愛卿啊,你們可知那雲瀾丫頭?她能在重重圍殺之下,單槍匹馬從封地雲州一路奔赴京城來向朕告禦狀。
此等膽識和勇氣,實非尋常女子所能及。而且這丫頭性情果斷決絕,從未曾想過要仰仗任何人之力,即便是朕這個身為她皇爺爺之人亦是如此。”
皇帝頓了頓,接著說道:“她向來清楚自己心中所求之物,一旦認定便會緊緊攥於手中絕不鬆手。
雖說眼下她在朝堂之中尚立足未穩,但以其能力和智慧,隻需假以時日,必能將一切盡皆掌控於股掌之間。對於這一點,想必各位愛卿亦不會有所否認吧!”
此時,立於左側首位的左相李大人微微躬身,恭敬道:“迴陛下,皇上所言甚是中肯。太女殿下之才能,微臣等自是心知肚明。”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繼續說道:“然而,這雲瀾丫頭所期望相伴一生的男子,必定得是能夠與她一同並肩作戰、披荊斬棘之士。但這般人物往往心懷壯誌、頗具野心。